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1
第一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1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11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14
一、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4
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哲学基础 16
三、学会科学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8
四、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20
一、什么是物质 22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22
第二章 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22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 25
第二节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28
一、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28
二、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30
三、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32
第三节 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34
一、空间和时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 34
二、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8
第四节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40
一、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40
二、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42
第五节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3
第一节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47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7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7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9
第二节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52
一、人脑是思维的器官 52
二、电脑是思维的模拟 54
第三节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57
一、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57
二、意识的两种基本形式 59
第四节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61
一、意识的能动性 61
二、意识的能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的辩证统一 63
第五节 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相结合 65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67
第一节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条基本原则 67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67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71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72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73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75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7
第三节 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反对孤立和静止的观点 78
一、坚持联系的和全面的观点,反对孤立和片面的观点 79
二、坚持运动发展的观点,反对静止不变的观点 79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82
第一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82
一、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82
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85
第二节 对立和统一 87
一、对立和统一的含义 87
二、对立和统一的相互关系 89
三、对立和统一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90
四、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91
一、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92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 92
二、坚持两分法 94
第四节 矛盾的特殊性 95
一、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95
二、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98
第五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99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区别、相互转化的 99
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00
第六节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02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转化 102
二、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104
三、抓住中心环节带动其他工作的方法 105
四、防止在注意一种倾向时忽视另一种倾向 107
一、质 109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109
第一节 质、量、度 109
二、量 112
三、度 114
四、“胸中有数” 116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 117
一、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117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120
三、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122
第三节 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统一 125
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125
二、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的原则 126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30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 130
一、事物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130
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132
三、反对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134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36
一、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136
二、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39
第三节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42
一、什么是新生事物 142
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43
三、正确对待新生事物 144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46
第一节 现象和本质 146
一、什么是现象和本质 146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48
三、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149
第二节 内容和形式 152
一、什么是内容和形式 152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153
三、注重形式,反对形式主义 156
第三节 全局和局部 158
一、什么是全局和局部 158
二、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 158
三、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162
第四节 原因和结果 164
一、什么是原因和结果 164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66
三、全面把握因果联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169
第五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170
一、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 170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71
三、通过偶然提示必然,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173
第六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75
一、什么是可能性和现实性 175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76
三、避免坏的可能,争取好的前途 179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 18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81
一、可知论 181
二、反映论 183
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84
第二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86
一、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186
二、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88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91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91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94
三、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96
一、归纳和演绎 198
第四节 科学的思维方法 198
二、分析和综合 200
三、抽象和具体 202
四、历史和逻辑 204
第五节 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208
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08
二、调查研究 211
第十章 真理 216
第一节 客观真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 216
一、客观真理 216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218
第二节 检验真理的标准 222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22
二、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 226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28
一、真理同谬误的对立统一 229
第三节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 229
二、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 232
第四节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234
一、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认真改造主观世界 234
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支配 236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239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39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39
二、两种社会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241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246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 246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48
三、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 249
第一节 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51
一、物质生产创造了社会 251
第十二章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51
二、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253
三、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254
四、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原理的伟大意义 255
第二节 物质生产诸条件 256
一、地理环境 256
二、人口状况 260
三、物质生产方式 264
第三节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266
一、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66
二、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内容和意义 268
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道路和方法 270
第十三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73
第一节 生产力 273
一、生产力的构成 273
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 278
一、生产关系的构成 280
第二节 生产关系 280
二、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 281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82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82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284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8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90
一、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290
二、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出发,自觉地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93
第十四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97
第一节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97
一、经济基础 298
二、上层建筑 299
三、社会形态 300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02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02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04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0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10
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310
二、自觉地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313
第十五章 阶级 国家 革命 317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317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317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21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325
四、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 327
第二节 国家 330
一、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330
二、国家的特征和职能 332
三、国家的类型和形式 334
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337
第三节 社会革命 339
一、社会革命的根据和条件 339
二、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41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343
第十六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348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348
一、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349
二、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350
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53
第二节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358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358
二、道德 361
三、艺术 364
四、宗教 367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370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70
二、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73
三、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 375
第十七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78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78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79
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81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83
四、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作用的差别 384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85
一、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385
二、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388
三、正确处理领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389
第三节 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 391
一、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领导核心 391
二、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