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理 1
前言页 1
第一章 哲学及其最高形态 2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一、哲学的本质概念 2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4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 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10
一、它的定义和特点 10
二、它的产生和发展 13
三、学习它的重要性 15
一、科学的物质定义 19
第二章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9
第一节 物质的实在内容 19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 22
三、规律及其客观性 26
第二节 物质的存在形式 28
一、运动是物质属性 28
二、时间空间的本质 32
第三章 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37
第一节 意识产生于物质 37
一、意识的历史起源 37
二、意识的本质概念 39
一、人工智能的本质 41
第二节 意识与人工智能 41
二、人工智能的意义 43
三、人工智能的局限 45
第三节 意识的能动作用 46
一、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47
二、意识能动性的发挥 49
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51
第四章 对立又统一的规律 54
第一节 关于联系和发展 54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54
二、世界的发展变化 59
三、唯物主义辩证法 61
第二节 矛盾的重要作用 63
一、矛盾的基本概念 63
二、矛盾的基本属性 64
三、矛盾是发展动力 66
第三节 普遍性和特殊性 68
一、矛盾的普遍性 68
二、矛盾的特殊性 69
三、两者的辩证关系 72
第五章 质变与量变的规律 75
第一节 事物的质量统一 75
一、事物质的规定性 75
二、事物量的规定性 77
三、质量的辩证统一 79
第二节 事物的量变质变 81
一、量变的实质形式 81
二、质变的实质形式 83
三、量变质变的关系 84
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89
第一节 事物的辩证否定 89
一、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89
二、学习否定观的意义 92
第二节 关于否定之否定 93
一、形式和实质 93
二、规律和意义 96
第三节 新生事物的问题 98
一、新生事物的基本概念 99
二、新生事物发展的规律 101
三、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 102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104
第一节 现象和本质 104
一、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104
二、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06
三、学习该原理的意义 107
第二节 形式和内容 108
一、形式和内容的含义 108
二、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109
三、学习该原理的意义 111
第三节 原因和结果 112
一、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112
二、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113
三、学习该原理的意义 115
第四节 偶然和必然 116
一、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含义 116
二、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 117
三、学习该原理的实践意义 119
第五节 可能和现实 120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120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 121
三、学习该原理的实践意义 123
第八章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124
第一节 实践的决定作用 124
一、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24
二、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126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28
第二节 认识过程与方法 130
一、辩证的认识过程 130
二、辩证的思维方法 133
三、认识和改造世界 136
第一节 真理的客观内容 139
一、真理的科学含义 139
第九章 真理及其辩证发展 139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40
第二节 真理的辩证发展 143
一、由相对走向绝对 143
二、不断地修正错误 144
第三节 正确的思想路线 147
一、思想路线的概括 147
二、与认识论的关系 149
三、它的形成和意义 149
四、要反对主观主义 151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154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54
第十章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54
二、生产关系决定生产方式的性质 156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58
四、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60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61
一、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生产关系总和 161
二、上层建筑是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62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63
四、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65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动作 167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 167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交互作用 168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 169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基本矛盾 170
第十一章 阶级和国家的理论 174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174
一、阶级的起源和阶级的实质 174
二、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规律 177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179
四、阶级的消灭是历史的必然 183
第二节 国家和国家政权 183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183
二、国家的职能和体制 185
三、关于人民民主专政 187
一、人民群众的概念 191
第十二章 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91
第一节 群众的历史作用 191
二、群众创造了历史 192
三、历史发展的制约 194
四、要执行群众路线 196
第二节 个人的历史作用 200
一、历史人物的出现 200
二、历史人物的作用 202
三、历史人物的评价 203
第三节 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204
一、个人和集体 204
三、评个人崇拜 206
二、领袖和群众 20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9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209
一、社会意识的基本构成 209
二、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212
三、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2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15
一、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 215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16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1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220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 220
二、它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 221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223
第十四章 共产主义的人生观 225
第一节 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 225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崇高性质 225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 228
第二节 人的价值的科学分析 229
一、人的社会价值 229
二、人的个人价值 231
三、析以我为中心 233
第三节 共产主义人生观内容 235
一、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235
二、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237
三、倡导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238
(二)原著简介 241
第一篇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 241
一、写作的历史背景 241
二、全书的主要内容 243
第二篇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76
一、1888年单行本序言 276
二、全书的主要内容 279
第三篇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305
一、写作的历史背景 305
二、全书的主要内容 307
一、写作的历史背景 330
第四篇 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 330
二、全文的主要内容 331
三、本文的重要性 339
第五篇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部分书信 341
一、《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简介 341
二、《马克思致约·魏德迈》简介 344
三、《马克思致路·库格曼》简介 346
四、《恩格斯致康·施米特》简介 348
五、《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简介 351
六、《恩格斯致康·施米特》简介 354
七、《恩格斯致弗·梅林》简介 357
八、《恩格斯致符·博尔吉乌斯》简介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