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习中心组“三个代表”知识读本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庚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台海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141117X
  • 页数:80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三个代表”--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4

第一章 “三个代表”思想的产生 4

一、当今世界在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中,争夺资源和争夺发展空间的斗争非常激烈 4

二、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振兴的新起点 5

三、我党自身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6

第二章 “三个代表”思想的概述 8

一、“三个代表”的科学含义 8

二、“三个代表”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 11

(一)“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建设中继承优良传统与不断发展创新的辩证统一 11

(二)“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建设中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12

(三)“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建设中保持自身先进性与联系群众广泛性的辩证统一。 12

三、“三个代表”全面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13

(四)“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建设完成根本任务与实践根本任务与实践根本宗旨的辩证统一 13

四、“三个代表”思想是对党的近八十年奋斗历史的总结 16

第三章 “三个代表”思想所具有的新生力量 24

一、“三个代表”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新概括 24

(一)党的性质 24

(二)党的宗旨 26

(三)党的奋斗目标 31

二、“三个代表”思想是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现实推动力 34

三、“三个代表”思想对全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更具时代意义的要求 38

第二篇 党始终代表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3

第一章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43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历史发展 43

(一)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4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44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45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完善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46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意义 47

四、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提出的重要依据 48

五、发展才是硬道理 50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 50

(二)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政治性的命题 50

(三)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战略性的命题 51

六、社会生产力 53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53

(二)科学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 54

(一)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 57

第二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 57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7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8

二、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到科教兴国战略 60

(一)全国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60

(二)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 64

(三)科教兴国,任重道远 67

第三章 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场革命 73

一、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73

二、改革的基本理论 76

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79

四、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82

五、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5

第四章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内容 88

一、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形成与依据 88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88

(二)基本路线的形成与依据 89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提出 91

三、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内容结构 93

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必须毫不动摇的根据 94

五、必须着力研究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95

(一)正确认识当前改革和发展的形势 95

(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 97

(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98

(一)近年来形势回顾 101

六、改革与发展已成为社会的两大主题 101

(二)加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解决不合理问题 103

(三)消减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进一步自由化 104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108

一、西部大开发决策出台的历史过程 108

二、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意义 110

三、西部大开发要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110

四、把握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开发 113

第三篇 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17

第一章 我党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忠实代表的原因 117

一、党性基本内容 117

(一)党性观念 117

(二)党性原则 117

(三)新时期党性修养的重点 119

二、站在历史高度看党性 124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公开承认党性 124

(二)党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优势 125

(三)党性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 126

(四)党性修养的方向和重点 129

三、党的性质、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党必须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 132

(一)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党是一切先进文化的旗帜 132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133

(三)党组织必须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开拓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33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35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135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136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137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138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41

二、切实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充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145

三、新中国五十年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145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145

(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46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146

(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147

(五)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147

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一些关系文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问题 148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家”与“百家”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 148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与“世界”的关系,坚持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 149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满足”与“提高”的关系,坚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149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与“当代”的关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力创新,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 149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关系,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把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落到实处 150

(六)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正确结合 151

(七)正确认识和处理繁荣与管理的关系,坚持一手抓紧繁荣,一手抓管理,加快推进文化法制建设 152

第三章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好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153

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153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155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158

(一)思想道德建设 158

(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58

(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的文化环境 159

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 159

(二)两手都要硬是我国80年代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161

五、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162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63

第四章 抓紧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 167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167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167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 168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170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党的基本路线 171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四有”教育,培养“四有”新人 176

(一)必须坚持对人民进行“四有”教育 176

(二)必须着眼于培养“四有”新人 178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186

(一)要运用民主和批评的方法 187

(二)要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方法 187

(三)要把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培养结合起来 187

五、要运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188

六、“双思”教育活动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190

(一)“双思”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 190

(二)“双思”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190

(三)“双思”教育活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92

第四篇 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9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 195

一、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95

(一)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195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196

(三)党的领导是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胜利的前提条件 197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 198

(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198

(二)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199

(三)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201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204

(一)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205

(二)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 207

(三)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08

(四)依靠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209

四、实现、发展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210

(二)努力加快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211

(一)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11

(三)做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模范 212

第二章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214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214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 214

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保证 215

(一)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离不开群众路线 215

(二)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实现党的政治路线 215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组织路线的保证 215

