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理论渊源 1
诗话 1
诗言志 1
思无邪 2
兴、观、群、怨 2
文质彬彬 3
事父事君 3
辞达 4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
知言养气 6
知人论世 7
以意逆志 7
美言不信 8
大音希声 8
天籁 10
至乐无乐 10
言不尽意 11
立象以尽意 12
通变成文 13
观物取象 14
称名小,取类大 15
修辞立其诚 15
情欲信,辞欲巧 16
温柔敦厚 16
诗六义 17
发乎情,止乎礼义 17
主文而谲谏 18
吟咏情性 18
变风变雅 19
风教 19
发愤著书 20
诗以达意 21
文约辞微 21
心声心画 22
论发胸臆,文成手中 22
缘情说 24
文气说 24
绮靡 25
谢朝华,启夕秀 26
辞达理举 26
警策 26
应感 27
穷形尽相 27
音声迭代 28
巧为形似 29
尚巧贵妍 29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 30
声律论 31
声病说 31
浮声切响 32
应物斯感 33
神与物游 33
志足言文 34
六观 34
通变 35
博观 35
体性 36
情采 36
风骨 37
熔裁 38
知音 38
情动辞发 披文人情 39
时运交移 质文代变 40
歌谣文理 与世推移 40
隐秀 41
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 41
比显兴隐 42
情动言形 理发文见 42
为情造文 为文造情 43
三准 43
夸饰 43
诗话作家简介 44
南北朝--唐五代 44
钟嵘 44
王昌龄 45
吴兢 45
皎然 46
孟棨 47
王叡 47
张为 47
司空图 47
齐己 48
虚中 48
李洪宣 49
王梦简 49
王玄 49
徐寅 49
徐衍 50
文彧 50
囗淳 50
北宋 50
保暹 50
晁迥 50
李淑 51
钱易 51
陶岳 51
黄休复 51
潘若同 51
宋祁 52
梅尧臣 52
欧阳修 52
李上交 53
司马光 53
文莹 53
刘攽 53
吴处厚 54
沈括 54
刘斧 54
王巩 54
王辟之 55
王得臣 55
苏轼 55
苏辙 56
庞元英 56
毕仲询 57
魏泰 57
孙升 57
孔平仲 57
黄庭坚 58
秦观 58
陈师道 58
张耒 59
杨时 59
邵伯温 60
晁说之 60
赵令畤 60
郭思 61
陈辅 61
范温 61
方勺 62
李錞 62
潘淳 62
蔡居厚 62
蔡启 62
黄朝英 63
洪刍 63
吴? 63
王谠 64
朱彧 64
孙宗鉴 64
王直方 64
惠洪 65
唐庚 65
蔡絛 65
陈正敏 66
李颀 66
许? 66
马永卿 66
叶梦得 67
何蓬 67
黄伯思 67
邵博 68
周紫芝 68
吕本中 68
王铚 69
庄绰 69
严有翼 69
强行父 70
陈应行(附蔡传) 70
张表臣 71
金盈之 71
苏籀 71
吴可 71
张邦基 72
吴坰 72
韩驹 72
谢采伯 72
南宋 73
计有功 73
朱弁 73
叶寘 73
员逢原 73
吴聿 74
黄彻 74
朱翌 74
吴沆 74
张戒 74
胡舜陟 75
胡仔 75
曾季貍 75
徐度 76
范公偁 76
陈善 76
曾慥 76
葛立方 77
陈岩肖 77
任舟 77
陈知柔 78
曾敏行 78
姚宽 78
俞成 78
陈长方 78
袁文 79
吴曾 79
程大昌 80
普闻 80
洪迈 81
陆游 81
周煇 82
周必大 82
杨万里 83
尤袤 83
朱熹 84
龚颐正 84
叶适 85
王楙 86
费衮 86
高似孙 86
姜夔 87
张镃 87
敖陶孙 87
蔡梦弼 88
赵彦卫 88
韩淲 88
王正德 88
赵与时 89
陈鹄 89
吴陵 89
彭叔夏 89
张淏 90
罗大经 90
林洪 91
张端义 91
刘克庄 91
孙奕 92
何汶 92
赵与虤 92
黄升 93
严羽 93
魏庆之 94
吴子良 94
俞文豹 94
戴埴 95
史绳祖 95
范晞文 95
陈郁 96
蔡正孙 96
方岳 96
王应麟 97
谢枋得 97
周密 97
车若水 98
陈昉 98
俞德邻 98
楼昉 99
郑震 99
邵桂子 99
周遵道 99
吴萃 99
蒋津 99
卢杯 100
崔德符 100
