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总序凡例广东省地图序 林若绪论 1
第一编 三十八年的历程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五二年十二月) 25
第一节 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25
一、广东大陆的全面解放 25
二、开展接管工作和建立革命秩序 27
三、解放沿海岛屿 30
四、剿匪、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 32
五、清理基层,整顿队伍,搞好干部队伍和各级共产党组织的建设 35
第二节 土地改革与民主改革运动 36
一、土地改革 36
二、民主改革运动 46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48
一、建立国营经济,实现财经统一 48
二、调整工商业 49
三、活跃城乡关系,搞好墟镇工作 50
四、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加强经济管理 51
五、进行经济文化建设 52
第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一九五三年一月至一九五七年十二月) 58
第一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58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战略任务 58
二、“一·五”计划的实施 60
第二节 “三大改造”和“整风反右” 61
第三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成就 77
第三章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一九五八年一月至一九六六年五月) 81
第一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81
一、“大跃进”的发动 81
二、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82
四、放宽购销政策,促进商品生产 83
三、全民大办工业的高潮 84
四、人民公社化运动 85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结果 91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 95
一、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 95
二、国民经济调整的胜利完成 10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 109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 113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在广东的发展过程 113
一、政治大动乱 113
二、“斗、批、改”的全面展开 116
三、批林整风和清查工作 120
四、“批林批孔” 121
五、全面整顿 122
六、“反击右倾翻案风” 123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对广东的破坏 124
一、经济上的破坏 124
二、思想政治上的破坏 131
三、文化、科学、教育、卫生、体育事业上的破坏 133
一、广东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坚持搞生产建设 134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东经济的动荡起伏 134
二、广东经济的缓慢发展 137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一九七六年十月至一九八七年十二月) 139
第一节 拨乱反正 139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 145
一、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提出 145
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实施过程 148
第三节 在改革中搞活经济 157
一、全面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57
二、增强企业活力 163
三、发展外向型经济 166
四、逐步开拓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70
五、实行财政体制大包干 172
六、多渠道集资,搞活金融 174
七、建立新的宏观管理制度 176
八、建立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和合理的生产布局 177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180
第四节 可喜的成就 180
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182
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183
四、基本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84
五、城乡市场日益活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186
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187
七、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193
八、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有很大进步 195
第二编 经济第六章 经济综述、经济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 203
第一节 经济发展综述 203
一、经济的发展速度 205
二、经济的比例和结构 206
三、经济建设投资 211
四、经济布局 213
五、经济技术装备 215
六、经济效益 218
七、经济发展中的人口与就业 219
八、人民生活 225
九、经济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228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 231
一、计划管理体制的变革 233
二、计划管理组织系统和计划方法 241
三、五年计划、十年规划的制定 243
第三节 物资管理 249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物资工作 250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物资工作 253
三、物资管理部门的发展与现状 261
第四节 劳动工资管理 265
一、劳动力管理 266
二、工资福利管理 276
第五节 物价管理 284
一、广东解放后三十年的物价管理 284
二、新时期的价格改革 289
第六节 新时期广东的经济体制改革 298
一、从体制上调整政府机构同经济组织的关系 299
二、从体制上沟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 312