三、能否坚持群众路线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 216

四、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16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217

(一)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17

五、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坚持群众路线 217

(三)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观点 218

(四)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218

(五)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18

(六)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218

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219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的极端重要性 219

(一)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是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 220

(二)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是党在迈向二十一世纪新征途上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保证 221

(三)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现实要求 221

(一)新时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为实现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奋斗纲领而努力工作 222

(二)新时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坚决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22

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充分发挥党的群众优势的前提 222

(三)新时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员和干部要在各自的岗位上,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223

三、党的领导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为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起表率作用 223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26

一、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26

(一)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26

(二)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才能真正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解决好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227

(三)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227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27

(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 228

(一)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在新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229

(二)密切联系群众,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29

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229

三、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保持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231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武器 231

(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32

(三)要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这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好形式 233

坚持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 234

一、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党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的成败的根本问题 234

二、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任何偏离 235

三、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236

四、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236

五、在工作中坚持群众的路线,决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 237

第三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9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党性的集中体现 239

(一)勤政、高效防止滥用权力 240

二、必须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 240

(二)廉洁奉公,防止腐化 242

(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243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民 244

(一)树立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人的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追求 244

(二)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 244

(三)树立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学习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244

(四)树立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的观点,把两者结合起来 244

四、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的宗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245

(一)正确处理坚持党性原则与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关系 246

(二)正确处理坚持按劳分配的现行政策与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的关系 247

(三)正确处理竞争和团结协作的关系 248

(四)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249

第四章 坚定不移的将反腐败斗争进行下去 252

加强反腐力度的理论探索 252

一、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反腐败 252

(一)关于反腐败与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252

(二)关于反腐败与坚持党的领导 254

(三)关于反腐败与深化改革 256

(四)关于反腐败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57

二、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是产生腐败的根源 259

(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 260

(二)资本主义腐配思想的侵袭是新时期腐败现象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261

(三)现实中存在的某些产生私有观念和利己主义思想的土壤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263

三、把握公有制与反腐败的辩证关系 266

(一)腐败在本质上是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产物,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条件下的腐败现象仍然根源于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 266

(二)私有制根本不可能解决腐败问题,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遏制腐败的力量所在 268

(三)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优势,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271

四、发展集体经济与深入反腐败 273

(一)发展集体经济有利于推进反腐败斗争 273

(二)开展反腐败斗争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有力保证 275

(三)发展集体经济与开展反腐败斗争有关问题的思考 277

五、坚持公有制与反腐败的实践与思考 279

(一)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是遏制腐败的根本前提 280

(二)坚持不懈反对腐败是维护和巩固公有制的重要保证 282

(三)提高人的素质,坚持标本兼治,是坚持公有制和遏制腐败的根本措施 284

六、巩固发展集体经济 286

(一)必须正视腐败现象对发展集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287

(二)制定严密科学的规章制度,保证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287

(三)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在落实中不断充实完善规章制度,促进集体经济的巩固与壮大 291

七、体制转轨时期必须坚定反腐败的决心 292

(一)转轨时期腐败高发的原因 292

(二)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腐败的关系 295

(三)治理转轨时期腐败的对策 296

(一)惩治腐败,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稳定人们的情绪,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 297

深度反腐的对策分析 298

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298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高度重视和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 298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为反腐败斗争奠定基础和提供保证 301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反腐败斗争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303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反腐败成功的根本保证 305

(一)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与腐败根本不相容 305

(二)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能够解决自身的腐败问题 307

三、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 312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深入有效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前提 312

(二)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 315

四、“共产党内部要搞好”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关键 318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的重要条件 319

(二)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必须加强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监督功能 320

(三)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必须加强同级监督的力度 322

(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22

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取得反腐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324

(一)经济建设与党风社会风气的协调发展,是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 325

(二)坚定不移地坚持“两手抓”方针,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党风、社会风气的协调发展 329

(三)关于经济建设与党风社会风气协调发展的两点思考 330

六、深入反腐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的战略决策 331

(一)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所必需 332

(二)这是解决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所必需 332

(三)这是彻底战胜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所必需 333

(四)这是逐步缩小三大差别,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所必需 333

七、继续深化改革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具体途径 337

(一)深入反腐败必须解决某些深层次问题 338

(二)解决深层次腐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339

(三)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反腐败要把握好与稳定的关系 341

八、加强制度建设是惩治腐败的根本途径 342

(一)解决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 343

(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体制、机制、法制“三位一体”的改革、完善上,对权力形成规范和制约,逐步减少乃至消除引发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344

