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编 化学工业发展概况 1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前的化学工业 3
第一节 民族资本化工企业 4
第二节 帝国主义侵华遗留下来的化工企业 5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的化工企业 7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化工企业 7
第二章 三十五年的历程 11
第一节 全面恢复化工生产,为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1
第二节 建设重点化工基地,改造私营化工企业 14
一、重点建设吉林、兰州、太原化工区 14
二、基本完成对私营化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
第三节 探索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道路 18
一、发挥中央和地方办化学工业的积极性 18
二、自力更生发展氮肥工业 19
三、试办经济实体性质的工业公司 20
第四节 在十年动乱中奋力前进 23
第五节 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6
第三章 化学工业的巨大变化 30
第一节 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化学工业体系 30
第二节 化学工业的布局得到改善 32
第三节 化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34
第四节 职工队伍逐步壮大 36
第二编 主要行业 41
第四章 化学肥料工业 41
第一节 氮肥 43
一、中型氮肥厂的发展 44
二、小型氮肥厂的发展 53
三、大型氮肥厂的引进和发展 61
四、化肥催化剂 65
第二节 磷肥 67
一、从低浓度磷肥起步 68
二、向高浓度复合肥料发展 75
第三节 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 77
第五章 化学矿山工业 82
一、化工地质队伍的成长 83
第一节 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壮大 83
二、化工矿产资源的勘探成果 88
第二节 生产建设不断发展 89
一、恢复和改造老矿 90
二、大力建设重点矿山 93
三、加快大矿建设,积极发展中小矿 97
四、蓬勃发展的新起点 100
一、采矿方法的研究 102
第三节 采矿、选矿的技术进步 102
二、选矿技术的进展 103
三、设计水平的提高 104
第六章 硫酸工业 106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硫酸工业 107
第二节 硫酸工业的恢复和起步 109
第三节 硫酸工业的发展 113
第七章 纯碱工业 118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纯碱工业 119
第二节 老厂的恢复和发展 124
第三节 联合制碱技术 128
第四节 新厂的建设 131
第八章 氯碱工业 134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氯碱工业 134
第二节 蓬勃发展的三十五年 136
第三节 氯产品的发展 143
第九章 无机盐工业 146
第一节 建立无机盐工业的基础 150
第二节 发展新品种,采用新技术 154
第三节 扩大深度加工,向精细化、专用化发展 157
第十章 煤化学工业 161
第一节 煤的气化 162
一、合成气 162
二、城市煤气 168
三、工业用燃料气 168
第二节 煤的液化 169
第三节 煤焦油工业 170
第四节 电石及乙炔化工 175
第十一章 石油化工和有机原料工业 180
第一节 以粮食和煤焦油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 182
第二节 以炼厂气和重质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初步发展 183
第三节 以轻油和轻柴油为原料建设大型石油化工基地 188
第四节 石油化工的发展使有机原料工业进入新的阶段 194
第十二章 合成橡胶工业 198
第一节 合成橡胶工业的起步 199
第二节 技术攻关会战 201
一、氯丁橡胶技术攻关会战 201
二、丁苯橡胶技术攻关会战 204
三、顺丁橡胶技术攻关会战 205
第三节 巩固成绩,开拓前进 209
第十三章 合成纤维工业 213
第一节 合成纤维工业的起步——己内酰胺的开发和生产 215
第二节 仿棉纤维维尼纶和仿毛纤维聚丙烯腈的开发和生产 217
第三节 聚酯纤维单体的发展历程 221
第四节 建立大型生产基地 223
第五节 多种用途的合成纤维单体 225
第十四章 合成树脂和塑料工业 228
第一节 我国合成树脂和塑料工业的发展历程 229
第二节 通用塑料的蓬勃发展 232
一、以煤为主要原料的热固性树脂 232
二、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聚氯乙烯树脂 236
三、以石油为原料的聚烯烃树脂 237
一、通用工程塑料 242
第三节 工程塑料的开发 242
二、特种工程塑料 244
第四节 塑料加工 247
第十五章 农药工业 249
第一节 有机氯农药投产,揭开了化学农药工业的序幕 250
第二节 高效农药的开发,农药向多品种发展 253
第三节 发展农药加工,提高农药药效 257
第四节 加强科技工作,提高农药工业技术水平 259
第五节 取代六六六、滴滴涕,加快发展高效低残留新农药 263
第十六章 染料工业 265
第一节 建立新中国染料工业基础 267
第二节 染料工业发展的新阶段 271
第三节 中间体和助剂 273
第十七章 涂料工业 277
第一节 两个三十四年的对比 278
第二节 涂料工业建立了初步基础 281
第三节 涂料工业迅速发展 283
第十八章 橡胶工业 291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橡胶工业 293
第二节 橡胶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成长 297
一、医治战争创伤,积极恢复生产 297
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支援抗美援朝 299
三、加强管理,改造老厂,开展重点建设 301
第三节 橡胶工业生产的扩大和发展 305
一、改善生产力布局和进行企业调整 305
二、组建中国橡胶工业公司,生产全面发展 308
三、加强内地建设,推进地区橡胶制品生产的配套 311
第四节 橡胶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13
一、拨乱反正,打好产品质量翻身仗 313
二、贯彻调整方针,增强企业活力 315
第十九章 医药工业 320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医药工业 323
一、旧中国的医药工业 323
二、解放区的医药工业 326
