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问题解答》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庭勇,庞元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3502789
  • 页数:268 页
图书介绍:

1.哲学 1

10.资产阶级自由化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一、名词解释 1

2.马克思主义哲学 3

3.自然观 5

4.历史观 6

5.哲学的基本问题 7

6.唯物主义 8

7.辩证唯物主义 9

8.唯心主义 11

9.实践的唯物主义 13

10.细胞学说 13

11.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14

12.达尔文进化论 15

二、问题解答 16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16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17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9

4.为什么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20

5.什么是哲学的党性原则? 21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说? 21

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种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22

8.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23

9.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有什么作用? 24

10.新时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何意义? 26

11.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27

12.这次全党学哲学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 27

第二章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29

一、名词解释 29

1.主观和客观 29

2.实事求是 30

3.思维 31

4.存在 32

5.物质 32

6.意识 34

7.主观主义 36

8.人化自然 36

9.规律 37

10.人工智能 38

11.调查研究 39

12.经验主义 40

13.教条主义 41

14.思想路线 41

二、问题解答 42

1.如何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42

2.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3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对于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有什么意义? 46

4.怎样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47

5.为什么说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过程? 48

6.如何理解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为特征的?在实际工作中怎样避免和克服主观主义? 50

7.为什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51

8.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环节? 53

9.如何创造有利于实事求是的主客观条件? 53

10.如何正确看待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54

第三章 实践的观点和探求真理的途径 56

一、名词解释 56

1.实践 56

2.认识论 57

3.反映论 59

4.主体和客体 60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61

6.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 62

7.主体能动性 64

8.真理 65

9.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 65

10.实践标准 67

11.自由和必然 68

二、问题解答 69

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69

2.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71

3.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72

4.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如何科学地把握“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内涵? 74

5.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怎样在工作中坚持实践标准,勇于探索和追求真理,修正错误? 76

6.为什么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从必然到自由的无限过程? 78

7.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尤其是干部的认识能力有何重大意义? 80

1.辩证法 82

第四章 联系、发展的观点和辩证地观察问题的方法 82

一、名词解释 82

2.形而上学 83

3.联系 84

4.发展 85

5.系统 86

6.系统方法 87

7.决定论 88

8.宿命论 90

9.量变 91

10.质变 91

11.质量互变规律 92

12.扬弃 93

13.否定之否定规律 93

14.庸俗进化论 95

二、问题解答 96

1.如何理解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96

2.什么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举例说明它们的方法论意义。 98

3.唯物辩证法如何看待条件的作用?试析“无条件论”和“机械决定论”的错误。 101

4.怎样用辩证法的过程论的观点分析问题?试用过程论的观点分析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问题。 103

5.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形而上学在对待量变和质变的问题上主要有哪些错误倾向? 105

6.片面宣扬“质变优于量变”,在理论上有什么错误,在实践上有什么危害?无产阶级革命者应当怎样对待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 106

7.怎样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分析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107

8.试述事物曲折前进的多种表现,用事物曲折前进的观点,分析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 109

第五章 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 112

一、名词解释 112

1.矛盾 112

2.对立统一规律 113

3.同一性和斗争性 114

4.内因和外因 116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17

6.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119

7.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 120

8.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122

9.具体事物具体分析 123

10.两点论、重点论 124

二、问题解答 125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125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126

3.怎样理解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28

4.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如何? 129

5.正确运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这一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实际意义? 130

6.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何在? 131

7.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32

8.为什么必须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133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135

10.什么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把握这一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 136

11.形而上学片面性的表现、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怎样运用矛盾分析方法,防止主观片面性? 138

第六章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改革 140

一、名词解释 140

1.历史唯物主义 140

2.社会基本矛盾 141

3.生产力 142

4.生产关系 144

5.社会形态 145

6.社会关系 146

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47

8.社会意识形态 148

9.社会有机体 150

10.经济体制 151

11.新技术革命 152

二、问题解答 153

1.如何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153

2.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55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主要有哪些途径? 156

4.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运动过程是什么?它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158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掌握这个规律有何现实意义? 160

6.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162

7.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并由此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3

1.阶级 166

一、名词解释 166

第七章 阶级、阶级斗争和人民民主专政 166

2.阶级斗争 167

3.阶级分析方法 169

4.阶级结构 170

5.人民内部矛盾 171

6.人民民主专政 173

7.社会主义民主 174

8.社会主义法制 175

9.自在的阶级和自为的阶级 176

11.和平演变 178

二、问题解答 179

1.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79

2.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发展的必然产物? 180

3.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181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如何? 183

5.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是什么? 185

6.反对“和平演变”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86

7.怎样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187

8.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90

9.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91

10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关系如何? 192

第八章 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建设 194

一、名词解释 194

1.社会意识 194

2.政治法律思想 195

3.道德 196

4.宗教 198

5.艺术 199

6.自然科学 200

7.社会存在 201

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 202

9.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203

10.拜金主义 204

1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05

二、问题解答 207

1.社会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207

2.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09

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210

4.在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为什么有可能、有条件建成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11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13

6.为什么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 214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15

8.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217

9.为什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218

第九章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21

一、名词解释 221

1.人民群众 221

2.执政党 221

3.历史唯心主义 223

4.英雄史观 224

5.“所有阶级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 226

6.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27

7.领袖 228

8.个人崇拜 229

9.民主集中制 231

10.廉政建设 232

11.官僚主义 233

12.政治体制 234

二、问题解答 235

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35

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与杰出人物对于历史的促进作用的辩证关系? 237

3.如何正确理解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238

4.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40

5.党的群众路线包括哪些内容? 241

6.“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的哲学根据是什么? 243

7.如何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和作风? 244

第十章 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246

一、名词解释 246

1.商品关系和货币关系 246

2.历史发展规律 247

3.人文主义 248

4.启蒙运动 250

5.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道主义 251

6.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252

7.人的本质 253

8.“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255

9.“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57

二、问题解答 258

1.什么是人生观?如何理解人生观与世界观之间的关系? 258

2.历史唯物主义和抽象人道主义在人生观问题上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哪里? 259

3.如何理解人的价值? 261

4.如何理解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是人生观的最高境界? 262

5.当前加强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有何重要意义?如何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264

6.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必须提倡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266

7.如何区别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