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3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国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703789X
  • 页数:1492 页
图书介绍:

1.1 经络概论 1

1.1.1 经络的概念 1

第1章 经络 1

1.1.2 经络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2

1.1.2.1 经络概念的起源 3

1.1.2.2 经络概念的演变 5

1.1.3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8

1.1.3.1 经络学说的形成 8

1.1.3.2 经络学说的发展 11

1.2.2.1 十二经脉的含义与命名 15

1.2.2.2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15

1.2.1 经络系统的组成 15

1.2.2 十二经脉 15

1.2 经络系统 15

1.2.2.3 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16

1.2.2.4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16

1.2.2.5 十二经脉的流注规律 17

1.2.3 奇经八脉 17

1.2.3.1 奇经八脉的含义与命名 17

1.2.3.2 奇经八脉的分布概况与作用 18

1.2.4.1 十五络脉的含义与命名 20

1.2.3.3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区别 20

1.2.4 十五络脉 20

1.2.4.2 十五络脉的分布规律 21

1.2.4.3 十五络脉的作用 21

1.2.5 十二经别 22

1.2.5.1 十二经别的含义与命名 22

1.2.5.2 十二经别的分布规律 22

1.2.5.3 十二经别的作用 23

1.2.6.2 十二经筋的分布规律 24

1.2.6.1 十二经筋的含义与命名 24

1.2.6 十二经筋 24

1.2.5.4 十二经别与十二络脉的区别 24

1.2.6.3 十二经筋的作用 26

1.2.7 十二皮部 26

1.2.7.1 十二皮部的含义与命名 26

1.2.7.2 十二皮部的分布规律 26

1.2.7.3 十二皮部的作用 27

1.3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7

1.3.1 经络的生理功能 28

1.3.2 经络的病理反应 28

1.3.3.1 经络学说在诊断及辨证方面的应用 29

1.3.3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9

1.3.3.2 经络学说在治疗方面的应用 30

1.4 十二经脉 31

1.4.1 手太阴 31

1.4.1.1 手太阴肺经 31

1.4.1.2 手太阴经别 33

1.4.1.3 手太阴络脉 33

1.4.1.4 手太阴经筋 34

1.4.2.1 手少阴心经 35

1.4.2 手少阴 35

1.4.2.2 手少阴经别 36

1.4.2.3 手少阴络脉 36

1.4.2.4 手少阴经筋 37

1.4.3 手厥阴 37

1.4.3.1 手厥阴心包经 37

1.4.3.2 手厥阴经别 38

1.4.3.3 手厥阴络脉 39

1.4.3.4 手厥阴经筋 39

1.4.4 手阳明 40

1.4.4.1 手阳明大肠经 40

1.4.4.3 手阳明络脉 41

1.4.4.2 手阳明经别 41

1.4.4.4 手阳明经筋 42

1.4.5 手太阳 43

1.4.5.1 手太阳小肠经 43

1.4.5.2 手太阳经别 44

1.4.5.3 手太阳络脉 44

1.4.5.4 手太阳经筋 45

1.4.6 手少阳 45

1.4.6.1 手少阳三焦经 45

1.4.6.3 手少阳络脉 47

1.4.6.4 手少阳经筋 47

1.4.6.2 手少阳经别 47

1.4.7 足阳明 48

1.4.7.1 足阳明胃经 48

1.4.7.2 足阳明经别 50

1.4.7.3 足阳明络脉 50

1.4.7.4 足阳明经筋 51

1.4.8 足太阳 52

1.4.8.1 足太阳膀胱经 52

1.4.8.2 足太阳经别 53

1.4.8.3 足太阳络脉 54

1.4.8.4 足太阳经筋 54

1.4.9.1 足少阳胆经 55

1.4.9 足少阳 55

1.4.9.2 足少阳经别 57

1.4.9.3 足少阳络脉 57

1.4.9.4 足少阳经筋 57

1.4.10 足太阴 58

1.4.10.1 足太阴脾经 58

1.4.10.2 足太阴经别 60

1.4.10.3 足太阴络脉 60

1.4.10.4 足太阴经筋 60

1.4.11.1 足少阴肾经 61

1.4.11 足少阴 61

1.4.11.2 足少阴经别 62

1.4.11.3 足少阴络脉 62

1.4.11.4 足少阴经筋 63

1.4.12 足厥阴 64

1.4.12.1 足厥阴肝经 64

1.4.12.2 足厥阴经别 65

1.4.12.3 足厥阴络脉 65

1.4.12.4 足厥阴经筋 65

1.5.1.1 循行 66

1.5.1 督脉 66

1.5 奇经八脉 66

1.5.1.2 病候 67

1.5.1.3 功能 67

1.5.2 任脉 67

1.5.2.1 循行 67

1.5.2.2 病候 68

1.5.2.3 功能 68

1.5.3 冲脉 68

1.5.3.1 循行 68

1.5.3.3 功能 69

1.5.3.2 病候 69

1.5.4 带脉 70

1.5.4.1 循行 70

1.5.4.2 病候 70

1.5.4.3 功能 70

1.5.5 阴维脉 70

1.5.5.1 循行 70

1.5.6.3 功能 71

1.5.6.1 循行 71

1.5.6.2 病候 71

1.5.5.3 功能 71

1.5.5.2 病候 71

1.5.6 阳维脉 71

1.5.7 阴?脉 72

1.5.7.1 循行 72

