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撞击流——幽默的导引 1
第1章 为什么写这本书 2
第2章 过程改进的分析和撞击流的缘起 4
2.1 传递过程的效率指标 4
2.2 基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过程改进 7
2.3 撞击流的特性 9
2.4 撞击流强化作用的证据 11
本章符号表 14
第3章 撞击流接触器的分类和结构 16
第4章 单相撞击流 21
4.1 流动状况及其特性 21
4.2 滞流撞击流的速度场 24
4.2.1 平面撞击流 25
4.2.2 轴对称撞击流 27
4.2.3 粘性流动 28
4.3 撞击流中的速度分布——实验结果 29
4.4 湍流撞击流 32
4.5 单相撞击流的应用 33
本章符号表 37
第5章 单颗粒的行为 39
5.1 无重力时单颗粒的运动 39
5.1.1 单颗粒的直线运动 40
5.1.2 单颗粒在旋转流中的运动 44
5.2 无重力时单颗粒运动的研究 45
5.3 有重力时单颗粒的运动 49
5.3.1 颗粒的倾斜运动 50
5.3.2 单颗粒的垂直运动 52
5.4 设计考虑 55
本章符号表 60
第6章 多颗粒系统的行为 61
6.1 实验观测 61
6.2 颗粒浓度的影响 63
6.3 颗粒间碰撞的影响 67
6.3.2 气-液悬浮体的蒙特-卡罗模拟 68
6.3.1 气-固悬浮体的蒙特-卡罗模拟 68
6.4 气-固悬浮体中颗粒行为的马尔柯夫链分析 70
6.4.1 马尔柯夫链对实际生活问题的演示 72
6.4.2 马尔柯夫链对单级和多级反应器系统的应用 73
6.4.3 马尔柯夫链的状态向量与停留时间分布的关系 79
6.4.4 马尔柯夫链对撞击流接触器中停留时间分布的应用 80
6.4.5 Δt和R的数学模型 95
6.4.6 串联搅拌槽模型 97
6.5 液-固悬浮体中颗粒行为的分析 98
6.5.1 理论基础 99
6.5.2 实验结果 101
本章符号表 102
第7章 传热和干燥 104
7.1 传热强化模型 104
7.1.1 定义 105
7.1.2 时间比t1 105
7.1.3 强化比Eh 107
7.2.1 有相界面阻力时的传热 110
7.1.4 结论 110
7.2 单颗粒的传热模型 110
7.2.2 无相界面阻力的传热——瞬间接触 112
7.3 撞击流干燥机的传热特性 113
7.4 撞击流干燥机的工业应用 116
7.4.1 溶液和悬浮体干燥 117
7.4.2 粒状物料干燥 120
7.5 传热系数的测定 123
7.5.1 俄罗斯在撞击流干燥方面的研究 123
7.5.2 以色列在撞击流干燥方面的研究 124
7.5.3 干燥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和比较 149
7.5.4 以色列研究总结 150
7.6 撞击流的设计考虑 150
本章符号表 151
第8章 燃烧过程 152
8.1 基本流动结构 152
8.2 气体燃烧 153
8.3.1 单个液滴的蒸发——基本方程 159
8.3 液滴和颗粒的燃烧 159
8.3.2 单个液滴的燃烧——基本方程 161
8.3.3 液滴在撞击流中的燃烧 163
8.3.4 单个颗粒的燃烧——基本方程 167
8.3.5 撞击流强化燃烧模型 169
8.4 实际撞击流燃烧炉 170
8.4.1 液体和气体燃料的燃烧 170
8.4.2 煤的燃烧 172
本章符号表 179
第9章 固-液过程 180
9.1 固体溶解 180
9.1.1 传质模型 180
9.1.2 实验工作 184
9.1.3 设计考虑 199
9.1.4 不同接触器的比较 199
9.2.1 实验研究 203
9.2.2 传质系数 203
9.2 离子交换 203
9.2.3 结果 204
9.2.4 结语 206
9.3 电化学传质 206
9.3.1 实验研究 206
9.3.2 结果 206
本章符号表 208
10.1.1 混合机理和模型 209
10.1 混合 209
第10章 气-固过程 209
10.1.2 实验工作 216
10.1.3 设计考虑 221
10.1.4 不同混合器的比较 222
10.2 研磨和分级 222
10.2.1 研磨 222
10.2.2 粒度分级 224
10.3 磷矿富集 227
10.3.1 实验工作 227
10.3.2 模型 228
10.3.3 结语 233
10.4 固体颜料的生产 233
10.5 氧化铁贫矿的研磨-焙烧-还原 234
10.6 等离子体射流过程 235
10.7 除尘和造粒 236
10.7.1 原理和设计 236
10.7.2 马尔柯夫链模型 238
10.7.3 俄罗斯的研究 240
10.7.4 以色列的研究 241
10.7.5 同轴撞击流中的粒化模型 244
本章符号表 261
第11章 液-气过程 262
11.1 气体的吸收和解吸 262
11.1.1 吸收强化模型 263
11.1.2 吸收特性 269
11.1.3 传质系数 277
11.1.4 撞击流循环吸收器 285
11.1.5 气液接触器的比较 287
11.2.1 俄罗斯的研究 288
11.2 空气的蒸发冷却 288
11.2.2 以色列的研究 289
本章符号表 295
第12章 液-液过程 297
12.1 萃取 297
12.1.1 强化模型 298
12.1.2 传质系数 301
12.2 撞击流制备乳液 306
12.1.3 萃取装置的比较 306
本章符号表 308
第13章 撞击流接触器中流体力学、平均停留时间及持料量的放大和关系式 310
13.1 因次分析和放大 310
13.2 流体力学 311
13.3 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和持料量及其放大 321
本章符号表 326
参考文献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