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1
第一章 “证”的实质探讨 1
第一节 论“病”与“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
第二节 研究“证”的意义 6
一、诊断学方面 7
二、发病学方面 8
三、治疗学方面 9
四、基础医学方面 12
第三节 研究“证”的几点初步设想 13
二、以症秆证 14
一、以病释证、以证释病 14
三、以治测证 15
四、改革实验方法 15
五、洋为中刚 15
第二章 论“证”的客观指标 17
第一节 研究“证”的客观指标的重要意义 17
第二节 “证”的客观指标分类 21
一、“证”的共性指标 21
二、“证”的个性指标 23
三、证状的指标 23
第三节 研究“证”的客观指标的思路和方法 25
一、建立证候规范方案 25
三、求同与探异 26
二、加强文献研究,统一证候的标准医疗诊断 26
四、指标要求多种、特异、敏感,最好能同步测试 27
五、重视“证”的病理造型 29
六、建立“证”的数学模型 30
第三章 注意复制“证”的病理模型 31
第一节 “证”的病理模型在方药研究中的作用 32
第二节 “证”的模型研究概况和存在的问题 35
第三节 复制“证”的病理模型的几点建议 37
第四章 治法研究刍议 40
第一节 治法的概念和源流 40
第二节 研究治法实质的意义 42
一、以法统方(药)、通假运用 42
二、以法选方(药)、扩大运用 43
三、改造旧方、创制新方 44
四、阐明药理、精炼成分 44
五、重新分类、发展新法 45
六、承上启下、论证测方 46
第三节 研究治法的思路 47
一、以证释法、以方测法,以药论法 47
二、着眼临床,狠抓疗效 49
三、以西促中、沟通认识 49
第四节 研究治法的注意点 50
一、研究治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50
二、研究序贯治法、复合治法的作用原理 51
三、研究影响治法作用的因素 52
第一节 分析法与综合法的结合 54
第五章 方剂研究途径的初步探讨 54
第二节 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结合 56
第三节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方剂药理研究的结合 58
第四节 “证”的实验模型与“病”的实验模型的结合 59
第五节 “病”的客观指标和“证”的客观指标的结合 59
第六章 应当重视整理配伍理论和经验 61
第七章 密切结合临床进行中药实验研究——从临床角度对中药治疗原理的初步探讨 65
第一节 中药治疗作用的一般规律性 65
一、对症治疗和抑制病因作用 65
二、调动机体因素的作用 66
三、调动机体因素与机体当时反应状态的关系 67
第二节 机体当时的反应状态在药效发挥上的重要性 69
一、药理研究中的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 71
第三节 中药研究的几点建议 71
二、临床观察与药理研究相结合 73
三、药理研究与中医理沦原理研究相结合 73
四、单味药物研究与复方研究相结合 74
五、大胆创新立说,反对浅尝辄止 75
下篇 77
第八章 祛风解表法 77
第一节 祛风解表法的形成和发展 77
第二节 药理作用 78
一、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78
二、抗炎解热作用 79
三、调整免疫功能 82
四、镇静、抗惊、镇痛作用 84
五、改善心肌营养,提高心血管生理功能 86
六、解除体表血管痉挛.改善机体的反应状态 88
七、祛痰、平喘、止咳作用 92
八、利尿作用 94
九、改善消化功能 95
第三节 结语 96
一、探讨治病原理 96
二、探讨怯风解表蓟个性原理 98
三、探讨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 99
第九章 泻下法 105
第一节 泻下法的形成和发展 105
一、增强肠道推进运动 106
第二节 药理作用 106
二、清肠逐毒 109
三、护肝、利胆、清胰作用 111
四、调整血液动力学,改善微循环 114
五、促进浆膜腔积液(血)吸收 116
六、改善呼吸功能 118
七、保护肾功及利尿作用 121
八、止血作用 124
九、抗菌抑毒、消炎解热作用 125
第三节 结语 126
一、探讨治病原理 126
二、研究泻下法的临床意义 129
三、探讨泻下方药个性、共性的原理 131
第一节 吐法的形成和发展 136
第十章 吐法 136
第二节 药理作用 137
一、排除宿食毒物,引流痰涎 137
二、改变腹压,调整内脏活动 138
三、减轻水潴留 140
四、减轻喉梗阻 140
五、改善机体反应性 141
六、特殊的药理效应 143
第三节 结语 144
第十一章 清热解毒法 148
第一节 清热解毒法的形成和发展 148
一、抑制病原微生物 150
第二节 药理作用 150
二、抗肿瘤作用 155
三、解毒作用 157
四、调整免疫系统功能 160
五、解热作用 165
六、消炎作用 167
七、改善机体反应性 168
八、抗休克作用 172
九、保护内脏、促进损伤修复 173
十、其他作用 180
第三节 结语 181
一、探讨治病原理 181
二、探讨清热解毒药个性和配伍原理 183
第一节 清营凉血法的形成和发展 193
第十二章 清营凉血法 193