(三)从改革和制度建设入手加大反腐败治本力度,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46

九、坚持“标本兼治”卓有成效地反腐败 347

(一)“治本”、“治标”的基本词义 348

(二)“治标”、“治本”与“惩戒”、“防范” 348

(三)从发生学的动态过程看“治本”与“治标”问题 348

(四)从因果关系看“治本”与“治标”问题 349

(五)从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关系看“治本”、“治标”问题 352

第五篇 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三讲”教育 357

第一章 “三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357

开展“三讲”教育的重大意义 357

一、开展“三讲”教育适应了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57

二、开展“三讲”教育能全面提高新时期领导干部素质 359

三、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对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361

一、有的放矢,严防走过场 363

(一)要提高对“三讲”教育的认识 363

(二)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363

切实加强对“三讲”教育的部署和领导 363

(三)县以上领导干部要自觉参加“三讲”教育 364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杜绝形式主义 364

(一)要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 365

(二)要紧密联系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 366

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 366

(一)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367

(二)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367

(三)决不允许压制民主、打击报复 367

(一)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搞好当前各项工作,促进“三讲”教育的深入 368

四、把进行“三讲”教育与推进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368

(二)要促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巩固和发展好的形势 369

五、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70

(一)充分认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必要性 370

(二)总结我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经验教训 373

(三)在实践中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水平 375

(四)领导干部首先要勇于自我批评 376

六、各级党委必须统一认识,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 377

(一)言行一致,扎实工作 378

(二)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 378

(四)始终立足于教育提高干部 379

(三)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作出表率 379

(一)建立工作责任制 380

(二)制定切实可行方案 380

七、精心组织,务求取得实效 380

(三)分类指导,督促检查 381

(四)认真整改,巩固成果 381

“三讲”教育的巩固和继续是重中之重 382

一、前一阶段“三讲”教育的基本估计 382

二、扎扎实实地搞好县(市)“三讲”教育,巩固和扩大“三讲”教育成果 383

(一)要把县(市)“三讲”集中教育放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 383

(二)深入搞好整改,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果 384

(三)要把“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经常性工作中去 386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90

第二章 “讲学习”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390

(一)邓小平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 390

(二)邓小平理论富有鲜明的特点 393

(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93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97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97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399

(三)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00

三、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403

(一)我国国情的基本状况 403

(二)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05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 411

(一)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411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413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417

五、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417

(二)改革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420

六、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 423

(一)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3

(二)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 424

(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方针 427

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2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 43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43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37

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 440

(一)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441

(二)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42

(三)实现依法治国 446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48

九、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 448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52

十、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455

(一)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55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458

十一“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463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与依据 464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467

(一)国家职能 469

掌握科学的政治学理论 469

一、国家的职能与结构 469

第三章 “讲政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469

(二)国家结构 471

(三)国家管理形式 474

(四)我国的国家结构与管理形式 476

二、政治主体 482

(一)人民 482

(二)阶级 485

(三)政党 488

(四)政治领袖 492

三、政治体制 494

(一)政党体制 494

(二)立法体制 498

(三)行政体制 503

(四)司法体制 506

(一)政治权力的运行 508

四、政治权力 508

(二)政治权力的制约 510

(一)政治决策 512

五、政治行为 512

(二)政治参与 513

(三)政治斗争 517

六、政治民主 518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 518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民主 521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522

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525

一、邓小平的政治观 525

(一)邓小平政治观的基本内容 526

(二)邓小平政治观的逻辑结构 529

(三)邓小平政治观的精髓 530

二、政治的重要性和有限性 533

(一)政治的重要性 533

(二)政治的有限性 537

三、走出政治认识误区 545

(一)政治认识误区产生的原因 545

(二)政治认识误区的表现形式 546

(三)摒弃政治认识误区 548

四、坚持首先从政治角度看问题 550

(一)坚持首先从政治角度看问题的必要性 550

(二)从战略上、大局上看问题 552

(二)坚持“讲政治,干经济” 554

五、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 555

(一)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555

(二)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 556

(三)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560

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562

一、领导干部应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562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 562

