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网络互联基础 3
第一章 网络互联概述 3
1.1 互联网络的定义 3
1.2 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 5
1.3 信息格式 14
1.4 ISO网络层次 16
1.5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网络服务 16
1.6 互联网络的编址 18
1.7 流控 24
1.8 错误检测 25
1.9 多路复用 25
1.10 标准化组织 26
第二章 局域网(LAN)协议概述 29
2.1 LAN的定义 29
2.2 LAN协议与OSI参考模型 30
2.3 LAN介质访问方法 30
2.4 LAN数据传输形式 31
2.5 LAN拓扑结构 31
2.6 LAN设备 32
第三章 广域网(WAN)技术概述 36
3.1 WAN的定义 36
3.2 点到点连接 36
3.3 电路交换 37
3.4 分组交换 37
3.5 WAN虚电路 39
3.6 WAN拨号服务 39
3.7 WAN设备 40
4.2 数据链路层设备 44
4.1 网桥和交换机的定义 44
第四章 桥接和交换概述 44
4.3 网桥的种类 46
4.4 交换机的种类 48
第五章 路由选择概述 50
5.1 路由选择的定义 50
5.2 路由选择的组成 50
5.3 路由选择算法 52
5.4 网络协议 59
6.2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60
6.1 网络管理的定义 60
第六章 网络管理概述 60
6.3 ISO网络管理模型 61
第二部分 局域网协议 67
第七章 以太网技术 67
7.1背景 67
7.2 以太网和IEEE802.3 67
7.3 100-Mbps以太网 72
7.4 100VG-AnyLAN 78
7.5 千兆位以太网 81
第八章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85
8.1 背景 85
8.2 FDDI的传输介质 86
8.3 FDDI标准 87
8.4 FDDI的站点连接 88
8.5 FDDI的容错特性 89
8.6 FDDI帧格式 92
8.7 铜缆分布数据接口(CDDI) 95
9.1 背景 96
9.2 物理连接 96
第九章 令牌环/IEEE 802.5 96
9.3 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97
9.5 错误管理机制 99
9.6 令牌环的帧格式 99
第三部分 广域网技术 105
第十章 帧中继 105
10.1 背景 105
10.2 帧中继设备 106
10.3 帧中继虚电路 106
10.4 阻塞控制机制 109
10.5 帧中继本地管理接口 110
10.6 帧中继网络的实现 111
10.7 帧中继的帧格式 113
第十一章 高速串行接口(HSSI) 116
11.1 背景 116
11.2 HSSI接口基础 116
11.3 HSSI的工作原理 117
第十二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19
12.1 背景 119
12.2 ISDN组件 119
12.3 ISDN服务 120
12.4 ISDN的物理层 121
12.5 ISDN的链路层 123
12.6 ISDN的网络层 124
第十三章 点对点协议(PPP) 126
13.1 背景 126
13.2 PPP的部件 126
13.4 PPP物理层的要求 127
13.5 PPP的链路层 127
13.3 PPP的工作原理 127
13.6 PPP的链路控制协议 128
第十四章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 130
14.1 背景 130
14.2 SMDS网络的组件 130
14.3 SMDS接口协议 131
14.4 SIP的等级 131
14.5 分布式队列双总线 133
14.6 SMDS访问级别 134
14.8 SIP的第三级PDU格式 135
14.7 SMDS 的寻址方法 135
14.9 SIP的第二级PDU格式 137
第十五章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139
15.1 背景 139
15.2 ADSL技术的标准化 139
15.3 ADSL技术概述 140
15.4 ADSL的工作原理 141
15.5 ADSL参考模型 142
16.2 SDLC的类型和拓扑结构 145
16.1 背景 145
第十六章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SDLC)及其衍生协议 145
