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序言 1
论中国哲学史上普遍存在的思想交融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继愈] 1
“常”、“变”范畴的历史演变 武汉大学[唐明邦] 9
论《易经》中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 33
孔子哲学解析 北京大学[张岱年] 48
孔子哲学思想试评 上海外国语学院[陈增辉] 64
孔子、孟子“法先王”辨 山西运城师专[周庆义] 81
墨子的“三表”是唯物主义的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邦富 刘树勋] 86
试论《老子》哲学的阶级本质 山西大学[魏宗禹] 108
孟子“仁政”初析 南开大学[王兴华 李庆] 124
关于惠施、公孙龙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 山西社会科学研究所[李元庆] 140
论《庄子·天下篇 》的思想史方法论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陈俊民] 153
再论《楚辞》中的哲学思想 北京大学[冯友兰] 172
论商鞅变法和韩非的社会政治思想 兰州大学[马序] 181
评韩非的权势观--兼论韩非的思想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谷方] 200
韩非的辩证法思想 吉林师范大学[吴乃恭] 232
关于两汉哲学的几个问题 解放军政治学院[张建] 243
桓谭的无神论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 257
王充天论的哲学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周桂钿] 267
《大乘起信论》考证[吕澂] 278
论慧能的禅学思想 厦门大学[高令印 包定环] 321
《无能子》的哲学思想--唐末农民大起义影响下一部特出的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明] 342
试论《东西均》的矛盾学说 安徽劳动大学[金隆德] 366
中国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兴起 吉林大学[陈庆坤] 384
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内容和实质 中国社会科学院[肖万源] 399
李大钊的哲学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钟肇鹏] 418
评张东荪和叶青的反动哲学 吉林大学[吕希晨]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