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畜牧业》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矶,李易方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00920232
  • 页数:67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前的畜牧业 1

第一节 古代畜牧业的起源与发展 1

一、古代畜牧业的演变 1

二、古代畜牧兽医技术及其国际影响 6

第二节 近代畜牧业的兴衰 10

一、传统畜牧业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变化 10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畜牧业 14

三、新中国建立前夕的畜牧业 20

第二章 新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24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时期(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年) 24

一、畜牧业生产的迅速恢复 24

二、实现合作化,组织起来发展畜牧业 28

第二节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 36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畜牧业严重受挫 36

二、畜牧生产在纠正“左”的错误和国民经济调整中恢复和发展 40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 48

一、畜牧业随着方针、政策的变化而出现起伏 49

二、畜牧业管理机构的变更和业务工作开展状况 53

第四节 畜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九七七——一九八八年) 58

一、两年间局部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58

二、改革开放使畜牧业全面增长 61

三、牧业生产逐步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69

四、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80

五、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制手段加强宏观管理 81

第三章 农区、牧区、城市郊区畜牧业的发展 84

第一节 农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84

一、农区畜牧业的特点 85

二、农区畜牧业的经济地位 88

三、农区畜牧业结构的主要变化 92

四、畜牧业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 95

五、农区草地的开发利用 99

第二节 牧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104

一、牧区的特点 104

二、牧区的地位和作用 107

三、牧区经济政策的变革和畜牧业生产的变化 109

四、牧区畜牧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111

五、改进饲养管理 125

第三节 城市郊区畜牧业的兴起 127

一、城市郊区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 128

二、现代化蛋鸡和肉鸡生产体系的建设 134

三、城郊奶牛业的发展 140

四、城郊养猪业的发展 142

五、经济特区建设“贸工牧”型出口创汇基地 144

六、名、特、优畜禽产品在大中城市郊区的发展情况 146

第四章 各类畜禽饲养业的发展 149

第一节 养猪业 149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 149

二、曲折发展和现状 153

三、生产经营上的进步 155

四、产品加工和外销 155

第二节 养牛业 157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 158

二、曲折发展和现状 159

三、产销管理 162

四、产品的加工和利用 163

第三节 马、驴饲养业 164

一、养马业 164

二、养驴业 165

三、马和驴种间杂交的后代 166

第四节 骆驼饲养业 167

一、概况 167

二、中国骆驼的特点 167

第五节 养羊业 168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 168

二、曲折发展和现状 169

三、产品的经营、加工和销售 172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 175

第六节 养禽业 175

二、曲折发展和现状 178

三、禽蛋经营的改进 180

四、家禽产品加工和出口 181

第七节 养兔业 182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 182

二、发展状况和市场趋向 183

第八节 养蜂业 185

一、产区分布和品种资源 185

二、曲折发展和现状 186

三、生产管理和技术进步 188

四、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190

第九节 特用经济动物饲养业 191

一、鹿 191

二、貂 193

四、貉 194

三、麝鼠 194

五、鸽 195

六、鹌鹑 196

七、珍珠鸡 196

八、火鸡 197

第五章 畜禽品种改良和繁殖技术的改进 198

第一节 畜禽良种场和配种站的建设 198

一、良种场 198

二、配种站 203

第二节 畜禽的杂交改良和杂种优势的利用 205

一、马种改良 205

二、绵羊改良 208

三、猪种改良 214

四、黄牛改良 215

五、水牛改良 216

六、奶山羊改良 217

第三节 畜禽新品种推广和地方良种选育 219

一、新品种推广 220

二、地方畜禽良种选育 227

第四节 畜禽繁殖技术的改进 238

一、人工授精技术 238

二、精液保存 242

三、人工控制繁殖技术 245

四、胚胎移植 246

五、家禽人工孵化 246

六、蜜蜂的繁殖技术 247

第六章 饲料生产与草地建设 248

第一节 饲料生产的演变 248

一、农业生产集中管理时期 248

二、农村经济改革时期 251

第二节 饲料生产与利用 253

一、精饲料类 253

二、粗饲料类 255

三、青绿饲料类 257

四、动物蛋白饲料类 258

第三节 草地开发与建设 258

一、草地资源利用状况 259

二、天然草地保护以 264

三、草地建设 268

第四节 发展饲料工业 275

一、饲料加工工业 275

二、饲料添加剂工业 279

三、饲料机械的制造、使用和推广 280

四、饲料科学配方的研究与推广 281

五、饲料质量监测 282

第七章 家畜、家禽保健 284

第一节 兽医机构与法规建设 284

一、兽医防疫机构 284

二、畜禽检疫机构 288

四、疫病普查 290

三、药械制造与监察机构 290

五、兽医法规 291

第二节 畜禽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293

一、“预防为主”综合防制 293

二、主要传染病的防制 294

三、检疫工作的开展 305

