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轮台县党史,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苏浩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1113246
  • 页数:527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5

第一编 建置区划 28

第一章 位置面积 28

第二章 建置沿革 28

第三章 行政区划 29

第一节 站庄制 29

第二节 镇村制与保甲制 29

第三节 区乡制 30

第四节 人民公社制 30

第一节 轮台镇 31

第五节 乡村制 31

第四章 乡镇概况 31

第二节 大道南乡 32

第三节 哈尔巴克乡 33

第四节 群巴克乡 34

第五节 阿克布拉克乡 35

第六节 阳霞乡 36

第七节 策大雅乡 38

第八节 草湖乡 39

第二节 特点 42

第一节 构造 42

第一章 地质 42

第二编 自然环境 42

第二章 地貌 43

第一节 分区 43

第二节 山脉山峰 43

第三节 主要地片 44

第三章 气侯 45

第一节 气侯分区 45

第二节 日照 45

第三节 气温 46

第六节 风 47

第七节 四季 47

第四节 降水 47

第五节 蒸发 47

第四章 水文 48

第一节 地表水 48

第二节 地下水 50

第五章 土壤 51

第一节 分布规律 51

第二节 土壤分类 51

第二节 植物 53

第六章 自然资源 53

第一节 矿藏 53

第三节 动物 55

第七章 自然灾害 55

第一节 干旱 55

第二节 洪水 56

第三节 风灾 57

第四节 盐碱 57

第五节 冰雹 57

第六节 地震 58

第一节 变迁 60

第三编 人口 60

第一章 人口变迁与分布 60

第二节 密度 61

第三节 分布 61

第二章 人口构成 63

第一节 民族 63

第二节 性别 63

第三节 年龄 64

第四节 文化程度 65

第五节 各种所有制人口 65

第六节 各行业人口 66

第三章 计划生育 67

第一节 计划生育率 67

第七节 家庭婚姻 67

第二节 晚婚 68

第三节 节育 68

第四节 优生优育 69

第五节 人口规划 69

第四编 农业 72

第一章 历代屯垦 72

第一节 汉代屯田 72

第四节 民国时期开荒 73

第二节 唐代屯田 73

第三节 清朝移民垦殖 73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开荒 74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74

第一节 封建土地占有制 74

第二节 土地改革 75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76

第四节 人民公社 76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78

第三章 耕地面积 78

第四章 农作物 79

第一节 粮食 80

第二节 棉花 82

第三节 油料 83

第四节 调整农作物面积 83

第五章 耕作制度与作物栽培 84

第一节 耕作制度 84

第二节 品种与栽培 85

第六章 植物保护 87

第二节 主要虫害及防治 88

第一节 主要病害及防治 88

第三节 害虫天敌资源 89

第七章 管理机构 90

第五编 畜牧业 92

第一章 所有制变革 92

第一节 私有制 92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 92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 93