郑景韦 100
沈光 100
金元 100
王若虚 100
李冶 101
刘祁 102
祝诚 102
方回 102
韦居安 103
刘埙 103
王构 103
杨载 104
范梈 104
鲜于枢 104
揭傒斯 105
吾丘衍 105
吴师道 105
傅若金 106
陈绎曾 106
辛文房 106
陶宗仪 107
郭翼 107
陈秀民 107
刘绩 108
俞悼 108
喻正巳 108
蒋正子 108
明代 108
单宇 108
瞿佑 108
李东阳 109
安磐 110
游潜 110
陈沂 110
姜南 110
何孟春 110
都穆 110
蒋冕 110
徐祯卿 111
杨慎 111
谢榛 112
徐泰 112
陈霆 112
顾元庆 112
朱承爵 112
俞弁 112
皇甫汸 113
王世贞 113
王世懋 114
王文禄 114
周履靖 114
陈继儒 115
胡应麟 115
江盈科 115
朱孟震 115
周子文 115
郭子章 115
朱宣墡 115
许学夷 116
李日华 116
胡震亨 116
邓云霄 116
茅元仪 117
曹学佺 117
梁桥 117
陈懋仁 117
顾起纶 117
叶廷秀 117
费经虞 118
叶秉敬 118
赵士喆 118
费密 118
王昌会 118
陆时雍 118
杨成玉 118
田艺衡 119
张蔚然 119
闵文振 119
王兆云 120
支允坚 120
张懋贤 120
林希恩 120
黄省曾 121
清代、近代 121
钱谦益 121
贺贻孙 122
金圣叹 123
吴伟业 123
吴乔 124
徐增 124
顾炎武 125
吴景旭 126
冯班 126
宋征璧 127
李沂 127
施闰章 127
王夫之 128
周容 130
毛先舒 130
毛奇龄 131
叶燮 131
朱彝尊 132
叶矫然 133
宋荦 133
王士禛 134
田雯 135
庞垲 135
钱良择 136
查慎行 136
纳兰性德 137
张泰来 138
裘君宏 138
赵执信 138
陆昆曾 139
方世举 139
费锡璜 140
贺裳 140
顾嗣立 141
沈德潜 141
郑方坤 142
薛雪 143
方贞观 143
李重华 144
陈梓 144
吴雷发 145
宋长白 145
孙涛 145
张谦宜 146
田同之 146
马位 146
厉鹗 147
黄子云 147
杭世骏 148
查为仁 148
冒春荣 149
乔亿 149
汪师韩 150
袁枚 150
彭端淑 151
秦朝? 152
纪昀 152
陶元藻 152
王昶 153
阮葵生 154
赵翼 154
周春 155
鲁九皋 155
吴骞 156
翁方钢 156
李调元 157
崔述 158
方薰 158
管世铭 158
喻文鏊 159
洪亮吉 159
宋大樽 160
法式善 160
钱泳 161
徐熊飞 161
张晋本 162
吴嵩梁 163
舒位 163
郭? 164
方东树 164
梁章钜 165
杨际昌 165
张维屏 166
陈沆 166
沈涛 167
潘德舆 167
谢堃 168
马星翼 168
严廷中 169
梁九图 169
何曰愈 170
王寿昌 170
单学傅 171
余成教 171
沈善宝 171
陈仅 172
黄培芳 172
延君寿 173
陆蓥 173
林昌彝 173
钟秀 174
刘熙载 175
蒋超伯 175
张燮承 176
于源 176
厉志 177
钟骏声 177
李慈铭 178
王闿运 178
平步清 179
施补华 180
陈作霖 180
徐世昌 181
朱庭珍 181
陈衍 182
李宝嘉 183
尚镕 184
狄葆贤 184
梁启超 185
高旭 186
王蕴章 187
郭则沄 188
周实 188
牟愿相 189
杨钟羲 189
吴宓 190
诗话内容评析 191
南北朝--唐五代 191
诗品 191
乐府古题要解 194
诗格 195
诗式 196
诗中密旨 196
试议 199
评诗格 200
本事诗 200
炙毂子诗格 201
诗人主客图 202
二十四诗品 202
风骚旨格 204
流类手鉴 205
雅道机要 206
诗中旨格 207
二南密旨 207
缘情手鉴诗格 208
诗要格律 208
风骚要式 209
文彧诗格 210
诗评 210
金针诗格 211
处囊决 211
北宋 211
法藏碎金录 212
五代史补 214
郡阁雅言 215
茅亭客话 215
南部新书 216
诗苑类格 218
宋子京笔记 218
续金针诗格 219
梅氏诗评 219
六一诗话 220
