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1.1 术语和定义 1
1.2 老式离子交换色谱 2
1.3 现代离子交换色谱 3
1.4 本书的内容 4
参考文献 6
第二章 离子交换树脂及分离原理 7
2.1 离子交换树脂 8
2.1.1 有机树脂 8
2.1.2 硅基树脂 10
2.1.3 螯合树脂 10
2.2 离子交换平衡 11
2.2.1 分配系数 11
2.2.2 容量因子 12
2.3.1 借亲和力差的分离 13
2.3 阳离子交换柱的色谱分离 13
2.3.2 借形成络合物的分离 14
2.3.3 有机溶剂效应 15
2.4 阴离子交换柱的色谱分离 15
2.4.1 借亲和力差的分离 15
2.4.2 借形成络合物的分离 16
2.5 螯合树脂分离金属离子 18
2.5.1 亚胺基二乙酸树脂 18
2.4.3 有机溶剂的影响 18
2.5.2 异硫脲树脂 21
2.5.3 新型树脂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三章 检测器 25
3.1 引言 26
3.1.1 选择性检测器的通用检测器 26
3.2 电导检测器 27
3.2.1 定义和方程 27
3.2.2 池工作原理 30
3.2.3 电导率的测量 31
3.2.4 硬件及检测器的操作 32
3.3 紫外一可见检测器 32
3.3.1 直接检测 33
3.3.2 后置柱衍生法 36
3.3.3 硬件及检测器操作 37
3.4 电化学检测器 40
3.4.1 检测器原理 41
3.4.2 检测器类型 42
3.4.3 后置柱衍生法 42
3.4.4 脉冲技术 43
3.4.5 硬件及检测器操作 43
3.5 其它检测器 44
参考文献 45
4.1 引言 48
第四章 电导阴离子色谱Ⅰ:抑制型 48
4.2 分离及检测原理 50
4.2.1 仪器 50
4.2.2 分离柱 52
4.2.3 抑制柱 53
4.2.4 空心纤维离子交换抑制柱 57
4.2.5 酸离子化作用及淋洗液和样品电解电导 59
4.2.6 淋洗液 61
4.3 应用 64
4.3.1 空气和水污染 66
4.3.2 工业应用 71
4.3.3 临床化学 72
4.3.4 超痕量阴离子分析 73
4.3.5 金属阴离子 73
4.4 样品溶解和方法的联合 75
4.5 离子色谱的干扰 76
参考文献 79
第五章 电导阴离子色谱Ⅱ:非抑制型 86
5.1 引言 87
5.1.1 背景及理论 87
5.1.2 色谱分离 88
5.1.3 色谱峰的解释 90
5.2 淋洗液 92
5.2.1 概述 92
5.2.2 苯甲酸盐 93
5.2.3 邻苯二甲酸盐 95
5.2.4 柠檬酸盐 95
5.2.5 苯甲酸 96
5.2.6 碱性淋洗液 99
5.3 离子交换树脂 101
5.3.1 表面涂渍的硅胶 101
5.3.2 XAD-1阴离子树脂 102
5.3.3 树脂颗粒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104
5.4 阴离子的保留时间 106
5.4.1 用苯甲酸盐及邻苯二甲酸盐淋洗液的保留时间 106
5.4.2 淋洗液浓度的影响 108
5.4.3 树脂容量的影响 111
5.4.4 pH的影响 115
5.5 灵敏度 116
5.5.1 各种方法灵敏度比较 116
5.5.2 背景电导率 118
5.5.3 样品峰的电导率 119
5.6 浓缩技术 123
5.7.1 饮水中的阴离子 127
5.7.2 蒸汽冷凝水和锅炉供水中氯离子及硫酸根的测定 127
5.7 应用 127
5.7.3 发酵麦芽浆中阴离子 129
参考文献 130
第六章 电导阳离子色谱Ⅰ:抑制型 132
6.1 引言 132
6.2 分离和检测原理 133
6.2.1 分离柱 133
6.2.2 抑制柱 135
6.2.3 淋洗液 136
6.3 应用 136
6.3.1 环境方面的应用 138
6.3.2 工为方面的应用 139
6.3.3 临床上的应用 140
6.4 阳离子分析的最新进展 141
参考文献 142
第七章 电导阳离子色谱Ⅱ:非抑制型 144
7.1 引言 144
7.2 分离原理 145
7.2.1 树脂 145
