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自德奎利亚尔的警告--我国人口问题的国际背景 1
序 杜闻贞 1
第三次人口浪潮的冲击波 2
增长的极限与没有极限的增长 7
世界人口控制寄希望于中国 11
二、人口大国的忧虑--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 16
高速驶来的人口列车 16
急剧膨胀的需求压力 20
良机莫再错过 27
三、当心大自然的惩罚--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失衡 30
丰富的总量 低下的“人均” 31
芸芸众生使生态环境超载运行 35
“坦塔罗斯”的悲剧不能重演 42
给“母亲英雄”戴红花的日子 46
四、迟醒的人口意识--我国人口理论和人口政策的曲折发展 46
一场悲剧性的人口问题大论战 49
历史车轮迎来了人口理论的春天 53
五、一项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 60
人口发展战略“不可须臾离也” 60
数量控制为主 质量结构两翼齐飞 63
适度人口目标和零增长战略 68
六、人类要学会控制自己--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74
计划生育是人类繁衍从无序到有序的桥梁 74
推迟了5年的中国11亿人口日 78
发展是最好的避孕吗 81
“提倡只生一个孩子”的是是非非 83
七、我国人口控制的主战场--要把计划生育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88
农民--支撑整个民族大厦的人口主体 88
农村--关系人口控制全局的战略重点 92
人口控制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96
守住控制人口的“大堤” 103
八、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必须十分重视提高人口的质量 106
对0.5和1.8的忧思 106
优生学不是伪科学 110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成其为人 115
九、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我国人口城市化途径的选择 121
人口城市化--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121
“城市病”的滋生和人口转移中的碰撞 125
城镇化--中国特色的人口城市化道路 129
十、“白发浪潮”来临前的思索--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对策 136
老龄化 新问题 136
尊老 敬老 养老 142
让老龄人大有作为 146
十一、国策与民意的强烈反差--对生育行为要加以引导 150
明智的决策与困惑的现实 150
历史的考察与理性的思索 154
关键在于引导 159
十二、卓有远见的超前投入--对中学生进行人口教育很有必要 165
一支潜在的生育大军 165
一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168
一串颇有说服力的数字 171
十三、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改革开放形势下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174
新形势下人口发展的契机和难题 174
流动大军和“超生游击队” 178
旧脐带的断裂和新机制的探求 182
附录 199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188
后记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