第四节 个体经营 93

第二章 草场资源及利用 93

第一节 天然草场 93

第二节 草场利用 94

第一节 绵羊 95

第三章 牲畜品种 95

第二节 山羊 96

第三节 牛 96

第四节 马 97

第五节 其他畜种 97

第四章 牧放分区 98

第一节 北部山区 98

第二节 中部平原农区 98

第五章 疾病与防治 99

第一节 口蹄疫 99

第四节 塔里木河冲积平原区 99

第五节 轮台镇郊草场 99

第三节 迪那河下游荒漠草场 99

第二节 炭疽病 100

第三节 羊痘 100

第四节 布氏杆菌病 100

第五节 马鼻疽与传染性贫血 100

第六章 经营效益 101

第一节 牲畜存栏 101

第二节 经营状况 101

第三节 经营产品 102

第四节 畜牧业产值 103

附一 草湖牧场 104

附二 食品牧场 104

第六编 林业 106

第一章 林木资源 106

第一节 资源分布 106

第二节 林木面积 107

第三节 胡杨林 107

第二章 植树造林 109

第三章 林木 病虫害 110

第一节 林木病害 110

第二节 林木虫害 110

第四章 林木生产 111

第一节 林木采伐 111

第二节 经营效益 111

第五章 林业管理 112

第一节 机构 112

第二节 林木管护 113

第三节 林业技术活动 114

第一章 瓜果种类及分布 116

第一节 瓜果种类 116

第七编 园艺 116

第二节 果树构成 118

第三节 果树分布 118

第二章 果树栽培 119

第一节 育苗技术 119

第二节 定植及管理 119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120

第三章 瓜果采收、贮藏及加工 122

第一节 采收 122

第三节 果品加工 123

第二节 贮藏 123

第四章 经营管理 124

第一节 果园面积及产量 124

第二节 经营形式 125

第三节 园艺科技活动 126

附一 群巴克园艺场 126

附二 国家果树种质新疆名特果树圃(果树资源圃) 126

第八编 副业 130

第一章 养蚕 130

第二章 养蜂 131

第三章 养鹿 132

第四章 养鸡 132

第六章 养鱼 133

第五章 挖甘草 133

第九编 水利 136

第一章 水资源 136

第一节 形成 136

第二节 总量 136

第三节 分配 137

第四节 利用 138

第二章 水利建设 138

第一节 引水渠首 139

第二节 引水工程 140

第三节 蓄水工程 142

第四节 提水工程 143

第五节 排水工程 144

第六节 人畜引水工程 145

第七节 防洪工程 145

第三章 经营管理 145

第一节 机构 146

第二节 水利管理 146

第十编 农牧机具 152

第一章 机具种类 152

第一节 动力机械 152

第二节 作业机具 153

第一节 经营体制 155

第二节 作业水平 155

第二章 经营管理 155

第三节 人员培训 156

第四节 机构 156

第十一编 乡镇企业 158

第一章 发展概况 158

第二章 企业构成 159

第一节 企业分布 159

第二节 行业构成 159

第四节 总收入构成 160

第三节 行业劳力 160

第三章 经营管理 161

第一节 简况 161

第二节 农业企业 162

第三节 工业企业 162

第四节 运输企业 163

第五节 建筑及其他企业 163

第六节 管理机构 164

第四章 企业介绍 164

第一节 工业企业 164

第三节 交通运输企业 165

第二节 农业企业 165

第四节 建筑企业 166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 166

第十二编 工业 168

第一章 私营手工业 168

第一节 简况 168

第二节 手工业改造 169

第三节 手工业个体户 169

第二章 国营工业 169

第二节 阳霞煤矿 170

第一节 农业机械修造厂 170

第三节 盐厂 171

第四节 火电厂 172

第五节 轮台果品综合加工厂 172

第六节 炼油厂 172

第七节 粮油加工厂 173

第八节 水泥厂 173

第九节 食品加工厂和屠宰厂 173

第三章 县属集体工业 174

第一节 二轻工业局办 174

第四章 经营 175

第一节 全员劳动生产率 175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办 175

第二节 企业盈亏 176

第三节 工业产值 177

第四节 主要产品 178

第五节 生产事故 179

第六节 管理机构 179

第十三编 交通 182

第一章 古道 182

第三节 县乡道路 183

第二节 县城公路 183

第一节 过境公路 183

第二章 公路 183

第四节 乡村道路 184

第五节 桥梁 185

第三章 运输 187

第一节 车辆 187

第二节 运营 188

第四章 管理机构 188

第一节 交通监理站 188

第二节 轮台运输站 189

第三节 轮台养路段 189

第一节 邮路 192

第十四编 邮电 192

第一章 邮政 192

第二节 邮政业务 193

第三节 发行 194

第二章 电信 195

第一节 电话 195

第二节 电报 197

第三章 邮电机构 197

第十五编 商业 200

第一章 私营商业 200

第一节 商户 200

第三节 个体商业户 2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 201

第二章 集体商业 202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 202

第二节 五星商店 204

第三章 国营商业 204

第一节 贸易公司 205

第二节 食品公司 206

第三节 饮食服务公司 207

第四节 石油公司 207

第五节 农业机械供应站 208

第六节 物资公司 209

第一节 机构 210

第二节 收购加工 210

