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导言 3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的对象 6
哲学史分期的基本前提 11
研究哲学史的意义 14
第一章 古代希腊社会的哲学 20
一、公元前六--四世纪的希腊 20
古代希腊科学和哲学的发展特点 20
公元前六--四世纪的希腊 22
二、米利都哲学 24
泰勒斯 24
阿那克西曼德 27
阿那克西美尼 29
三、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 29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 29
关于认识世界的学说 33
四、爱利亚派 36
克塞诺芬尼 36
巴门尼德 关于存在的学说 38
巴门尼德对存在的认识 42
芝诺 关于运动不真实性的论证 43
列宁对芝诺的批判 44
五、德谟克里特 45
德谟克里特的时代 45
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 46
德谟克里特 47
原子学说 49
认识的过程 54
社会观点 55
六、柏拉图 58
毕达哥拉斯派 58
智者 59
苏格拉底 59
柏拉图 60
“理念”世界和“影象”世界 60
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 62
认识论 65
社会观点 67
七、亚里士多德 70
科学的分类 哲学的任务 70
存在范畴 72
质料和形式 73
关于运动的学说 75
“第一推动力” 77
关于灵魂的学说 78
认识的目的和过程 79
逻辑学 80
关于社会和国家的学说 82
八、伊壁鸠鲁 85
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 85
关于原子及其运动的学说 86
伊壁鸠鲁的无神论 88
九、斯多葛派 88
参考文献 90
第二章 封建社会的哲学 91
一、封建主义时代的欧洲 91
封建主义的基本特征 91
教会的作用 93
中世纪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95
二、教父学。二--四世纪的基督教哲学 95
德尔图良 97
奥古斯丁 99
三、唯名论和实论斗争的开端 103
约翰·司各特·爱留根纳 104
坎特伯雷的安瑟伦 107
彼埃尔·阿伯拉尔 108
四、阿拉伯哲学 110
阿维森纳 111
阿威罗伊 113
五、晚期经院哲学 114
宗教裁判所 115
托马斯·阿奎那 119
罗吉尔·培根 121
邓斯·司各脱 122
威廉·奥康 123
参考文献 125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127
一、十五--十六世纪的欧洲 127
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生 127
科学的产生 128
二、尼古拉·哥白尼 133
哥白尼的发现 133
教会同哥白尼学说的斗争 134
特勒肖 136
三、乔尔丹诺·布鲁诺 137
关于自然的学说 138
关于认识自然的学说 140
四、路德维科·微未斯。璜·瓦尔德 142
路德维科·微未斯 142
微未斯的哲学观点 143
璜·瓦尔德 144
哲学的对象 智慧能力的分类 144
对经院哲学的批判 智慧的无能的分类 146
认识的道路 148
对宗教的批判 149
五、托马斯·莫尔。托马斯·康帕内拉 149
托马斯·莫尔 149
托马斯·康帕内拉 151
哲学观点 152
关于社会的学说 154
《太阳城》 155
六、伽利略·伽利莱 157
伽利略·伽利莱 157
伽利略的科学发现 158
哲学观点 161
参考文献 163
第四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创始者 164
一、十七世纪的欧洲 164
十七世纪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 164
自然科学的发展 165
二、弗兰西斯·培根 168
十七世纪上半叶的英国 168
培根的社会政治观点 169
对经院哲学的批判“四假相”(“偶相”)说 170
哲学的对象 174
认识的途径经验的作用 175
科学的分类 178
培根的归纳法 180
关于形式、物质和运动的学说 184
关于因果性的学说 186
三、托马斯·霍布斯 187
哲学的对象 189
关于物体和运动的学说 191
关于偶性的学说 193
空间和时间 194
认识的途径和方法 196
关于社会和国家的学说 199
国家的起源 自然状态 社会契约 201
国家与教会 204
四、勒奈·笛卡儿 205
十七世纪的法国 205
对经院哲学的批判 207
哲学的出发原则知识的可靠性、清晰性和明确性 208
科学中寻求真理的方法 209
怀疑在认识自然中的作用 210
“我思故我在” 212
笛卡儿的唯理论 214
关于天赋观念学说 217
关于实体的学说 笛卡儿哲学的二元论 218
物质与运动 220
五、比埃尔·伽森狄 224
对经院哲学的批判 同笛卡儿的争论 224
伽森狄的唯物主义哲学 226
六、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 229
十七世纪的尼德兰 229
关于实体的学说 232
斯宾诺莎的无神论 235
关于属性的学说 237
关于样态的学说 240
因果性和必然性 241
认识论 242
七、哥特弗利德·威廉·莱布尼茨 245
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 247
单子论 248
认识论 254
关于先定谐和的学说 256
参考文献 258
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哲学 260
一、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260
十七世纪下半叶的英国 260
自然科学的发展 261
刻卜勒 262
惠更斯 263
牛顿 263
二、约翰·洛克 264
世界观 批判天赋观念论 265
关于认识的学说 267
关于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学说 269
三、约翰·托兰德 272
托兰德的唯物主义哲学 273
大卫·哈特莱 275
四、约瑟夫·普里斯特利 276
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学说 276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78
孟德维尔 279
五、乔治·贝克莱 280
贝克莱哲学的基本原则 280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 282
“经验”在贝克莱哲学中的作用 285
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 286
六、大卫·休谟 287
世界是观念的总和 287
关于认识的学说 288
关于因果性的学说休谟的不可知论 289
七、罗伯特·欧文 292
参考文献 295
第六章 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的法国哲学 296
一、十八世纪的法国 296
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法国 296
十八世纪自然科学中的发现 298
二、法国启蒙运动者。伏尔泰和卢梭 301
伏尔泰 301
让·雅克·卢梭 302
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拉美特利,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罗比耐) 306
哲学的对象和任务 306
关于物质的学说 310
关于物质运动的学说 313
认识论 318
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无神论 320
法国唯物主义的社会观 324
四、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328
圣西门 329
傅立叶 331
参考文献 333
第七章 德国哲学 334
一、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德国 334
德国的经济和政治状况 334
十八世纪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335
二、伊曼努尔·康德 337
自然科学观点 338
康德的哲学体系 341
先验感性论 342
先验逻辑 344
先验辩证论 347
康德学说中的不可知论和先验论 350
实践理性批判。绝对命令 353
“从左边”和“从右边”对康德的批判 357
三、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 359
知识学。主体和客体同一的证明 359
哲学的基本原理 360
费希特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362
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 363
费希特的社会观点 367
四、弗里德里希·威廉·谢林 368
谢林的自然哲学 368
先验唯心主义 370
启示哲学 372
五、乔治·威谦·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375
生平经历 375
哲学的基本原则 376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378
《精神现象学》 379
《逻辑学》 383
黑格尔哲学中方法与体系的矛盾 386
社会观点 390
六、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396
生平经历 396
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关于自然界的学说 397
认识论 402
费尔巴哈的无神论 405
社会观点 409
参考文献 413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415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 415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415
二、卡尔·马克思在1842-1844年的活动 418
卡尔·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 418
《德法年鉴》 426
三、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1839-1844年 428
马克思和恩格斯 429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432
四、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科学世界观的创始人 433
《神圣家族》 433
《德意志意识形态》 438
《哲学的贫困》 442
《共产党宣言》 443
参考文献 444
第九章 结束语 446
人名索引 453
名目索引 465
译后记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