第二节 医药工业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329
一、建立全民所有制药厂 330
二、大力发展原料药 332
三、扶植私营药厂发展生产 334
四、生产抗美援朝急需的药品 334
五、进行企业民主改革,加强生产管理 335
第三节 加强医药工业的重点建设 336
第四节 建立医药工业托拉斯 342
第五节 十年动乱中的医药工业 345
第六节 医药工业的新发展 347
第二十章 国防化工 352
第一节 自力更生,艰苦创建国防化学工业 353
一、为核工业配套的化工产品 353
二、为航天工业配套的化工产品 354
三、为航空工业配套的化工产品 356
四、其他通用化工产品的应用 357
第二节 军民结合,继续前进 359
一、扩大产品应用,加快生产发展 360
二、国防化工新技术向民用转移 361
第二十一章 感光材料和磁性记录材料 363
第一节 感光材料工业的形成 364
第二节 感光材料的彩色化 366
第三节 感光材料向多品种发展 370
第四节 磁性记录材料 371
第二十二章 化学试剂工业 375
第一节 创立化学试剂工业 377
第二节 化学试剂工业的迅速发展 380
第三节 化学试剂工业在曲折中前进 383
第四节 化学试剂质量全面提高 386
第二十三章 精细化学品工业 389
第一节 催化剂 390
第二节 助剂 393
一、纺织染整与合成纤维助剂 394
二、塑料助剂 395
三、橡胶助剂 398
四、涂料助剂 399
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 400
第四节 生物化工和溶剂 403
第五节 精细化工的新领域 407
一、饲料添加剂 408
二、食品添加剂 410
三、水处理剂 411
四、合成香料 412
五、皮革化学品 412
六、造纸化学品 413
第二十四章 化工机械工业 415
第一节 为恢复化工生产服务,建立化工机械工业技术基础 416
一、为化工企业恢复生产和扩建服务 416
二、统一标准规范,研制新设备 423
第二节 以研制化肥设备为重点,扩大化工机械制造能力 424
一、组建科研队伍,加强基础建设 424
二、为建设中小型氮肥厂提供成套生产装置 426
三、为基本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提供装备 428
四、防腐蚀技术和非金属材料应用 431
五、机械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432
第三节 提高化工机械质量,发展新产品 434
一、调整产品方向 434
二、加强质量管理 435
三、科研与新产品试制取得显著成绩 436
第三编 主要事业和化工学会 443
第二十五章 化工科学研究事业 443
第一节 组建科技队伍,创建科研机构 446
第二节 壮大科研力量,形成科研体系 448
第三节 贯彻调整方针,开展攻关会战 451
第四节 十年动乱,曲折前进 456
第五节 面向经济建设,科研欣欣向荣 457
一、选准研究课题,制订科研划规,加强科研成果推广 458
二、开展了科研单位的全面整顿工作 458
三、对科技体制、技术开发方法和实验方法进行了改革 459
四、提高科研队伍的素质,提高研究工作的起点和水平,增强自主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460
第二十六章 化工基本建设 465
一、建设准备工作的开始 466
第一节 建设前期工作 466
二、建设准备工作的起伏 467
三、建设准备工作全面发展 470
第二节 设计工作 473
一、组建化工勘察设计队伍 473
二、设计工作的进展和挫折 474
三、勘察设计工作的发展 480
第三节 建筑安装 486
一、组建施工队伍 486
二、建设大型化工基地 488
三、面向全国化工建设 490
四、大型氮肥和乙烯的施工 493
五、调整整顿,开拓前进 496
第四节 生产准备工作 500
一、建立工作基础 500
二、生产准备工作的巩固和提高 502
第二十七章 化工技术标准化工作 507
第一节 逐步建立化工标准化工作基础 508
第二节 全面开展化工标准化工作 511
一、健全标准化机构,壮大标准化专业队伍 512
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515
三、标准化推动了检测技术水平提高 517
四、标准化提高了生产的经济效益 518
第二十八章 化工科技情报 520
第一节 艰苦创业的十八年 521
第二节 欣欣向荣的新时期 525
一、化工情报信息网络的恢复和发展 525
二、文献检索系统的初步形成 526
三、化工情报刊物的系列化和多样化 527
四、情报调研的普及和深化 528
五、情报交流和咨询服务的加强和扩大 530
六、逐步开展技术情报的有偿服务 531
第二十九章 化工科技出版工作 534
第一节 化工科技出版工作的创建 535
第二节 打开出版工作的局面 536
第三节 出版工作的发展 538
第四节 化工出版工作的新时期 540
第三十章 化工教育事业 544
第一节 概述 544
第二节 化工高等教育 548
一、学校的发展 548
二、专业、教学计划与教材 550
三、科学研究、研究生、留学生 552
四、教师队伍 555
五、教学质量 556
一、化工中等专业教育 557
第三节 化工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 557
二、化工技工教育 562
第四节 化工职工教育 563
一、职工的文化与技术教育 563
二、管理干部的教育 566
三、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教育 567
四、职工高、中等教育 568
第三十一章 化工外事工作 571
第一节 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技术经济合作 572
第二节 化工外事工作在动荡中前进 576
第三节 化工外事工作蓬勃发展 580
第三十二章 中国化工学会 587
第一节 中国化工学会的前身 587
第二节 中国化工学会的组建 592
第三节 学会工作的新进展 597
一、学术会议丰富多采 599
二、技术教育和科普工作欣欣向荣 601
三、技术咨询顾问活动日益活跃 602
四、对外学术交流有新发展 603
五、编辑出版工作稳步前进 603
结束语 606
一、坚持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 606
二、搞好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 608
三、必须改革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 609
四、搞好化学工业的战略布局 610
五、调整化学工业的企业结构 611
六、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612
七、合理利用资源,提倡大家办化工 614
八、充分利用两种资金、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615
附录一 化学工业大事年表 617
附录二 中国化学工业基本情况统计 656
附录三 世界化学工业基本情况统计 678
彩色插图目录 685
人名索引 690
英文目录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