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导 中医基础分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导》专家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7715493
  • 页数:205 页
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单元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一、整体观念 1

二、辨证论治 1

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 2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4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5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6

第四单元 五脏 7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7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12

三、五脏与五志、五液、五体、五官九窍的关系 13

第五单元 六腑 14

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14

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15

第六单元 奇恒之腑 16

一、脑 17

二、女子胞 17

一、气 18

第七单元 气血津液 18

二、血 21

三、津液 22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23

第八单元 经络 24

一、十二经脉 24

二、奇经八脉 25

三、经络的生理与应用 26

第九单元 病因 27

一、六淫 27

三、七情内伤 29

二、疠气 29

四、饮食所伤 30

五、劳逸损伤 31

六、痰饮 31

七、瘀血 32

第十单元 发病 32

一、邪正与发病 32

二、内外环境与发病 32

第十一单元 病机 33

一、邪正盛衰 33

二、阴阳失调 35

三、气血失常 37

四、津液代谢失常 39

五、内生“五邪” 40

六、五脏阴阳气血失调 42

七、六腑功能失调 47

八、奇恒之腑功能失调 48

第十二单元 治则 49

一、治病求本 49

二、扶正祛邪 50

三、调整阴阳 50

五、三因制宜 51

四、调理气血 51

中医诊断学 52

第一单元 绪论 52

第二单元 望诊 52

一、望神 52

二、望面色 53

三、望形态 54

四、望头颈五官九窍 55

五、望皮肤 56

六、望络脉 57

七、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58

一、舌诊概说 59

第三单元 望舌 59

二、正常舌 60

三、望舌质 60

四、望舌苔 63

第四单元 闻诊 66

一、听声音 66

二、口气、病室气味 67

第五单元 问诊 68

一、问寒热 68

三、问头身 69

二、问汗 69

四、问胸胁脘腹 70

五、问耳目 71

六、问饮食与口味 72

七、问睡眠 73

八、问二便 73

第六单元 脉诊 75

一、脉诊概说 75

二、平脉 75

三、浮、濡、芤脉 75

五、弦、紧、滑、涩脉 76

四、沉、弱脉 76

六、洪、实、细、虚、微脉 77

七、长、短脉 78

八、缓、迟、数脉 79

九、结、代、促脉 79

第七单元 按诊 80

一、按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80

二、按诊的内容 80

第八单元 八纲 81

一、概述 81

二、表里 81

三、寒热 82

四、虚实 83

五、阴阳 85

第九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86

一、气病辨证 86

二、血病辨证 87

三、气血同病辨证 87

四、津液病辨证 88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89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89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90

