《电信工程设计手册 9-2 长途光通信系统 铁路专用网》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俊原主编;铁道部通信信号公司研究设计院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115044082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系统设计 1

1.1 铁路长途通信网 1

1.1.1 概况 1

1.1.2 组成方式 1

目录 1

1.1.3 电路类型及数量 3

1.2 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构成 11

1.2.1 系统构成 11

1.2.2 长途光缆制式 22

1.2.3 备用方式 23

1.2.4 光中继器的设置和供电 24

1.2.5 集中监测系统的构成 24

1.3.1 铁路数字网的误码性能指标 26

1.3 铁路光通信系统传输质量指标 26

1.3.2 光中继段误码率设计指标 29

1.3.3 抖动 30

1.3.4 滑动 32

1.3.5 传输衰减的质量指标 33

1.3.6 PCM信道音频接口特性 35

1.3.7 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35

第二章 长途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36

2.1 数字传输模型 36

2.1.1 假设参考连接 36

2.1.2 假设参考数字链路 37

2.1.3 假设参考数字段 37

2.2.1 通信系统的可用性与不可用性 38

2.1.4 维护实体 38

2.2 通信系统的可用性 38

2.2.2 可用性分析数学模型 39

2.2.3 串联系统可用性 39

2.2.4 不可维冗余系统的可用性 40

2.3 各国设备(系统)可靠性统计资料 44

2.4 铁路长途光缆数字通信系统 46

2.5 可靠性分配 52

2.6 实现光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52

2.6.1 提高器件本身的可靠性 52

2.6.2 利用给定器件构成高可靠性系统 53

2.6.3 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53

3.2 缆芯容量 55

第三章 铁路长途通信光缆 55

3.1 铁路长途通信光缆制式的比选 55

3.3 缆芯结构 56

3.4 护层结构 58

3.4.1 采用直埋方式使用的结构 58

3.4.2 采用架空方式使用的结构 58

3.4.3 采用管道方式使用的结构 58

3.5 对光纤的要求 58

3.6 对金属芯线的要求 58

3.6.1 一般要求 59

3.6.2 低频四线组 59

3.6.3 数字四线组 59

3.7 对光缆机械性能的要求 60

3.6.4 0.7mm对绞对 60

3.8 综合光缆金属护层的屏蔽系数 61

第四章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设计 62

4.1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的组成 62

4.1.1 通信光缆 62

4.1.2 线路附件 62

4.1.3 线路设备 62

4.1.4 线路建筑物 62

4.4.1 接头余留 63

4.4.3 过河余留 63

4.4.2 中继站余留 63

4.4 光缆余留长度 63

4.3 光缆的制造长度 63

4.2 铁路长途通信光缆的敷设方式 63

4.4.4 过桥预留 64

4.4.5 隧道的余留 64

4.4.6 受地形、地质变化影响的余留 64

4.4.7 光缆的余留方式 64

4.5 长途通信光缆线路设计 64

4.5.1 光中继距离的确定 65

4.5.2 光缆径路选择原则 68

4.5.3 光缆埋深的基本原则 69

4.5.4 防止光缆遭受机械损伤的方法 71

4.5.5 光缆的弯曲半径 76

4.6 光缆的敷设 77

4.6.1 光缆的直埋敷设 77

4.6.2 光缆在管道中的敷设 79

4.6.3 管道光缆敷设张力的计算 81

4.7 光缆的接续 82

4.7.1 一般要求及影响接续损耗的因素 82

4.7.2 光纤接续方法的选用与操作 83

4.7.3 光缆护套接续及接续方法简介 87

4.8 光中继站的设置 89

4.9 光缆引入通信站 91

4.9.1 光缆引入有人维护的通信站 91

4.9.2 光缆引入光中继站 91

4.10 综合光缆对电磁影响的防护 93

4.10.1 危险和干扰影响的允许标准 93

4.10.2 交流电气化铁路对通信光缆线路中金属导线的危险影响计算 93

4.10.3 交流电气化铁路对通信光缆线路中金属回路的干扰影响计算 95

4.10.4 金属回线防护电气化铁路影响的措施 96

4.11 光缆线路测试项目及仪表配置 98

4.11.1 测试条件 98

4.11.2 光纤损耗特性的测量 100

4.11.3 传输带宽的测量 102

4.11.4 测试仪表 103

4.11.5 光缆线路的维护管理 105