1.5.7.2 病候 72

1.5.7.3 功能 72

1.5.8 阳?脉 72

1.5.8.1 循行 72

1.5.9.1 统领作用 73

1.5.9.3 调节作用 73

1.5.9.2 联络作用 73

1.5.8.3 功能 73

1.5.9 奇经八脉的综合作用 73

1.5.8.2 病候 73

1.6 经络的分布关系及其运用 74

1.6.1 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74

1.6.1.1 标本 74

1.6.1.2 根结 76

1.6.1.3 气街 77

1.6.1.4 四海 78

1.6.1.5 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的联系与临床意义 79

1.6.2 关、阖、枢与六经皮部 80

1.6.2.1 关、阖、枢的概念与内容 81

1.6.2.2 六经皮部 81

1.6.3 头身各部经络分布 83

1.6.3.1 头面部 83

1.6.3.2 咽喉颈(项)肩部 84

1.6.3.3 胸胁背腰部 85

1.6.3.4 腹部 86

1.7.1 有关经络现象的研究 87

1.7.1.1 古代有关经络现象的记载 87

1.7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87

1.7.1.2 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 88

1.7.2 经络物理测定方法的研究 96

1.7.3 经络的形态学研究 97

1.7.4 经络的电学特性研究 97

1.7.5 经络的其他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 99

1.7.6 经络的生化特性研究 100

1.7.7 微经络与全息的研究 100

1.7.8 经络实质的探讨与假说 101

1.7.9 经络研究的展望 109

2.1.2.1 腧穴的起源 114

2.1.1 腧穴的概念 114

2.1.2 腧穴的起源与发展 114

第2章 腧穴 114

2.1 腧穴概念 114

2.1.2.2 腧穴的发展 115

2.1.3 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16

2.1.4 腧穴的命名 116

2.1.4.1 据解剖部位命名 117

2.1.4.2 据中医理论命名 117

2.1.4.3 据穴位功能命名 117

2.1.4.4 据自然现象命名 117

2.1.5 针灸穴名标准化 118

2.1.6 腧穴的分类 118

2.1.4.6 借助建筑物、生活用具命名 118

2.1.4.5 借助动、植物命名 118

2.1.6.1 经穴 119

2.1.6.2 奇穴 119

2.1.6.3 阿是穴 120

2.1.7 腧穴的定位方法 121

2.1.7.1 骨度分寸法 121

2.1.7.2 体表标志法 123

2.1.7.3 手指比量法 124

2.1.8.1 五输穴 125

2.1.8 特定穴的分类及意义 125

2.1.7.4 简便取穴法 125

2.1.8.2 原穴 130

2.1.8.3 络穴 132

2.1.8.4 背俞穴 133

2.1.8.5 募穴 134

2.1.8.6 八会穴 135

2.1.8.7 郄穴 137

2.1.8.8 八脉交会穴 138

2.1.8.9 下合穴 139

2.1.8.10 交会穴 140

2.1.9.1 输注气血的作用 146

2.1.9 腧穴的作用 146

2.1.9.2 反应病证的作用 147

2.1.9.3 协助诊断的作用 147

2.1.9.4 防治疾病的作用 148

2.1.9.5 腧穴的主治规律 150

2.2 腧穴各论 153

2.2.1 十四经穴 153

2.2.1.1 手太阴肺经穴 153

中府 154

云门 154

天府 155

侠白 156

尺泽 156

孔最 157

列缺 158

经渠 159

太渊 160

鱼际 161

少商 162

极泉 164

2.2.1.2 手少阴心经穴 164

经穴分寸歌 164

[附]经穴歌 164

青灵 165

少海 166

灵道 167

通里 167

阴郄 168

神门 169

少府 170

少冲 171

天池 172

2.2.1.3 手厥阴心包经穴 172

经穴分寸歌 172

[附]经穴歌 172

天泉 173

曲泽 174

郄门 175

间使 176

内关 177

大陵 178

劳宫 179

中冲 180

[附]经穴歌 181

经穴分寸歌 182

2.2.1.4 手阳明大肠经穴 182

商阳 182

二间 183

三间 183

合谷 184

阳溪 186

偏历 186

温溜 187

上廉 188

下廉 188

手三里 189

曲池 190

肘髎 191

手五里 192

臂臑 193

肩髃 193

巨骨 194

天鼎 195

扶突 196

迎香 197

口禾髎 197

[附]经穴歌 199

经穴分寸歌 199

2.2.1.5 手太阳小肠经穴 199

少泽 199

前谷 200

后溪 201

腕骨 202

阳谷 203

养老 203

支正 204

肩贞 205

小海 205

臑俞 206

天宗 207

秉风 208

曲垣 208

肩外俞 209

肩中俞 209

天窗 210

天容 210

颧髎 211

听宫 212

[附]经穴歌 214

经穴分寸歌 214

2.2.1.6 手少阳三焦经穴 214

关冲 214

液门 215

中渚 216

阳池 217

外关 218

支沟 219

三阳络 220

会宗 220

天井 221

四渎 221

清冷渊 222

消泺 223

臑会 223

肩髎 224

天髎 225

天牖 225

翳风 226

颅息 227

瘛脉 227

角孙 228

耳门 229

耳和髎 230

丝竹空 230

[附]经穴歌 232

经穴分寸歌 232

2.2.1.7 足阳明胃经穴 232

承泣 233

四白 233

巨髎 234

地仓 235

大迎 236

颊车 236

下关 237

头维 238

人迎 239

水突 240

