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概论篇 1
一、问题的提出 1
“六字”方策在治国安邦中的地位 1
“六字”方策的研讨范畴 4
从人类认识的升华、科学的进程看“六字”方策 7
从中外历史记实看“六字”方策 12
从宗教、信仰的发展看“六字”方策 14
二、“六字”的具体内涵及规律 18
责——“大庆精神”的启示 18
权——“西方文明摇篮”(希腊)的启迪 19
利——华夏古今土地劳动者“利益”的写照 21
制——新加坡廉政措施,俄国彼得大帝改革记实 24
法——日本、罗马帝国、英国、美国和中国的例证 27
度——我们的认识在实践中发展、深化和升华 32
“六字”的三性及法国、德国、日本的例证 35
三、“六字”的相互关系 46
概念探索 46
亚洲“四小龙”的起飞 50
四、规律、目的和建议 68
人间正道势在必行 6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70
我们对“六字”方策的建议 71
实践篇 78
一、宏观部分 78
对沈阳市场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78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 83
改革开放是发展科技事业的关键 90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 95
构建地方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探索 99
对外贸体制转轨的思考 103
加强新形势下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 105
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基本途径 111
用好开发基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16
邮政,永远是你的伙伴 121
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125
城市公园的功能及其发展途径 131
二、专题部分 136
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必须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136
高薪养廉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142
论人民公仆的自我监督意识 148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方式 154
论分配合理化 163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连动的几点思考 168
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思考 174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80
教学过程中的“责权利制法度” 18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87
三、企业概论部分 193
增强企业活力的政策依据 193
企业的“责、权、利、制、法、度”体系 194
企业产品有竞争力与“六字”方策的关系 200
13.北京同仁堂制药厂 204
12.天津达仁堂制药厂 204
15.广州味精厂 206
17.天津市色织布厂 207
6.福建水泥厂(闽中) 202、 208
19.武汉钢铁公司 210
20.湖北省安陆棉纺织厂(安陆县) 211
25.吉林省通化钢铁公司 213
26.广西河池氮肥厂 214
27.沈阳鼓风机厂 215
5.新疆综合电机厂(昌吉) 202、 217
31.厦门橡胶厂 218
33.许昌烟草工业机械厂(河南) 220
34.甘肃刘家峡化肥厂 221
2.第一胶片厂(河北保定) 201、 224
技术有开发力与“六字”方策的关系 224
36.山东南墅石墨矿(莱西县) 225
37.西北第七棉纺厂(陕西咸阳) 225
38.锦西钢管厂 227
39.哈尔滨中药二厂 228
40.沙市日化总厂(湖北) 228
42.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江苏) 230
44.南京化工厂 231
46.北京东方化工厂 233
47.无锡合成纤维厂 234
48.银川橡胶厂 234
49.云南电子设备厂(昆明) 235
50.南通机床厂(江苏) 235
53.贵州安酒集团总公司 239
资产有增殖力与“六字”方策的关系 239
54.内蒙古包头糖厂 241
56.江西汽车制造厂(南昌) 242
对市场有应变力与“六字”方策的关系 243
57.北京人民机器总厂 243
58.武汉市健民制药厂 244
59.南京轻工机械厂 246
61.北京医用射线机厂 247
62.天津手表厂 248
63.杭州服装公司 249
64.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 250
3.山东新华制药厂(淄博市) 201、 250
65.长春市冷弯型钢厂 252
43.邢台冶金机械轧辊厂(河北) 231、 254
67.广东江门甘蔗化工厂(深圳) 255
68.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 255
69.粤宝电子联合公司(深圳) 256
70.中意电器集团公司长沙电冰箱厂 257
71.上海协昌缝纫机厂 258
28.经纬纺织机械厂 216、226、 259
73.大连石油化工公司 260
74.西安旅游食品厂 262
75.沈阳第三机床厂 263
76.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 265
55.浙江省绍兴丝绸印花厂 242、 265
77.南京晨光机器厂 266
78.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 268
领导班子有团结进取力与“六字”方策的关系 273
79.上海砂轮厂 273
80.上海长宁轴承厂 273
81.上海压缩机厂 273
82.上海水泵厂 273
83.嘉陵机器厂(四川重庆) 273
84.济南啤酒厂 276
11.南京无线电厂 203、232、 277
7.四川化工总厂(成都) 202、 277
职工群众有凝聚力与“六字”方策的关系 279
85.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 280
30.华北制药厂 217、218、273、 281
18.漳州糖厂(福建) 208、249、 282
86.东方锅炉厂(四川自贡) 283
21.重庆汽车制造厂 211、245、248、251、 283
87.洛阳玻璃厂 284