第二节 药理作用 194
一、抑毒、抗菌、抗肿瘤作用 194
二、解热、消炎、镇痛作用 195
三、调整免疫功能作用 196
四、扩冠、强心作用 197
五、减轻毛细血管中毒、防治DIC 199
六、镇静、抗惊作用 201
七、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 203
八、其他作用 203
第三节 结语 204
一、探讨治病原理 204
二、探讨清营凉血药个性原理 205
第十三章 温里法 210
第一节 温里法的形成和发展 210
第二节 药理作用 211
一、神经系统方面 211
二、内分泌系统方面 214
三、能量代谢方面 215
四、消化系统方面 217
五、心血管系统方面 219
六、免疫系统方面 228
七、抗荫、抑毒、杀虫作用 229
八、镇痛消炎作用 230
一、探讨治病原理 232
九、呼吸系统方面 232
第三节 结语 232
二、探讨温里方药共性和个性的原理 234
第十四章 和解法 240
第一节 和解法的形成和发展 240
第二节 药理作用 242
一、抑制病原微生物 242
二、解热消炎作用 243
三、改善膈肌毗邻脏器病变 245
四、增强神经调节功能 250
五、调整机体反应性 252
第三节 结语 254
一、探讨和解少阳的原理 254
二、探讨调和肝脾的原理 256
三、探讨凋和肠胃的原理 257
第十五章 芳香化浊法 261
第一节 芳香化浊法的形成和发展 261
第二节 药理作用 262
一、灭毒抑菌、驱避昆虫作用 262
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65
三、调整消化系统功能 266
四、平喘、祛痰(或消痰)、镇咳作用 269
五、抗变态反应作用 270
六、解热消炎作用 271
七、调整中枢神经活动作用 271
一、探时治病原理 273
第三节 结语 273
二、芳香化浊药中的活性成分 274
第十六章 祛风湿法 279
第一节 祛风湿法的形成和发展 279
第二节 药理作用 281
一、抑毒、抗蔺、杀虫、抗肿瘤作用 281
二、消炎解热作用 282
三、抗变态反应 286
四、镇静和抗惊厥作刚 288
五、镇痛作用 289
六、肌松作用 292
七、改善血液流态 293
八、强筋壮骨作用 294
九、扩冠、改善心肌营养、提高心脏功能 295
十、降压作用 297
十一、利尿排毒作用 298
第三节 结语 299
一、探讨治病原理 299
二、探讨祛风湿药个性原理 300
三、探讨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 300
第十七章 祛痰法 306
第一节 祛痰法的形成和发展 306
第二节 药理作用 307
一、软坚散结作用 308
二、降脂、扩冠、降玉作用 311
三、干喘、止咳、祛痰作用 315
四、调整消化系统功能 319
五、调整神经系统功能 319
六、抑制病原微生物 321
第三节 结语 322
一、探时治病原理 322
二、探讨祛痰药个性原理 325
第十八章 理气开郁法 331
第一节 理气开郁法的形成和发展 331
第二节 药理作用 332
一、抗菌抑毒、抗肿瘤 332
二、镇痛、消炎、解热 333
三、改善管腔梗阻 335
四、健胃、抗溃疡、护肝,调整代谢 337
五、调整神经系统功能 339
六、扩冠、强心、升压作用 340
八、对内分泌功能和子宫活动的影响 343
七、改善血液流态,活跃微循环 344
九、祛痰、乎喘、止咳、抗过敏 344
第三节 结语 345
一、探讨治病原理 345
二、探讨理气开郁药个性和配伍的原理 347
第十九章 消食导滞法 352
第一节 消食导滞法的形成和发展 352
一、增强消化功能 353
第二节 药理作用 353
二、调整胃肠运动 356
三、降脂和降糖作用 357
四、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57
五、抑菌、解毒作用 358
六、补充营养成分 359
第三节 结语 359
一、探讨治病原理 360
二、探讨消食药个性原理 361
第二十章 活血化癀法 365
第一节 活血化瘀法的形成和发展 365
一、心血管系统方面 367
第二节 药理作用 367
二、血液系统方面 374
三、结缔组织方面 380
四、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381
五、对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的影响 383
六、免疫系统方面 386
七、抗炎作用 387
八、改善机体反应性 389
九、抗癌、抑菌作用 392
十、收缩子宫及抗早孕作用 395
第三节 结语 396
一、探讨治病原理 396
二、探讨血瘀的兼证和变证的治疗机制 397
三、探讨活血比瘀药个性和共性的原理 400
第二十一章 渗湿利水法 408
第一节 渗湿利水法的形成和发展 408
第二节 药理作用 410
一、抗菌、去吸附、抑毒、驱虫作用 410
二、解热、消炎、镇静作用 411
三、抗癌与调整免疫功能作用 412
四、利胆护肝作用 414
五、消脂、降糖、抗动脉硬化作用 417
六、改善心、脑血流供给,降低血压作用 418
七、利尿排毒作用 419
八、防石、排石、溶石作用 427
九、调整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429
第三节 结语 431
一、探讨治病原理 431
二、探讨渗湿利水约个性原理 433
