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凡例 1
概述 3
大事记 11
第一编 建置区划第一章 建置 53
第一节 建置沿革 53
第二节 行政区划 55
第二章 街乡 61
第一节 街道 61
张掖路街道 62
贡元巷街道 63
酒泉路街道 65
广武门街道 66
白银路街道 68
鼓楼巷街道 70
五泉街道 71
铁路东村街道 72
铁路西村街道 73
皋兰路街道 75
东岗西路街道 76
渭源路街道 78
火车站街道 80
团结新村街道 81
拱星墩街道 82
东岗镇街道 84
靖远路街道 85
草场街街道 86
伏龙坪街道 88
临夏路街道 89
第二节 乡 90
城关乡 92
皋兰山乡 95
青白石乡 97
雁滩乡 99
拱星墩乡 103
第二编 自然环境第一章 地质与地貌 109
第一节 地质 109
第二节 地貌 112
第二章 气候 115
第一节 气温 115
第二节 地温和冻土 117
第三节 降水 118
第四节 云和日照 120
第五节 大气压力和风 121
第六节 湿度和蒸发 122
第三章 水文 124
第一节 河流 124
第二节 地下水 126
第四章 土壤 128
第一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 128
第二节 土壤养分与改良 131
第五章 自然资源 133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33
第二节 水资源 133
第三节 生物资源 134
第四节 矿产资源 135
第五节 旅游资源 135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36
第一节 旱灾 136
第二节 水灾 137
第三节 雹灾 140
第四节 霜冻和低温冻害 140
第五节 风灾 141
第六节 地震 142
第三编 城关区的地位第一章 政治中心 147
第一节 明清政治机构 147
第二节 国民党甘肃党政领导机关 147
第三节 中共领导下的省、市党政机构 148
第四节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城关区 148
第二章 军事中心 150
第一节 明清军事机构 150
第二节 第八战区和西北军政长官公署 150
第三节 西北军区和兰州军区 151
第三章 金融、商贸中心 152
第一节 金融 152
第二节 商贸 152
第四章 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155
第一节 科技 155
第二节 教育 155
第三节 文化 156
第四编 人口 159
第一章 人口发展 159
第一节 人口来源 159
第二节 人口变动 160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165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67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67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69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72
第四节 民族构成 172
第五节 职业构成 172
第六节 婚姻状况 173
第三章 计划生育 174
第一节 概况 174
第二节 政策与措施 175
第三节 优生优育 176
第四节 管理 177
第五编 城市建设第一章 明、清城郭 183
第一节 城郭建设 183
第二节 修葺 183
第二章 城市规划 185
第一节 建市初期的城区规划 185
第二节 兰州市总体规划对城关区的功能分区 185
第三章 市政建设 188
第一节 道路 188
第二节 桥梁 194
第三节 广场 199
第四节 路灯 201
第五节 排水 202
第四章 公用事业 208
第一节 供电 208
第二节 供水 210
第三节 供热 212
第四节 供气 212
第五节 公共交通 213
第五章 环境卫生 216
第一节 机构 216
第二节 环卫工作 216
第三节 机械设备 219
第六章 土地管理 220
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220
第二节 土地管理 222
第七章 房产管理 225
第一节 房屋普查 225
第二节 公房管理 227
第三节 私房管理 228
第四节 房产开发与拆迁安置 230
第八章 建筑与设计 233
第一节 施工队伍 233
第二节 建筑设计 237
第三节 建筑工程选介 239
第九章 环境保护 243
第一节 机构 243
第二节 环境管理 243
第三节 环境监测 244
第四节 环境污染与防治 246
第十章 防汛 249
第一节 汛情 249
第二节 堤坝 249
第三节 导洪 250
第六编 两山绿化与园林建设第一章 南北两山绿化 255
第一节 解放前的两山绿化 255
第二节 解放后南北两山的绿化 256
第二章 园林建设 258
第一节 解放前的园林 25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园林建设 259
第三节 绿化 264
第七编 交通 邮电第一章 交通 269
第一节 概况 269
第二节 交通建设 270
第三节 交通运输 276
第二章 邮政 280
第一节 邮政机构及其分布 281
第二节 邮路 282
第三节 邮政设施 287
第四节 邮政业务 289
第三章 电信 295
第一节 电报 296
第二节 长途电话 301
第三节 市内电话 306
第八编 工业 315
第一章 工业发展概况 315
第一节 古代及近代工业 31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工业 315
第三节 解放后的工业 317
第二章 区属工业 319
第一节 机构 319
第二节 区、街、乡镇工业的发展 320
第三节 工业门类 336
第三章 中央、省、市工业 350
第一节 市属工业 350
第二节 省、中央部属工业 366
第九编 农业 397
第一章 生产关系的变革 397
第一节 封建的土地制度 397
第二节 土地改革 397
第三节 农业合作社 398
第四节 人民公社 400
第五节 生产责任制 402
第二章 生产条件 403
第一节 劳动力 403
第二节 农田 404
第三章 作物栽培 408
第一节 粮食作物 408