三、脾与胃病辨证 91

四、肝胆病辨证 93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94

六、脏腑兼证 95

第十一单元 经络辨证 96

一、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病证的临床表现 96

二、督脉、任脉病证的临床表现 97

第十二单元 六经辨证 97

一、三阳病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 97

三、合病、并病、传经、直中的概念 98

第十三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 98

二、三阴病证的临床表现 98

一、卫分证、气分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 99

二、营分证、血分证的临床表现 99

三、卫气营血的一般传变规律和特殊传变 99

第十四单元 三焦辨证 99

一、三焦病证的临床表现 100

二、三焦病证的顺传与逆传 100

第十五单元 四诊与辨证的运用 100

一、辨证要点 100

二、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100

二、归经 102

一、四气和五味 102

中药学 102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102

三、升降浮沉 103

四、有毒无毒 103

第二单元 中药的应用 103

一、中药的配伍 103

二、用药禁忌 103

三、用药剂量 103

桂枝 104

麻黄 104

一、辛温解表药 104

第三单元 解表药 104

四、用法 104

紫苏 105

荆芥 105

防风 105

白芷 105

生姜 105

薄荷 106

二、辛凉解表药 106

苍耳子 106

藁本 106

羌活 106

香薷 106

辛夷 106

蝉蜕 107

桑叶 107

菊花 107

葛根 107

柴胡 107

淡豆豉 108

一、清热泻火药 108

第四单元 清热药 108

升麻 108

蔓荆子 108

牛蒡子 108

石膏 109

知母 109

栀子 109

夏枯草 109

芦根 109

黄连 110

黄芩 110

黄柏 110

淡竹叶 110

天花粉 110

二、清热燥湿药 110

龙胆草 111

苦参 111

三、清热凉血药 111

生地黄 111

玄参 111

紫草 112

金银花 112

四、清热解毒药 112

水牛角 112

赤芍 112

牡丹皮 112

连翘 113

蒲公英 113

大青叶 113

牛黄 113

鱼腥草 113

射干 113

紫花地丁 114

白花蛇舌草 114

穿心莲 114

马齿苋 114

青黛 114

土茯苓 114

板蓝根 114

白头翁 114

山豆根 114

熊胆 115

白薇 115

地骨皮 115

青篙 115

五、清虚热药 115

鸦胆子 115

白鲜皮 115

秦皮 115

马勃 115

银柴胡 116

胡黄连 116

第五单元 泻下药 116

一、攻下药 116

大黄 116

芒硝 116

三、峻下逐水药 117

郁李仁 117

甘遂 117

芦荟 117

二、润下药 117

番泻叶 117

火麻仁 117

大戟 118

芫花 118

巴豆 118

牵牛子 118

第六单元 祛风湿药 118

独活 119

防己 119

秦艽 119

木瓜 119

桑寄生 119

白花蛇 119

络石藤 120

第七单元 芳香化湿药 120

苍术 120

五加庄 120

威灵仙 120

稀莶草 120

厚朴 121

藿香 121

砂仁 121

白豆蔻 121

佩兰 121

茯苓 122

薏苡仁 122

泽泻 122

第八单元 利水渗湿药 122

草果 122

车前子 123

金钱草 123

茵陈篙 123

猪苓 123

滑石 123

木通 123

附子 124

第九单元 温里药 124

萆薢 124

地肤子 124

瞿麦 124

石韦 124

海金沙 124

通草 124

干姜 125

肉桂 125

吴茱萸 125

第十单元 理气药 126

高良姜 126

小茴香 126

丁香 126

花椒 126

细辛 126

橘皮 127

枳实 127

木香 127

香附 127

薤白 127

青皮 127

佛手 128

川楝子 128

乌药 128

沉香 128

荔枝核 129

柿蒂 129

青木香 129

第十一单元 消食药 129

山楂 129

莱菔子 129

鸡内金 129

第十二单元 驱虫药 130

使君子 130

槟榔 130

麦芽 130

谷芽 130

神曲 130

苦楝皮 131

贯众 131

雷丸 131

榧子 131

第十三单元 止血药 131

小蓟 131

艾叶 132

茜草 132

大蓟 132

白及 132

地榆 132

三七 132

槐花 133

白茅根 133

侧柏叶 133

蒲黄 133

仙鹤草 133

棕搁炭 133

川芎 134

郁金 134

延胡索 134

炮姜 134

第十四单元 活血祛瘀药 134

血余炭 134

丹参 135

益母草 135

桃仁 135

红花 135

牛膝 135

莪术 136

鸡血藤 136

乳香 136

姜黄 136

虎杖 136

?虫 137

一、化痰药 137

第十五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137

苏木 137

自然铜 137

五灵脂 137

三棱 137

没药 137

水蛭 137

半夏 138

桔梗 138

瓜蒌 138

贝母 138

天竹黄 139

竹沥 139

白附子 139

白芥子 139

旋覆花 139

天南星 139

竹茹 139

白前 140

前胡 140

海蛤壳 140

海藻 140

昆布 140

黄药子 140

二、止咳平喘药 140

杏仁 140

百部 140

紫苑 141

枇杷叶 141

款冬花 141

马兜铃 141

桑白皮发 141

苏子 141

葶苈子 141

白果 142

第十六单元 安神药 142

磁石 142

龙骨 142

酸枣仁 142

朱砂 142

合欢皮 143

羚羊角 143

第十七单元 平肝息风药 143

远志 143

琥珀 143

柏子仁 143

牡蛎 144

代赭石 144

钩藤 144

天麻 144

石决明 144

地龙 145

白僵蚕 145

珍珠母 145

珍珠 145

全蝎 145

决明子 145

蜈蚣 145

刺蒺藜 146

第十八单元 开窍药 146

麝香 146

石菖蒲 146

冰片 146

苏合香 146

党参 147

黄芪 147

第十九单元 补虚药 147

人参 147