归田录 222
魏文帝诗格 223
文苑诗格 223
近事会元 224
温公续诗话 224
湘山野录 226
玉壶诗话 227
中山诗话 228
青箱杂记 229
梦溪笔谈 229
青琐摭遗 231
翰府名谈 231
闻见近录 232
东坡诗话 232
东坡诗话补遗 233
纪诗 234
谈薮 235
塵史 235
诗病五事 236
幕府燕闲录 237
渑水燕谈录 238
东轩笔录 239
临汉隐居诗话 239
孙公谈圃 241
孔氏杂说 241
龟山先生语录 242
黄山谷诗话 242
秦少游诗话 245
候鲭诗话 245
明道杂志 246
瑶溪集 246
后山诗话 247
春渚纪闻 248
闻见前录 249
唐宋名贤诗话 250
晁氏客语 250
陈辅之诗话 251
潜溪诗眼 252
雪浪斋日记 253
蔡宽夫诗话 254
李希声诗话 255
潘子真诗话 256
泊宅编 256
缃素杂记 257
洪驹父诗话 258
优古堂诗话 259
唐语林 260
萍洲可谈 261
东皋杂录 262
王直方诗话 262
西清诗话 263
蔡百衲诗评 264
冷斋夜话 265
石门洪觉范天厨禁脔 266
道山清话 267
遁斋闲览 268
漫叟诗话 269
古今诗话 270
许彦周诗话 270
懒真子 272
石林诗话 273
避暑录话 275
玉涧杂书 275
东观余论 276
竹坡诗话 277
紫微诗话 278
童蒙诗训 278
邵氏闻见后录 279
默记 280
鸡肋篇 281
艺苑雌黄 282
唐子西文录 284
吟窗杂录 285
珊瑚钩诗话 286
新编醉翁谈录 287
栾城先生遗言 287
藏海诗话 288
墨庄漫录 289
五总志 290
陵阳室中语 291
诗事 291
汉皋诗话 292
密斋笔记 293
爱日斋丛钞 293
三莲诗话 295
南宋 295
风月堂诗话 295
唐诗纪事 295
观林诗话 296
?溪诗话 298
环溪诗话 298
岁寒堂诗话 299
三山老人语录 301
苕溪渔隐丛话 301
艇斋诗话 301
猗觉寮杂记 304
却扫编 304
南窗纪谈 305
过庭录(范公偁) 305
扪虱新话 306
高斋诗话 307
韵语阳秋 309
桐江诗话 309
庚溪诗话 312
古今总类诗话 314
步里客谈 314
萤雪丛说 315
西溪丛语 316
独醒杂志 316
休斋诗话 317
瓮牖闲评 317
能改斋漫录 318
演繁露 320
诗论 321
容斋随笔 322
诗说隽永 323
老学庵诗话 324
二老堂诗话 326
诚斋诗话 327
清波杂志 327
全唐诗话 328
朱子语类·诗论 329
芥隐笔记 330
习学记言 331
野客丛书 332
梁溪漫志 333
剡溪诗话 334
诗学规范 334
敖器之诗话 336
白石道人诗说 337
草堂诗话 339
云麓漫抄 340
涧泉日记 341
余师录 342
文苑英华辨证 343
诗说 343
宾退录 344
耆旧续闻 345
云谷杂记 346
鹤林玉露 347
山家清供 348
后村诗话 349
江西诗派小序 350
履斋诗说 351
竹庄诗话 352
娱书堂诗话 354
贵耳集 354
沧浪诗话 355
玉林诗话 357
诗人玉屑 358
吴氏诗话 360
吹剑录 361
鼠璞 362
学斋占毕 362
对床夜语 363
齐东野语 365
弁阳诗话 365
深雪偶谈 366
诗林广记 367
藏一话腴 369
困学纪闻 369
谢叠山诗话 371
脚气集 372
颖川语小 372
佩韦斋辑闻 373
李君翁诗话 374
雪溪诗话 374
苇航纪谈 374
豹隐纪谈 374
吕氏诗事录 375
视听钞 375
读书愚见 375
过庭录(楼昉) 376
诗谈 377
雪舟脞语 377
谢氏诗源 377
崔德符诗话 378
苍梧杂志 378
离经 378
抒情录 378
今是堂手录 378
迂斋诗话 378
笔墨间录 379
师氏诗说 379
孔溪谈苑 379
李白酒楼记 380
小园解后录 380
文酒清话 381
刘宽夫诗话 381
西林诗话 382
漫斋语录 382
蒲氏漫斋录 383
诗宪 383
柳溪诗话 383
湖湘故事 383
林下诗谈 383
比红儿诗话 383
粟斋诗话 384
滹南诗话 384
金元 384
玄散诗话 384
藜藿野人诗话 384
胡氏评诗 384
茅斋诗话 384
敬斋古今黈 386
归潜志 387
瀛奎律髓 388
困学斋杂录 388
莲堂诗话 388
梅?诗话 389
修辞鉴衡 390
