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方差分析 1
13.1 方差分析总说 1
13.2 一个变异因素的方差分析的问题 2
说明 3
13.3 一个变异因素的方差分析的方法 5
13.4 一个变异因素的方差分析表 9
13.5 离差平方和的简算公式 12
13.6 举例 13
13.7 一个变异因素的方差分析:变异因素的各个等级试验次数不完全相等之情况 19
13.8 举例 24
13.9 方差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件事 28
13.10 一个变异因素的方差分析法的另一种推导:利用线性模型推导F公式 36
第十四章 方差分析(续:一个以上变异因素) 43
14.1 二个变异因素的方差分析的问题与方法 43
14.2 二个变异因素方差分析的简算公式 49
14.3 举例 51
14.4 二个变异因素的方差分析的线性模型 52
14.5 二个变异因素的方差分析的另一种推导:利用线性模型推导F公式 56
14.6 二个变异因素的交错作用的意义 61
14.7 二个变异因素的线性模型中含有交错作用项时的方差分析法 65
14.8 举例 68
14.9 三个变异因素的方差分析的问题与方法 70
第十五章 最小二乘法与二个变量的观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71
15.1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引言(一) 71
15.2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引言(二) 73
15.3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经验回归直线 75
15.4 经验回归系数 79
15.5 经验相关系数 81
15.6 经验相关系数公式的另一形式 87
15.7 经验相关系数的简化计算 89
15.8 举例 90
16.1 回归分析的问题及进行分析时所作的假定 105
第十六章(上)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105
16.2 线性回归分析中对α,β及σ的定值估计 107
16.3 对α和β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111
16.4 对α和β的区间估计 116
16.5 固定ξ的值,预测η取值的区间 118
16.6 两个母体的β是否相等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及对差异的区间估计 123
16.7 回归分析的假定是否符合工业中实际情况的推断方法 127
第十六章(下)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相关分析 129
16.8 二元随机变量的理论相关系数 129
16.9 二元正态分布 132
16.10 二元正态分布的几个性质 136
16.11 相关分析的假定是否符合工业实际情况的推断方法 138
16.12 相关分析的问题 138
16.13 子样相关系数的频率分布与相关分析的问题 142
16.14 子样相关系数的理论频率分布 145
16.15 检验统计假设:母体相关系数p=0 146
16.16 母体相关系数p≠0时对p作定值估计 150
16.17 检验统计假设:母体相关系数p=p0 154
16.18 检验统计假设:两个二元正态分布的母体相关系数相等 156
16.19 检验统计假设:两个以上二元正态分布的相关系数相等 158
16.20 对母体相关系数的定值估计与区间估计 162
16.21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件事 167
第十七章(上) 多元回归分析与多元相关分析:最小二乘法与多个变量的观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174
17.1 多元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引言 174
17.2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经验回归平面或超平面 177
17.3 经验偏回归系数的计算 180
17.4 配合经验回归平面或超平面于观测数据所引起的总误差 185
17.5 经验复相关系数 189
17.6 经验偏相关系数 191
17.7 举例 196
第十七章(中) 多元回归分析与多元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多元正态相关分析 201
17.8 多元回归分析的问题及进行分析时所作的假定 201
17.9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对βi及σ2的定值估计 204
17.10 偏回归系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及对它作区间估计的方法 206
17.11 固定ξi的值,预测η取值的区间 211
17.12 两个理论线性回归方程中相应的理论偏回归系数是否相等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213
17.13 多元相关分析 215
17.14 偏相关系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218
17.15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或多元相关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件事 220
17.16 经验回归平面或超平面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222
17.17 经验回归平面或超平面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续) 225
第十七章(下) 多元回归分析与多元相关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 228
17.18 给观测数据配合非线性经验回归方程的几种情况 228
17.19 用最小二乘法配合非线性回归方程 229
17.20 用最小二乘法配合非线性回归方程(续) 231
17.21 相关指数 235
17.22 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是否为线性的方法 237
18.1 关于两种错误的判断 246
第十八章 抽样理论 246
18.2 L和H的位置与β的大小 250
18.3 ū1与ū0的三种相对位置中β的极小值 253
附录(二) 局部极限定理与积分极限定理及其应用 260
第十九章 抽样理论(续:单式抽样方案) 262
19.1 制定抽样方案的条件 262
19.2 计量检查中制订单式抽样方案的方法 267
19.3 计件检查中制订单式抽样方案的方法 271
19.4 抽样验收的经济分析 276
19.5 几种抽样方案的缺点 280
第二十章 抽样理论(续:计件检查的单式抽样方案与验收制度) 283
20.1 计件检查中的单式抽样方案与特征曲线 283
20.2 Pα的简算法 285
20.3 特征曲线与α,β的关系 288
21.2 复式抽样方案 289
20.4 验收制度与平均出厂次品率 289
20.5 验收制度与平均检验件数 291
20.6 单式计件抽样方案的设计 292
21.1 复式抽样方案的来源 297
第二十一章 抽样理论(续:计件检查的复式抽样与序贯抽样方案) 297
21.3 复式抽样方案的特征曲线 299
21.4 复式抽样方案的平均出厂次品率?曲线及平均总检验量?曲线 303
21.5 序贯抽样方案 305
21.6 序贯抽样方案的特征曲线和平均抽样数np曲线 308
22.1 单一母体与复合母体的意义 311
第二十二章 抽样估计:单一母体与复合母体的母体平均数的定值估计 311
22.2 部分母体与总母体的频率函数的关系 313
22.3 总母体的母体平均数和母体均方根差 316
22.4 纯随机抽样法与分层比例抽样法 318
第二十三章 质量控制 322
23.1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322
23.2 工序控制与抽样检查 323
23.3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324
23.4 工序控制的意义 326
23.5 工序控制的主要类别 327
24.1 计量控制的步骤 328
第二十四章 质量控制(续:质量控制图) 328
24.2 检验产品质量的分布是否为正态分布 331
24.3 举例 335
24.4 为计量控制制定质量控制图的准备工作 338
24.5 制订计量控制中应用的质量控制图--?及R的控制图 341
24.6 制订?和R控制图举例 344
24.7 关于?和R控制图应注意的几件事 347
第二十五章 计件及计点质量控制 349
25.1 计件控制 349
25.2 制订p控制图举例 350
25.3 计点控制 352
25.4 制订c控制图举例 353
附录(一) 最大似然性原理 357
附录(三) 来自正态母体的小子样中特大或特小值的剔除问题 369
参考书目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