第二十二章 开窍法 440
第一节 开窍法的形成和发展 440
第二节 药理作用 442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442
二、护肝解毒作用 445
三、抑制病原因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46
四、解热镇痛作用 447
五、消炎、抑制渗出作用 447
六、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448
七、其他作用 450
第三节 结语 452
一、探讨治病原理 452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453
第二十三章 安神养心法 458
第一节 安神养心法的形成和发展 458
第二节 药理作用 459
一、镇静、抗惊厥作用 460
二、促智作用 464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65
四、降压作用 467
五、其他作用 468
一、探讨治病原理 470
第三节 结语 470
二、探讨安神养心方药适应证的个性 471
第二十四章 镇肝熄风法 476
第一节 镇肝熄风法的形成和发展 476
第二节 药理作用 478
一、抑毒抗菌、抗肿瘤作用 478
二、解热消炎作用 479
三、钠静、止痛作用 479
四、抗惊定痫作用 481
五、降压作用 487
六、改善重要器官血流灌注 490
七、改善血液流变性、活跃微循环 494
第三节 结语 495
一、探讨治病原理 495
八、解痉平喘作用 495
二、探讨镇肝熄风药个性和配伍的原理 496
三、探讨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 499
第二十五章 补气健脾法 505
第一节 补气健脾法的形成和发展 505
第二节 药理作用 507
一、神经系统方面 507
二、内分泌系统方面 510
三、免疫系统方面 513
四、心血管系统方面 519
五、消化系统方面 522
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方面 527
七、造血系统方面 530
八、泌尿系统和水盐代谢方面 532
九、肌力方面 534
十、抗茧,解毒、消炎作用 536
十一、防治肿瘤作用 538
十二、补充营养、纠正缺火 540
第三节 结语 541
一、探讨治病原理 541
二、探讨补气健脾药个性原理 545
第二十六章 养血法 552
第一节 养血法的形成和发展 552
一、神经系统方面 553
第二节 药理作用 553
二、心血管系统方面 554
三、血液系统方面 558
四、保护肝脏、调整代谢 564
五、免疫系统方面 565
六、调节性机能和子宫活动 566
七、生肌长皮作用 568
八、抗菌抑毒、消炎镇痛作用 568
第三节 结语 570
一、探讨治病原理 570
二、探讨养血药个性和共性的原理 571
第一节 补肾阳法的形成和发展 579
第二十七章 补肾阳法 579
第二节 药理作用 580
一、神经系统方面 580
二、内分泌系统方面 583
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方面 589
四、血浆环核苷酸方面 592
五、免疫系统方面 593
六、心血管系统方面 597
七、消化系统方面 600
八、呼吸系统方面 601
九、泌尿系统方面 603
十、血液系统方面 605
十一、壮骨补虚 608
十二、抗菌、抑毒、抗砌作用 609
一、探讨治病原理 610
第三节 结语 610
二、探讨补肾阳药个性原理 612
第二十八章 补阴法 617
第一节 补阴法的形成和发展 617
第二节 药理作用 619
一、神经系统方面 619
二、内分泌系统方面 620
三、代谢方面 626
四、免疫系统方面 631
五、心血管系统方面 633
六、消化系统方面 636
七、泌尿系统方画 637
八、造血系统方面 638
九、补充营养、纠正缺失 639
十、抗曲解毒、抑制癌肿 640
第三节 结语 641
一、探讨治病原理 642
二、探讨补刚药个性和配伍的原理 643
第二十九章 止血法 651
第一节 止血法的形成和发展 651
第二节 药理作用 652
一、抗菌、抑毒、杀虫作用 652
二、收敛保护作用 654
三、活化凝血过程 655
五、增加血液粘滞度 658
四、提高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658
六、抗纤溶作用 659
七、对血管的作用 659
八、其他作用 660
九、炭药的作用 662
第三节 结语 665
一、探讨治病原理 665
二、止血方药对机体反应状态的影响 666
第三十章 固涩法 671
第一节 固涩法的形成和发展 671
第二节 药理作用 672
一、抗茧抑毒、杀虫制癌 672
二、收敛吸附作用 676
三、提高机体调节功能,改善器官组织的反应性 678
四、止汗,降糖作用 680
第三节 结语 681
一、探讨治病原理 681
二、探讨固涩药的个性 682
第三十一章 驱虫法 685
第一节 驱虫法的形成和发展 685
第二节 药理作用 687
一、驱杀寄生虫作用 687
二、安虫作用 692
第三节 结语 695
一、驱虫药的作用特点 695
二、驱虫法的作用特点 696
方剂索引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