闲居录 391
隐居通议 391
诗法家数 392
诗学正源 393
杜律心法 393
诗学禁脔 394
木天禁语 394
诗格 395
诗法正宗 395
诗宗正法眼藏 396
诗法正论 397
诗文正法 398
吴礼部诗话 398
诗谱 398
唐才子传 399
东坡诗话录 400
雪履斋笔记 401
南村辍耕录 401
霏雪录 402
诗词余话 402
诗话隽永 402
明代 403
归田诗话 403
菊坡丛话 403
名贤诗旨 403
山房随笔 403
怀麓堂诗话 405
琼台诗话 407
南濠诗话 407
余东诗话 408
梦蕉诗话 409
颐山诗话 409
谈艺录 409
升庵诗话 410
闲书杜律 412
谭苑醍醐 413
千里面谈 413
逸老堂诗话 414
存余堂诗话 415
夷白斋诗话 416
渚山堂诗话 416
诗谈 416
四溟诗话 417
艺苑卮言 418
全唐诗说 420
明诗评 420
国朝诗评 421
文章九命 421
艺圃撷余 422
解颐新语 423
诗的 423
骚坛秘语 425
诗薮 426
诗心珠会 426
豫章诗话 426
艺薮谈宗 426
玉笥诗谈 426
余山诗话 429
古今诗话 429
雪涛诗评 429
闺秀诗评 430
诗源辩体 431
唐音癸签 434
恬致堂诗话 434
冷邸小言 436
艺话甲编 436
蜀中诗话 437
冰川诗式 437
藕居士诗话 437
国雅品 438
诗谭 438
诗镜总论 438
雅论 441
南溪诗话 441
诗话类编 441
诗话 441
石室谈诗 442
敬君诗话 444
香宇诗谈 444
西园诗麈 445
兰庄诗话 447
诗文浪谈 448
诗源撮要 449
挥麈诗话 450
艺苑闲评 451
黄氏诗法 452
拘虚诗谈 452
蓉塘诗话 453
清代、近代 453
列朝诗集小传 453
诗筏 454
唱经堂古诗解 455
唱经堂杜诗解 457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458
梅村诗话 460
围炉诗话 461
答万季野诗问 463
耐庵诗话 464
日知录 465
钝吟杂录 467
历代诗话 468
抱真堂诗话 470
秋星阁诗话 470
蠖斋诗话 472
姜斋诗话 472
春酒堂诗话 474
诗辨坻 475
西河诗话 476
原诗(叶燮) 478
静志居诗话 480
龙性堂诗话 482
带经堂诗话 484
渔洋诗话 485
师友诗传录 487
师友诗传续录 488
然灯记闻 489
五代诗话 490
律诗定体 492
漫堂说诗 492
古欢堂杂著 493
唐音审体 495
诗义固说 497
初白庵诗评 498
原诗(纳兰性德) 499
谈龙录 501
声调谱 503
西江诗说 504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 504
李义山诗解 506
兰丛诗话 508
汉诗总话 509
载酒园诗话 510
寒厅诗话 512
说诗晬语 513
全闽诗话 515
方南堂先生辍锻录 517
一瓢诗话 518
贞一斋诗说 520
定泉诗话 522
说诗营蒯 523
柳亭诗话 524
全唐诗话续编 526
纲斋诗谈 526
西圃诗说 527
秋窗随笔 529
野鸿诗的 530
宋诗纪事 531
莲坡诗话 534
榕城诗话 535
剑溪说诗 536
葚原诗说 536
诗学纂闻 538
白鹤堂诗话 539
随园诗话 540
续诗品 543
全浙诗话 544
消寒诗话 545
玉溪生诗话 546
纪河间诗话 546
蒲褐山房诗话 547
茶余客话 548
瓯北诗话 550
辽诗话 551
诗学源流考 552
拜经楼诗话 554
石洲诗话 554
七言诗三昧举隅 555
雨村诗话 557
山静居诗话 558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560
读风偶识 561
考田诗话 562
北江诗话 563
?香诗话 564
梧门诗话 565
履园谭诗 567
修竹庐谈诗问答 568
达观堂诗话 569
瓶水斋诗话 571
石溪舫诗话 572
灵芬馆诗话 574
昭昧詹言 575
东南峤外诗话 576
南浦诗话 577
闽川闺秀诗话 579
雁荡诗话 580
退庵随笔 581
国朝诗话 583
艺谈录 583
听松庐诗话 585
诗比兴笺 587
养一斋诗话 (附《养一斋李杜诗话》) 588
匏庐诗话 590
东泉诗话 591