气舍 241

缺盆 241

库房 242

气户 242

屋翳 243

膺窗 244

乳中 244

乳根 244

不容 245

承满 246

梁门 246

关门 247

太乙 248

滑肉门 248

天枢 249

外陵 250

大巨 250

水道 251

归来 251

气冲 252

髀关 253

伏兔 253

阴市 254

梁丘 255

足三里 256

犊鼻 256

上巨虚 258

条口 259

下巨虚 260

丰隆 260

解溪 262

冲阳 262

陷谷 263

内庭 264

厉兑 265

2.2.1.8 足太阳膀胱经穴 267

[附]经穴歌 267

经穴分寸歌 267

睛明 268

攒竹 269

眉冲 270

曲差 270

五处 271

承光 272

通天 272

玉枕 273

络却 273

天柱 274

大杼 275

风门 276

肺俞 277

厥阴俞 278

心俞 279

督俞 280

膈俞 281

肝俞 282

胆俞 283

脾俞 284

三焦俞 285

胃俞 285

肾俞 286

气海俞 287

大肠俞 288

关元俞 289

小肠俞 289

膀胱俞 290

中膂俞 291

上髎 292

白环俞 292

次髎 293

中髎 294

下髎 295

会阳 296

承扶 296

殷门 297

浮郄 298

委阳 298

委中 299

附分 300

魄户 301

膏肓 302

神堂 302

譩譆 303

膈关 304

魂门 304

阳纲 305

意舍 306

胃仓 306

志室 307

肓门 307

胞盲 308

秩边 309

合阳 310

承筋 310

承山 311

飞扬 312

跗阳 313

昆仑 314

仆参 315

申脉 316

京骨 317

金门 317

束骨 318

足通谷 319

至阴 319

[附]经穴歌 321

经穴分寸歌 322

2.2.1.9 足少阳胆经穴 322

听会 323

头临泣 323

瞳子髎 323

上关 324

颔厌 325

悬颅 326

悬厘 327

曲鬓 327

率谷 328

天冲 329

浮白 330

头窍阴 330

完骨 331

本神 331

阳白 332

目窗 334

正营 334

脑空 335

承灵 335

风池 336

肩井 337

渊腋 338

辄筋 339

日月 339

京门 340

带脉 341

维道 342

五枢 342

居髎 343

环跳 343

风市 345

中渎 345

膝阳关 346

阳陵泉 346

阳交 347

外丘 348

光明 349

悬钟 350

阳辅 350

丘墟 351

足临泣 352

地五会 353

侠溪 354

足窍阴 354

[附]经穴歌 356

经穴分寸歌 356

隐白 357

2.2.1.10 足太阴脾经穴 357

大都 358

太白 358

公孙 359

商丘 360

三阴交 360

漏谷 361

地机 362

阴陵泉 363

血海 364

冲门 365

箕门 365

府舍 366

腹结 367

大横 367

腹哀 368

食窦 369

天溪 370

胸乡 370

周荣 370

大包 371

经穴分寸歌 372

[附]经穴歌 372

2.2.1.11 足少阴肾经穴 373

涌泉 373

然谷 374

太溪 375

大钟 376

水泉 377

照海 377

复溜 379

交信 380

筑宾 380

阴谷 381

横骨 382

大赫 382

气穴 383

四满 384

中注 384

盲俞 385

商曲 385

阴都 386

石关 386

腹通谷 387

幽门 387

步廊 388

神封 389

灵墟 389

神藏 390

或中 390

俞府 390

2.2.1.12 足厥阴肝经穴 392

大敦 392

经穴分寸歌 392

[附]经穴歌 392

行间 393

太冲 394

中封 395

蠡沟 396

中都 396

膝关 397

曲泉 398

阴包 398

阴廉 399

足五里 399

急脉 400

章门 400

期门 401

[附]经穴歌 403

经穴分寸歌 403

2.2.1.13 任脉穴 403

会阴 403

曲骨 404

中极 405

关元 406

石门 408

气海 409

阴交 410

神阙 411

水分 412

下脘 413

建里 413

中脘 414

上脘 415

巨阙 416

鸠尾 416

膻中 418

中庭 418

玉堂 419

紫宫 420

华盖 420

璇玑 421

天突 422

廉泉 423

承浆 424

2.2.1.14 督脉穴 426

长强 426

经穴分寸歌 426

[附]经穴歌 426

腰俞 428

腰阳关 428

命门 429

悬枢 430

脊中 430

中枢 431

筋缩 431

至阳 432

神通 433

灵台 433

身柱 434

陶道 435

大椎 436

哑? 437

风府 438

脑户 440

强间 440

后顶 441

百会 441

前顶 443

囱会 443

上星 444

神庭 445

素髎 446

水沟 447

兑端 448

龈交 448

[附]经穴歌 450

经穴分寸歌 450

2.2.2 经外奇穴 451

2.2.2.1 头颈部穴 451

四神聪 451

印堂 452

当阳 452

鱼腰 453

上明 454

鱼尾 454

太阳 455

耳尖 456

山根 456

球后 456

听穴 457

上迎香 457

海泉 458

内迎香 458

聚泉 458

金津、玉液 459

上廉泉 459

止呕 460

翳明 460

安眠 460

兴奋 461

新设 461

颈百劳 461

脐中四边 462

三角炙 462

崇骨 462

2.2.2.2 胸腹部穴 462

止泻 463

胞门子户 463

提托 464

子宫 464

2.2.2.3 背部穴 464

定喘 464

夹脊 465

外定喘 465

四花 466

胃脘下俞 466

骑竹马 467

痞根 467

精宫 467

下极俞 468

腰眼 468

十七椎 469

