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0
一、气学源流 10
二、气与气功 30
三、气与阴阳五行 37
四、五运六气 48
上篇 53
第一章 气血的生理 53
第一节 气的生理 53
一、气的基本概念 53
二、气的生成 61
三、气的分类 65
四、气的运动及其运动形式 80
五、气的生理功能 94
第二节 血的生理 102
一、血的基本概念 102
二、血的生成 102
三、血的循行 105
四、血的生理功能 107
一、气和血的关系 110
第三节 气血与精、神、津液的关系 110
二、气与精、神、津液的关系 113
三、血和精、神、津液的关系 116
第二章 气血的病理 124
第一节 气的病因 124
一、气的病因 124
二、血的病因 134
第二节 气血的病机 144
一、气的病机 144
一、血的病机 154
第三节 气血同病病机 161
第四节 气、血、痰、淤、水之间的病理影响 164
一、气与血 164
二、气与痰 166
三、气与淤 167
四、气与水 167
五、血与痰 168
六、血与淤 169
八、痰与淤 170
七、血与水 170
九、痰与水 171
十、淤与水 172
第三章 气血的症、证、病的诊断 176
第一节 症、证、病的基本概念 176
一、症、证、病概念的沿革 176
二、症、证、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80
三、证候的特点和内容 181
四、证候的结构和形式 184
一、气失常的症状 189
第二节 气血失常的症状 189
二、血失常的症状 201
三、脏腑经络病变定位指征 210
第三节 气血失常的证候诊断 225
一、气病的证候诊断 225
二、血病的证候诊断 228
三、气血同病的证候诊断 231
第四节 气血病症的诊断要求 240
一、病名诊断的原则 241
二、关于疾病诊断的内容 242
第四章 气血疾患的治疗 248
第一节 气病的治疗 248
一、气虚的治疗 248
二、气陷的治疗 251
三、气脱的治疗 252
四、气滞的治疗 254
五、气逆的治疗 257
六、气闭的治疗 259
第二节 血病的治疗 264
一、血虚的治疗 265
二、血脱的治疗 268
三、血淤的治疗 268
四、血热的治疗 272
五、血寒的治疗 273
六、出血的治疗 274
第三节 气血同病的治疗 291
一、基本原则 291
二、常用治法 295
第一节 气血病的常用药物 300
一、气病的常用药物 300
第五章 气血病的常用方药 300
二、血病常用药物 314
三、气血同病的常用药物 340
第二节 气血病的常用方剂 343
一、气病的常用方剂 343
二、血病的常用方剂 356
三、气血同病的常用方剂 374
一、五脏气虚的证治 380
第一节 气虚的证治 380
第一章 气的证治 380
下篇 380
二、六腑气虚的证治 391
三、脏腑气虚证治 400
第二节 气滞的证治 407
一、五脏气滞证治 407
二、六腑气滞证治 419
第三节 气逆证 430
一、肺气上逆证 430
二、肝气上逆证 432
三、胃气上逆证 434
四、大肠气逆证 436
五、胆气上逆证 438
六、冲任气逆证 440
第四节 气陷、气脱、气闭的证治 442
一、气陷证 442
二、气脱证 444
三、气闭证 446
第一节 血虚证治 449
一、心血虚证 449
第二章 血的证治 449
二、肝血虚证 451
三、心脾两虚证 452
四、心肝血虚证 454
五、肾精亏损证 456
六、肝肾精亏证 458
第二节 血淤证治 460
一、上焦淤血证 460
二、中焦淤血证 469
三、下焦淤血证 472
四、经络淤血证 476
一、肝经血热证 478
第三节 血热证治 478
二、热入血分证 480
三、气血两燔证 484
四、淤热搏结证 487
第四节 血寒证 489
一、寒凝血络证 489
二、寒滞肝脉证 491
三、胞宫虚寒证 494
一、咳血 498
第五节 出血证治 498
二、衄血 505
三、吐血 517
四、便血 523
五、尿血 526
六、阴道流血 533
第三章 气血的证治 543
一、气滞血淤证 543
二、气血两虚证 546
三、气不摄血证 548
四、气随血脱证 551
第四章 气血病辨证论治述要 554
第一节 胃脘痛病 554
第二节 膨胀病 580
第三节 痛经病 604
第四节 崩漏病 619
第五章 关于气血的研究进展 639
第一节 气本质的研究 639
第二节 血淤本质的研究 643
一、心气虚本质的研究 648
第三节 脏腑本质的研究 648
二、肺气虚本质的研究 651
三、脾虚本质的探讨 657
四、关于肝本质的研究 663
五、肾虚本质的研究 666
第四节 气功本质的研究 679
一、气功本质的探索 680
二、气功作用的探索 683
〔附〕方剂索引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