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史论文辑要 1949-1986》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大学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
  • 页数:610 页
图书介绍:

序 廖盖隆 1

总论 3

一、史学理论的几个问题 3

历史研究工作中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3

评价近现代历史人物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

关于史学理论的几个问题讨论述要(苏长聚) 6

二、中国革命史的科学体系 23

中国革命史要阐述革命斗争的历程和揭示其客观规律 23

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对象 25

如何理解革命史的含义 28

中国革命史的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 29

革命史与党史、民国史的区别 29

中国革命史的上下限划分的几种主张 31

三、帝国主义侵华史研究 33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33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种种方式和手段 36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9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投资”的特征 40

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铁路利权的阴谋活动 41

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的斗争 43

四、中国近代无产阶级研究 43

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发生及形成 44

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早期状况 46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工人阶级 48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工人阶级状况 48

五、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研究 51

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论述 51

关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53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54

旧中国买办阶级的形成 55

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58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若干特点 59

六、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向 62

中国近代史中的三次革命运动的高涨 62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向、线索和标志 65

中国近代历史前进发展的主要线索 67

“两个过程”论是一个误解 71

“两个过程”论是一个科学概括 73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梯 75

民族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76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论争的起源 80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论争中的几种观点 82

鸦片战争研究简述 86

七、辛亥革命前重大事件研究概况 86

太平天国史研究简述 91

洋务运动研究简述 96

甲午战争的几个争论问题 101

如何评价戊戌变法 104

戊戌变法历史评价的几个问题 108

义和团研究评述 110

八、关于毛泽东思想 115

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115

关于毛泽东革命活动和毛泽东思想的分期与评价问题 115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18

毛泽东思想提出的历史过程 120

毛泽东在理论上的贡献 122

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则 123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贡献 124

《毛泽东选集》的版本和源流 128

辛亥革命时期 133

一、综述 133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问题 133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 135

辛亥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斗争锋芒 136

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分析 138

帝国主义是怎样干涉和破坏辛亥革命的 139

辛亥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 141

人民群众是辛亥革命的基本动力 143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农民的关系 145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 146

立宪派为什么在辛亥革命时期倾向和附合革命 149

辛亥革命时期会党的性质问题 150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时期的暗杀活动 152

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 153

二、关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同盟会 155

兴中会的性质 155

华兴会内部的组织结构 157

光复会是知识分子为骨干的团体 159

怎样评价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160

同盟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63

同盟会时期的黄兴 164

三、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67

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的焦点 167

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联合与分裂 168

邹容设想的“中华共和国” 170

陈天华思想的几个特点 171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了哪些革命思想 173

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做出了什么贡献 174

邹容、陈天华与朱执信的思想特点 176

宋教仁所主张的“责任内阁”和“政党政治”制度 177

四、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 179

孙中山初期思想的发展 179

孙中山的中国近代化理想 181

孙中山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183

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形成 185

孙中山民族主义演进的五个时期 186

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发展 187

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伟大贡献 188

为什么说孙中山的民生史观是二元论 189

孙中山早期思想与活动研究概述 191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高潮时期的孙中山 194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研究简况 195

孙中山与黄兴关系简述 197

五、武昌起义 200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10次武装起义 200

黄花岗之役对武昌起义的影响 203

辛亥四川保路运动的起因 204

武昌起义的经过 206

武昌起义时的新军 208

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的形式 210

湖北军政府的革命政策 211

如何评价武昌起义后的各省军政府 213

六、南京临时政府 215

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 215

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216

南京临时政府迅速夭折的主观原因 217

七、辛亥革命的意义和教训 220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220

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教训 221

辛亥革命中反满问题的实质 223

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干涉辛亥革命 225

袁世凯是怎样建立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 227

八、北洋军阀的统治 227

北洋军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29

北洋军阀对内搜刮的几种方式 232

辛亥革命后军阀地主的形成及其特征 233

“二次革命”前没有确立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35

北洋军阀集团有些什么特点 237

袁世凯做皇帝是83天吗? 239

九、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241

二次革命的背景及经过 241

二次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43

白朗起义的原因和性质 245

护国战争始末 246

护国战争为什么首先爆发于云南 249

护法战争的起因 250

十、其它 253

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253

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256

革命派与立宪派有何不同 257

研究系是怎样形成的 258

安福系的由来 259

五四前后的交通系 260

毛泽东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寻找革命真理的论述 265

五四动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265

一、综述 265

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形成 266

党的民主革命总路线基本思想的形成 270

建党初期共产党人对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探索 274

党的幼年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过程 277

党的创立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革命任务的探索 279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过程 282