(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主要内容 563

(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本要求 565

二、领导干部要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 568

(一)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的重要性 568

(二)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的主要内容 569

(三)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的基本要求 572

(一)具有鲜明的政治观点的重要性 574

(二)鲜明的政治观点的主要内容 574

三、领导干部要有鲜明的政治观点 574

(三)具有鲜明的政治观点的基本要求 578

四、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 579

(一)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的重要性 579

(二)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的主要内容 581

(三)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的基本要求 582

五、要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 584

(一)要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的重要性 584

(二)要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的主要内容 585

(三)要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的基本要求 590

六、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593

(二)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的主要内容 593

(一)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的重要性 593

(三)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的基本要求 596

七、领导干部要自觉改造主观世界 597

(一)领导干部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597

(二)领导干部要实践、实践、再实践 599

第四章 “讲正气”按党性和党的原则办事 602

党的性质 602

一、党性的含义 602

二、无产阶级党性的主要特征 602

(一)无产阶级党性是工作阶级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 602

(二)无产阶级党性是和人民性相一致的 603

(三)党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是由千百万共产党员集合起来的坚强战斗组织 603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性 604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604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607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09

(四)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610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 613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行动指南 613

二、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为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到底 613

三、坚持全心全意人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615

四、坚持高度自觉地维护和遵守党的纪律 616

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616

六、坚持严肃地而不是敷衍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617

(一)学好邓小平理论,必须提高对共产党员党性的科学认识 619

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 619

一、加强党性修养是成为合格领导者的必要条件 619

(二)面向新世纪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 623

(三)加强党性修养,有利于同淡化党性、违反党性等错误倾向进行斗争 628

二、加强党性修养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根本措施 630

(一)党员队伍的素质是党的战斗力的根基 630

(二)提高党员质量关键在于加强党性修养 634

(三)增强党性是建设好党风的根本环节 637

(四)加强党性修养最根本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40

加强党性修养的内容和要求 644

一、掌握新时期党性修养的内容和要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 644

(一)新时期党性修养内容和要求具有时代性 644

(二)党性修养的基本内容 649

(三)新时期党性修养的新要求 655

二、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659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659

(二)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是当代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首要任务 660

(三)坚定不移地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的任务落到实处 667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669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邓小平的两大历史性贡献 669

(二)全面深入地领会和把握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672

(三)良好的主全素质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备条件 674

四、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77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新时期党性的基本要求 677

(二)全面正确的认识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680

(三)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要坚定不移 683

五、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686

(一)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 686

(二)关键是要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规矩办事 689

(三)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692

六、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694

(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694

(二)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697

(三)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 700

(四)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702

七、廉洁从政,反对腐败 703

(一)廉洁从政、反对腐败是无产阶级政党本质的体现 704

(二)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现状 709

(三)增强党性是廉洁从政反对腐败的根本保证 713

六、严守纪律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716

(一)只有增强纪律观念才能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717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严格党的纪律 722

(三)遵守政治纪律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党的最高利益所在 725

九、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727

(一)共产党员必须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727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由之路 729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732

十、解决好世界观问题 738

(一)世界观决定着干部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739

(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43

(三)努力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反对形而上学,防止和克服片面性 748

加强党性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752

一、学习、学习、再学习 752

(一)学习求知是增强党性的第一途径 752

(二)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755

(三)学习现实生活中的英模事迹,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757

(四)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758

二、实践、实践、再实践 760

(一)坚强的党性观念要靠在实践中刻苦磨练 760

(二)坚强的党性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锻造 761

(三)坚强的党性要在各种社会斗争的风浪中锤炼 762

(四)坚强的党性要在严格健全的党内生活中培养巩固 764

三、严于自我解剖,贵在坚持自觉 766

(一)加强党性修养要严于解剖自己 766

(二)加强党性修养贵在高度自觉 767

(三)加强党性修养必须持之以恒 768

坚决保持党的性质和原则不变 770

一、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保护和体现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770

二、坚持党的原则,抓紧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772

(一)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774

(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774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774

第五章 增强党性,积极认真地进行“三观”教育 774

(三)加强世界观建设要着力于精神文明建设 777

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781

(一)科学的人生观是共产党人对于人生的根本看法 781

(二)科学人生观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 782

(三)领导干部要自觉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786

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788

(一)人的价值的本质在于创造 788

(二)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观念形态上对其自身价值认识上的一种自觉超越 789