88.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无锡) 285
60.瓦房店轴承厂(辽宁) 246、 288
89.沈阳电线厂 291
16.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207、210、230、 294
(山西泽州) 205、209、216、240、278、290、 294
14.晋城矿务局 294
91.浙江杭州新华造纸厂 295
8.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203、227、 295
92.鞍山市印染厂 296
72.河南省周口地区味精厂 259、 299
企业经验目录 300
1.首都钢铁 300
公司 200、204、209、279、287、289、292、 300
4.陕西彩色显象管总厂(咸阳) 202、282、 300
94.第二汽车制造厂(湖北十堰) 301
23.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安徽) 212、248、289、 305
24.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 212、 305
(吉林市) 212、245、248、251、282、289、 306
29.西宁钢厂 217、 306
22.吉林化学工业公司 306
10.宁波人丰布厂 203、 307
52.葫芦岛锌厂(辽宁) 239、 307
97.湖北省化工厂 308
98.永新——沈阳化工厂 309
99.鞍山钢铁公司 312
100.重庆汽车发动机厂 314
45.佳木斯造纸厂 232、 315
96.中山市石岐玻璃厂 307、 316
101.济南第一机床厂 317
102.成都无缝钢管厂 318
搞好国有企业必须深化改革 325
51.沈阳飞机制造公司 236、 325
四、企业专题部分 325
104.沈阳桥梁厂 330
标准化给沈桥带来生机 330
95.中捷友谊厂(沈阳) 302、 335
“机床之乡”的希望 335
苦练内功严管理走向市场增实力 341
90.沈阳冶炼厂 292、 341
105.沈阳重型机器厂 347
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快振兴和发展步伐 347
106.沈阳有色金属压延厂 351
落实“责、权、利”是企业走向市场的保证 351
划小分立转换机制,推向市场自求发展 356
107.沈阳铸造厂 356
108.沈阳荣华化工厂 361
适应市场需要,实现小厂价值 361
“老树”也能硕果盈枝 366
32.沈阳第一机床厂 219、 366
步入科技坦途的背后 371
109.沈阳胶带总厂 371
110.沈阳气体压缩机厂 375
建机制、增活力、迎潮奋进 375
111.沈阳味精厂 378
实行内部租赁承包给企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378
112.沈阳合金厂 382
抓现场、保市场、转机制、增效益 382
求生存图发展,质量管理是关键 388
113.沈阳联营公司 388
114.沈阳市航天印刷厂 391
开拓无穷尽,昂然生机存 391
启动企业发展杠杆的支点 396
93.东北机器制造厂(沈阳) 297、 396
华晨——金杯股票在美国上市的回顾与思考 399
103.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19、327、 399
“老大”要有老大的作为 406
35.沈阳变压器厂 221、 406
9.沈阳电缆厂 203、274、 410
走向成功的探索 410
企业与市场对接的对策 415
41.沈阳水泵厂 229、 415
走出困惑主动出击 418
115.沈阳矿山机器厂 418
机遇使他们再次扬起“创业”的征帆 424
116.沈阳蓄电池厂 424
搏击风浪竞相风流 427
117.沈阳钢铁总厂 427
分权经营,“小而大之” 430
118.沈阳低压开关厂 430
119.沈阳房天股份有限公司 436
房地产业改革中的先行者 436
120.长白计算机集团公司 439
转换经营机制,加速企业发展 439
121.沈阳实业电机厂 443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善“责权利制法度” 443
66.东北制药总厂(沈阳) 252、 447
建设一个国际化的制药企业 447
122.沈阳铝材厂 449
风险决策,开拓市场 449
123.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454
我国船舶工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几点体会 454
回顾篇 461
“成康之治”治在哪里 461
汉初繁荣与利民之策 468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诀窍” 472
君臣共理与“贞观之治” 479
武则天治农经验值得重视 487
周世宗享誉之因何在 491
分权失度与北宋“积弱” 496
张居正矫治腐败的“救时”策 501
借鉴篇 509
一、宏观部分 509
法老埃及 509
古希腊——西方文明的摇篮 515
遥运的邻国——印度 521
美国内战中两个著名的法令 530
富兰克林的“钱权”观 535
罗斯福和他的“智囊团” 539
英国旧官吏制度的改革 545
工业革命的摇篮 552
拿破仑帝国的崛起 558
明治维新时期的地税改革 563
“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570
战后德国的起飞 576
新加坡“典范” 584
大国的“解体” 593
国外企业的管理制度 598
二、企业部分 598
企业管理中的参与制与透明度 603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与“责、权、利、度” 605
日、美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608
日本、美国企业活力的奥秘 611
日本企业增强竞争力责任和权力的规定 614
美国企业实行职工“自我管理” 625
美国企业的灵活聘用工作人员制度 626
美国企业内部的“反省”与“检讨”制度 628
福特公司现代企业领导体制的变迁 629
柯达公司的“建议箱”与“红利”制度 631
马丁公司的“无缺点计划” 633
美国IBM公司的管理规章 636
专论篇 638
塑造“责、权、利”相对称的现代企业制度 638
论目前社会价值取向的演变 644
市场经济体制下责权利关系的新特点 650
自主、有序、平等 655
论产权关系 661
由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的必然 668
企业文化管理的“责、权、利”机制 673
党政机关体系的一场深刻革命 680
后记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