民主革命时期党对革命领导权问题的认识 28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 286

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90

二、新文化运动 295

对初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295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 296

陈独秀和《新青年》 300

《新青年》的历史作用 302

五四时期的“科学”与“民主” 304

五四时期反封建主义的历史局限 305

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过程、内容和特点 307

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的大争论 308

五四时期的东西方文化论战 311

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在中国的破产 314

胡适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316

胡适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右翼资产阶级代表 318

胡适宜传实验主义具有两重性 319

胡适在五四时期的反封建思想 320

吴虞对封建道德的批判 321

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五四时期的鲁迅 323

三、五四群众爱国运动 326

关于五四运动 326

“五四”前夜政治思想的逆流 326

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332

五四运动的经济背景 334

五四运动时期的山东问题 336

五四运动的规模 339

五四运动中农界的表现 340

五四运动既是一个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一个文化思想运动 342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爱国运动史的开始 343

五四运动表现了一切旧民主革命所未曾有的新特征 345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从五四运动发端 347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 348

五四时期旅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 350

五四运动史的分期及范围 353

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五四运动 355

四、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 355

五四运动的发生是自然的和必然的 356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作了思想准备 359

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的号召下发生的 360

五四运动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革命小资产阶级共同领导的 361

五四革命运动的产生是自发的 362

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364

无产阶级领导权在五四运动中萌芽 366

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简析 368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70

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 37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和影响 37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 374

“马克思”中文译名的最早记载 376

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 377

毛泽东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和时间 378

毛泽东从民主主义者到马列主义者的转变 379

周恩来青年时期世界观的转变 381

李达在建党时期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382

蔡和森传播列宁建党思想的经过 385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基本标准 386

关于五四时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几个问题 387

三次论战的概况 390

六、关于三次论战 390

应全面地评论“问题与主义”之争 392

关于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论战 395

“社会主义论战”的性质 396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无政府主义论战的主要内容 397

建党前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无政府主义反击迟缓的原因 400

七、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403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研究评述 403

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 405

论党创建时期的思想理论建设 406

党创立时期的社会基础 409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是哪些人 411

关于一大闭幕日期的几种意见 412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制定 414

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的特点 416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蔡和森 417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周恩来 418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419

维经斯基第一次来华时的身份不是共产国际代表 421

《共产党》月刊的历史作用 422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大贡献 425

八、五四和建党时期的陈独秀 425

陈独秀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前进为马克思主义者 426

陈独秀是初步的马克思主义者 428

建党时期的陈独秀是个合格的马克思主义者 430

陈独秀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434

陈独秀没有完成从急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435

建党时期陈独秀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436

陈独秀和马林冲突的根本原因及其实质 437

陈独秀第三次被捕不是马林营救出狱的 440

九、关于李大钊 443

李大钊最早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基础 443

李大钊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444

五四时期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的模糊观点 445

五四时期的李大钊和陈独秀思想转变比较研究 447

李大钊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思想理论基础 450

李大钊对中国民主革命理论问题的见解 452

十、工农运动的兴起 454

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的标志 454

建党前后的上海工人运动 455

我党领导人民最早创建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457

科学社会主义和安源工人运动结合的独特方式 459

从“争自由、争人权”的斗争看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历史地位 462

“二七大罢工”的提法不够准确 464

中国现代农民运动最早发生于何时何地 465

十一、其它 467

关于联省自治问题 467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 473

一、综述 473

共产国际和中国大革命 473

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的理论贡献 476

周恩来从旅欧到大革命时期的理论贡献 477

瞿秋白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理论贡献 480

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的理论贡献 481

党对农村的阶级分析 483

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斗争 484

戴季陶主义论略 487

中山舰事件发生的历史原因和蒋介石的两面派策略 489

苏联顾问在中山舰事件上对蒋介石的妥协政策初探 491

关于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评价问题 492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武汉 494

二、国民党的改组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497

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497

国民党改组后的性质 50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 503

国民党改组后的阶级构成 504

改组后的国民党不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党 505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策略问题 507

“党内合作”的形式问题 509

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好形式 510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作用 512

