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上篇 3
1 伟大的时代:中国世纪的崛起 3
1.1 创世纪:小平“摸”出个大时代 4
1.2 主旋律:中国社会大走势 6
1.3 好摊位:新东方时代的来临 11
1.4 大前景:中国世纪的崛起 18
1.5 领袖急:把一个什么世界带到21世纪去? 22
2 现实的困扰:中国人遇到了新问题 25
2.1 市场列车闯入灵魂空间 26
2.2 文化冲撞的精神漂泊 31
2.3 灵与肉失去了应有的平衡 34
2.4 对中国人的警告与呼唤 40
3 社会场:中国人的公德脆弱性 43
3.1 良知冷漠:英雄主义的失落 44
3.2 斯文扫地:现代蛮理大泻流 49
3.3 正不压邪:恐惧心理何时了 58
3.4 “雷锋”苦恼:中国人告急 61
3.5 反思:“礼义之邦”与“野蛮之邦”的选择 69
4 经济圈:中国人商道的迷惘 71
4.1 “宰人式”经济剥削:顾客至上的背弃 72
4.2 市场经济的陷阱:诚实原则的分裂 74
4.3 罪恶“人市”的复活:人本原则的沉沦 78
4.4 假货、假人、假治……:信誉的危机 80
4.5 市场经济秩序:儒商们的期待 85
5 盛宴厅:中国人节俭本色的沉沦 89
5.1 竞奢:离谱消费忧思录 90
5.2 宠物潮:精神寄托的错位 95
5.3 身份消费:现代气派的悲泣 97
5.4 “小款爷”一族:“雏鹰”的迷惘 100
5.5 消费文明:高举勤俭精神的大旗 106
6 文化园:中国人迷失的精神家园 113
6.1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通向何方? 114
6.2 音像:黄潮从这里涌动 116
6.3 黄色的罪恶:令人瞠目的结局 120
6.4 “扫黄”烈火中的沉思 123
7 拷问中国人:你到底患了什么“精神病”? 127
7.1 金钱麻痹症——精神支柱的忧虑 128
7.2 社会分裂症——民族凝聚力的危机 133
7.3 道德虚无症——文明秩序的警钟 137
7.4 享乐窒息症——本能失控的告急 143
7.5 人情冷漠症——存在意义的失落 146
8 中国人素质:20世纪的最大遗憾 149
8.1 文明问题的素质归因 150
8.2 令人堪忧的国民素质 152
8.3 素质逆淘汰仍在加剧 159
8.4 一个世纪的塑造与报应 164
8.5 提问:我们是否能走出20世纪? 172
9 小结:中国人凭什么赢得21世纪? 175
10 再理思路:造就现代人的整体构想 181
下篇 181
10.1 坚定信心:着眼于赢得伟大时代的设计 182
10.2 “四有”新人:造就现代人的目标 184
10.3 “两手硬”:造就现代人的手段 186
10.4 目标分解:从点点滴滴做起 189
11 新的支撑: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归依 193
11.1 山坳上的中国:用什么文化精神塑造现代中国人? 194
11.2 新的定位: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 196
11.3 中国人走向市场的精神导向 200
11.4 走出现代精神世界的误区 204
12 再生凤凰:现代中国人之魂 209
12.1 现代中国人魂安何处? 210
12.2 中华民族文化的时代魅力 215
12.3 应该弘扬哪些民族精神? 222
12.4 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 226
12.5 在创造中铸就新的魂 230
13 重塑太阳:现代中国人的素质升华 233
13.1 小平同志寝食难安的问题 234
13.2 提高国民素质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238
13.3 提高中国人素质的宏观设想 241
13.4 用搞“工程”的办法塑造21世纪的太阳 246
14 心理升华:做“有劲”的中国人 249
14.1 中国人摆脱“世纪末”情绪的困惑 250
14.2 中国人走出“浮躁”心态 254
14.3 中国人走出“个我”空间 257
14.4 中国人告别灰色人生 259
14.5 中国人消除精神疲软 262
14.6 用现代文化精神充溢心灵空间 265
15 更新意识:做理性的中国人 267
15.1 中国人步入新世纪的理性大厦 268
15.2 中国人注入“PR”基因 269
15.3 中国人奔向市场的先导 273
15.4 中国人在负重中攀登世纪之巅 275
15.5 中国人展开腾飞的翅膀 286
15.6 中国人志在超越 295
16 新人范式:做文明的中国人 297
16.1 文明人:新世纪的最高命题 298
16.2 “五心教育”:文明做人的启蒙 303
16.3 规范重建:文明做事的保证 306
16.4 志愿者行动:文明风尚的营造 308
16.5 文化园建设:“文明其精神”的实现 311
16.6 做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314
17 行动起来:一个永恒的主题 324
17.1 构建灵魂新寓所 325
17.2 推出“参照”新座标 328
17.3 开辟教化新途径 329
17.4 “从我做起”新思路 336
17.5 “人的革命”再思考 338
后记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