第二节 蔬菜 415
第三节 瓜类 422
第四节 果类 426
第四章 畜牧 430
第一节 畜牧业资源 430
第二节 畜牧业生产 431
第三节 畜病防治 432
第五章 水利 435
第一节 自流灌溉 435
第二节 机械提灌 435
第三节 电力提灌 438
第六章 农业学大寨 439
第一节 学大寨活动 439
第二节 改土造田 439
第十编 商业 452
第一章 机构 452
第一节 城关区商业管理机构 452
第二节 经营管理机构 454
第二章 商品经营 461
第一节 粮油 461
第二节 百货与纺织品 466
第三节 五金、交电、化工 468
第四节 糖酒副食 469
第五节 食品 470
第六节 医药 472
第七节 煤炭 472
第八节 蔬菜 473
第三章 饮食服务 475
第一节 饮食业 475
第二节 服务业 477
第四章 供销合作商业 483
第一节 区社直属商业企业 483
第二节 购销业务 484
第五章 名店选介 487
第一节 饭店宾馆 487
第二节 酒楼、饭庄 489
第三节 百货商店 491
第四节 服装、缝纫 493
第五节 药店 495
第十一编 财政 税收 金融第一章 财政 499
第一节 机构 499
第二节 财政收入 500
第三节 财政支出 500
第四节 代理债券 501
第五节 财政管理 503
第二章 税务 510
第一节 机构 510
第二节 税制 510
第三节 税种、税率 514
第三章 金融、保险 532
第一节 金融 532
第二节 保险 535
第十二编 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 539
第一节 机构 539
第二节 计划的制订与检查 539
第三节 计划管理体制 541
第二章 统计 543
第一节 机构 543
第二节 统计调查 543
第三节 统计服务 544
第三章 物资 54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45
第二节 物资计划分配 545
第三节 市场调节 550
第四章 物价管理 552
第一节 管理体制 552
第二节 物价检查 553
第三节 物价指数 554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556
第一节 机构 556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556
第三节 集贸市场的发展与管理 560
第四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566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568
第六节 经济检查 569
第七节 商标、广告管理 571
第六章 标准计量 573
第一节 机构 573
第二节 标准化 573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575
第四节 计量管理 576
第五节 计量检定 577
第七章 审计 578
第一节 国家审计 578
第二节 内部审计 579
第三节 社会审计 580
第十三编 党派群团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 585
第一节 国民党在兰州城关地区的组织 585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587
第三节 国民党在兰州城关地区的特务组织 588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 591
第一节 解放前中共在城关地区的组织与活动 591
第二节 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员会 594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599
第四节 党务工作 604
第五节 重大工作 613
第三章 民主党派 623
第一节 组织 623
第二节 工作 626
第四章 群众团体 628
第一节 工会 628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631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636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 640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 641
第十四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区人民代表大会 647
第一节 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647
第二节 区人民代表大会 648
第三节 区人大常委会 653
第二章 政府 658
第一节 区级政权机构 658
第二节 领导人员组成与工作机构 661
第三节 历届政府的主要工作 670
第三章 政协 677
第一节 政协城关区委员会 677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680
第三节 主要工作 681
第十五编 公安 司法第一章 公安 685
第一节 机构 685
第二节 户籍管理 688
第三节 治安管理 689
第四节 打击各类犯罪活动 690
第五节 预审、看守 691
第六节 戒毒 692
第二章 检察 693
第一节 机构 693
第二节 刑事检察 694
第三节 法纪检察 696
第四节 经济检察 697
第五节 监所检察 699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700
第三章 审判 703
第一节 刑事审判 704
第二节 民事审判 705
第三节 经济审判 707
第四节 行政审判 708
第四章 司法行政 710
第一节 机构 710
第二节 法制宣传 710
第三节 律师 711
第四节 公证 713
第五节 人民调解与街、乡法律服务 715
第十六编 军事 721
第一章 兵事 721
第一节 军事设施 721
第二节 驻军 723
第三节 战事 727
第二章 人民武装 730
第一节 区人民武装部 730
第二节 民兵 730
第三节 预备役高炮第三团 733
第三章 兵役 735
第一节 兵役制度 735
第二节 兵役、预备役登记 737