腰奇 469

举臂 470

肘尖 470

肩前 470

2.2.2.4 上肢部穴 470

二白 471

中泉 471

中魁 472

大骨空 472

小骨空 473

腰痛点 473

外劳宫 473

四缝 474

八邪 474

八关 474

十宣 475

2.2.2.5 下肢部穴 476

环中 476

髋骨 476

百虫窝 477

鹤顶 477

内膝眼 477

胆囊 478

膝眼 478

阑尾 479

迈步 479

落地 479

内踝尖 480

外踝尖 480

四关 480

八风 480

独阴 481

2.3.1.1 穴位组织形态的研究 482

2.3.1 形态结构研究 482

2.3 有关腧穴的现代研究 482

气端 482

2.3.1.2 穴位与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 483

2.3.1.3 穴位与相关物质的研究 484

2.3.2 电学特性及电生理学研究 485

2.3.2.1 穴位电学特性的研究 485

2.3.2.2 穴位与电生理学的研究 486

2.3.3 生化免疫特性研究 489

2.3.3.1 生化特性的研究 489

2.3.3.2 免疫特性的研究 489

2.3.4.1 手厥阴心包经及手少阴心经穴位与心脏机能活动相关性的研究 492

2.3.4 腧穴--经络--脏腋相关规律的研究 492

2.3.4.2 足阳明胃经穴位与胃功能活动相关性的研究 493

2.3.4.3 其他经脉穴位与脏腋功能活动相关性的研究 495

2.3.5 腧穴的特异性研究 495

2.3.5.1 镇痛作用的研究 495

2.3.5.2 对血液变化及其成分的研究 495

2.3.5.3 对血压调节作用的研究 496

2.3.5.4 对器官组织调节作用的研究 496

2.3.6 临床诊断的研究 499

2.3.7 国际标准化研究 500

3.1.1 刺法的起源 502

3.1 刺法概论 502

第3章 刺法灸法 502

3.1.2 刺法的发展 503

3.1.3 针刺操作规程 504

3.1.4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504

3.1.4.1 晕针 504

3.1.4.2 滞针 505

3.1.4.3 弯针 505

3.1.4.4 断针 506

3.1.4.5 血肿 506

3.1.4.6 创伤性气胸 506

3.1.4.7 刺伤重要脏器 507

3.1.5 针刺注意事项 508

3.2 毫针刺法 508

3.2.1 毫针的构造、规格、保养 509

3.2.1.1 毫针的构造 509

3.2.1.2 毫针的规格 509

3.2.2 针刺前的准备 510

3.2.2.1 针刺练习 510

3.2.2.2 选择针具 510

3.2.2.3 选择体位 511

3.2.2.4 消毒 511

3.2.3.2 针刺的角度、深度、方向 512

3.2.3 针刺方法 512

3.2.3.1 进针法 512

3.2.3.3 针刺的基本手法 513

3.2.3.4 针刺的辅助手法 513

3.2.4 针刺方法与疗效 514

3.2.4.1 行针与得气 514

3.2.4.2 治神与守神 515

3.2.4.3 留针与出针 515

3.2.5 针刺补泻 516

3.2.5.1 针刺补泻手法 516

3.2.5.2 单式补泻手法 516

3.2.5.3 复式补泻手法 518

3.2.6 古代刺法概述 519

3.2.6.1 《内经》论刺法 520

3.2.6.2 《难经》论刺法 523

3.2.6.3 《金针赋》论刺法 525

3.2.6.4 《针灸大成》论刺法 527

3.3 灸法 529

3.3.1 灸法概述 529

3.3.1.1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529

3.3.1.2 灸法的材料 530

3.3.1.4 灸法的作用与适应范围 531

3.3.1.3 灸法的操作规程 531

3.3.1.6 灸法的注意事项 532

3.3.1.5 灸法的补泻 532

3.3.2 艾灸法 533

3.3.2.1 艾炷灸 533

3.3.2.2 艾条灸 535

3.3.2.3 太乙针灸 535

3.3.2.6 温灸器灸 536

3.3.2.7 保健灸法 536

3.3.2.5 温针灸 536

3.3.2.4 雷火针灸 536

3.3.3 其他灸法 538

3.3.3.1 灯草灸 538

3.3.3.2 桑枝灸 538

3.3.3.3 桃枝灸 538

3.3.3.4 黄蜡灸 539

3.3.3.5 黄土灸 539

3.3.3.6 竹茹灸 539

3.3.3.7 毛茛灸 539

3.3.3.8 斑蝥灸 539

3.3.3.13 威灵仙灸 540

3.3.3.12 南星灸 540

3.3.3.14 蓖麻仁灸 540

3.3.3.9 白芥子灸 540

3.3.3.10 旱莲草灸 540

3.3.3.11 大蒜灸 540

3.4 拔罐法 541

3.4.1 拔罐法的起源和发展 541

3.4.2 罐子的种类 542

3.4.2.1 竹罐 542

3.4.2.2 陶罐 542

3.4.2.3 玻璃罐 542

3.4.2.4 金属罐 543

3.4.2.5 抽气罐 543

3.4.3 吸罐的方法 543

3.4.3.1 火罐法 543

3.4.3.2 水罐法 543

3.4.3.3 抽气法 543

3.4.4.3 闪罐 544

3.4.4.2 多罐 544

3.4.4.4 单罐 544

3.4.4.5 推罐 544

3.4.4.1 留罐 544

3.4.4 各种拔罐的运用 544

3.4.3.4 留罐的时间及起罐的方法 544

3.4.4.6 针罐 545

3.4.4.7 刺血(刺络)拔罐 545

3.4.4.8 药罐 545

3.4.5 拔罐的作用 545

3.4.5.1 负压作用 545

3.4.5.2 温热作用 545

3.4.7 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546

3.4.6 拔罐法的适应范围 546

3.4.5.4 不同罐法的不同作用 546

3.4.5.3 调节作用 546

3.5 特殊部位针刺法 547

