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马洪 1
第一部分 调查报告 7
陕甘宁边区神府县直属乡八个自然村的调查(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二) 7
一 行政区分 7
二 地理位置 8
三 自然条件 8
四 革命简史 9
五 政治环境 10
六 人口与土地 10
七 氏族集团 11
八 原始的农业小生产 12
九 土地质量 12
一○ 土地的平均分配 13
一一 农具 15
一二 劳动力 17
一三 役畜(牛与驴) 20
一四 肥料(粪) 22
一五 种子 25
一六 农作物的耕作过程 25
一七 各种农作物的耕种面积及产量 27
一八 各种耕地上人力与畜力的消耗 29
一九 关于每垧土地的生产量 31
二○ 革命后阶级关系的变化 32
二一 人口与劳动力的分配 34
二二 关于土地的分配 37
二三 役畜的分配 39
二四 羊的分配 41
二五 租佃关系 43
二六 雇佣关系 45
二七 典地与卖地 49
二八 借贷 52
二九 牛的租借 53
三○ 放羊与站羊 55
三一 商业 55
三二 物价的高涨 57
三三 经济上的自给自足 59
三四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 60
三五 政治情况 61
三六 各种负担 64
三七 物质生活 70
三八 文化 72
三九 村政权 74
四○ 村政权下的各种组织 76
四一 乡政府 78
四二 各村的党员 82
四三 各村党的小组 85
四四 乡支部委员会 87
四五 自首分子问题 89
四六 村的群众组织 91
晋西北兴县二区十四个村的土地问题研究(报告大纲)(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93
一 阶级关系的变化 93
二 各阶级土地占有的变化 96
二 租佃关系形式的变化 99
四 租佃关系内容的变化 102
五 土地使用的变化 106
六 土地产量与租率的变化 108
七 减相与交租 113
八 调整租佃关系的几点意见 115
九 调整租佃关系中应做工作的意见 117
十 借贷关系 117
十一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意见 122
米脂县杨家沟调查(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123
一 杨家沟鸟瞰 123
二 杨家沟的地主集团——“马光裕堂” 124
三 “光裕堂”以外的“小户” 135
四 杨家沟地主集团的代表人物——马维新小传 140
五 马维新的“买地” 146
六 马维新的“典地” 151
七 “崇德厚”——马维新放高利贷和兼并土地的经济组织 169
八 马维新怎样兼并本族地主的土地 191
九 马维新的租佃关系 194
一○ 马维新的租户的变动 213
一一 马维新的借贷关系 217
一二 马维新的安伙子 229
一三 马维新的雇佣劳动 239
一四 马维新的收入和支出 249
一五 五十年来杨家沟一带的年成 260
一六 各种账簿索引 270
第二部分 讲话 291
神府调查经验谈(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291
整顿三风要联系实际(一九四二年五月七日) 294
关于当前农村阶级变化问题(一九四二年七月九日) 297
村政权组织要适应当前农村的特点(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九日) 304
基层是检查领导工作的一面镜子(一九四二年八月二十日) 306
农会仍须存在(一九四二年八月二十一日) 308
村政权及其他(一九四二年八月三十日) 310
第三部分 论著 323
发展新式资本主义(一九四二年十月七日) 323
出发归来记(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七日) 326
出发经过 326
打破教条的囚笼 327
从实际出发 328
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 330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查研究 335
着重典型 337
分析与综合 339
调查方法点滴 342
坚持下去 344
第四部分 调查日记 349
调查日记(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六日——九月二十五日) 349
附录 399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八日中央政治局通过) 399
中共中央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一九四二年二月四日) 407
我对晋陕调查的回忆刘英 411
回忆张闻天同志的一次重要讲话/马洪 尚明 段云 曾彦修 雍文涛 薛一平 薛光军 416
张闻天晋陕调查50周年座谈会纪要 420
编后记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