一、补气药 147

白术 148

甘草 148

西洋参 148

淫羊藿 149

鹿茸 149

蜂蜜 149

二、补阳药 149

扁豆 149

山药 149

太子参 149

大枣 149

杜仲 150

续断 150

菟丝子 150

巴戟天 150

冬虫夏草 150

紫河车 150

补骨脂 150

蛤蚧 151

当归 151

三、补血药 151

沙苑子 151

肉苁蓉 151

益智仁 151

骨碎补 151

狗脊 151

仙茅 151

熟地黄 152

何首乌 152

白芍 152

麦门冬 153

沙参 153

龟板 153

龙眼肉 153

阿胶 153

四、补阴药 153

鳖甲 154

天门冬 154

石斛 154

玉竹 154

百合 154

拘杞子 154

黄精 155

墨旱莲 155

女贞子 155

第二十单元 收涩约 155

五味子 155

乌梅 155

山茱萸 155

芡实 156

莲子 156

乌贼骨 156

诃子 156

桑螵蛸 156

肉豆蔻 156

赤石脂 157

马钱子 157

第二十一单元 外用药 157

金樱子 157

硫黄 157

椿皮 157

浮小麦 157

麻黄根 157

五倍子 157

雄黄 158

炉甘石 158

硼砂 158

明矾 158

露蜂房 158

蛇床子 158

方剂学 159

第一单元 总论 159

方剂的组成原则 159

方剂的变化运用 160

第二单元 解表剂 160

桂枝汤 161

辛温解表 161

麻黄汤 161

小青龙汤 162

九味羌活汤 162

辛凉解表 163

银翘散 163

桑菊饮 16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3

扶正解表 163

败毒散 164

第三单元 泻下剂 164

寒下 164

大承气汤 164

济川煎 165

十枣汤 165

逐水 165

第四单元 和解剂 165

麻予仁丸 165

润下 165

温脾汤 165

温下 165

和解少阳 166

小柴胡汤 166

篙芩清胆汤 166

调和肝脾 166

四逆散 166

逍遥散 166

半夏泻心汤 167

调和肠胃 167

痛泻要方 167

第五单元 清热剂 168

清气分热 168

白虎汤 168

竹叶石膏汤 168

清营凉血 169

清营汤 169

犀角地黄汤 169

清热解毒 169

凉膈散 169

黄连解毒汤 169

清脏腑热 170

清瘟败毒饮 170

龙胆泻肝汤 170

普济消毒饮 170

气血两清 170

左金丸(原名回令丸) 171

玉女煎 171

芍药汤 171

白头翁汤 172

清骨散 172

清虚热 172

青篙鳖甲汤 172

清胃散 172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 172

导赤散 172

当归六黄汤 173

清热祛暑 173

六一散(原名益元散) 173

清暑益气汤 173

第六单元 温里剂 173

温中祛寒 173

理中丸 173

四逆汤 174

回阳救逆 174

吴茱萸汤 174

大建中汤 174

小建中汤 174

回阳救急汤 175

温经散寒 175

当归四逆汤 175

第七单元 表里双解剂 175

解表攻里 175

第八单元 补益剂 176

葛根黄芩黄连汤 176

解表清里 176

防风通圣散 176

大柴胡汤 176

补气 177

四君子汤 177

参苓白术散 177

补中益气汤 177

生脉散 178

补血 178

四物汤 178

当归补血汤 178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179

归脾汤 179

气血双补 180

八珍汤 180

补阴 180

六味地黄丸 180

大补阴丸 180

一贯煎 181

左归丸 181

七宝美髯丹 181

补阳 181

肾气丸 181

朱砂安神丸(又名安神丸) 182

酸枣仁汤 182

滋养安神 182

右归丸 182

重镇安神 182

第九单元 安神剂 182

天王补心丹 183

甘麦大枣汤 183

第十单元 开窍剂 183

凉开 183

安宫牛黄丸 183

第十一单元 固涩剂 184

苏合香丸 184

玉屏风散 184

紫雪 184

温开 184

至宝丹 184

四神丸 185

真人养脏汤 185

牡蛎散 185

金锁固精丸 185

固冲汤 185

枳实薤白桂枝汤 186

半夏厚朴汤 186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 186

行气 186

第十二单元 理气剂 186

厚朴温中汤 187

天台乌药散 187

降气 187

苏子降气汤 187

定喘汤 187

活血祛瘀 188

第十三单元 理血剂 188

丁香柿蒂汤 188

橘皮竹茹汤 188

旋覆代赭汤 188

桃核承气汤 189

血府逐瘀汤 189

复元活血汤 189

补阳还五汤 189

止血 190

大黄麈虫丸 190

生化汤 190

温经汤 190

七厘散 190

小蓟饮子 191

十灰散 191

咳血方 191

黄土汤 191

第十四单元 治风剂 191

川芎茶调散 192

牵正散 192

疏散外风 192

消风散 192

小活络丹 193

平熄内风 193

羚角钩藤汤 193

镇肝熄风汤 193

天麻钩藤饮 194

大定风珠 194

地黄饮子 194

第十五单元 治燥剂 194

滋阴润燥 195

麦门冬汤 195

轻宣润燥 195

杏苏散 195

清燥救肺汤 195

百合固金汤 196

玉液汤 196

增液汤 196

养阴清肺汤 196

第十六单元 祛湿剂 196

燥湿和胃 196

茵陈篙汤 197

清热祛湿 197

八正散 197

藿香正气散 197

平胃散 197

三仁汤 198

甘露消毒丹 198

二妙散 198

利水渗湿 198

五苓散 198

防己黄芪汤 198

实脾散 199

真武汤 199

温化水湿 199

五皮散 199

猪苓汤 199

萆薜分清饮 200

苓桂术甘汤 200

祛风胜湿 200

独活寄生汤 200

羌活胜湿汤 200

第十七单元 祛痰剂 200

小陷胸汤 201

清气化痰丸 201

清热化痰 201

二陈汤 201

燥湿化痰 201

温胆汤 201

滚痰丸 202

治风化痰 202

半夏白术天麻汤 202

止嗽散 202

第十八单元 消导化积剂 202

保和丸 202

健脾丸 202

枳实消痞丸 203

乌梅丸 203

第十九单元 驱虫剂 203

木香摈榔丸 203

枳术丸 203

枳实导滞丸 203

肥儿丸 204

第二十单元 痈疡剂 204

仙方活命饮 204

阳和汤 204

四妙勇安汤 204

犀黄丸 204

苇茎汤 205

大黄牡丹汤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