3.5.1 眼针疗法 547

3.5.1.1 概述 547

3.5.1.2 眼针穴位 547

3.5.1.3 操作法 548

3.5.1.4 适应范围 549

3.5.2 面针疗法 550

3.5.2.1 概述 550

3.5.2.2 面针穴位 550

3.5.2.5 注意事项 551

3.5.2.4 适应范围 551

3.5.2.3 操作方法 551

3.5.3 鼻针疗法 552

3.5.3.1 概述 552

3.5.3.2 鼻针穴位 552

3.5.3.3 操作方法 553

3.5.3.4 适应范围 553

3.5.3.5 注意事项 553

3.5.4.1 概述 554

3.5.4.2 穴位定位与主治 554

3.5.4 口针疗法 554

3.5.4.3 操作方法 555

3.5.4.4 适应范围 555

3.5.4.5 注意事项 555

3.5.5 舌针疗法 555

3.5.5.1 概述 555

3.5.5.2 舌穴定位 556

3.5.5.3 操作方法 557

3.5.5.4 适应范围 557

3.5.6 腕踝针疗法 558

3.5.6.1 概述 558

3.5.5.5 注意事项 558

3.5.6.2 分区及主病 559

3.5.6.3 进针点及适应症 559

3.5.6.4 操作方法 560

3.5.6.5 注意事项 561

3.6 其他疗法 561

3.6.1 三棱针刺法 561

3.6.1.1 概述 561

3.6.1.2 针具 561

3.6.1.4 适应范围 562

3.6.1.3 操作方法 562

3.6.1.5 注意事项 563

3.6.2 皮肤针疗法 563

3.6.2.1 概述 563

3.6.2.2 针具 564

3.6.2.3 操作方法 564

3.6.2.4 适应范围 565

3.6.2.5 注意事项 566

3.6.3 皮内针法 566

3.6.3.1 概述 566

3.6.4 芒针疗法 567

3.6.3.5 注意事项 567

3.6.4.1 概述 567

3.6.3.2 针具 567

3.6.3.3 操作方法 567

3.6.3.4 适应范围 567

3.6.4.2 针具 568

3.6.4.3 操作方法 568

3.6.4.4 适应范围 569

3.6.4.5 注意事项 569

3.6.5.2 针具 570

3.6.5.3 操作方法 570

3.6.5.1 概述 570

3.6.5 火针疗法 570

3.6.5.4 适应范围 571

3.6.5.5 注意事项 571

附:电热针 571

3.6.6 挑刺疗法 571

3.6.6.1 概述 571

3.6.6.2 针具 572

3.6.6.3 操作方法 572

3.6.6.4 适应范围 574

3.6.6.5 注意事项 574

3.6.7.2 用具及常用药物 575

3.6.7.1 概述 575

3.6.7 穴位注射疗法 575

3.6.7.3 操作方法 577

3.6.7.4 适应范围 578

3.6.7.5 注意事项 578

3.6.8 穴位敷贴疗法 578

3.6.8.1 概述 578

3.6.8.2 作用原理 579

3.6.8.3 操作方法 579

3.6.9.1 概述 580

3.6.9 穴位按压疗法 580

3.6.8.5 注意事项 580

3.6.8.4 适应范围 580

3.6.9.2 作用原理 581

3.6.9.3 操作方法 581

3.6.9.4 适应范围 582

3.6.9.5 注意事项 582

3.6.10 穴位冷疗法 582

3.6.10.1 概述 582

3.6.10.2 作用原理 583

3.6.10.3 操作方法 583

3.6.11.1 概述 584

3.6.11 穴位埋植疗法 584

3.6.10.4 适应范围 584

3.6.10.5 注意事项 584

3.6.11.2 作用原理 585

3.6.11.3 操作方法 585

3.6.11.4 适应范围 586

3.6.11.5 注意事项 586

3.6.12 穴位割治疗法 587

3.6.12.1 概述 587

3.6.12.2 作用原理 587

3.6.12.3 操作方法 588

3.6.12.4 适应范围 589

3.6.12.5 注意事项 589

3.6.13 刮痧疗法 589

3.6.13.1 概述 589

3.6.13.2 作用原理 590

3.6.13.3 操作方法 590

3.6.13.4 适应范围 590

3.7.1 针法研究 591

3.7.1.1 补泻手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591

3.6.13.5 注意事项 591

3.7 有关针法灸法的现代研究 591

3.7.1.2 针刺刺激量的实验研究 593

3.7.1.3 针刺手法与循经感传关系的研究 594

3.7.1.4 留针的研究 595

3.7.2 灸法研究 596

3.7.2.1 灸法的作用机理研究 596

3.7.2.2 灸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597

3.7.3 针灸作用规律的研究 602

3.7.4 针灸作用途径的研究 603

3.7.5.2 穴位特异性与针灸效应 606

3.7.5 影响针灸作用因素的研究 606

3.7.5.1 机体机能状态与针灸效应 606

3.7.5.3 针刺手法或电针参数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607

3.7.5.4 时间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608

第4章 耳针、头针 610

4.1 耳针 610

4.1.1 耳针的起源与发展 610

4.1.2 耳郭的形态和结构 612

4.1.2.1 耳郭的形态 613

4.1.3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614

4.1.3.1 耳与脏腑的关系 614

4.1.2.2 耳郭的结构 614

4.1.3.2 耳与经络的关系 615

4.1.4 耳穴的名称、部位和主治 616

4.1.4.1 耳轮穴位 616

4.1.4.2 耳舟穴位 617

4.1.4.3 对耳轮穴位 617