第四章 对外贸易 210

第三节 经营效益 211

第十六编 粮油 214

第一章 购销 214

第一节 粮油收购 214

第二节 粮油销售 216

第二章 储运、加工 217

第一节 粮油调运 217

第三节 加工 218

第二节 粮食储存 218

第三章 经营管理 219

第一节 机构 219

第二节 粮油价格 219

第三节 政策性补贴 220

第十七编 城乡建设 222

第一章 城镇建设 222

第一节 城镇规模 222

第二节 街道 223

第四节 房屋 224

第三节 公共设施 224

第五节 绿化 225

第六节 供电、供水、供暖 226

第二章 乡村建设 226

第一节 乡村规模 226

第二节 房屋 227

第三节 用电、用水 228

第三章 机构队伍 22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28

第二节 建筑队伍 228

第一节 城镇房产价值 229

第四章 房产管理 229

第二节 管理办法 230

第五章 环境保护 230

第一节 环境变迁 230

第二节 环境治理 231

第十八编 财政审计 234

第一章 财政 234

第一节 机构 234

第二节 收入 234

第三节 支出 235

第四节 收支对照 236

第二章 审计 237

第一节 机构 237

第二节 财政监察 238

第三节 群众督查 238

第四节 审计监督 238

第十九编 税务 240

第一章 清朝和民国时期的税收 240

第一节 清朝税收 240

第二节 民国时期税收 241

第一节 工商税 242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税收 242

第二节 农业税 243

第三节 牧业税 244

第三章 税收机构 246

第二十编 金融 250

第一章 机构 250

第一节 县级机构 250

第二节 基层机构 251

第二章 货币 251

第一节 流通 251

第一节 储蓄 252

第二节 现金出纳 252

第三章 存款 252

第二节 集体存款 253

第四章 信贷 254

第一节 工业贷款 254

第二节 商业贷款 254

第三节 农业贷款 255

第一节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256

第六章 保险业务 256

第二节 国库券 256

第五章 债券 256

第四节 基本建设贷款 256

第七章 信用合作 257

第二十一编 综合经济管理 260

第一章 计划管理 260

第一节 计划工作 260

第二节 经济结构 262

第二章 工商管理 264

第一节 集市管理 264

第二节 工商登记 264

第一节 价格管理 265

第三章 物价管理 265

第三节 合同鉴证 265

第二节 管理机构 266

第四章 计量管理 267

第二十二编 人民生活 270

第一章 农牧民生活 270

第一节 收入 270

第二节 自留农产品 271

第三节 消费 272

第一节 收入 273

第二章 城镇职工生活 273

第五节 拥有耐用品 273

第四节 储蓄 273

第二节 职工负担 274

第三节 储蓄 275

第四节 拥有耐用品 275

附 几个年份国营商业高档商品销售统计 275

第二十三编 政党 27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278

第一节 组织建设 278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283

第三节 纪律检查 287

第四节 宣传教育 289

第五节 统一战线工作 290

第二章 国民党 291

第一节 县级机构 291

第二节 基层组织 292

第二十四编 政权政协 294

第一章 权力机构 294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94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296

第二章 行政机构 299

第一节 民国及其以前的机构 299

第三节 选举 29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机构 300

第三章 参政议政机构 305

第一节 政协会议 306

第二节 政协工作 307

附 县参议会 309

第二十五编 重大政事 312

第一章 民国及其以前时期 312

第一节 西域都护府治于乌垒城 312

第二节 轮台哥老会戕官 312

第二节 抗美援朝宣传教育 313

第二章 新中国时期 313

第一节 国民党驻军抢劫案 313

第三节 “镇反”、清理中层 314

第四节 “三反”、“五反” 314

第五节 “肃反”、“审干” 315

第六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316

第七节 城乡“三反”运动 316

第八节 “反右倾”与甄别平反 316

第九节 “前三反”、“后两反” 317

第十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17

第十一节 “文化大革命” 319

第十二节 “揭、批、查” 320

第十三节 落实政策 321

第二十六编 群众团体 324

第一章 职工团体 324

第一节 县城基层工会 324

第二节 工会委员会 324

第三节 会员代表大会 325

第二章 农民团体 325

第一节 农民协会委员会 325

第一节 青年组织 326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 326

第二节 贫农、下中农协会委员会 326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327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 328