16.3 SDLC的帧格式 146
16.4 SDLC的衍生协议 148
第十七章 X.25 152
17.1 背景 152
17.2 X.25设备和协议的工作原理 152
17.3 X.25协议簇 155
17.4 LAPB的帧格式 158
17.5 X.121地址的格式 159
18.2 ATM设备及网络环境 163
18.1背景 163
第四部分 桥接与交换 163
第十八章 异步传输模式(ATM) 163
18.3 ATM信元头格式 167
18.4 ATM服务 168
18.5 ATM交换工作原理 169
18.6 ATM参考模型 169
18.7 ATM寻址 173
18.8 ATM连接 176
18.9 ATM与多目传送 177
18.11 ATM信令与建立连接 178
18.10 ATM服务质量保证(QOS) 178
18.12 ATM连接管理消息 179
18.13 LAN仿真(LANE) 180
第十九章 数据链路交换(DLSw) 188
19.1 背景 188
19.2 DLSw 与源路由网桥(SRB)的比较 189
19.3 DLSw SNA支持 190
19.4 DLSw交换到交换协议(SSP) 191
19.5 DLSw工作原理 193
19.6 DLSw消息格式 196
20.1 背景 201
第二十章 局域网交换 201
20.2 LAN交换工作原理 202
20.3 LAN交换及OSI模型 204
第二十一章 标记交换 205
21.1 背景 205
21.2 标记交换体系结构 205
21.3 目的地址路由选择 207
21.4 路由选择层次 210
21.6 多目路由选择 211
21.5 灵活的路由选择方式 211
21.7 ATM中的标记交换 212
21.8 服务质量保证 213
21.9 IP交换 214
第二十二章 混合介质网桥 215
22.1 背景 215
22.2 转换挑战 215
22.3 转换网桥 217
22.4 源路由透明网桥 219
23.2 SRB算法 221
23.1 背景 221
第二十三章 源路由网桥(SRB) 221
23.3 帧格式 223
第二十四章 透明网桥 225
24.1 背景 225
24.2 透明网桥工作原理 225
24.3 帧格式 230
第二十五章 AppleTalk 235
25.1 背景 235
第五部分 网络协议 235
25.2 AppleTalk网络构件 236
25.3 AppleTalk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40
25.4 网络地址 245
25.5 AppleTalk地址解析协议(AARP) 246
25.6 数据报发送协议(DDP) 248
25.7 AppleTalk传输层 249
25.8 AppleTalk高层协议 254
25.9 AppleTalk协议簇 257
26.1 背景 260
第二十六章 DECnet 260
26.2 DECnet Phase IV数字网络体系结构 261
26.3 DECnet/OSI数字网络体系结构 263
26.4 DECnet介质访问 264
26.5 DECnet路由选择 265
26.6 DECnet末端通信层 266
26.7 DECnet/OSI传输层 266
26.8 DECnet Phase IV高层 267
26.9 DECnet/OSI高层协议 268
27.2 传统SNA环境 271
第二十七章 IBM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协议 271
27.1背景 271
27.3 IBM的对等网络 276
27.4 基本信息单元(BIU)格式 282
27.5 路径信息单元(PIU)格式 283
第二十八章 Internet协议 286
28.1 背景 286
28.2 Internet协议(IP) 287
28.3 地址解析协议(ARP) 295
28.4 互联网络路由选择 296
28.5 互联网络控制消息协议(ICMP) 297
28.6 传输控制协议(TCP) 298
28.7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02
28.8 互联网络协议中的应用层协议 303
第二十九章 NetWare协议 305
29.1 背景 305
29.2 NetWare介质访问 305
29.3 互联网络数据包交换(IPX) 306
29.4 IPX封装类型 307
29.5 服务公告协议(SAP) 308
29.7 NetWare高层协议和服务 309
29.6 NetWare传输层 309
29.8 IPX数据包格式 311
第三十章 开放系统互联(OSI)协议 313
30.1 背景 313
30.2 OSI网络协议 313
第三十一章 Banyan VINES 322
31.1 背景 322
31.2 介质访问 322
31.3 网络层 323
