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黄土地上走出的电影路 1
1.我的童年 我的大学 我的性格 2
2.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中国的小说家 8
3.《黄土地》、《一个和八个》是反传统的电影 12
4.莫言的《红高粱》和我的《红高粱》 13
5.刘恒的《伏羲伏羲》和我的《菊豆》 16
6.苏童的《妻妾成群》和我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22
7.我拍《代号美洲豹》是为了帮朋友的忙 29
8.王朔的作品诱惑力很大 30
第二章《秋菊打官司》内情种种 33
1.陈源斌的《万家诉讼》和我的《秋菊打官司》 33
2.采用纪实风格的原委 35
3.《秋菊打官司》剧组体验生活内情 39
4.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拍摄《秋菊打官司》的困难 41
5.关于偷拍 43
6.《秋菊打官司》想表现什么? 44
7.我尽量在培养自己对人的关注 47
8.台湾新电影对我的启发 49
9.我现在最重视的还是怎样把故事讲出来 53
10.好电影不在获奖里 好电影在人心里 55
第三章 我何以看好姜文,偏爱红色 59
1.导演在摄制组应该和大家风雨同舟 59
2.导演应该把跟演员的交流放在第一位 62
3.姜文是中国最优秀的青年演员 65
4.李保田是一个有全面素养的演员 67
5.我喜欢在我的电影中使用红色,这与我是陕西人有关 69
6.我最喜欢的还是《红高粱》 69
7.我的影片大都以女性为主角,其因在于我所选择的小说 72
8.改编要抓住原作中的那个“魂” 73
第四章 从来没想过要迎合外国人 74
1.于《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开禁公映 75
2.我没有迎合外国人 75
3.参加电影节的感受 80
4.要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84
5.我们做的其实是铺路石的工作 87
第五章《活着》是部大悲剧 90
1.选择余华小说的原因 92
2.躲到幕后拍《活着》 94
3.同“第五代”的惯性较量 95
4.不让《活着》走极端 99
5.《活着》关注的是普通人 100
6.要让观众笑一笑 102
7.《活着》中的皮影戏 104
8.《活着》是葛优的里程碑 106
9.《活着》不是政治电影 109
10.《活着》是回归抑或是创新? 111
第六章 拍一部风格化的电影 117
1.《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会是一部风格化的电影 118
2.选择南方题材是一种巧合 119
3.和演员的合作,导演必须尊重演员的个性 123
4.忠实的再现不是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目的 129
5.随时对剧本进行调整是我的拍片习惯 131
6.我离大师的距离还很远 134
7.中国电影一定要国际化 138
8.张艺谋的意愿:拍真正大制作的电影 143
第七章 面临新的选择的思考 146
1.我对自己比较清醒 146
2.我对都市并不陌生 150
3.无论是拍现代还是拍古董,关键是要把镜头对准人 152
4.拍都市电影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觉 154
5.互相模仿和启发是电影创作中的正常现象 156
6.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157
7.我仍然会和巩俐合作 161
8.中国文化对我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163
第八章 把《有话好好说》当处女作来拍 167
1.寻求不断地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167
2.这部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幽默、好看 169
3.在摄影方式上和已往的电影不同 175
4.一不留神就可能是“第七代” 180
5.关于和姜文、李保田的再次合作 183
6.瞿颖也有她的优点 189
第九章 谈演员 谈自己 谈摄影 191
1.导演是演员的一面镜子 191
2.演员自身应有的素质 193
3.演员所有的那种灵气很重要 195
4.演员要会处理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矛盾 198
5.好演员改作导演比一个好摄影改作导演要好 199
6.对于不同的演员要看锅下菜 201
7.视听语言有时也相当重要 203
8.乡土题材并非我所长 205
9.信誉靠自身的循环 207
10.和我合作的三位摄影师 208
11.永远不能问电影是什么 211
第十章 一部小制作电影和由此引发的大话题 214
1.张艺谋来到河北赤城 214
2.拍一部真实的儿童电影 216
3.全部启用非职业演员 217
4.让他们真真实实地演自己的事情 219
5.看起来很纪实,但又不同于纯粹的纪录片 221
6.这部电影起码能做到平易近人 222
7.我不想使新片成为前一部片子的延续 223
8.为什么拍小制作电影 224
9.要用新的电影去打破外国人的欣赏习惯 225
10.我不同意我“表现落后”的说法 228
11.我看国内外的年轻导演 229
12.第五代电影并未结束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