(三)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与非科学价值观 791

(四)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799

(一)是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关键 805

第一章 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805

一、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 805

第六篇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进行党的建设 805

(二)是保证我国“伟大变革”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806

(三)是保证我党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经受风险考验的战略措施 807

二、领导干部要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上做表率 808

(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提高领导权威 808

(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搞好党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809

(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保证社会稳定的需要 810

(四)领导干部要自觉维护党的政治影响 811

(五)要通过正确途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813

(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四自” 816

(一)高度重视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 819

三、加强对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819

(二)把领导的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823

(三)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829

第二章 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834

新党章概述 834

一、党章 834

(一)党制定党章的原因 834

(二)党章的内容及其产生程序 835

(三)党章在党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835

(四)党章的修改历史 836

(五)党的十五大对党章的修改 837

二、党的性质 838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838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841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843

三、党的纲领 845

(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党的最高理想 845

(二)党的基本纲领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保证 848

四、党的指导思想 851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 851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853

(三)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 855

五、党的基本路线 856

(一)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治国安邦的生命线 856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857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858

(一)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859

(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859

六、党的建设 859

(二)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 862

七、党的领导 865

(一)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865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任务 866

(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二者的关系 866

党的中央组织 868

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868

(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届时间及职权 868

(一)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时间及职权 870

(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区别 870

二、党的中央委员会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870

(二)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职权 870

(二)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侯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的规定 871

(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产生 871

三、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与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872

(一)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产生 872

(二)中央书记处与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关系及成员的产生 872

(三)每届党的中央委员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工作的期限 873

(四)党章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的规定 873

(二)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候补委员按规定递补为委员需履行的手续 874

(一)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分别由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决定 874

二、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 874

(二)把县级委员会的任期改为五年的原因 874

(一)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每届任期的年限 874

一、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 874

党的地方组织 874

三、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 875

(一)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历届的年限及职权 875

(二)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召集代表名额和选举办法要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875

四、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 875

(一)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的原因 875

(二)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876

五、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 876

(一)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的产生 876

(二)常委会在全委会闭会期间的职责 876

六、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派出的代表机关的设置及职权 877

(三)上一届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工作为止期限 877

党组 878

一、可以成立党组的机关 878

二、党组与党的委员会的区别 878

三、党组的任务 878

四、党组的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的委员会指定 879

五、党组必须服从批准它成立的党的委员会领导 879

六、可以建立党委的工作部门及党委的产生、职权和任务的规定者 879

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 880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 880

二、共青团怎样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881

三、共青团的地方各级组织同时受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共青团上级组织的领导 882

四、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 883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885

第三章 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885

一、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885

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885

(二)改革开放给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886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及廉政建设的状况 887

二、市场经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双重影响 889

(一)认识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 889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891

(三)市场活动的消极因素对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893

三、新时期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 895

(一)从严治党治政,深入反对腐败 895

(二)坚持党性原则,防止等价交换原则侵入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 896

(四)严肃党纪政纪,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897

(三)发扬优良传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897

(五)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898

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方针 900

一、以邓小平同志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为指导 900

(一)邓小平同志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900

(二)邓小平同志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902

二、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方针 910

(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为推进改革、开放服务 910

(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912

(三)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 914

(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916

(一)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和基础,为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条件和基本保证 918

加强建设、处理好各方面关系 918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918

(二)党风廉政建设对发展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919

(三)正确处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提高坚持“两手抓”的自觉性 920

(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客观上要求更新观念 921

二、更新观念与发扬优良传统的关系 921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922

(三)正确处理更新观念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关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923

三、党性原则与商品经济原则的关系 925

(一)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区别 925

(二)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的联系 925

(三)防止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 926

四、惩治腐败与保持稳定的关系 927

五、改革创新与遵纪守法的关系 929

(二)提高为维护稳定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自觉性 929

(一)新的形势要求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改革创新 930

(二)遵纪守法是改革创新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保证 931

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 933

一、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所处的地位 933

(一)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重视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廉洁,就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933

(二)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重视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自身廉洁,就能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为一之新 933

(三)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重视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自身廉洁,就能密切党同群众的鱼水关系 933

二、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934

(一)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领导作用 934

(二)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起表率作用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935