31.5 高层协议 329
31.4 传输层 329
第三十二章 Xerox网络系统(XNS) 331
32.1 背景 331
32.2 XNS层次概述 331
32.3 介质访问 332
32.4 网络层 332
32.5 传输层 334
32.6 高层协议 335
33.1 背景 339
第三十三章 边缘网关协议(BGP) 339
第六部分 路由选择协议 339
33.2 BGP的工作原理 340
33.3 BGP路由选择 341
33.4 BGP消息类型 342
33.5 BGP数据包格式 343
第三十四章 增强型IGRP 347
34.1 背景 347
34.2 增强型IGRP的性能 347
34.3 处理过程和技术的基础 348
34.4 路由选择的概念 349
34.5 增强型IGRP数据包类型 351
第三十五章 IBM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路由选择 353
35.1 背景 353
35.2 IBM SNA会话连接器 353
35.3 IBM SNA传输组(TG) 354
35.4 IBM SNA解析和虚路由 354
35.5 IBM SNA服务进程等级(COS) 355
35.6 IBM SNA子域路由选择 357
35.7 IBM高级对等网络(APPN)路由选择 359
第三十六章 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GRP) 364
36.1 背景 364
36.2 IGRP协议的特性 364
第三十七章 IP多目传送 368
37.1 背景 368
37.2 互联网络组员协议(IGMP) 368
37.3 IP多目传送路由选择协议 368
第三十八章NetWare链路服务协议(NLSP) 372
38.1 背景 372
38.2 NLSP分层路由选择 373
38.3 NLSP工作原理 376
38.4 NLSP分层寻址 377
38.5 NLSP hello数据包 378
第三十九章 开放系统互联(OSI)路由选择协议 382
39.1 背景 382
39.2 末端系统到中间系统(ES-IS) 383
39.3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 385
39.4 集成IS-IS 387
39.5 域间路由选择协议(IDRP) 388
40.1 背景 390
第四十章 开放最短路径先优(OSPF) 390
40.2 路由选择层次 391
40.3 SPF算法 393
40.4 OSPF数据包格式 394
40.5 附加的OSPF性能 395
第四十一章 资源保留协议(RSVP) 396
41.1 背景 396
41.2 RSVP数据流 396
41.3 RSVP服务质量(QOS) 398
41.5 RSVP保留方式 399
41.4 RSVP会话启动 399
41.6 RSVP软状态的实现 401
41.7 RSVP操作模式 401
41.8 RSVP消息 404
41.9 RSVP数据包格式 406
第四十二章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 409
42.1 背景 409
42.4 RIP稳定性 410
42.3 RIP路由选择计量标准 410
42.2 路由选择更新 410
42.5 RIP计时器 411
42.6 RIP数据包格式 411
第四十三章 简单多目传送路由选择协议(SMRP) 414
43.1 背景 414
43.2 SMRP多目传送服务 416
43.3 SMRP事物处理实例 422
43.4 SMRP数据包格式 423
第四十四章 IBM网络管理 427
44.1 背景 427
第七部分 网络管理 427
44.2 IBM网络管理功能的范围 428
44.3 IBM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430
44.4 IBM网络管理平台 431
第四十五章 远程监控(RMON) 433
45.1 背景 433
45.2 RMON组 433
第四十六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436
46.1 背景 436
46.2 SNMP基本组件 437
46.4 SNMP管理信息库(MIB) 438
46.3 SNMP基本命令 438
46.5 SNMP和数据表示法 440
46.6 SNMP版本1(SNMPv1) 440
46.7 SNMP版本2(SNMPv2) 442
46.8 SNMP管理 443
46.9 SNMP安全 443
46.10 SNMP互操作能力 444
46.11 SNMPv1消息格式 445
46.12 SNMPv2消息格式 446
网络互联术语及缩写词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