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的历史经验 513

陈独秀与“党内合作” 515

国共合作中的黄埔军校 516

三、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518

五卅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影响 518

邓中夏论“五卅”运动中各阶级” 519

民族资产阶级与五卅运动 520

五卅运动中的大资产阶级 522

五卅运动中的知识分子 524

五卅运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525

国外对五卅运动研究情况简介 527

省港大罢工的几项创举 529

省港大罢工的历史作用 530

四、关于北伐战争 532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对北伐战争的领导 532

中国共产党与北伐 533

工农大军在北伐中的作用 535

北伐战争在湖南 536

北伐战争在浙江 538

北伐战争在江西 539

北伐战争后期主要矛盾的转化 541

五、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544

大革命时期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几个问题的认识 544

党的“三大”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缺乏应有的认识 546

“四大”是怎样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 548

共产国际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提出 550

大革命失败以前,毛泽东已经指出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551

刘少奇在大革命时期关于领导权问题的观点 554

瞿秋白是我党最早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的 556

谁领导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557

无产阶级领导权提出的时间 559

“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浅议 560

汪精卫提出领导权问题的动机 562

六、武汉国民政府 564

武汉国民政府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 564

武汉国民政府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 566

关于武汉国民政府的几个问题 567

读周恩来《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建议书 570

武汉国民政府东征讨蒋的有利条件 571

北伐和东征讨蒋是不可取的 573

武汉国民政府解体的原因 574

武汉政府时期工人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问题 576

七、“四·一二”政变与蒋汪合流 578

“四·一二”政变与帝国主义 578

“四·一二”政变与资产阶级 579

“四·一二”政变与江浙财团 581

关于蒋介石与汪精卫的上海会谈 582

郑州会议和徐州会议 584

宁汉合流的必然性 585

八、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588

正确认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588

第一次大革命为什么失败 589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形成的标志 590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何时统治全党 591

大革命失败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593

“五月提示”不是挽救中国革命的正确意见 595

论共产国际的“五月指示” 597

共产国际与陈独秀的错误 598

斯大林、托洛茨基在指导中国大革命上所犯错误的差异 600

九、其它 602

我党对国民会议的主张 602

冯玉样与北京政变 604

评中共中央四届七月扩大会议 605

中国共产党与广州农讲所 606

1927年以前我党创建和掌握革命军队的基本情况 60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613

二、综述 613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的主要代表 613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的战略思想 619

周恩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理论贡献 621

共产国际和苏联在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作用 627

共产国际和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630

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632

二战时期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634

三十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由来 636

三十年代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 637

中国托派的最初来源 639

评托陈取消派 64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白区工作概况 643

二、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 646

江浙财团与蒋介石政权 646

法西斯主义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建立 647

国民党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 649

“二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的外债政策 650

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的原因 651

南昌起义是我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开端 653

三、南昌起义与八七会议 653

提出与决定南昌起义的过程 655

关于南昌起义总指挥与总指挥部的考证 656

起义军南下目标是夺取广州,重行北伐 657

南昌起义未注意土地革命 659

南昌起义没有脱离土地革命 661

南昌起义的意义 662

关于“八·七”会议的三个问题 663

“八·七”会议没有选瞿秋白为总书记 665

正确认识八七会议至六届四中全会党中央的工作 666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中对党的思想理论贡献 669

四、秋收起义与广州起义 669

武汉临时中央对秋收起义的指导 671

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 673

秋收起义后进军方向的改变 674

广州起义不是消极的“退兵一战” 675

广州起义失败的主要教训 677

广州起义中的广州工人赤卫队 677

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 678

五、关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681

关于根据地历史的几个问题 681

毛泽东能够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由于深刻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68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686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意义和作用 694

何时提出井冈山为革命根据地? 695

周恩来到中央苏区的原因 697

红色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斗争 699

如何评价党的“六大”在根据地问题上的贡献 700

六、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703

毛泽东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阐述 703

略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705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的几个阶段 706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 707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时间 709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的标志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712

