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名词化对比研究 认知·功能取向的理论解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高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0470632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认知语言理论为导向,兼收语法理论的某些观点,分析英汉语名词的几个侧面。

引言 1

第一章 英汉语名词化研究概述 3

1.1 关于英语名词化的研究 3

1.1.1 分析句法框架内的名词化研究 3

1.1.2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下的名词化研究 5

1.1.3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下的名词化研究 9

1.1.4 认知语法理论下的名词化研究 14

1.2 关于汉语名词化的研究 16

1.2.1 朱德熙等(1961)的主要观点 17

1.2.2 名物化研究新视角 18

1.3 现有名词化现象解释的不足之处 22

第二章 名词化相关理论概念及本课题的理论框架 24

2.1 基本概念 24

2.1.1 事物范畴 24

2.1.2 语法性质和语法特征 25

2.1.3 范畴观 25

2.1.4 连续统 26

2.2 关于词类的认识 28

2.2.1 静态词类与动态词类 28

2.2.2 词类的原型理论和连续统 28

2.2.3 关于名词和动词 29

2.3 本研究的理论取向和方法 31

2.3.1 认知·功能倾向的语言观 31

2.3.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论述方式 32

2.4 本书的理论框架 32

2.4.1 事件认知框 32

2.4.2 转喻是名化运作的认知机制 34

2.4.3 “参照体—目标”构式 35

2.4.4 “功能再分化”及“品级转移” 35

2.5 本书研究重点 37

2.6 本书研究目标 38

2.7 语料来源 39

第三章 动词名化:词汇层面的对比 40

3.0 引言 40

3.1 题元角色名词化 41

3.1.1 英语常见的动词名化后缀 41

3.1.2 英汉语零缀派生题元角色名词化 46

3.1.3 后缀派生题元角色名词化 49

3.2 名词源派生名词 55

3.2.1 英语名词再名化实例 55

3.2.2 汉语名词再名化实例 56

3.3 事件名词 56

3.3.1 事件名词的特征 57

3.3.2 汉语的名动词 61

3.3.3 名化词的“过程”义和“结果”义 64

3.3.4 英语V-ing派生词与汉语名动词 67

3.4 本章小结 68

第四章 英语V-ing结构 70

4.0 引言 70

4.1 V-ing形式 71

4.1.1 V-ing结构名称辨析 71

4.1.2 V-ing形式的语义特征 73

4.1.3 V-ing形式与动词派生词(DN)的区别 73

4.1.4 不同层面的名词化 77

4.2 行为动作名词化、叙实性名词化、宾格V-ing结构 78

4.2.1 A型:行为动作名词化结构 78

4.2.2 B型:叙实性动名词结构 82

4.2.3 C型:宾格V-ing结构(Accusative V-ing construction) 87

4.3 汉语“N的V”结构 89

4.3.1 V-ing名词化结构与“NP的VP”的异同 90

4.3.2 “N的V”结构中与V共现的语义角色 94

4.3.3 V-ing名词化结构与“N的V”的语用预设功能 95

4.3.4 “N的V”负载旧信息,同时预设一个命题 96

4.4 本章小结 98

第五章 名词化:动名特征的消长 100

5.0 引言 100

5.1 动词特征范畴 101

5.1.1 时态范畴的调整 101

5.1.2 体貌标记的隐现 102

5.1.3 语态的抵消 102

5.1.4 否定标记的选择 103

5.1.5 及物性的衰退 104

5.1.6 语气和情态范畴 105

5.1.7 动词特征范畴小结 105

5.2 名化词体现的名词特征 106

5.3 汉语名化词体现的名词性 107

5.3.1 名化类别和一般特征 107

5.3.2 名词化实现的句法方式 109

5.4 汉语句法位置上动名特征消长的表现 110

5.4.1 主宾位上V动性丧失 110

5.4.2 动词性不同程度的消失 112

5.5 动名转化过程体现的动词性强弱呈梯度渐变 114

5.6 本章小结 118

第六章 英语“X-er”与汉语“X-de” 119

6.0 引言 119

6.1 “X-er”派生词与“X-de”短语的构造成分 122

6.1.1 英语X-er派生词的多视角分类 122

6.1.2 X-er构式中X的词性多样化 123

6.1.3 X-de短语中的X 124

6.2 X-er与X-de的指称范围 126