春草堂诗话 593
药栏诗话 594
十二石山斋诗话 595
退庵诗话 596
小清华园诗谈 597
名媛诗谈 598
海虞诗话 599
石园诗话 600
竹林答问 600
香石诗话 602
老生常谈 603
问花楼诗话 604
谢鹰楼诗话 605
海天琴思录、续录 607
观我生斋诗话 608
诗概 610
通斋诗话 611
灯窗琐话 612
小沧浪诗话 613
白华山人诗话 615
越缦堂诗话 617
养自然斋诗话 617
湘绮楼说诗 619
眼云柯酿说 620
岘佣说诗 621
可园诗话 623
筱园诗话 624
晚睛簃诗话 625
石遗室诗话 626
庄谐诗话 628
三家诗话 630
平等阁诗话 632
饮冰室诗话 633
愿无尽斋诗话 635
然脂余韵 637
无尽庵诗话 638
十朝诗乘 639
雪桥诗话 641
小澥草堂杂论诗 642
清诗话 643
静居绪言 644
星湄诗话 645
空轩诗话 646
诗话术语命题解释 647
南北朝--唐五代 647
建安风力 647
指事造形,穷情写物 648
滋昧 649
三义 649
文已尽而意有余 650
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 651
用事 651
直寻 652
自然英旨 652
真美 652
形似 653
兴托 653
诗有三境 654
错采镂金 654
芙蓉出水 654
诗有三格 655
用神 656
天机 656
神诣 656
体势 657
作用 657
诗有五格 657
取境 658
苦思 658
文外之旨 659
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659
情在言外 660
假象见意 660
复变 661
后于语,先于意 661
雄浑 662
冲谈 662
采奇于象外 662
纤秾 663
沉著 663
高古 663
典雅 663
绮丽 664
自然 664
含蓄 665
豪放 665
委曲 665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666
旷达 666
飘逸 666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667
万取一收 667
离形得似 667
心合造化,言含万象 668
诗有二宗 668
磨炼 668
北宋 669
诗有内外意 669
澄心端思,遍览物情 669
时明则咏,时暗则刺 669
才思暗合 670
一字师 670
诗有三本 671
诗有四得 671
诗有五理 673
杜诗一字难补 674
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 674
知己难得,知人亦难 676
材各有宜其体 677
文章艳丽不害正 678
语反意全 679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680
诗不可逾实 681
黄四娘籍诗留名 682
外枯中膏,淡而实美 683
写物之功 684
看诗贵在体会 685
拾玑羽,失鹏鲸 685
夺胎换骨 点铁成金 687
诗文各有体,不可相逾 689
诗文不厌改 689
诗当光景常新 690
诗止于唐 691
作诗不当自我蹈袭 692
诗眼 692
奇趣 天趣 胜趣 693
余事作诗人 694
江西派 695
南宋 696
意味 696
言志为本 咏物为工 697
预设法式 697
中的 698
情真 698
苏、黄习气 699
意从境中宣出 699
气胜 699
味长 699
别立新机杼 700
江山之助 701
诗家三昧 702
诗外工夫 702
文从道中出 703
天籁自鸣 704
本色诗人和非本色诗人 705
气骨(骨气) 705
诗有四种高妙 705
以禅喻诗 706
妙悟 706
兴趣 707
熟参 707
别材 708
别趣 708
体制 708
格力 708
优游不迫 709
气象 709
沉着痛快 710
家数 710
入神 710
金元 710
自得 710
一祖三宗 711
诗在六经中别是一教 712
天真兴致 712
具眼 具耳 712
明代 712
时代格调 713
浑雅正大 714
因情立格 714
夺神气 求声调 哀精化 715
十四家又添一家 716
景乃诗之媒 716
采百花自成佳味 717
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 717