“工农武装割据”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二者不能等同 713

毛泽东也曾探索争取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 714

七、土地革命 717

共产国际与我国土地革命中的阶级政策的变化 717

“二战”时期为何要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719

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地权政策的演变 719

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是在毛泽东主持下发展起来的 722

查田运动是“左”倾机会主义的产物 723

土地改革中“左”倾错误产生的原因 724

八、关于三次“左”倾错误 726

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产生的原因 726

毛泽东对立三路线的认识和抵制 728

反“立三路线”反“调和路线”之剖析 731

共产国际与中国党的三次“左”倾错误 734

共产国际与王明的上台 736

王明“左”倾路线在中央苏区的危害 737

党内连续发生三次“左”倾错误的根源 739

“二战”时期党为什么犯“左”倾错误? 741

“李立三路线”的提法不科学 743

“二战”时期我军的名称演变 745

九、关于红军早期的发展与斗争 745

陈毅对古田会议的贡献 746

重评毛泽东对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重要贡献 747

周恩来与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749

游击战争“十六字诀”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750

鄂豫皖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 752

红四方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三个特点 754

十、关于红军长征 756

党中央决定红军长征的时间 756

红军长征是有准备的 757

长征有准备,但工作中有严重错误 758

通道并未“转兵” 759

榜罗镇会议确定川陕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 760

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的经过 761

对长征北上抗日战略目的形成的初步探讨 762

关于西路军形成原因的探讨 764

红军西路军的同志在新疆 765

十一、遵义会议 768

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遵义会议 768

遵义会议的参加者 771

邓小平同志参加遵义会议时的身份 771

遵义会议未批判王明 772

对遵义会议以后确定张闻天负总责一事怎么看 773

十二、关于中间派 775

中间派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原因 775

中间派的瓦解演变及其历史影响 777

改组派是国民党内的一个既反共又反蒋的政治派别 778

福建事变领导人梦想走中间道路 780

十三、西安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781

西安事变前国共两党代表的接触和谈判 781

论党的逼蒋抗日方针 783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我党自己决定的 786

张学良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首倡者 788

党的策略转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789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791

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演变 792

于右任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794

十四、其它 797

“九一八”事变中美国政府态度的变化 797

福建事变的历史意义 798

富田事变的原因和性质的分析 799

富田事变不是AB团反革命暴动 800

一、综述 80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 805

抗日战争时期 805

毛泽东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的思想 806

刘少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形成的贡献 808

周恩来关于抗战时期党的建设的理论 810

杨尚昆谈张闻天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所起的历史作用 812

抗战爆发后全党对军事战略转变认识的统一 814

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是怎样出现的 816

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根源 819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经济 821

抗战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和中国社会性质问题 822

毛泽东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25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25

周恩来与抗战初期的统一战线 82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决定的 830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两条抗战路线的斗争 832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含义 834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的形成过程 835

中国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 836

共产党对抗日统战的领导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导上 83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839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 840

抗日战争中的民主党派 842

中间党派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844

民主党派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贡献 846

“救国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 848

党在山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程 849

三、国民党政府与正面战场 852

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政策重点的转变 852

国民党各派对抗日的不同态度 853

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战场 855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及其影响 856

国民党战场的三个特点 857

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858

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关系 859

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问题研究简介 860

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 861

四、中国共产党与敌后抗日战场 864

抗战时期我党政治路线的形成过程 864

抗战爆发后我党军事战略转变的三个阶段 865

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地位 866

对抗战初期长江局工作的评价 867

抗战时期刘少奇对武装斗争的贡献 869

怎样评价平型关战斗? 870

百团大战的历史作用 871

百团大战在抗战史上的地位应予肯定 873

百团大战有无必要发动值得怀疑 875

百团大战的参战部队是105个团 877

五、关于皖南事变 878

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的国际条件 878

皖南事变前项英错误的主要表现 879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失败的主观原因 881

皖南事变的历史教训 882

新四军第五师抗战历程的特点 883

六、抗日根据地 885

抗日根据地形成的特点 885

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887

抗战时期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889

抗日根据地内民主与法制的特点 890

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共同经验 89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 892

抗战时期党的减租减息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894

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特点 895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 896

七、延安整风与大生产运动 898

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 898

延安整风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899

关于审查干部和“抢救运动” 901

延安整风运动中的两条战线斗争 902

鄂豫边区根据地整风运动经验 903

大生产运动的几个问题 905

八、抗战时期的中外关系 908

共产国际和苏联在中国抗战时期的作用 908

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在中国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 909

1937至1941年美日如何合伙侵华? 911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913

“史迪威事件的”原因 915

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的背景和由来 919

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对美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胜利 920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对苏联政策的调整及其与反共的关系 922

雅尔塔秘密协定与美苏对华政策 924

抗战胜利前美国对华政策转折的历史必然性 927

抗战时期苏联对华政策中的主要问题 929

如何评价苏联出兵东北? 931

苏军出兵东北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 933

抗战时期中美关系问题研究简介 933

九、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936

毛泽东论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936

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 938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939

中国抗日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研究简况 941

十、其它 943

抗日战争时期应从九一八事变算起 943

抗日战争时期开始于七七事变 944

抗战时期日寇在华北推行的“治安强化运动” 945

日伪“清乡活动”的特征 948

汪伪政权的“新国民运动” 949

国民参政会简介 950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955

一、综述 955

关于全国解放战争的几个问题 95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 959

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 963

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966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971