7.2.2 淋洗液 148
7.2.3 色谱峰的解释 148
7.3 碱金属离子的分离 149
7.4 镁及碱土金属离子的分离 153
7.5 胺阳离子的分离 157
7.6 用络合淋洗液分离 161
7.6.1 原理 162
7.6.2 含酒石酸盐的淋洗液 162
7.6.3 α-羟基异丁酸淋洗液 166
7.6.4 结论 166
参考文献 168
第八章 用分光光度计和电化学检测器的离子色谱法 169
8.1 引言 169
8.2 用分光光度检测器的分离 170
8.2.1 非金属阴离子交换分离 170
8.2.2 金属阴离子的交换分离 171
8.2.3 阳离子交换分离 176
8.2.4 螯合树脂分离 179
8.2.5 仪器设计 179
8.3 用电化学检测的分离 180
8.3.1 阴离子交换分离 180
8.3.2 阳离子交换分离 181
参考文献 183
第九章 离子排斥分配色谱法 185
9.1 术语和定义 185
9.2 分离原理和实例 186
9.3 仪器 190
9.3.1 树脂 192
9.3.2 淋洗液 192
9.3.3 检测器 193
9.4 离子排斥分配色谱与离子色谱耦合 197
参考文献 197
第十章 离子色谱的实践 199
10.1 标准分离条件 199
10.2 标准阴离子IC条件 201
10.3 标准阳离子IC条件 206
10.4 阴离子排斥(简称阴离子IE)的标准条件 208
10.5 阴离子色谱排斥(ICE)的标准条件 209
10.6 耦合IC色谱法的条件 210
10.7 非标准操作条件 213
10.8 提高分辨率 217
10.9 缩短分析时间 228
10.10 改变检测限或灵敏度 233
10.11 色谱图的解释和定量 240
10.12 色谱图的反常现象 247
参考文献 253
第十一章 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257
11.1 pK〈5的离子的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257
11.2 用非抑制型IC分离强离子所用的树脂 258
11.3 用非抑制型IC分离强离子常用的淋洗液 260
11.4 测定弱离子物种(pK=5-13)的IC法 263
11.5 非抑制型IC的其它特征 268
参考文献 270
第十二章 离子色谱法的应用 272
12.1 大气污染 273
12.2 工业卫生、毒物学和法医学方面的应用 281
12.3 水污染 287
12.4 工业方面的应用 295
12.5 能源方面的应用 305
12.6 食品、饮料和食品添加剂 309
12.7 日用工业产品方面 313
12.8 微量元素分析 315
12.9 生物医学研究 317
12.10 其它应用 317
参考文献 319
第十三章 IC方法的开发 355
13.1 最初的分析问题 356
13.2 最初的IC试验 357
13.3 在最初进行的IC试验不能获得合适的结果之后的处理方法 359
13.4 解决离子分析的其它方法 363
参考文献 364
第十四章 离子色谱法的未来 365
附录 368
表A.2 无机含硫阴离子的IC指数 369
表A.3 无机氮、硼阴离子的IC指数 369
表A.1 无机卤族阴离子的IC指数 369
表A.5 无机阳离子的IC指数 370
表A.6 含氮有机阳离子的IC指数 370
表A.4 其它无机阴离子的IC指数 370
表A.7 有机酸的IC和ICE指数 371
表A.8 标准阴离子IC和阴离子ICE操作条件下弱保留阴离子的淋洗 373
表A.9 标准阴离子IC和阴离子ICE操作条件下的中等保留阴离子的淋洗 374
表A.10 需要更强的非标准阴离子IC操作条件的强保留阴离子的淋洗 375
表A.11 可用IC和ICE淋洗,但无详细淋洗资料的阴离子 377
表A.12 含量分析柱中用离子缓和分配淋洗的有机酸 377
表A.13 标准IC条件淋洗的弱保留和中等保留的阳离子 379
表A.14 强保留阳离子的淋洗 380
表A.15 尚不能用IC分析的离子 380
4.6 抑制型离子色谱的其它进展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