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平及哲学思想的迭变 1
一 早期的学习生活(1895~1919) 2
二 涉入哲学领域(1919~1923) 4
三 由实用主义转向新实在论(1923~1927) 9
四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1927~1937) 14
五 创立新理学体系(1937~1949) 16
六 哲学思想的波折(1949~1985) 19
第二章 最哲学的形上学 25
一 形而上学命题的性质 25
二 彻底的实在论 31
三 新理学体系的逻辑结构 38
一 理智的分析与总括 52
第三章 新理学的方法论 52
二 辨名析理 60
三 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之区别 76
四 神秘主义直觉与形而上学“正的方法” 83
五 新理学方法的历史考察 89
第四章 人生境界说 95
一 抽象的人性论 95
二 理性、意志、情感 100
三 理想人格学说 118
四 简短的结语 130
一 中国近现代史上中西文化论争 134
第五章 中西文化观 134
二 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的演变 152
三 文化类型说 161
四 “生产家庭化底文化”与“生产社会化底文化” 166
五 中国文化发展的模式 170
第六章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及其方法 177
一 疑古与释古 177
二 澄清传统哲学的概念、命题 182
三 寻求哲学发展的根据 186
四 中国哲学的精神 194
一 哲学的本质及其价值 209
第七章 后期哲学思想述评 209
二 共相与殊相 215
三 人生境界说新释 219
四 抽象继承法 221
五 “旧邦新命” 230
第八章 冯友兰与中国现代哲学 233
一 中西哲学合流的一个侧面 234
二 冯友兰与中国近现代实证主义思潮 240
三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47
年谱 249
后记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