第三节 畜禽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和驱虫药物 309

一、耕牛血吸虫病 310

二、猪囊虫病 313

三、羊疥癣病 314

四、驱虫药物的推广应用 315

第四节 畜禽普通病的防治 317

一、普通病的危害 317

二、普通病的防治 319

第五节 中兽医和中西兽医结合 322

一、团结、使用、教育、提高民间兽医 322

二、继承发扬中兽医学遗产,中西兽医结合 323

三、兽医针灸术 327

四、中草药的研究 329

第六节 兽医药品、器械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331

一、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 331

二、兽医药品与器械的生产 337

三、兽医药品与器械经营的归口管理 338

第八章 畜牧业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 342

第一节 畜牧业计划管理和经济调节手段 342

一、畜牧业计划 342

二、畜产品收购 345

三、畜产品价格 350

四、牧业税收 354

五、牧业信贷 358

六、牧业投入 360

第二节 国营、集体、个体(私营)畜牧业企业的经营管理 364

一、国营畜牧企业的经营管理 364

二、集体畜牧业经济的经营管理 367

三、个体(私营)畜牧业经济的经营管理 371

第三节 种畜场和畜牧兽医站等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 375

一、种畜场的经营管理 375

二、畜牧“三站”的经营管理 378

第四节 牧工商联合企业的经营管理 383

一、牧工商联合企业的兴起与发展 383

二、巩固和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384

三、逐步完善经营体制和提高管理水平 385

第九章 畜牧兽医教育事业 388

第一节 高等畜牧兽医教育 389

一、调整和增设院、系 389

二、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材 393

三、培养师资 397

四、研究生教育 399

六、科学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 401

五、函授教育 401

第二节 中等畜牧兽医教育 407

一、调整和增设中等畜牧兽医学校 407

二、制订教学计划及编写教材 411

三、培养少数民族中级技术人才 412

四、部分畜牧兽医学校简介 413

第三节 畜牧兽医干部培训 417

一、重点培训基层专业人员 417

二、培训提高专业技术干部 419

三、培训农牧业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 422

第四节 农牧民和工人业余教育 423

一、利用“民校”等对农牧民开展业余教育 423

二、举办各种畜禽饲养技术训练班 424

三、开展专业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 425

第十章 科学研究 429

第一节 科学研究机构 429

一、科学研究机构的建设 429

二、主要畜牧科学研究机构 433

三、科研队伍和研究条件 442

第二节 科学研究管理 444

一、国家科委对农牧业科技发展的领导和管理 446

二、农业部门对科研单位的领导和管理 449

三、科研单位内部的管理 451

第三节 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进步 454

一、草原、饲料科技取得新成就 455

二、饲料营养学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迅速 457

三、现代繁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457

四、培育畜禽品种、品系和利用杂种优势 458

五、养蜂和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及饲养技术的新发展 462

六、兽医科学技术有重大发展 463

七、中兽医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466

八、高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 467

九、畜牧资源调查、区域规划和专业标准化 469

一、学会组织和发展简史 472

第十一章 学会工作 472

第一节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472

二、抗美援朝期间,组织畜牧兽医志愿工作队 475

三、编辑出版书刊,普及科学知识 475

四、组织调查研究,培训技术人才 476

五、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477

六、推进各学科的深入研究 482

七、举办技术咨询业务 484

八、地方学会工作简介 484

第二节 中国养蜂学会 486

一、组织学术交流,促进养蜂科技活动的开展 488

二、开展国际学术交往 489

三、普及养蜂科学知识,开展科技咨询服务 491

四、推动地方学会发展 492

一、健全学会组织,设置专业组 494

二、召开学术讨论会,组织学术交流 494

第三节 中国草原学会 494

三、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497

四、编印刊物,开展科普宣传 498

第四节 中国奶牛协会 498

一、奶牛育种和管理技术的改进 499

二、推广新技术 500

三、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技术交流 500

四、普及科学知识 501

第五节 全国畜牧业经济研究会 501

第十二章 国际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 505

第一节 以中苏合作为主的阶段 505

一、中苏技术合作 506

二、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 508

三、引进畜禽和牧草良种 508

第二节 援助第三世界国家为主的阶段 509

一、援助第三世界国家 509

二、科学技术合作 516

三、专业考察和学术交流 517

第三节 对外开放阶段 518

一、考察和互访 519

二、学术和技术交流 523

三、合作合资开发 527

结束语 541

后记 548

附录一 中国畜牧业大事记(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年) 550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一九八五年六月十八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597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一九八二年六月四日国务院发布) 602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一九八五年二月十四日国务院发布) 610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国务院发布) 615

附录六 中国畜牧业基本情况统计表(附表共21个) 625

附录七 中国畜牧业十一年连续增长 654

彩色插图目录 659

英文目录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