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双城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5010255
  • 页数:983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11

第一篇 建置 55

第一章 地理位置 55

第一节 位置 55

第二节 区域 55

第二章 建置沿革 56

第一节 设治前的历史沿革 56

第二节 设治后的历史沿革 57

第三章 行政区划 58

第一节 解放前的行政区划 58

第二节 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61

第四章 县城 乡镇 64

第一节 县城 64

第二节 乡镇 66

第二篇 自然环境 93

第一章 地质地貌 93

第一节 地质 93

第二节 地貌 93

第二章 气候 94

第一节 四季气候特征 94

第二节 气温 96

第三节 日照 109

第四节 降水 109

第五节 风 119

第三章 水文 120

第一节 地上水 120

第二节 地下水 121

第三节 水质分析 122

第四章 土壤植被 122

第一节 土壤 122

第二节 植被 126

第五章 自然资源 126

第一节 动物资源 126

第二节 植物资源 127

第三节 矿产资源 127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28

第一节 旱灾 128

第二节 水灾 128

第三节 风灾 129

第四节 雹灾 130

第五节 霜冻灾 131

第六节 低温冷害 131

第三篇 城乡建设 133

第一章 县城建设 133

第一节 房屋建设与管理 133

第二节 供水 排水 134

第三节 城镇交通 135

第四节 绿化 136

第二章 乡(镇)村建设 136

第一节 乡镇公用建设 136

第二节 民房建设 136

第三节 供水 137

第四节 道路建设 137

第五节 村屯绿化 137

第三章 环境保护 138

第一节 废水治理 138

第二节 废渣治理 138

第三节 空气污染治理 138

第四节 噪音治理 138

第四篇 农业 143

第一章 土地 143

第一节 土地开发 143

第二节 土地利用 150

第三节 土地管理 153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154

第一节 旗地国有制 154

第二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 154

第三节 农民个体所有制 156

第四节 集体所有制 157

第五节 土地承包责任制 161

第三章 种植业 165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65

第二节 粮食作物 167

第三节 经济作物 188

第四节 蔬菜瓜果 193

第五节 效益分配 197

第六节 国营农场 206

第七节 农业科技队伍 208

第八节 农业事业机构 209

第四章 农机具 212

第一节 农具演变 212

第二节 农具改革 227

第三节 机械耕作法 229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程度 230

第五节 农机具管理 234

第六节 农机具修造 238

第七节 农机具供应 240

第八节 机务人员培训 240

第九节 农机机构和队伍 241

第五章 水利 242

第一节 水利工程 242

第二节 农田灌溉 244

第三节 水土保持 254

第四节 水利队伍 254

第六章 畜牧 256

第一节 畜禽饲养 256

第二节 品种改良 265

第三节 疫病防治 268

第四节 畜牧队伍 269

第五节 国营畜牧场 271

第七章 渔业 272

第一节 水产资源 272

第二节 江河自然捕捞 273

第三节 人工养鱼 274

第四节 水产管理 278

第八章 林业 279

第一节 林木 279

第二节 育苗 280

第三节 植树造林 281

第四节 果树 288

第五节 林木管理 292

第六节 林业队伍 294

第七节 苗圃 林场 296

第五篇 工业 交通 305

第一章 工业 305

第一节 经营体制 305

第二节 工业门类 316

第二章 交通 350

第一节 道路桥涵 350

第二节 运输 360

第三节 公路养护与管理 365

第三章 邮电 368

第一节 邮政 368

第二节 邮政业务 370

第三节 电信 373

第四章 电业 377

第一节 供电 377

第二节 用电 379

第六篇 商业 贸易 384

第一章 商业 384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84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 403

第三节 合作商业 404

第四节 国营商业 405

第五节 个体商业 423

第六节 集市贸易 423

第二章 供销 426

第一节 生产生活资料供应 426

第二节 农副产品收购 430

第三节 废品回收 434

第四节 商品基地建设 435

第五节 经营管理 435

第三章 粮食 440

第一节 粮食购销 440

第二节 粮食储运 456

第三节 粮食保管 461

第四章 物资 463

第一节 物资经营与管理 463

第二节 物资销售 464

第五章 外贸 467

第一节 出口商品 467

第二节 外贸基地建设 471

第七篇 财税 金融 473

第一章 财政 473

第一节 财政体制 473

第二节 财政收入 475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84

第四节 财政监督 494

第二章 税务 495

第一节 工商业税 495

第二节 农业税 522

第三节 契税 535

第三章 金融 536

第一节 金融机构 536

第二节 货币 537

第三节 信贷 546

第四节 储蓄 556

第五节 基建投资 557

第六节 信用合作 559

第七节 保险 561

第八节 公债 国库券 561

第八篇 工商 物价 567

第一章 工商行政 567

第一节 市场管理 567

第二节 工商管理 567

第三节 企业登记发照 569

第四节 商标注册 574

第五节 经济合同 575

第二章 物价 575

第一节 物价管理 575

第二节 物价调整 578

第三节 商品价格 584

第三章 标准计量 596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596

第二节 质量监督 597

第三节 计量管理 597

第四节 器具检定 598

第九篇 党派 社团 59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双城县地方组织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599

第二节 党员 607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612

第四节 统战工作 616

第五节 纪律检查 617

第六节 党员干部教育与培训 620

第七节 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620

第二章 社会团体 621

第一节 工人组织 621

第二节 农民组织 623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623

第四节 妇女组织 624

第五节 科协 627

第六节 工商联合会 627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双城县地方组织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629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双城县分团部 630