第四章 人民防空 738
第一节 机构 738
第二节 防空工程建设 738
第三节 人防教育与组织训练 740
第十七编 民政 744
第一章 优抚 744
第一节 抚恤 744
第二节 拥军 745
第三节 优属 746
第二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748
第一节 复退军人安置办公室 748
第二节 安置办法 748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748
第三章 救济 750
第一节 社会救济与救灾 750
第二节 生产自救 751
第三节 扶贫 751
第四章 社会福利 753
第一节 残疾人福利事业 753
第二节 社区服务 753
第五章 婚、葬管理 755
第一节 婚姻登记 755
第二节 殡葬管理 755
第十八编 劳动 人事第一章 劳动 759
第一节 劳动就业 759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761
第三节 工资 764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职工福利 767
第二章 人事 771
第一节 干部编制与来源 771
第二节 干部任用 772
第三节 干部管理 774
第四节 干部培训 775
第十九编 科技 780
第一章 科技单位 780
第一节 城关区科技机构 780
第二节 驻区主要科研单位简介 780
第二章 科技队伍 784
第一节 区属单位的科技队伍 784
第二节 驻区中央、省、市科研院所的科技队伍 784
第三节 民办科研机构 789
第三章 科技团体 793
第一节 区科技协会、学会 793
第二节 驻区中央、省、市科技学会 794
第四章 科普活动 800
第一节 科普宣传 800
第二节 科技培训和科技咨询 800
第三节 科普活动场所 801
第五章 科技成果及应用 803
第一节 区属单位科技成果 803
第二节 驻区科研单位科技成果 804
第二十编 教育 811
第一章 机构 81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教育行政机构 811
第二节 解放后教育行政机构 811
第二章 幼儿教育 813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幼儿教育 81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幼儿教育 813
第三章 小学教育 817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 817
第二节 学校的设置、管理与编制 823
第三节 学制、课程与教材 824
第四章 普通中学教育 827
第一节 发展概况 827
第二节 区属中学 830
第三节 管理体制 832
第四节 学制与课程 833
第五节 教学 835
第五章 中等专业及职业技术教育 837
第一节 中等专业技校的兴办 837
第二节 中专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837
第六章 高等教育 840
第一节 清末时期的高等教育 840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 840
第三节 解放后的高等教育 841
第七章 特殊教育 845
第一节 盲聋哑人教育 845
第二节 弱智教育 846
第八章 成人教育 848
第一节 扫盲 848
第二节 成人初等和中等业余教育 849
第三节 成人高等业余教育 852
第九章 民族教育 854
第一节 回民义学 854
第二节 回族教育组织和回民学校 854
第三节 解放后民族教育的发展 855
第十章 教师队伍 856
第一节 清代学校教师 856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学校教师 856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教师队伍 857
第二十一编 文化第一章 文化艺术 861
第一节 文化单位 861
第二节 群众文化 865
第三节 戏曲 872
第四节 文艺创作 884
第五节 艺文选录 887
第六节 文化市场 914
第二章 图书档案 916
第一节 图书 916
第二节 档案 920
第三章 广播、电影、电视 923
第一节 广播 923
第二节 电影 924
第三节 电视 928
第四章 新闻、出版 930
第一节 新闻事业 930
第二节 出版事业 935
第五章 文物 936
第一节 历史文物 936
第二节 革命纪念建筑和革命战争遗址 944
第三节 文物机构 945
第二十二编 卫生 体育第一章 卫生 951
第一节 医疗机构 951
第二节 卫生防疫 957
第三节 妇幼保健 964
第四节 医疗制度 966
第五节 卫生团体 967
第二章 体育 968
第一节 机构 968
第二节 学校体育 968
第三节 群众体育 972
第四节 体育设施 974
第五节 体育竞赛 977
第六节 人才培养 983
第二十三编 民族 宗教第一章 民族 989
第一节 回族 989
第二节 蒙古族 991
第三节 满族 992
第四节 藏族 992
第五节 维吾尔族 993
第六节 东乡族 993
第二章 宗教 994
第一节 伊斯兰教 994
第二节 佛教 996
第三节 道教 997
第四节 基督教 998
第五节 天主教 999
第二十四编 社会第一章 文明区建设 1003
第一节 文明礼貌月活动 1003
第二节 创建文明单位 1004
第三节 文明街、乡建设 1005
第四节 军民共建 1005
第五节 学雷锋活动 1006
第二章 人民生活 1008
第一节 城市人民生活 1008
第二节 农村人民生活 1012
第三章 风俗习惯 1016
第一节 岁时习俗 1016
第二节 生活习俗 1019
第三节 礼仪习俗 1021
第二十五编 人物一、人物传 1027
二、烈士英名录 1055
三、英模名录 1056
四、西路红军名录 1059
附录 1067
一、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节选) 1067
二、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人员名单(1990年~1999年) 1090
编后 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