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宋的建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公元954—1003) 1
一、统一的历史趋势。柴荣统治时期的改革措施。后周的军事扩张。北宋的建国和统一。宋初对幽、云失地的规复活动。 1
二、宋初整顿禁军和地方军权的收夺。统治机构的重迭与行政职权的分割。应在制度和财权集中。监察机构和侦缉组织。科举制的发展和书院讲学风气的展开。 8
三、宋初缓和矛盾的各种社会措施。土地占有形态。地主庄园的继续发展。小土地所有者的加多。北宋人民的封建负担。川峡地区的均产运动。 15
四、结语 23
第八章 公元十一世纪封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 24
一、农业生产的继续发展。耕地面积和人口的增加。农业技术的改进与推广。灌溉水利的发达。有关农业生产知识的专门著述。农业生产发展的意义和特征。 24
二、采矿业的发达和冶金技术的进步。铸钱工业的发展。军器作坊的规模。造船工业的进步。纺织手工业的发达。官营手工业的支配地位。都市商业的发展。商税征收和纸币的出现。国内外交通和贸易的发达。北宋的专卖制度。 28
三、中古时期的三大发明: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罗盘在航海上的利用。毕升与活版印刷。北宋医学的发展。沈括的博物知识。 40
四、理学的产生。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经学和史学。词的极盛时期和代表作家——柳永、苏轼、周邦彦。宋诗的革新。李诫营造法式和中国建筑艺术的特色。雕塑艺术的新风格。绘画艺术的写实倾向及其代表作家。 45
五、结语 55
第九章 北宋中叶的社会危机和神宗朝的变法运动(公元1004—1085) 56
一、寇准和宋、辽澶渊之盟。西夏赵元昊的建国和侵边。宋、辽关南地界交涉及其影响。 56
二、兵员增加和军队素质的败坏。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北宋的财政危机。 62
三、土地高度集中。佃民和小土地所有者生活的恶化和破产。职役的烦苛。高利贷的活跃。到处蠭起的兵变和民变。 67
四、仁宗朝的政治改革与党争。杰出的封建政治家王安石及其政治主张。新法的内容和实施。改良和守旧两派间对新法的政见分歧。新法的失败。 72
五、结语 81
第十章 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公元1086—1124) 83
一、王诏与熙河开边。熙河兰湟路的建置。对交址的用兵。宋对两湖地区的经营。宋、夏和战局势的演变。宋、辽河东地界之交涉。 83
二、由变法所引起的新、旧党争。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黑暗。花石纲的烦扰。土地的兼并。赋税增加与各种征歛,社会危机加速表面化。 88
三、宋江起义。起义根据地梁山泊。张叔夜的诱降阴谋。起义的瓦解。睦州方腊起义。方腊与摩尼教。指斥朝廷弊政的宣言。起义势力的扩大。起义的失败与北宋统治者对东南人民的屠杀。北宋末农民起义的特点与历史意义。 95
四、结语 100
第十一章 女真的兴起、南侵与宋政权南迁及广大汉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公元1125—1142) 102
一、女真完颜部的社会发展。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猛安谋克制的确立。契丹对女真族的压迫。金的建国和女真族奴隶制的完成。 102
二、契丹末年的社会危机和政治腐败。各族人民反契丹统治的斗争。宋、金间的“海上结盟”。燕王独立和大石西迁。辽国的灭亡。 107
三、金兵开始南侵。汴京围城与北宋政权内部以赵桓、李纲为首的和战两派的纷争。各地勤王兵入援京师与人民爱国热情的高涨。金兵北退。金兵再度南侵。金对汴京的洗劫。北宋的灭亡与宋政权的南迁。 112
四、两河地区忠义民兵的活跃。李纲、宗泽的抗战部署。金兵继续南侵。金人北退与黄天荡之捷。伪齐傀儡政权的建立。锺相、杨么起义。和尚原、仙人关之捷。民族英雄岳飞及其抗金斗争。投降派秦桧主持下的绍兴议和。 117
五、结语 133
第十二章 公元十二世纪中国南北社会经济和文化 135
一、黄河流域在金兵不断侵扰下遭到严重破坏。女真奴主集团在中原进行土地劫夺。黄河的溃决和泛滥。北方农业的衰落。金国统治地区工商业的凋弊。 135
二、中原人民大量南徙。圩田水利的增辟和江淮地区的迅速开发。稻米的主要产品和运销。棉花作物的栽植。桑麻等经济作物的产区分布。农产品对市场的依赖。 139
三、染织手工业在北宋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发展。农村中机户的出现。造纸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刻书事业的发达。素瓷的空前发展和烧制技术的改良。造船业的进步。南宋首都临安与国内市场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发达。宋、金榷场和走私贸易。纸币的发行和流布。 143