第四章 妇女团体 328

第一节 妇女联合会 328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 329

第五章 工商团体 329

第一节 工商会 329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329

第四节 清费者协会 330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330

第六章 文化团体 331

第一节 维吾尔族文化促进会 331

第二节 汉族文化促进会 331

第七章 科学团体 331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331

第二节 学会 331

附 哥老会 332

第一章 公安 334

第一节 社会治安 334

第二十七编 公安司法 334

第二节 户籍管理 335

第三节 交通监理 335

第四节 消防 336

第五节 机构 336

第二章 检察 336

第一节 业务 336

第一节 刑事审判 337

第二节 民事审判 337

第三章 审判 337

第二节 机构 337

第三节 机构 338

第四章 司法行政 338

第一节 司法局 338

第二节 公证处 338

第三节 法律顾问处 339

第四节 调解组织 339

第二十八编 民政 342

第一章 优抚 342

第一节 群众优待与国家补助 342

第二节 三类人员安置 343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343

第二节 抚恤 343

第二章 安置 343

第三节 收容与遣送 344

第三章 社会救济与福利 344

第一节 灾害救济 344

第二节 社会救济 345

第三节 五保户供养 34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47

第二节 其他机构 347

第四章 机构 347

第四节 社会福利事业 347

第二十九编 劳动人事 350

第一章 干部 350

第一节 干部状况 350

第二节 人事管理 352

第二章 工人 353

第一节 所有制构成 353

第二节 劳动就业 354

第三章 劳动工资 355

第一节 工资制度 355

第二节 调资升级 357

第一节 劳动保险 359

第四章 劳动保险与福利 359

第二节 职工福利 360

第三十编 军事 362

第一章 机构及驻军 362

第一节 汉、唐及清代 362

第二节 民国时期 362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 363

第二章 民兵和兵役 363

第一节 民兵 363

第三章 重大兵事 365

第一节 西汉政权在轮台设使者校尉 365

第二节 兵役 365

第二节 布古尔农民起义 366

第三节 布古尔反阿古柏侵略的战斗 366

第四节 轮台民众暴动 367

第三十一编 教育 370

第一章 普通教育 370

第一节 幼儿教育 370

第二节 初等教育 371

第三节 中等教育 376

第二章 成人教育 379

第一节 扫除文盲 379

第三节 职业教育 381

第二节 工农文化教育 381

第三章 教师队伍 382

第一节 基本情况 382

第二节 教师进修 382

第三节 教学研究 383

第四章 教育管理 383

第一节 经费 383

第二节 勤工俭学 384

第三节 管理机构 384

第一节 科技机构 388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388

第三十二编 科学技术 388

第二节 科技团体 389

第三节 科技队伍 390

第二章 科技普及 390

第一节 青少年科普 390

第二节 农村科普 391

第三节 农村科技户 392

第三章 科技研究 393

第一节 获奖科技成果 393

第二节 科技论文 393

附 县良种繁育场 394

第三节 科技奖励 394

第一章 文化事业 39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96

第二节 文化馆(站)建设 396

第三十三编 文化 396

第三节 文艺表演 398

第四节 文艺创作 399

第五节 图书发行 399

第六节 电影放映 400

第一节 民间舞蹈 402

第二节 民间弹唱 402

第二章 群众文化 402

第三节 民歌 403

第四节 阔夏克(民谣) 406

第三章 档案 407

第一节 机构 407

第二节 档案管理 407

第三十四编 文物胜地 410

