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
叶天士《温热论》 17
内容简介 17
一、温病总纲 19
(一)发病原因 20
(二)感受途径 20
(三)病机传变 21
(四)辨证要点 21
(五)治疗大法 22
二、温邪在卫 24
三、温邪陷营 26
四、湿邪致病 29
五、流连气分 31
六、邪留三焦 33
七、里结阳明 35
(一)舌苔 37
八、察舌 37
(二)舌质 42
九、验齿 45
十、辨斑疹白? 49
十一、妇人温病证治 51
结束语 54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 56
内容简介 56
一、春温 57
二、风温 61
三、咳喘 64
四、暑病 65
五、暑厥 67
六、秋燥 71
七、喘胀 73
八、吐泻和痢疾 77
九、疟病 79
结束语 81
薛生白《湿热病篇》 83
内容简介 83
一、湿热证提纲 84
(一)湿热证的成因 84
(二)湿邪感受的途径 85
(三)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85
(四)湿热证的病机 86
(六)证侯的分析与鉴别 87
(五)湿热证与伤寒、温病不同 87
二、湿遏卫表 90
三、湿热之邪阻于气分 93
(一)湿蒙上焦 93
(二)湿伏中焦 95
(三)湿流下焦 96
(四)湿滞阳明 97
(六)湿遏膜原 98
(五)湿渐化热 98
(七)湿热闭结 99
(八)湿热并重 100
四、湿热之邪陷入营血 101
(一)气血两燔 101
(二)湿热陷营 102
(三)湿热动血 103
(四)热灼心包 104
(五)伤营动风 105
(六)伤阴动风 105
五、湿热病兼变证 107
(一)湿热侵入经脉 107
(二)湿热挟有秽浊 107
(三)湿热挟阴虚气滞 108
(四)湿热挟痰饮 109
(五)湿热挟肺胃不和 109
(六)湿热兼足冷阴缩 111
(七)邪入厥阴,主客浑受 112
(八)湿热郁滞,肠道圊血 113
(九)邪犯少阴,下利咽痛 114
(十)暑月下利,湿困太阴 115
(十一)暑滞肺络,咳甚喘息 117
(十二)热伤元气,肺虚而咳 118
(十三)汗多卫阳暂亡 118
(十四)湿伤少阴之阳 119
六、湿热证病后调理 120
(一)湿热余邪蒙绕三焦 120
(二)病后中气亏损 121
(三)病后元神大亏 122
(四)病后余邪伤阴 123
(五)余邪内留肝胆 123
结束语 124
内容简介 126
吴鞠通《温病条辨》 126
一、温病的总概念 129
(一)温病的种类 129
(二)瘟病的发病 130
(三)瘟病的主证 132
二、上焦篇 133
风温、温热、温疫、冬温、秋燥的证治 133
(一)卫分证 133
[桂枝汤证] 133
[银翘散证] 134
[桑菊饮证] 135
[桑杏汤证] 137
(二)气分证 137
[白虎汤证] 137
[栀子豉汤证] 140
[雪梨浆、五汁饮证] 141
[瓜蒂散证] 141
[翘荷汤证] 142
[沙参麦冬汤证] 142
[清燥救肺汤证] 142
(三)营血分证 143
[清营汤去黄连证] 143
[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证] 144
[玉女煎加减证] 146
[化斑汤及银翘散加减证] 147
[清宫汤、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证] 148
暑温、伏暑、湿温的证治 149
暑温 150
(一)清暑热——白虎汤 150
(二)益津气——东垣清暑益气汤 151
(三)祛暑湿——新加香薷饮 152
(五)清营透暑——清营汤 153
(四)清解暑邪——清络饮 153
(六)开窍泄热——牛黄丸、紫雪丹 154
(七)清营熄风——清营汤加熄风药 154
伏暑 154
(一)邪在气分的表实证 155
(二)邪在血分的表实证 155
(三)邪在气分的表虚证 155
(四)邪在血分的表虚证 155
湿温 156
[三仁汤证] 157
[宣痹汤证] 158
[银翘马勃散证] 158
[千金苇茎汤加味证] 159
[清宫汤加减证] 159
温毒证治 160
[普济消毒饮加减证] 160
1.热结液干大实证 161
(一)阳明三大证 161