4.1.4.4 三角窝穴位 619

4.1.4.5 耳屏穴位 619

4.1.4.7 耳甲穴位 620

4.1.4.6 对耳屏穴位 620

4.1.4.8 耳垂穴位 622

4.1.4.9 耳背穴位 623

4.1.4.10 耳根穴位 623

4.1.5 耳郭诊断法 624

4.1.5.1 耳郭视诊 624

4.1.5.2 耳郭触诊 626

4.1.5.3 耳穴电探测诊断 628

4.1.5.4 耳穴染色诊断 632

4.1.5.5 耳郭诊断遵循的原则 633

4.1.6.1 耳穴疗法的特点 634

4.1.6 耳穴治疗法 634

4.1.6.2 耳穴疗法的适应证 635

4.1.6.3 常用耳穴治疗法 635

4.1.6.4 刺激耳穴时常见的反应 639

4.1.6.5 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640

4.1.6.6 治疗取穴原则和配方 641

4.1.6.7 提高耳针疗效的几个基本因素 642

4.1.7 耳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643

4.1.7.1 从耳穴与经络的关系探讨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 643

4.1.7.2 从耳穴与脏腑的关系探讨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 644

4.1.7.3 从耳穴与神经的关系探讨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 646

4.1.7.4 从耳穴与神经体液的关系探讨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 647

4.1.7.5 有关耳针作用原理的学说 648

4.2 头针 652

4.2.1 头针的起源与发展 652

4.2.2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653

4.2.3 刺激区的定位与主治 653

4.2.3.1 以头颅解剖部位定位为主 653

4.2.3.2 以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为主 655

4.2.3.3 以伏脏伏象定位为主 656

4.2.4.1 体位 659

4.2.4.2 进针法 659

4.2.4 操作方法 659

4.2.4.3 行针法 660

4.2.4.4 出针 660

4.2.4.5 疗程 660

4.2.5 适应范围 660

4.2.6 注意事项 660

4.2.7 头针的现代研究概况 660

5.1.1.1 扶正祛邪 663

5.1.1 针灸治病的作用原理 663

5.1 治疗总论 663

第5章 针灸治疗 663

5.1.1.2 调和阴阳 665

5.1.1.3 疏通经络 666

5.1.2 施治原则 667

5.1.2.1 补虚与泻实 667

5.1.2.2 清热与温寒 669

5.1.2.3 调法 671

5.1.2.4 治标与治本 671

5.1.2.5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673

5.1.2.6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673

5.1.3.1 八纲证治 674

5.1.3 辨证论治 674

5.1.3.2 脏腑证治 677

5.1.3.3 经络证治 683

5.1.4 针灸处方 687

5.1.4.1 选穴原则 687

5.1.4.2 配穴方法 692

5.1.5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694

5.1.5.1 五输穴的运用 695

5.1.5.2 原、络穴的运用 696

5.1.5.4 郄穴的运用 697

5.1.5.5 八会穴的运用 697

5.1.5.3 俞、募穴的运用 697

5.1.5.6 八脉交会穴的运用 699

5.1.5.7 下合穴的运用 700

5.1.5.8 交会穴的运用 700

5.1.6 逢时辨证选穴法 701

5.1.6.1 子午流注纳甲法 704

5.1.6.2 子午流注纳子法 707

5.1.6.3 灵龟八法 709

5.1.6.4 飞腾八法 714

5.2 治疗各论 715

5.2.1 辨证治疗 715

中风 715

头痛 717

眩晕 719

不寐 720

感冒 721

咳嗽 723

哮喘 725

呕吐 727

呃逆 728

胃痛 729

腹痛 731

泄泻 732

便秘 733

脱肛 735

腰痛 736

癃闭 737

水肿 738

遗精 739

阳痿 740

血证 741

郁证 744

胁痛 745

黄疸 747

惊悸、怔忡 748

痹证 750

痿症 751

足跟痛 752

月经不调 754

带下 756

疝气 757

急惊风 758

疳积 759

风疹 761

扭伤 762

目赤肿痛 762

耳聋、耳鸣 763

失音 764

牙痛 766

咽喉肿痛 766

高热 768

晕厥 769

中暑 771

5.2.2.1 传染性疾病 772

流行性腮腺炎 772

5.2.2 辨病治疗 772

病毒性肝炎 776

细菌性痢疾 780

流行性乙型脑炎 78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88

百日咳 790

肺结核病 793

疟疾 796

(一)呼吸系统疾病 799

急性支气管炎 799

5.2.2.2 内科疾病 799

慢性支气管炎 802

支气管哮喘 805

支气管扩张 809

肺炎 812

胸膜炎 814

(二)消化系统疾病 817

急、慢性胃炎 817

消化性溃疡 822

胃下垂 825

急、慢性肠炎 827

急、慢性胆囊炎 830

食管炎 833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835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 838

