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科学社会主义篇 3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3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作用 11
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属性 19
空想社会主义若干代表人物 27
空想社会主义史中的几个问题 35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划清空想与科学的界限 44
阶级划分与阶级范畴 53
阶级的消灭 62
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68
“同时胜利”与“一国胜利” 76
经济落后国家的革命 84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 94
“过渡时期”的划分 103
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 111
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 118
无产阶级专政 131
人民民主专政 139
民主的含义 144
民主的几对主要关系 152
社会主义民主 163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 171
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182
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建设问题 190
知识分子问题 197
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 209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2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5
时代特征 234
战争、和平与社会主义 243
国际主义 250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前景 259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否“趋同” 265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篇 275
共产主义者同盟研究 275
第一国际研究 282
拉萨尔和拉萨尔主义 288
巴黎公社研究 293
哥达合并大会 300
第二国际研究 304
伯恩施坦评价 311
伯恩施坦主义 317
考茨基评价 325
考茨基主义 332
列宁和卢森堡的两次争论 339
普列汉诺夫评价 346
十月革命主客观条件的研究 352
共产国际功过的评价 358
共产国际若干问题的研究 368
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378
苏俄新经济政策 388
列宁的接班人思想 394
列宁主义 399
托洛茨基评价 405
布哈林评价 410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419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425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 432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439
战后初期的交枪事件 446
苏南冲突 452
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研究 457
苏共二十大 462
匈牙利事件 468
赫鲁晓夫评价 475
当代社会民主党 484
欧洲共产主义 490
第三世界社会主义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