逼真 含糊 718
师匠宜高 捃拾宜博 718
凡诗皆有疵 719
有物有则 无声无臭 719
分途策驭 默受指挥 720
法不累气 才不累法 720
趣在有意无意之间 721
体以代变 格以代降 721
体格声调 兴象风神 722
寻源流 考正变 723
意死而情活 725
前七子 726
后七子 727
清代、近代 728
美心 728
血痕与墨痕 729
奇与平 729
化境 730
英分与雄分 730
诗喻之酿而为酒 731
情为主,景为宾 731
诗中须有人 731
变乃能复,复乃能变 732
诗本乎才 733
诗有本 733
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734
情景妙合无垠 735
势者,意中之神理也 735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736
情性、兴会、思致 737
即景会心 737
以主待宾 738
诗能通人 739
诗有八征 739
以诗征心 740
才、胆、识、力 741
事、理、情 741
胸襟以为基 742
诗以人见,人以诗见 742
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 743
定位、虚名 743
新必须稳 744
生中有熟,熟中有生 744
诗心与人品不同 745
因意标题,以词达意 746
意从境生 746
兴比须与赋意相关 747
悟后境 747
神韵说 748
格谓品格,韵谓风神 750
平淡中求真味 751
根柢与兴会 751
本色语 752
神韵天然,不可凑泊 752
老成 753
兴会神到 753
诗之灵,在空不在巧 754
诗如神龙 754
学诗须从第一义著脚 755
无理而妙 755
使事如使材 756
诗有一意透快,略不含蓄,不碍其为佳者 756
格调说 756
诗贵寄意 758
有第一等襟抱、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759
诗贵性情,亦须论法 760
性情面目,人人各具 760
诗人之诗,学人之诗,才人之诗 761
诗必言律 762
品格之格与体格之格 762
偏嗜 763
有寄托者,必有气魄 763
诗有三要:音、象、意 764
咏物诗要不即不离 765
诗境贵幽,意贵闲冷,辞贵刻削 765
诗要洗心 766
?入与自然 766
立品为归 766
咏物诗须超脱变化 767
虚里摹神 767
一语百情 768
事在语中,而人不知 768
诗肠须曲,诗思须痴,诗趣须灵 769
性情,诗之体;音节,诗之用 769
性灵说 770
四美四失 770
著我 774
诗在骨不在格 775
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775
作诗与描诗 775
味鲜、趣真 776
真炼 776
肌理说 777
诗避三巧 779
诗有四观 779
作诗须用活字 780
借叶衬花之法 780
诗须达意 781
隽不伤炼,巧不伤纤 781
诗真则新,真外无新 782
天趣、生趣、别趣 782
峭而不涩,幽而不冷 783
以人存诗,以诗存人 783
眼高、气充、胆大、心死 784
诗人人殊 784
诗及一生作用 785
目学与耳学 785
培陈根而出新颖 786
客气假象 786
言志者必自得 787
质实 788
诗足征品 789
写景最要贴切 789
不生不熟、不露不隐、不陈不新 790
寓兴为上 790
泥、凿、碎 791
诗有理趣 792
师诗不师古 793
诗之要有三:格、意、趣 793
诗有天籁、地籁、人籁 794
以丑为美 795
借端托寓 795
直而能曲,浅而能深 796
诗品出于人品 796
务在足意 797
以词掩意 798
刚笔、柔笔 798
忌直贵曲 799
不可以议论为戒 799
诗有内心 800
三元 800
同光体 801
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 802
旧风格含新意境 803
诗界革命 804
辽道宗诗 805
辽东丹王诗 805
辽臣李澣诗 806
辽将赵延寿诗 806
马副使和使辽正使赵良嗣诗 806
辽后伏虎诗 807
清代、近代诗话未入选书目 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