心律失常 838

原发性高血压病 842

低血压 84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848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851

肢端动脉痉挛症 855

心肌炎 857

贫血 860

(四)造血系统疾病 860

白细胞减少症 86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865

(五)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868

慢性肾小球肾炎 868

肾下垂 871

尿路感染 873

慢性前列腺炎 876

前列腺肥大 878

睾丸炎 882

男性不育症 884

男性功能低下 887

(六)内分泌系统疾病 890

单纯性甲状腺肿 89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89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896

尿崩症 898

(七)代谢性疾病 901

糖尿病 901

痛风 904

高脂血症 907

(八)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910

三叉神经痛 910

面神经炎 913

原发性面肌痉挛 917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920

末梢神经炎 922

臂丛神经痛 924

坐骨神经痛 926

肋间神经痛 930

截瘫 932

神经性头痛 935

癫痫 938

脑血管意外 941

震颤性麻痹 945

周期性麻痹 948

重症肌无力 950

神经衰弱 952

精神分裂症 954

癔症 957

发作性唾病 959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960

急性脊髓炎 962

脊髓侧束硬化症 964

脊髓空洞症 966

阿尔采默氏老年性痴呆 967

5.2.2.3 骨伤科疾病 969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969

落枕 972

颈椎病 974

肩关节周围炎 977

肱骨外上髁炎 981

腕管综合征 983

腰椎间盘突出症 986

急性腰扭伤 989

慢性腰肌劳损 992

梨状肌综合征 995

肥大性脊柱炎 998

腱鞘囊肿 1001

踝关节扭伤 1002

风湿性关节炎 1004

类风湿性关节炎 1007

急性乳腺炎 1010

5.2.2.4 外科疾病 1010

乳腺增生病 1013

急性阑尾炎 1015

急性肠梗阻 1019

痔疮 1022

胆道蛔虫症 1025

胆石症 1028

慢性胰腺炎 1032

泌尿系结石 1035

血栓闭塞 性脉管炎 1038

(一)妇科疾病 1041

痛经 1041

5.2.2.5 妇产科疾病 1041

经闭 1044

功能性子宫出血 1046

子宫脱垂 1048

盆腔炎 1051

子宫颈炎 1053

外阴白色病变 1055

外阴瘙痒 1057

更年期综合征 1058

不孕症 1060

妊娠呕吐 1062

(二)产科疾病 1062

产力异常 1064

胎位不正 1067

产后尿失禁 1068

产后宫缩痛 1070

产后少乳 1071

5.2.2.6 儿科疾病 1073

小儿营养不良 1073

婴儿腹泻 1075

小儿遗尿 1078

小儿脑性瘫痪 1080

小儿麻痹后遗症 1083

先天愚型 1087

小儿多动症 1089

5.2.2.7 皮肤科疾病 1090

湿疹 1092

神经性皮炎 1093

荨麻疹 1095

带状疱疹 1098

银屑病 1100

过敏性紫癜 1102

寻常痤疮 1104

斑秃 1106

白癜风 1108

扁平疣 1110

5.2.2.8 眼科疾病 1112

近视 1112

麦粒肿 1114

急性结膜炎 1116

色盲 1118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1120

视神经炎 1122

视神经萎缩 1124

电光性眼炎 1126

青光眼 1127

5.2.2.9 耳鼻喉、口腔科疾病 1129

梅尼埃病 1129

急、慢性鼻炎 1132

过敏性鼻炎 1134

急、慢性鼻窦炎 1135

急、慢性咽喉炎 1137

急、慢性扁桃体炎 1139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141

咽感觉异常 1143

复发性口疮 1145

牙龈炎 1146

5.2.2.10 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147

5.2.2.11 其他 1151

戒烟 1151

戒毒 1153

减肥 1154

美容 1156

5.3 针灸临床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 1158

5.3.1 针灸对呼吸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 1158

5.3.2 针灸对循环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 1161

5.3.3 针灸对消化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 1169

5.3.4 针灸对泌尿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 1173

5.3.5 针灸对生殖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 1175

5.3.6 针灸对运动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 1177

5.3.7 针灸对物质代谢调整作用的研究 1178

5.3.8 针灸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 1179

5.3.9 针灸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 1182

第6章 实验针灸 1184

6.1 实验针灸概述 1184

6.1.1 实验针灸学的定义和任务 1184

6.1.2.1 研究针灸作用原理 1185

6.1.2 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1185