四、爱国主义文学家——辛弃疾、陆游。宋人话本。院体画的发展。医学的发展——三因方和脉法图。外科学的发展。洗冤录与法医学。南渡后的史学与金石考古学的发达。郡县方志与石刻地图。 152
五、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及其客观唯心论的学说。陆九渊主观唯心论的心学。永嘉功利学派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思想家康与之和邓牧。 161
六、结语 166
第十三章 绍兴议和后宋金两国的对峙(公元1142—1206) 168
一、金完颜亮的渡淮南侵。宋采石之捷。宋兵符离之溃。隆兴议和。韩侂胄的北伐及其失败。嘉定议和。 168
二、土地疯狂掠夺和地主庄园经济势力的增长。农民社会地位的显著下降。南宋统治者的腐朽与对人民剥削的加剧。经界法、社仓法的颁行。孝宗朝人民的抗税斗争。伪学之禁与政争。道学对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南宋太学生的政治活动。 172
三、金国民族统治政策的演变和特色。金人统治下人民的苛重负担。风俗侈靡和女真族的汉化。金世宗朝对猛安谋克制度的整顿。各族人民反金斗争的高涨。 182
四、结语 189
第十四章 蒙古族的兴起和夏金宋的灭亡(公元1206—1279) 191
一、蒙古地区的自然环境。蒙古族的早期社会组织和经济生活。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蒙古帝国的形成及政治制度的建立。蒙古的西征。四汗国的建立。西夏的灭亡。 191
二、金国末年政治的腐朽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尖锐。金国对中原人民的加紧压迫与社会矛盾的激化。各族人民的反金斗争。宋、蒙联兵与金的灭亡。 201
三、南宋末年的社会危机和政治混乱。军政的废弛。纸币的贬值与物价腾贵。贾似道的收买公田政策及其所引起的影响。宋、蒙间的军事冲突。襄樊保卫战。临安的陷落。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抗战。崖山之战与南宋的灭亡。 204
四、结语 211
第十五章 蒙元帝国统治下十三世纪后期的中国(公元1279—1332) 212
一、元帝国的建立与王权的加强。蒙古大帝国的分裂。宋元之际江南地区的反元斗争。元帝国的领土扩张:大理的征服及对东南半岛各国的侵略。史弼的远征爪哇。高丽的征服。远征日本的失败。 212
二、蒙元统治下社会诸阶级状况。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社会等级划分及其实质。蒙元国家的统治机构。地方行省制度。疃社制度的组织。蒙古的兵种和编制。军事的强制与镇压措施。蒙元法律的阶级的和民族的特点。蒙元统治者利用道学与宗教进行的思想统制。 217
三、蒙古征服中国对社会生产的破坏作用。野蛮的军前掠夺和驱户。匠户佃户的奴隶地位。元朝对中原户籍的检括及其意义。诸王贵族的食采分地。江南的土地兼并。租税与科差。五户丝与江南户钞。包税制的苛毒。高利贷的猖狂。在阶级的民族的双重压迫下广大人民的境遇与生活。 224
四、蒙古贵族及色目商人对工商业的垄断。元代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商业繁荣。钞币的发行。元代交通:驿站、运河与海运。国际贸易的发达。 231
五、元杂剧的形成和结构。元剧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绘画与雕塑艺术。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与元代科学。阿拉伯科学文明的输入。宋元之际数学上的卓越成就。 237
六、结语 241
第十六章 元帝国的腐朽衰弱和元末的反元民族斗争(公元1333—1367) 243
一、蒙元统治集团的内讧。元朝宫廷的荒淫腐朽。喇嘛教和元朝政治。弥勒教、白莲教的传播。 243
二、钞币恶滥加深了帝国的财政危机。官吏贪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灾荒严重与饥民到处流离。社会各阶层与元帝国间矛盾的加深。反元人民大起义形势的成熟 247
三、汉族人民反元起义的全国性发动。彭莹玉、韩山童的革命活动。刘福通领导的白莲教起义。各地红巾军大起义。反元大起义初期形势。元朝对各地起义的镇压。宋国的建立与小明王北伐。朱元璋及其势力的壮大。北伐失败与南方割据局面的形成。南方割据势力的角逐与北方元朝军阀的混战。农民战争形势的转变。 250
四、结语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