阳明温病(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161
三、中焦篇 161
2.热结而液不干证 162
3.液干多而热结少证 162
(二)承气汤证治的变化 163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163
[护胃承气汤证] 163
[新加黄龙汤证] 164
[宣白承气汤证] 164
[导赤承气汤证] 164
[牛黄承气汤证] 165
[增液承气汤证] 165
(三)下后诸证 166
[益胃汤证] 166
[银翘汤证] 166
[栀子豉汤证] 167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汤证] 167
[清燥汤证] 167
(四)下后注意点 168
(五)阳明温病发黄证治 169
[栀子柏皮汤证] 169
[茵陈蒿汤证] 169
(六)阳明温病的小便不利证治 169
[冬地三黄汤证] 169
[三香汤证] 170
(一)湿多热少 170
太阴温病(暑温、伏暑、湿温) 170
[人参泻心汤加白芍证] 171
[加减正气散证] 171
[新制橘皮竹茹汤证] 172
[先用牛黄丸,继用茯苓皮汤证] 173
(二)湿热相等 173
[黄芩滑石汤证] 173
[宣痹汤证] 174
[半夏泻心汤加减证] 174
[薏苡竹叶散证] 175
(三)暑热挟湿 175
[杏仁滑石汤证] 175
[小陷胸加枳实汤证] 176
[三石汤证、加味清宫汤证] 176
[小承气汤证] 177
四、下焦篇 177
(一)主证 177
[加减复脉汤证] 177
[一甲复脉汤证] 179
[二甲复脉汤证] 179
[三甲复脉汤证] 180
[小定风珠证] 180
[大定风珠证] 181
[青蒿鳖甲汤征] 182
[黄连阿胶汤证] 182
(二)兼证 183
[犀角地黄汤证] 183
[桃仁承气汤证] 184
[桃花汤及桃花粥证] 185
[竹叶玉女煎证] 186
[护阳和阴汤证] 186
[加减复脉汤加参证] 186
[加减桃仁承气汤证] 187
[连梅汤证] 188
[椒梅汤证] 188
[来复丹证] 189
[三才汤证] 189
[香附旋复花汤、控涎丹证] 189
[宣清导浊汤证] 190
[半硫丸证] 191
[半夏桂枝汤、小建中汤证] 192
(三)调理 192
[半夏汤证] 192
[益胃汤、五汁饮证] 193
[三甲复脉汤、定风珠、专翕大生膏证] 194
结束语 194
吴又可《温疫论》 197
内容简介 197
一、温疫定义 198
二、温疫病原 198
三、邪入途径 200
四、温疫证治 202
(一)温疫初起 202
(二)温疫传变 205
(三)温疫应下失下 206
(四)阳厥辨治 209
(五)可攻证候归类 211
1.舌苔的变化 212
2.鼻孔黑如烟熏 212
3.口燥渴 213
4.目赤、咽干、气喷如火 213
5.潮热、谵语 213
6.善叹息 213
7.头胀痛 213
8.小便闭 213
9.大便闭 214
10.大肠胶闭 214
11.四逆、脉厥、体厥 214
12.发狂 214
五、疫邪九传 215
(一)但表不里 215
(五)表里分传 216
(四)里而再里 216
(三)但里不表 216
(二)表而再表 216
(六)表里分传再分传 217
(七)表胜于里,里胜于表 217
(八)先表后里 217
(九)先里后表 217
六、温疫兼证 218
(一)感冒兼疫 218
(二)疟疾兼疫 219
(三)疫痢兼证 219
(四)妇人时疫 220
(五)妊娠时疫 221
(六)小儿时疫 221
(七)主客交 222
(九)温疫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223
(二)补泻兼施 223
七、温疫治疗用药的注意点 223
(一)急证急攻 223
(三)老少异治 224
(四)四损不可正治 224
1.元气不足 224
2.真血不足 225
3.真阳不足 225
4.真阴不足 225
(五)注意数下亡阴 225
(六)不可妄投破气药 226
(八)不可妄投寒凉药 227
(七)不可妄投补剂 227
(十)慎用人参 228
八、温疫病瘥后调理 229
(一)调理法 229
(二)劳复、食复的防治 230
结束语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