6.1.2.2 研究经络活动规律探讨经络实质 1186

6.1.2.3 关于现代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探讨 1186

6.1.3 实验针灸学的研究方法 1187

6.1.3.1 临床实验(试验) 1188

6.1.3.2 形态学研究方法 1188

6.1.3.3 功能研究 1188

6.1.3.4 动物实验 1189

6.1.3.5 其他研究方法 1189

6.1.4.1 实验针灸学与传统针灸学的关系 1190

6.1.4 实验针灸学与传统针灸学的关系 1190

6.1.4.2 实验针灸学和中医药学的关系 1191

6.1.5 实验针灸学发展概况及展望 1191

6.2 针灸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1194

6.2.1 选题 1195

6.2.1.1 科研课题的结构、来源和分类 1195

6.2.1.2 选题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1200

6.2.2 科学假说的建立 1202

6.2.2.1 科学假说及其作用 1202

6.2.2.3 建立假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203

6.2.2.2 怎样建立假说 1203

6.2.2.4 假说的检验 1204

6.2.3 科研计划与实验设计 1204

6.2.3.1 科研计划 1204

6.2.3.2 实验设计 1205

6.2.3.3 专业设计 1205

6.2.3.4 实验误差及其控制方法 1213

6.2.3.5 实验的统计学设计 1215

6.2.4 预试、观察、记录及其他 1227

6.2.4.1 预试 1227

6.2.4.2 观察 1227

6.2.5 实验资料的处理和分析 1228

6.2.4.3 记录 1228

6.2.5.1 资料的系统化整理和数据特征的揭示 1229

6.2.5.2 实验资料的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1231

6.2.6 科研结论与资料解释 1256

6.2.7 科研论文的撰写 1257

6.2.7.1 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1257

6.2.7.2 科研论文的写作步骤 1261

6.3 针灸研究中的动物实验方法 1262

6.3.1.1 尽可能做到与人类的基本情况相近似 1263

6.3.1 动物实验的基本要求 1263

6.3.1.2 保证复制的规范化、模型的标准化和可重复性 1266

6.3.1.3 保证模型的适用性和可控制性 1266

6.3.1.4 简便易行,经济可靠 1266

6.3.2 针灸实验常用动物的选择 1267

6.3.2.1 狗的生物特性、用途和选择 1267

6.3.2.2 兔的生物特性、用途和选择 1267

6.3.2.3 大、小白鼠的用途和选择 1268

6.3.2.4 猫的生物特性、用途和选择 1268

6.3.3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1268

6.3.3.1 实验动物的捉拿和固定 1269

6.3.3.2 动物实验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1274

6.3.3.3 动物麻醉方法 1276

6.3.3.4 实验动物的术前准备和标本的采集 1281

6.3.4 几种动物病理模型的复制 1283

6.3.4.1 实验性发热模型的复制 1283

6.3.4.2 实验性哮喘模型的复制 1284

6.3.4.3 实验性胃溃疡模型的复制 1284

6.3.4.4 急性中毒性肝炎、肝坏死模型的复制 1285

6.3.4.5 实验性急性腹膜炎模型的复制 1285

6.3.4.6 休克模型的复制 1285

6.3.4.8 急性中毒性肾病模型的复制 1286

6.3.4.7 白细胞减少和增多症模型的复制 1286

6.3.4.9 中医阳虚和阴虚模型的复制 1287

6.3.4.10 其他 1287

6.3.5 动物穴位的定位方法 1287

6.3.5.1 比较解剖取穴法 1288

6.3.5.2 模拟骨度法 1288

第7章 针刺镇痛与针刺麻醉 1290

7.1 概述 1290

7.2 痛觉与痛觉测定 1291

7.2.1 痛觉的一般概念 1291

7.2.2 痛觉测定方法 1292

7.2.2.2 热辐射法 1293

7.2.2.1 机械法 1293

7.2.2.3 电刺激法 1294

7.2.2.4 化学刺激法 1294

7.2.2.5 聚焦超声法 1295

7.2.3 痛觉学说 1295

7.2.3.1 特异学说 1295

7.2.3.2 型式学说 1296

7.2.3.3 闸门控制学说 1297

7.2.3.4 化学感受学说 1299

7.3.1 针刺镇痛的临床观察 1300

7.3 针刺镇痛 1300

7.3.2 针刺镇痛作用的实验 1301

7.3.2.1 人体针刺镇痛的实验 1301

7.3.2.2 动物针刺镇痛的实验 1302

7.4 针刺麻醉 1302

7.4.1 针麻特点 1303

7.4.1.1 运用安全 1303

7.4.1.2 病员保持清醒状态能提高手术的准确率 1303

7.4.1.3 生理干扰较轻,有利于患者康复 1303

7.4.1.4 针刺麻醉的方法 1304

7.4.2 针麻临床规律探讨 1316

7.4.2.3 选穴配方与针麻效果的关系 1317

7.4.2.1 个体差异与针麻效果的关系 1317

7.4.2.2 手术操作与针麻效果的关系 1317

7.4.2.4 辅助用药与针麻效果的关系 1318

7.5 针刺镇痛机理研究 1319

7.5.1 经络论 1319

7.5.2 神经体液论 1320

7.5.2.1 中枢体液因素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320

7.5.2.2 外周体液因素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324

第8章 针灸文献 1326

8.1 古代针灸文献概述 1399

8.2 古代医家针灸学术思想和贡献 1399

8.3 针灸歌赋选 1441

8.4 针灸文献现代研究概况 1469

附篇 针灸器材 1482

(1)毫针 1482

(2)罐具 1483

(3)灸疗仪器 1483

(4)电针仪器 1485

(5)腧穴特种治疗仪 1486

(6)电针参数测试仪 1490

(7)经穴探测仪 1490

(8)针灸经络教具模型的研制开发 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