毛泽东指导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杰出贡献 973

转战陕北是解放战争由防御转入进攻的关键 977

二、关于“和平民主新阶段” 982

“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提法是党中央的集体意见 982

抗战胜利后可能有一个“和平民主新阶段” 983

“和平民主新阶段”是党提出的策略口号 985

“和平民主新阶段”不是投降主义路线 986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间路线 988

三、中间路线和民主党派 988

资产阶级中间路线的形成与破产 989

“中间道路”与“中间势力”不能混为一谈 990

中国民主同盟的解散和新生 992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994

四、土地改革运动 995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土地改革政策的演变 995

党的土地路线和土改政策成熟的标志 997

《五四指示》与《中国土地法大纲》 998

土改中为何要充分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1000

土改中的“左”倾偏向 1001

我党领导土改的历史经验 1003

五、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1006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扩大了统一战线 1006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 1007

《双十协定》承认了我军的地位 1008

邓颖超同志在旧政协前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斗争 1010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 1013

旧政协决议的进步作用 1014

六、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 1016

试论第二条战线 1016

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的特点 1017

“一二·一”运动爆发的原因 1019

“一二·一”运动丰富了中国学生运动的经验 1020

“五·二○”运动推动了学生运动的高涨 1021

1948年“青年节”中的北大学生 1023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学生运动 1024

解放前夜的上海学生运动 1026

七、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外关系 1028

苏联在中国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对中国革命所起的作用 1028

中苏条约使国民党取得接收东北主权的合法地位 1031

赫尔利与1945年前后的国共谈判 1031

美国利用上海港帮助蒋介石打内战 1033

1945—1949年美国对蒋介石的“援助” 1035

马歇尔的调处 1037

八、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 1040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 1040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特点 1041

济南战役是三大战役的序幕 1043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意义 1045

辽沈战役作战方针实施中的曲折过程 1046

淮海战役的由来 1047

淮海战役中的“三个关键” 1048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平津战役中的充分体现 1051

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1053

论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 1057

九、其它 1061

关于我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产生 1061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 1063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根源 1069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南方人民游击战争的历史作用 1073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077

一、综述 1077

新中国的建立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 1077

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1081

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战略策略思想 1087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088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理论综述 1090

刘少奇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 1091

反对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的斗争的经验教训 1093

“双百”方针是怎样提出来的 1095

关于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1097

二、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1103

刘少奇论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103

我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必要条件 1104

我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根据 1106

我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特点 1108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我党的一个创造 1109

我党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提法的演变 1110

三、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 1113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的社会性质 1113

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应当属于社会主义社会 1116

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118

我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 1119

新中国建立即开始社会主义革命 1122

建国开始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1123

不能说从1952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1125

为什么说建国后的头七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126

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1128

国家政权不能决定社会性质 1128

建国初期的革命性质、任务和主要社会矛盾 1129

四、建国初期的整党运动 1131

建国初期整党运动的必要性 1131

建国初期整党工作的两个阶段 1132

建国初期整党整风的历史经验 1133

建国初期整党运动的巨大成绩 1135

五、抗美援朝 1137

我军入朝参战的原因 1137

抗美援朝战争特点 1138

毛泽东对抗美援朝的总结和抗美援朝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 1139

彭德怀对抗美援朝战争指挥上的贡献 1140

六、“三反”“五反”运动 1143

毛泽东和建国初期的反腐蚀斗争 1143

“三反”运动适应当时斗争形势的需要 1146

“三反”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1147

三反运动的三个发展阶段 1148

“五反”运动的原因 1150

贪污浪费的根源 1151

七、社会主义改造 1154

马克思主义的赎买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1154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155

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160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1162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经验 1164

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成就和不足 1166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后期的缺点 1168

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消灭于何时 1169

民族资产阶级消灭的三个过程 1171

八、农业合作化运动 1172

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合作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172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思想 1173

邓子恢对农业合作化的贡献 1176

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团结富裕中农政策的极端重要性 1178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初级社与苏联共耕社的区别 1179

农业合作化时期是否基本上实现过农业初级社化 1181

党中央提出重点试办高级社的时间 118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经验 1183

农业合作化工作中的一些偏差山 1184

农业合作化步伐过快的原因 1186

农业合作化遗留的几个问题 1187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1189

“八大”提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是战略诀策 1190

九、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190

“八大”的历史功绩 1192

“八大”的历史意义 1194

“八大”路线未能坚持下去的原因 1195

也谈八大路线来能坚持下去的原因 1196

十、其它 1199

我国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演变 1199

1956年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1201

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 120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社会前进的主要障碍 1204

附录:中国革命史大事年表(1911—1956) 苏长聚 1206

编后记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