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比较文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维之主编;崔宝衡,李万钧副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310005236
  • 页数:402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章 马克思和比较文学 1

第一节 “世界文学”的发现 2

第二节 重视比较方法 5

第三节 比较研究的实际应用 10

一、为求解决文学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0

二、为求正确评价作家作品 13

三、为求辨明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和风格 17

第四节 马克思与跨学科研究 20

一、文学和经济学 21

二、文学和历史学 25

三、文学和哲学 29

四、文学艺术和宗教 31

第二章 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 36

第一节 法国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37

一、法国比较文学的开拓者 37

二、法国比较文学界的泰斗 43

三、当代法国学派及其新发展 49

第二节 影响研究的领域和方法 59

一、誉舆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类 59

二、渊源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类 62

三、媒介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类 66

第三章 美国学派与平行研究 74

第一节 美国比较文学的产生 74

一、美国比较文学的发源 74

二、美国比较文学的转机 77

第二节 美国学派的形成 79

一、韦勒克向法国学派挑战 80

二、雷马克和奥尔德里奇的贡献 82

三、美国学派赖以形成的背景 87

第三节 平行研究和科际研究 88

一、平行研究 89

二、科际研究 93

第四章 苏联比较文学 96

第一节 苏联比较文学的发展道路 96

一、苏联比较文学的历史渊源 96

二、20--50年代初的比较文学状况 102

第二节 苏联的比较文学理论 109

一、争论及研究重点的转移 109

二、苏联学派的理论特点 111

第五章 中国比较文学 121

第一节 清末民初至解放前的中国比较文学 121

一、文学改良运动--比较文学的发端 121

二、新文学运动--比较文学的勃兴 130

第二节 中国比较文学的新时代 141

一、50至80年代--比较文学从沉寂到复兴 141

二、研究实绩 147

第三节 港台比较文学 162

一、发展概略 162

二、研究实绩 169

第六章 “二希”文学的世界影响 180

第一节 希腊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183

一、希腊神话的影响 183

二、希腊史诗的影响 185

三、希腊戏剧的影响 187

第二节 希腊文学对东方文学的影响 191

一、希腊文学在古代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191

二、东方社会变动中的希腊文学 196

第三节 希伯来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201

一、希伯来文化和基督教文化 201

二、对中世纪文学的影响 203

三、对莎士比亚、文艺复兴的影响 205

四、对十七--十九世纪文学的影响 208

五、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 210

第四节 希伯来文学对东方文学的影响 213

一、拜占庭文化和东方文化 213

二、对伊斯兰文学的影响 217

三、对印度、日本、东南亚文学的影响 221

四、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23

第七章 中外短篇小说比较研究 228

第一节 中国短篇小说与西方短篇小说比较 228

一、关于性格塑造 228

二、关于浪漫主义精神 232

三、关于类型和结构 239

四、关于叙事手法和结局 244

五、关于系列小说 252

第二节 中国短篇小说与东方短篇小说比较 259

一、中国短篇小说对朝鲜短篇小说的影响 259

二、中国短篇小说对日本短篇小说的影响 263

三、中国短篇小说对越南短篇小说的影响 267

一、不同的演变轨迹与不同的结构 270

第八章 中外长篇小说比较研究 270

第一节 中国长篇小说与西方长篇小说比较 270

二、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及选材眼光的区别 284

三、倾向性的表现方式及民族意识的区别 298

四、关于续书 304

第二节 中国长篇小说与东方长篇小说比较 306

一、朝鲜长篇小说的中国影响 307

二、日本长篇小说的中国影响 314

三、越南长篇叙事文学的中国影响 317

四、缅甸、泰国长篇小说的中国影响 323

第九章 中外戏剧比较研究 325

第一节 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比较 325

一、中西戏剧的共同点 325

二、中西戏剧的不同点 331

三、莎士比亚、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 350

第二节 中国戏剧与东方戏剧比较 353

一、日本戏剧中的中国戏剧因素 354

二、越南戏剧的中国戏剧渊源 357

三、中印戏剧的若干异同 360

第十章 中外诗学比较研究 363

第一节 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 363

一、对立、丰富、变化的理论源头 363

二、宗经说的权威体系和多元的开放体系 371

三、西方诗学的镜子价值 387

第二节 中国诗学与东方诗学比较 394

一、中日诗学的几点相互影响 394

二、中印诗学的“味”、“韵”比较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