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感光成象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英)雅各布森,C.I.著,(英)雅各布森,R.E.著
  • 出 版 社: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5266·028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章 成象体系 3

1.1 卤化银晶体内电子的激发 6

1.2 原子和分子的受激态 8

1.3 光化学效应 9

1.4 成象的效率 10

第二章 卤化银体系 13

2.1 卤化银体系的原理 13

2.2 照相乳剂的制备 14

2.2.1 沉淀 14

2.2.2 物理成熟 15

2.2.3 凝固和水洗 16

2.2.4 后成熟(化学增感) 17

2.3 乳剂成分 19

2.3.1 卤化银 19

2.3.2 明胶和其他保护胶体 21

2.3.3 物理成熟的加速剂 24

2.3.4 物理成熟的阻滞剂 25

2.3.5 化学增感 25

2.3.6 稳定剂 27

2.3.7 光谱增感 28

2.3.8 涂布添加剂 31

2.4 溴化银蒸发薄膜 31

2.5.1 显影的历程 33

2.5 常规的卤化银体系 33

2.5.2 显影的化学 35

2.5.3 典型显影液的成分 40

2.5.4 定影和稳定 41

2.5.5 漂白(银的除去) 41

2.6 以非常规潜影化学为基础的成象体系 42

2.6.1 曝光过度作用 42

2.6.2 赫歇尔效应 42

2.6.3 光增溶溶解 43

2.6.4 印相纸 47

2.6.5 光显影 47

2.6.6 光显影和热稳定 50

第三章 常规的卤化银彩色体系 51

3.1 彩色体系 51

3.1.1 彩色负片-正片体系:负片 52

3.1.2 彩色负片-正片体系:正片 56

3.1.3 彩色反转体系 58

3.2 黑白影象转变为彩色影象 60

3.2.1 初级彩色显影 60

3.2.2 二级彩色显影 61

3.2.3 成色剂 64

3.2.4 银的除去 71

3.3 用银影破坏染料(染料漂白法) 72

3.4 用调色法转变银影 75

3.5 用吸收法形成影象 76

3.6 染料-明胶转移法 79

第四章 扩散转印体系 80

4.1 银盐扩散体系 80

4.1.1 扩散转印逆转体系举例 83

4.2 染料转移体系 86

4.2.1 染料显影剂 86

4.2.2 能释出可扩散染料的偶合剂 94

4.2.3 偶合染料 97

4.2.4 无色染料显影剂 98

5.1 赛伯梯效应 99

第五章 以非常规法为基础的体系 99

5.2 腐蚀--漂白法 100

5.3 物理化学混合显影法 101

5.3.1 等密度胶片 101

5.3.2 单浴 104

5.4 物理显影体系 104

5.4.1 艾塔克法 106

5.4.2 菲利浦物理显影体系 109

5.4.3 P-4法 112

5.4.4 加钯的铁化合物 113

5.4.5 物理显影体系的应用 115

5.6 起始显影的增溶溶解(SID) 117

5.5 活化--稳定 117

5.7 卤经银干法体系 119

5.7.1 干银法 119

5.7.2 半干法 120

第六章 无机体系 122

6.1 非卤化物的银盐体系 122

6.2 非银的无机物体系 123

6.2.1 铁化合物 123

6.2.2 铜化合物 125

6.2.3 重铬酸盐胶体 125

6.2.4 卤化铅 127

6.2.6 硫属化物 130

6.2.5 卤化铊 130

6.2.7 汞化合物 132

第七章 热印体系 134

7.1 热印法 134

7.2 感光热印法 138

7.2.1 用无机草酸盐的感光热印法 138

7.2.2 氧化铅感光热印体系 140

7.3 热--不溶法 140

第八章 光致变色体系 141

8.1 光致变色现象 141

8.2 三重激发态的形成 144

8.3 离解为离子(异种溶解分裂) 144

8.5 顺-反异构化 147

8.4 离解为自由基(同种溶解分裂) 147

8.6 互变现象(分子内部的氢原子转移) 148

8.7 氧化还原体系 149