三、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搞好廉洁自律 937

(一)充分认识两个“五条规定”的重要意义,提高领导干部自查自纠的自觉性 938

(二)努力提高党内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939

(三)廉洁自律必须与惩戒措施相结合,并逐步加大惩戒的力度 939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941

一、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941

(一)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941

(二)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能够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在复杂情况下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941

(三)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可以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942

二、新时期党风廉政教育的基本要求 942

(一)要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942

(三)党风廉政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943

(二)党风廉政教育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开展工作 943

(四)新时期党风廉政教育要走经常化、制度化的路子 944

三、新时期党风廉政教育的主要内容 945

(一)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 945

(二)开展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教育 945

(三)开展民主集中制的教育 946

(四)开展党纪、政纪、国法的教育 946

(五)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 947

四、党风廉政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947

(一)党风廉政教育的主要工作方式 948

(二)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49

(三)是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教材 951

(二)是规范党风廉政工作的基本前提 951

一、法规制度建设是一项带有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 951

加强党风廉政的法规制度建设 951

(一)是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的必要条件 951

(四)是反对腐败的锐利武器 952

(五)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 952

二、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状况 952

(一)制定发布了一批党风廉政法律法规 952

(二)党风廉政立法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954

三、加强党风廉政法规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954

(三)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区分政策界限 955

(四)为惩治腐败提供准绳 955

(二)为发展、改革和稳定服务 955

(一)实事求是 955

(五)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956

(六)稳定性和适时变化相统一 956

(七)与有关法律法规相协调 956

(八)坚持群众路线 956

四、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956

(一)必须正确处理为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职能服务和为纪检监察机关中心任务服务的关系 957

(二)必须正确处理党纪立法和监察立法的关系 957

(三)必须正确处理惩处性立法和预防性立法的关系 957

(四)必须正确处理党风廉政立法与经济立法、行政立法的关系 957

(五)必须正确处理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的关系 958

(六)必须正确处理立法与执法的关系 958

(一)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 959

一、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核心 959

全党动手 齐抓共管 959

(二)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实行统一领导的基本要求 960

二、抓党风必须全党动手,齐抓共管 962

(一)党委的组织、宣传部门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962

(二)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治理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 964

三、发挥党政机关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965

(一)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965

(二)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要任务 965

二、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大案要案 968

三、突出重点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968

一、进一步落实和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968

坚定信心,加大工作力度 968

第四章 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970

一、党的民主集中制及其基本原则 970

(一)党的民主集中制 970

(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974

二、党内选举制度及党组织 976

(一)党内选举制度 976

(二)党组织 978

第五章 加强党的队伍建设 981

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981

一、党员的基本条件 981

(一)申请入党条件 981

(二)党员基本条件 982

(一)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983

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 983

(二)党员应当享受的权利 988

三、发展党员 993

(一)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和侧重点 993

(二)发展党员工作的主要环节 994

(三)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教育及确定 994

(四)发展党员的原则 995

(五)发展党员的政治审查 996

(六)入党介绍人的确定及应负的责任 996

(七)入党志愿书的填写 997

(八)支部党员大会接收新党员的程序及支委会应做的工作 997

(一)党员预备期的含义 998

四、预备党员 998

(二)预备党员的义务与权利 1001

(三)预备党员怎样过好预备期 1001

(四)预备党员怎样交纳党费 1003

(五)预备党员转正履行的手续及工作程序 1004

(六)长期在外工作的预备党员 1007

五、党员的退党问题 1007

(一)党员要求退党的处理 1007

(二)党员的自行脱党及处理 1008

(三)劝党员退党应注意的问题 1008

党的干部的自身建设 1010

一、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 1010

二、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1011

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务的基本条件 1012

(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做出实绩 1013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013

(三)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1014

(四)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1014

(五)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的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1015

(六)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1015

四、培养跨世纪的领导人才是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016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018

一、抓紧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 1018

二、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1020

三、为科教兴国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1021

(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 1023

(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1023

一、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作用、任务和职责 1023

第六章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023

(三)党的基层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保证 1024

(四)党的基层组织是各社会基层单位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可靠保障 1024

(五)党的基层组织地位、作用、任务和职责的区别 1025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025

(一)积极贯彻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四项指导方针 1025

(二)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1026

(三)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 1026

三、继续以农村和国有企业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027

(一)紧紧围绕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大力和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1027

(二)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