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开始 1
“五四” 文学前进的道路——重版代序 3
二 性质 6
三 领导思想 11
四 分期 19
第一编 伟大的开始及发展(一九一九——一九二七) 26
第一章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26
一 文学革命 26
初版自序 29
二 思想斗争 36
三 文学社团 45
四 创作态度 56
五 革命文学 62
一 正视人生 67
第二章 觉醒了的歌唱 67
二 《女神》及其他 76
三 反抗与憧憬 82
四 形式的追求 86
第三章 成长中的小说 96
一 《呐喊》和《彷徨》 96
二 人生的探索 104
三 乡土文学 111
四 青年与爱情 115
第四章 萌芽期的戏剧 122
一 社会剧 122
二 历史剧 129
三 爱美剧 133
第五章 收获丰富的散文 139
一 匕首与投枪 139
二 写景与抒情 148
三 叛徒与隐士 153
第二编 左联十年(一九二八——一九三七) 162
第六章 鲁迅领导的方向 162
一 在白色恐怖下 162
二 左联成立以前 172
三 左联的成立 180
四 思想斗争 184
五 创作方法 196
六 大众化问题 200
七 文艺界团结运动 206
八 “不灭的光辉 213
第七章 前夜的歌 217
一 暴露与歌颂 217
二 “新月派”与“现代派” 222
三 中国诗歌会 227
四 新的开始 233
第八章 多样的小说 240
一 热情的憧憬 240
二 透视现实 250
三 追求光明 262
四 城市生活的面影 267
五 农村破产的影像 278
六 东北作家群 291
七 历史小说 295
第九章 进展中的戏剧 300
一 剧运和剧本 300
二 《雷雨》及其他 314
三 国防戏剧 321
第十章 杂文·报告·小品 326
一 杂文 326
二 报告文学 335
三 游记 339
四 散文小品 345
第三编 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一九三七——一九四二) 354
第十一章 抗战文艺的动向 354
一 新的情势与新的组织 354
二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362
三 通俗文艺与大众化问题 369
四 “民族形式”的论争 374
五 思想斗争 380
六 创作趋向 387
第十二章 为祖国而歌 392
一 战声的传播 392
二 诗的主流 397
三 “七月诗丛”及其他 411
四 抒情与叙事 416
五 “诗的艺术” 425
第十三章 战争与小说 431
一 战时城市生活种种 431
二 变动中的乡镇与农村 441
三 新人与新事 452
四 战争与人民 466
五 经历与回忆 475
第十四章 抗战戏剧 486
一 剧运与剧作 486
二 抗战与进步 496
三 敌区与后方 504
四 历史故事 514
第十五章 报告·杂文·散文 528
一 报告文学 528
二 杂文 536
三 散文随笔 541
第四编 沿着《讲话》指引的方向(一九四二——一九四九) 550
第十六章 新的人民文艺的成长 550
一 文艺界整风前后 550
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556
三 工农兵群众文艺活动 560
四 国统区文艺运动 572
五 思想斗争 584
六 关于“主观”问题的论争 592
七 创作趋向 598
八 全国第一次文代大会 602
第十七章 人民翻身的歌唱 611
一 工农兵群众诗 611
二 长篇叙事诗 626
三 政治讽刺诗 639
一 解放区农村面貌 650
第十八章 新型的小说 650
二 减租减息与土地改革 660
三 部队与战争 671
四 工厂与生产 682
五 腐烂与新生 690
六 烦闷与愤怒 695
第十九章 歌剧与话剧 705
一 新歌剧的产生 705
二 新歌剧 712
三 新话剧 725
四 国统区话剧 741
第二十章 报告·杂文·散文 753
一 通讯报告 753
二 杂文 768
三 散文游记 775
重版后记 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