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世纪之交的中国》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小礼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010025835
  • 页数:552 页
图书介绍:

前言页 1

绪言 开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1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领域的形成 1

第二节 STS研究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发展 3

第三节 结合中国实际开展STS研究 8

第四节 本书是一项初步的研究成果 12

第一篇 发挥科技功能 推动社会发展 16

第1章 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必然选择 16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酝酿与形成 16

第二节 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1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26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 32

第2章 “质量第一”:跨世纪的战略方针 37

第一节 质量问题与质量意识 37

第二节 质量概念与质量管理 41

第三节 向科学技术要质量 50

第3章 迎接高科技发展的世纪 58

第一节 当代高科技及其战略意义 58

第二节 我国高科技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66

第三节 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战略任务与措施 72

第4章 技术、制度与农业发展 81

第一节 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动力 81

第二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能力建设 86

第三节 资源禀赋与技术进步战略 94

第四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社会经济环境 98

第5章 现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就业 104

第一节 现代科技革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就业 105

第二节 现代科技革命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就业 109

第三节 现代科技革命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影响 115

第四节 我国优化产业、就业结构对策探讨 119

第6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现代教育 122

第一节 人力资源:最重要的资源 122

第二节 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危机 126

第三节 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根本途径 131

第7章 创造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 141

第一节 右脑革命: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141

第二节 传统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148

第三节 开展创造教育,走向21世纪 153

第8章 社会研究与数理思维 159

第一节 社会系统与复杂性研究 159

第二节 问题化简与模型建立的实质 167

第三节 “数学不是万能的,没有数学是万万不能的” 174

第9章 新世纪入口处的中国软科学 177

第一节 软科学在中国 177

第二节 基金制下的管理科学 186

第三节 咨询业在兴起 188

第四节 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的现代化 190

第10章 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的驱动力 192

第一节 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 193

第二节 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

第11章 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文化进步 209

第一节 科学技术在文化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209

第二节 科学技术注入中国文化的艰难历程 214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219

第二篇 加强社会支撑 促进科技进步 228

第12章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228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回顾 228

第二节 科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科技体制 236

第三节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目标和推进措施 258

第一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特点和功能 269

第13章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269

第二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结构分析 281

第三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协调发展 289

第14章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的科技投入 296

第一节 国外科技投入的态势和特点 296

第二节 中国科技投入的历史和现状 303

第三节 借鉴国外经验增加我国投入 309

第四节 增加我国科技投入的措施 312

第15章 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规划模式 316

第一节 科技规划及其模式 316

第二节 中美日韩科技规划模式比较 319

第三节 科技宏观管理规划模式的未来走势 333

第16章 技术引进及其社会环境 338

第一节 我国技术引进的历史简况 338

第二节 技术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39

第三节 影响技术引进的社会因素 342

第17章 我国科技进步的法律环境 353

第一节 科技进步法律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353

第二节 我国科技进步法律环境的现状与发展 356

第三节 跨世纪科技法制的历史使命 365

第18章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 370

第一节 科技奖励制度概述 370

第二节 中国的科技奖励制度 374

第三节 中国现行 主要科技奖项介绍 378

第四节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未来发展展望 386

第19章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 军转民 389

第一节 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兴起 389

第二节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转轨 394

第三节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未来 403

第20章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道路 408

第一节 民营科技企业:从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 409

第二节 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的途径探讨 413

第三节 民营科技企业实现二次创业的措施 418

第21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副县长 424

第一节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特殊方式 424

第二节 科技副县长工作中的问题 426

第三节 今后科技副县长工作建议 429

第22章 迈向21世纪的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 436

第一节 两岸科技交流的现状与特点 436

第二节 两岸科技合作的潜力 439

第三节 两岸科技产业交流与合作的设想 445

附篇 韩、日、俄、印有关经验借鉴 450

第23章 韩国科技立国的战略和对策 450

第一节 韩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历程 450

第二节 韩国的科技立国战略 456

第三节 高科技形势下的新对策 463

第24章 日本的教育立国、技术立国、质量立国 470

第一节 教育立国 471

第二节 技术立国 477

第三节 质量立国 483

第25章 前苏联、俄罗斯的军工主导型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方针对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影响 488

第一节 军工主导型产业结构与科学技术畸型发展 488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扭曲 489

第三节 俄罗斯改革军工主导型产业的难点与对策 491

第四节 对俄罗斯“军转民”前景的几点思考 492

第26章 印度科技发展战略及其经验教训 496

第一节 印度发展科技的战略决策 496

第二节 印度R D机构企业内化的态势 503

第三节 中国、印度R D状况的比较 509

第四节 中印的抉择:实施21世纪的发展模式 515

注释与参考文献 523

后记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