8.8 光致变色聚合物 150

8.9 无机光致变色化合物 151

8.10 光致变色影象的定影 153

8.11 光致变色体系在成象方面的应用 156

8.11.1 光致变色缩微成象体系 156

8.11.2 光致变色蒙版 157

8.11.3 光致变色体系的其他成象应用 157

第九章 重氮体系 158

9.1 重氮成象体系 161

9.1.1 重氮型印相法 162

9.1.2 一种成分和两种成分的重氮型原料 164

9.2 重氮磺酸盐 167

9.3 自动偶合 170

9.4 氧化 170

9.5 微泡体系 171

9.6 重氮接受层 174

9.7 重氮凸纹影象 175

9.8 金属重氮化合物法 181

9.9 重氮热印体系 181

9.10 重氮体系的应用 181

10.1 光聚合作用 183

第十章 聚合体系 183

10.1.1 光引发 186

10.1.2 羰基化合物的光引发 188

10.1.3 重氮化合物的光引发 190

10.1.4 有机硫化物与过氧化物的光引发 191

10.1.5 铁化合物用过氧化物显影剂的光引发 191

10.1.6 卤化银的光引发 193

10.1.7 卤代烷属烃的光引发 195

10.1.8 染料增感反应的光引发 197

10.1.9 抑制 201

10.2 光电解聚合 202

10.3.1 光的活化与光的钝化 204

10.3 光聚影象的定影 204

10.4 量子的产生与光聚作用的有效感光性 206

10.5 光致交联与光增感聚合物 207

10.6 光聚物的应用 213

10.6.1 光聚物印版 214

10.6.2 光聚物胶片抗蚀膜 215

10.6.3 转印体系 216

10.6.4 光致粘附形成影象 217

10.6.5 为全息照相记录用的光聚物 219

10.6.6 快速存取显示 220

10.6.7 以分散光聚作用为基础的彩色印刷体系 222

10.6.8 光聚物的其他成象应用 226

11.1.1 有机卤素化合物 227

第十一章 有机成色和漂白体系 227

11.1 成色体系 227

11.1.2 芳香胺--卤代烷属烃体系 230

11.1.3 吲哚--卤代烷属烃体系 233

11.1.4 苯乙烯染料基--卤代烷属烃体系 234

11.1.5 菁染料基--卤代烷属烃体系 237

11.1.6 无色结晶紫--卤代烷属烃体系 240

11.1.7 聚合的酮--卤代烷属烃体系 243

11.1.8 糠醛衍生物--芳香族伯胺--碘仿体系 244

11.1.9 N-乙烯化合物--卤代烷体系 246

11.1.10 芳香胺--卤代砜体系 248

11.2 硝酮体系 249

11.3 无色染料体系 250

11.4 彩色漂白体系 257

11.4.1 稳定的自由基 257

11.4.2 染料的光致还原与光致氧化 259

11.5 液晶体系 263

11.6 光致荧光体系 266

11.7 成色和漂白体系的应用 267

第十二章 电子照相体系 269

12.1 静电复印体系 272

12.1.1 光电导材料 276

12.1.2 硒感光版 278

12.1.3 无机颜料粘合剂光电导体 279

12.1.4 有机光电导体 281

12.2 持久内部极化体系 283

12.3 持久导电体系 287

12.4 迁移成象体系 289

12.5 塑料变形成象体系 291

12.5.1 油膜 292

12.5.2 热塑塑料记录 292

12.5.3 磨砂变形 293

12.5.4 电荷转移法 294

12.5.5 应用热塑光电介质的方法(光致变化法) 296

12.6 光电泳体系 297

12.7 电热印体系 298

12.8.1 光电解聚合体系 299

12.8 光电解体系 299

12.8.2 无色染料的光电解体系 301

12.8.3 以电解和化学显影为基础形成影象 303

12.9 彩色电子照相体系 305

12.10 各种可控磁场体系 308

12.10.1 磷光体介电常数中的变化 308

12.10.2 半导体氧化物的光致还原 309

12.10.3 颜色中心的熄灭 310

12.10.4 催化体系 311

12.11 电发光体系 311

12.12 电子照相体系应用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