第五章 铁路专用通信系统 107

5.1 铁路区段通信系统的业务内容 107

5.1.1 调度电话系统 107

5.1.2 专用电话系统 108

5.1.3 区问电话 108

5.1.4 其它区段通信业务 108

5.2.1 调度电话系统的构网方式 109

5.1.5 中间站自动电话系统 109

5.2 铁路区段通信系统的构网方式 109

5.2.2 专用电话系统的构网方式 111

5.2.3 小站自动电话网构成方式 112

5.2.4 区间电话网的组成 112

5.3 铁路区段通信系统音频共线电话回线的衰减计算及其标准 112

5.3.1 音频共线电话回线工作衰减的计算 112

5.3.2 铁路区段通信系统的电话回线,在频率为800HZ时的工作 113

衰减允许值 113

5.4 区段通信机械设备简介 114

5.4.1 MFDZ—03型脉码调制分插终端机 114

5.4.2 MFLZ—03型脉码调制分插分路机 118

5.4.3 调度电话设备 118

5.4.4 铁路专用通信设备 122

5.4.5 QJ—87区间电话转接机 126

第六章 传输设备 128

6.1 概述 128

6.2 光端机 129

6.2.1 发送部分 129

6.2.2 接收部分 129

6.3 光中继器 130

6.3.1 室内中继器 130

6.3.2 地下中继器 130

6.4 光通信线路码型 130

6.5 辅助业务通道 134

6.5.1 比特插入 134

6.5.4 时钟调制 135

6.5.3 幅度调制 135

6.5.2 码型修改 135

6.5.5 附加调制 136

6.6 PCM基群复用设备 136

6.6.1 概述 136

6.6.2 技术性能 137

6.6.3 设备举例 138

6.7 二次群数字复用设备 139

6.7.1 概述 139

6.7.2 技术性能 140

6.7.3 设备举例 140

6.8.3 设备举例 143

6.8.2 技术性能 143

6.8.1 概述 143

6.8 三次群数字复用设备 143

6.9 四次群数字复用设备 144

6.9.1 概述 144

6.9.2 技术性能 144

第七章 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的辅助系统 145

7.1 集中监控系统 145

7.1.1 概述 145

7.1.2 数字网的维护原则 145

7.1.3 集中监控系统的组网设计 148

7.1.4 软、硬件系统描述 152

7.1.5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57

7.2 保护切换系统 158

7.3.2 芬兰NOKIA T80勤务电话系统 160

7.3 勤务电话系统 160

7.3.1 勤务电话系统 160

第八章 传输机械室安装设计 163

8.1 传输机械室机房面积 163

8.1.1 计算机房面积时应考虑的因素 163

8.1.2 机房面积的计算 163

8.2 传输机械室的设备布置 164

8.2.1 传输机械室的设备组成 164

8.2.2 设备布置原则 165

8.3 传输机械室回线径路及配线 171

8.3.1 回线径路 171

8.3.2 光纤、光缆的局内配线 174

8.4 传输机械室的电源及地线 175

8.4.1 电源供给方式 175

8.3.4 布线原则 175

8.3.3 射频配线和音频配线 175

8.4.2 直流电源设计技术标准 176

8.4.3 电源配线 176

8.4.4 地线连接原则 176

8.5 对机房的土建要求 177

8.5.1 室内最低净高 177

8.5.2 地面均布荷载 177

8.5.3 门、窗及室内装修 177

8.5.4 照明和电源插销 177

8.5.5 温度、湿度 178

9.1.1 交流供电 179

9.1 供电方式 179

第九章 通信电源及接地 179

9.1.2 直流供电 182

9.2 整流设备 186

9.2.1 整流设备容量计算 186

9.2.2 整流设备的选择 187

9.3 电源配线设计 192

9.3.1 直流导线截面的计算 192

9.3.2 交流导线截面的计算 204

9.4 通信接地装置 206

9.4.1 接地电阻标准 206

9.4.2 分类和用途 206

9.4.3 一般设计要求 207

10.1.1 设计说明书 208

第十章 长途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文件组成 208

10.1 初步设计文件的组成内容 208

10.1.2 设计图纸 209

10.1.3 概算 209

10.2 施工设计文件的组成内容 210

10.2.1 设计说明书 210

10.2.2 施工设计图纸 210

附录 212

附录一 CCITT G.602(红皮书1984年) 212

关于“模拟电缆传输系统及其相关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12

附录二 集中监控系统的技术性能汇总 215

附录三 铁路光缆的机械性能试验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