6.2.1 X-er的指称范围 126

6.2.2 X-de的指称范围 127

6.3 X-er与X-de的语义角色 128

6.3.1 X-er体现的常见语义角色 128

6.3.2 X-de体现的语义角色 129

6.3.3 根据X-er派生词与词基之间的语义关系分类 129

6.3.4 “VP的”的多义性 130

6.4 X-er和X-de体现的不同词汇化程度 132

6.4.1 词汇化进程三阶段 132

6.4.2 固化程度不同的X-er和X-de 133

6.5 X-er和X-de构造与转指的限制及相关解释 135

6.5.1 X-er派生渠道的阻塞现象 135

6.5.2 X-er合成词的构造倾向 137

6.5.3 X-de独立指称的条件 138

6.6 X-er和X-de的语用功能和文体特征 142

6.6.1 回指功能 142

6.6.2 “VP的”的语用特点 146

6.6.3 X-er派生词语和称代式“VP的”的文体色彩 147

6.7 X-er派生系统语义范围扩展的认知解释 148

6.7.1 “可识别性特征”是X-er派生名词所指的共性 148

6.7.2 隐喻和转喻是X-er名词语义扩展的动因 150

6.7.3 X-er工具名词的情态意味 151

6.8 本章小结 152

第七章 属格名词化结构 154

7.0 引言 154

7.1 属格特征概述 156

7.1.1 属格是典型范畴 156

7.1.2 典型领有关系 157

7.1.3 属格的不对称性 158

7.1.4 属格结构NP1与NP2之间的语义关系 158

7.2 何谓“属格名词化” 160

7.3 属格名词化结构NP充当领属语的制约性 162

7.3.1 受影响原则与感事格原则 162

7.3.2 属格名词化结构是一种“参照体—目标”构式 163

7.4 领属语充当参照体的条件 166

7.4.1 领属语充当参照体的条件之一:话题性 166

7.4.2 领属语充当参照体的条件之二:信息度 172

7.5 属格结构体现的作格性 175

7.5.1 作格动词的一般特征 175

7.5.2 作格动词与非作格动词 176

7.5.3 动名词和事件名词后的of补语与原句成分的对应 178

7.6 本章小结 181

第八章 虚义动词与名词化 183

8.0 引言 183

8.1 虚义动词概说 183

8.1.1 术语问题 183

8.1.2 何谓“虚义动词” 185

8.2 虚义动词的语义特征 186

8.3 虚义动词的句法特点 188

8.4 虚义动词的语用功效 190

8.4.1 句法功能 190

8.4.2 修辞功能 193

8.5 英汉虚义动词结构的异同 196

8.5.1 英汉虚义动词结构的共性 196

8.5.2 英汉虚义动词结构的差异 199

8.6 虚义动词结构的认知解释 204

8.7 本章小结 209

第九章 名词化歧义现象 211

9.0 引言 211

9.1 何谓“歧义” 211

9.1.1 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 212

9.1.2 歧义的性质 213

9.1.3 歧义与多义 214

9.2 名词化歧义现象 214

9.2.1 名词化语义倾向概述 214

9.2.2 构词层面上的歧义 216

9.2.3 属格结构歧义 223

9.2.4 汉语“N的V”、“对N的V”及“VN”等结构的歧义 226

9.3 名词化消歧相关的理论 232

9.3.1 区分不同层面的名化——排歧的前提 232

9.3.2 语境“凸显”相关的述义侧面有助于排歧 232

9.3.3 “概念自主性”为自动排歧提供内在基础 232

9.4 歧义的机制 233

9.5 本章小结 235

第十章 转喻—词类转化的理据 237

10.0 引言 237

10.1 关于“转喻” 237

10.2 转喻和隐喻的异同 239

10.2.1 相邻联想与相似联想 239

10.2.2 隐喻与转喻的区别 241

10.3 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 242

10.3.1 转喻的三大认知特征 242

10.3.2 认知转喻观与传统转喻观 243

10.4 转喻涉及的各种认知框架 244

10.4.1 何谓“认知框架” 244

10.4.2 常见的认知框架 245

10.5 转喻的认知原则和语用原则 257

10.5.1 认知原则 258

10.5.2 语用原则 261

10.6 转喻模型 262

10.7 转喻在动词名化中的体现 263

10.8 本章小结 265

第十一章 结束语 267

11.1 认知语法对名词和动词的定义 267

11.2 动词名化 267

11.3 名动互转体现的不对称性 268

11.4 名动互转——“参照体—目标”框架内的特殊转喻 269

11.5 联想——名动互转的心理机制 269

11.6 结论 270

参考文献 273

术语英汉对照表 293

后记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