第十篇 政事 631

第一章 权力机关 631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631

第二节 县人大常委会 632

第二章 政府 635

第一节 清代衙门 635

第二节 民国县公署 县政府 639

第三节 伪满县公署 639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642

第三章 政治协商会议 647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647

第二节 参政 议政 649

第十一篇 政法 651

第一章 公安 651

第一节 公安机构 651

第二节 公安工作 654

第二章 检察 661

第一节 解放前检察机构 661

第二节 人民检察 662

第三章 审判 663

第一节 清代审判 663

第二节 民国审判 663

第三节 伪满审判 663

第四节 人民审判 663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66

第一节 机构 666

第二节 法律顾问 666

第三节 公证 667

第四节 调解 667

第十二篇 民政 人事 劳动第一章 民政第一节 优抚安置 669

第二节 社会福利 671

第三节 社会救济 673

第四节 婚姻登记 675

第五节 支援前线 676

第六节 抗美援朝 679

第二章 人事 劳动 679

第一节 职官 679

第二节 行政干部 681

第三节 劳动就业 686

第四节 工资 687

第五节 劳动保险 688

第六节 劳动保护 689

第七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690

第十三篇 军事 693

第一章 兵制 693

第一节 旧社会兵制 693

第二节 志愿兵 694

第三节 义务兵 694

第二章 武装 695

第一节 地方武装 695

第二节 地主武装 698

第三节 土匪武装 699

第四节 民兵 700

第三章 驻军 702

第一节 旧社会驻军 702

第二节 人民军队 703

第四章 战备 70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703

第二节 战备教育 703

第三节 人防工程 703

第四节 组织指挥 704

第五节 战斗村建设 704

第四章 重大兵事记述 704

第一节 马傻子起义军入双城 704

第二节 俄兵两次蹂躏双城 705

第三节 双城堡阻击战 705

第四节 剿匪斗争 706

第十四篇 教育 714

第一章 教育行政 714

第一节 教育机构 714

第二节 管理体制 715

第三节 教育经费 718

第四节 学校建设 718

第二章 学前教育 721

第一节 发展概况 721

第二节 基础建设 721

第三章 初等教育 723

第一节 私塾 723

第二节 书院 724

第三节 小学 725

第四章 中等教育 736

第一节 普通中学 736

第二节 师范学校 747

第三节 农(职)业中学 748

第四节 中等技术学校 748

第五章 高等教育 750

第一节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双城工作站 750

第二节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大专班 750

第六章 教师 750

第一节 教师队伍 750

第二节 教师进修 751

第三节 教师待遇 752

第四节 教学改革 753

第十五篇 科技 体育 755

第一章 科技 755

第一节 科技机构 755

第二节 科技活动 757

第三节 科技成果 761

第四节 科普活动 763

第五节 人工控制天气 764

第二章 体育 766

第一节 体育设施 766

第二节 学校体育 766

第三节 群众体育 767

第四节 运动员的培养与输送 768

第五节 体育竞赛与成绩 769

第十六篇 文化 771

第一章 文化事业 771

第一节 文化设施 771

第二节 文艺团体 775

第三节 档案 776

第二章 文学艺术 777

第一节 群众文艺 777

第二节 戏剧曲艺 778

第三节 文艺创作 781

附:古今诗文选 785

第四节 绘画书法 794

第五节 摄影 795

第三章 新闻 795

第一节 报刊 795

第二节 广播 796

第三节 电视 797

第四章 文物古迹 797

第一节 名胜 797

第二节 古城遗址 800

第三节 文物 803

第十七篇 卫生 807

第一章 医疗 807

第一节 医疗机构 807

第二节 医疗技术 809

第三节 医疗设备 810

第四节 医疗制度 811

第五节 医政 812

第二章 医药 813

第一节 药铺 813

第二节 采集制造 814

第三节 检验 814

第四节 药政 815

第三章 卫生防疫 817

第一节 传染病管理 817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820

第三节 预防接种 821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825

第五节 食品卫生 825

第四章 妇幼保健 826

第一节 新法接生 826

第二节 妇女保健 826

第三节 儿童保健 827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828

第十八篇 社会 829

第一章 人口 829

第一节 人口来源与发展 829

第二节 人口控制 832

第二章 人民生活 832

第一节 农民生活 832

第二节 市民生活 834

第三章 民族 836

第一节 民族构成 836

第二节 民族简介 837

第四章 风俗习惯 843

第一节 衣着 843

第二节 饮食 844

第三节 礼仪 844

第四节 殡葬改革 848

第五节 节日 848

第五章 宗教 849

第一节 教派 849

第二节 庙宇 850

第六章 方言 谚语 歇后语 852

第一节 方言 852

第二节 谚语 853

第三节 歇后语 854

第七章 会道门 855

第一节 五台山普及佛教会 855

第二节 玉虚门 856

第三节 一贯道 856

第四节 超拔会 856

第五节 如意门 856

第八章 旧社会陋习 857

第一节 吸毒 857

第二节 妓女 857

第三节 会局 858

第四节 乞丐 858

第九章 奇闻轶事 859

第十章 重大事故 860

第十九篇 人物 865

第一章 人物传略 865

第二章 人物简介 883

第三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885

第四章 双城籍地师级以上干部简表 960

附录:一、重要历史文献辑存 969

二、日伪统治罪行种种 975

三、旧志编目 979

编后 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