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第一部分 1
弗兰采夫: 1
社会进步和现代反动社会学(1956年7月) 1
列宁主义思想的胜利行进(1960年4月) 6
在现代条件下的战争与和平问题(1960年8月) 15
群众的革命力量(1961年3月) 26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个性的形成(1961年5月) 31
人类进步的道路(1961年9月) 48
共产主义与自由(1962年1月) 58
为了地球上所有人的幸福(1962年7月) 66
共产主义教育的若干问题(1962年) 71
列宁主义原则的胜利(1962年11月) 107
列宁的革命斗争的学校(1963年7月) 114
北京理论家的糊涂论断(1963年10月) 120
革命的创造力量(1963年11月) 126
1963年10月18日在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131
革命、科学、共产主义(1963年12月) 133
弗·伊·列宁对科学共产主义问题的分析(1963年12月) 137
第二部分 156
格列则尔曼: 156
社会主义社会道义上政治上的一致和阶级界限的消失(1956年1月) 156
社会主义和国家(与B.乌克兰采夫合写)(1958年9月) 178
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关系的变化(1958年12月) 194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1959年7月) 211
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时期及其基本特点(1959年) 217
社会主义革命的共同规律性和特殊形式(1960年) 242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问题(1960年3月) 269
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现时代的分析(1961年2月) 290
从苏共纲领来看历史唯物主义问题(1961年11月-1962年1月) 302
共产主义和社会进步(1962年10月) 339
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和阶级界限的消失(1962年) 357
从阶级分化到社会单一性(1963年2月) 384
现代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1963年4月) 399
列宁论建设新社会中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1963年7月) 411
当代的矛盾和北京的可怜理论家(1963年9月) 426
附录一 IO. II.弗兰采夫论文索引(1956年-1963年12月) 434
附录二 T. E.格列则尔曼论文索引(1956年-1963年12月)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