第一章 古遗址 410

第一节 奎玉克协海尔古城 410

第二节 卓尔库特古城 410

第四节 阔纳协海尔古城 411

第三节 喀拉墩城堡 411

第五节 喀拉墩遗址 412

第六节 恰库木拜来克城堡 412

第七节 恰克城堡 412

第八节 阿孜干古堡 412

第九节 乌勒方墩古城 413

第十节 阿格拉克戍堡 413

第十一节 阿克墩城堡 413

第二节 喀拉亚烽燧 414

第一节 拉依苏烽燧 414

第二章 古烽燧 414

第十二节 明屋遗址 414

第三章 古墓葬 415

第一节 群巴克古墓 415

第二节 拉依苏古墓 415

第三节 喀拉恰奇麻扎古墓 416

第四节 塔克麻扎古墓 416

第五节 艾开西维里勒拉麻扎古墓 416

第一节 阿玛木沟 417

第二节 保护措施 417

第五章 胜地 417

第四章 文物管理 4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17

第二节 库尔奎依勒克 418

第三节 齐依昂勒克沟口 418

第四节 塔里木河游览区 418

第三十五编 体育 420

第一章 青少年体育 420

第一节 幼儿体育 420

第二节 中小学生体育 420

第二节 现代体育 421

第三章 职工体育 421

第一节 传统体育 421

第二章 农牧民体育 421

第四章 体育竞赛 422

第一节 运动会 422

第二节 体育成果 423

第五章 体育场地 424

第三十六编 卫生 428

第一章 地方病防治 428

第一节 地甲病、地克病 428

第二节 布鲁氏杆菌病 429

第一节 头癣 430

第二章 传染病防治 430

第三节 地方性氟中毒 430

第二节 炭疽病 431

第三节 菌痢 431

第四节 流行性肝炎 431

第五节 麻疹 431

第三章 其他疾病 432

第一节 浮肿病 432

第二节 矽肺病 432

第二节 改水防病 433

第一节 除害防病 433

第四章 爱国卫生运动 433

第五章 防疫保健 434

第一节 预防接种 434

第二节 妇幼保健 434

第三节 体检 435

第六章 医疗 436

第一节 门诊 436

第二节 住院 436

第三节 手术与检验 436

第一节 设备 438

第七章 医疗管理 438

第二节 经费 439

第三节 机构队伍 440

第三十七编 广播电视 446

第一章 有线广播 446

第一节 机构 446

第二节 设备 446

第一节 机构 448

第二节 设备 448

第二章 电视 448

第三节 业务 448

第三节 技术要数 449

第四节 播放 449

第三章 广播电视维修 449

第三十八编 民族 452

第一章 维吾尔族 452

第一节 沿革 452

第二节 风俗 453

第二章 汉族 457

第一节 来源 457

第二节 习俗 457

第一章 教派 460

第一节 逊尼派 460

第三十九编 宗教 460

第二节 依禅派 461

第二章 宗教人士、活动场所 462

第一节 宗教人士 462

第二节 清真寺 463

第三节 经文学堂 463

第二节 组织宗教人士参政 464

第三节 恢复宗教活动 464

第四章 宗教管理 464

第一节 平反冤、假、错案 464

第三章 落实宗教政策 464

第四十编 方言谚语 468

第一章 方言 468

第一节 阳霞、布古尔方言组 468

第二节 策大雅方言组 469

第三节 草湖方言组 471

第二章 谚语、习惯语 473

第一节 谚语 473

第二节 习惯语 475

第三章 维吾尔族人名口语称谓 476

第一节 男姓人名 476

第二节 女性人名 480

附 维吾尔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482

第四十一编 思想道德建设 484

第一章 爱国主义教育 484

第二章 社会主义教育 485

第三章 民族团结 486

第一节 宣传教育 486

第二节 民族团结表彰大会 486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487

第四章 树社会新风 488

第一节 学习毛主席著作 488

第二节 学雷锋、争先进 489

第三节 创建文明单位 490

第四十二编 人物 492

第一章 人物表 492

第二章 人物传 495

附录 504

1986至1990年大事记 504

1986至1990年轮台县国民经济发展简况 507

杨增新有关轮台戕官案电文 512

表格索引 514

人物索引 520

编后记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