三、从经济体制上调整经济组织内部关系 321
第七章 农业 332
第一节 概述 332
一、农业生产条件 333
二、农业发展的历程 334
三、农业发展的成就 340
四、农业发展的启示 342
第二节 主要农作物和畜牧业 347
一、粮食作物 347
二、经济作物 352
三、畜牧业 369
一、特点和发展概况 375
第三节 林业 375
二、森林资源 381
三、巨大的成就 384
第四节 水产 393
一、概况 393
二、水产事业的成就 398
第五节 水利 415
一、水利事业概况 415
二、水利事业主要成就 421
第六节 农垦事业 435
一、垦区概况 435
二、农垦事业发展历程 436
三、显著成就 450
第七节 乡镇企业 461
一、乡镇企业发展概况 461
二、乡镇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465
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的体会 469
第八节 气象事业 478
一、气象事业的发展概况 478
二、气象事业的发展成就 481
三、气象工作的服务效益 486
第八章 工业 493
第一节 概况 493
一、发展工业的资源特点 494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工业状况 494
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96
四、工业发展历程 499
第二节 主要工业行业概况 513
一、轻工业 513
二、纺织工业 529
三、电子工业 535
四、医药业 542
五、建材工业 546
六、电力工业 550
七、煤炭工业 558
八、冶金工业 561
九、石油化学工业 568
十、机械工业 572
十一、船舶工业 576
第三节 工业建设的历史经验 580
第九章 交通邮电 598
第一节 发展过程 599
一、恢复和初创时期(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七年) 599
二、曲折发展时期(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八年) 609
三、蓬勃发展时期(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七年) 618
一、水运交通 633
第二节 三十八年的成就 633
二、公路交通 650
三、铁路运输 652
四、民用航空 653
五、邮电通信 657
第十章 财政 662
第一节 概述 662
一、新中国成立前广东财政概况 662
二、当代广东财政 665
第二节 建设型财政的形成 674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674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676
第三节 两次挫折和两次调整 679
一、“大跃进”时期 679
二、第一次经济调整时期 681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683
四、第二次经济调整时期 684
第四节 在改革、开放、搞活中前进 686
第五节 经验探讨 696
第十一章 金融 700
第一节 概况 700
一、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在广东的建立 700
二、改革开放前广东的银行发展历程 702
三、银行工作在改革和开放中开拓前进 706
四、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及其解决的情况 710
第二节 货币流通 711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广东货币流通状况 711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货币流通状况 713
第三节 主要金融事业和保险事业的发展 714
一、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 714
二、农村金融 719
三、投资金融 724
四、国际金融 730
五、保险业务 734
六、经济特区金融 739
第十二章 商业 743
第一节 创建和改造 744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744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749
第二节 曲折的历程 756
一、“大跃进”的挫折 756
二、在调整中前进 759
三、“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764
第三节 改革中搞活 769
一、改革商业结构,建立多渠道的商品流通体系 769
二、改革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 777
三、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竞争能力 780
五、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商业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 787
六、改革带来了繁荣兴旺 789
第十三章 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 795
第一节 对外经济贸易初步开展 795
一、对外贸易机构的建立 795
二、在经济恢复和建设中的对外贸易 796
三、对私营进出口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实行对外贸易国家专营制 800
四、在反封锁、反禁运中开拓国际市场 800
五、为保持港澳地区经济稳定、繁荣承担义务 803
六、为办好面向世界的“橱窗”——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服务 805
七、积极承担对外援助任务 806
八、在曲折中前进 809
第二节 对外经济贸易的振兴 812
一、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812
二、探索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子 820
三、揭开对外经济工作的新篇章 825
四、海关和商品检验工作密切配合对外经济贸易活动 833
第十四章 旅游事业 838
第一节 初创时期 839
一、旅游机构的组建 839
二、旅游资源的初步开发 840
三、中南旅游局成立后广东旅游业的发展 840
四、广东旅游业的劫难和复苏 840
第二节 蓬勃发展时期 841
一、旅游事业管理机构的建立 842
二、旅游宾馆饭店高速发展 842
三、旅游热线的形成 847
四、改革管理体制 853
五、旅游交通条件迅速改善 856
一、城市概况 859
第一节 城市建设 859
第十五章 城乡建设 859
二、城市规划 864
三、城市住宅建设 866
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建设 869
第二节 村镇建设 877
一、村镇概况 877
二、村镇建设的规划和管理 879
三、村镇建设新貌 881
第三节 建筑队伍 883
一、建筑业概况 883
二、建筑设计、规划与科研队伍 890
第四节 环境保护 894
一、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894
二、环境保护工作的成就 897
英文目录 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