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什么是曲艺 1
二、曲艺的本质特征 2
三、曲艺的艺术构成要素 3
四、曲艺表演的类型 6
五、曲艺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的地位 7
第一章 曲艺的起源 9
第一节 由“杭育杭育”说起 9
第二节 可溯之源长 可证之史短 11
第三节 “说书俑”与“活化石” 15
第二章 唐代的曲艺 19
第一节 转变与变文 20
第二节 说话与敦煌话本 23
第三节 “弄参军”与“陆参军” 25
第四节 《格萨尔王传》说唱 28
第三章 宋代的曲艺 33
第一节 鼓子词和唱赚词 36
第二节 诸宫调和陶真 39
第三节 “说话四家” 41
第四节 热瓦甫苛夏克 45
第五节 五种有关宋代曲艺的史料文献 46
第四章 金元两代的曲艺 50
第一节 董解元及其《西厢记诸宫调》 51
第二节 散曲 53
第三节 元代的说书与元刊话本 55
第四节 《玛纳斯》 56
第五节 元代的曲艺理论 58
第五章 明代的曲艺 61
第一节 道情和弹词 62
第二节 “说唱词话”及其成化刊本 64
第三节 贾凫西及其“木皮鼓词” 66
第四节 柳敬亭与莫后光 68
第五节 陶力和好来宝 73
第六章 清代的曲艺 77
第一节 清代曲艺艺术特征 78
第二节 莲花落 什不闲 什不闲莲花落 81
第三节 渔鼓道情 85
第四节 评话与评书 88
第五节 弹词 91
第六节 八角鼓与子弟书 96
第七节 大鼓 102
第八节 扬州清曲 107
第九节 天桥和相声 110
第七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曲艺 114
第一节 民国时期曲艺艺术特征 115
第二节 演出场所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19
第三节 上海曲艺的繁荣和苏州弹词的发展 122
第四节 河南坠子的兴起及其影响 125
第五节 山东曲艺的新旧更迭 127
第六节 四川曲艺的成熟 130
第七节 京津曲艺艺术的发展 133
第八节 广东曲艺 139
第九节 东北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 140
第十节 蒙古族曲艺的发展 144
第十一节 曲艺的战斗传统 147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曲艺 155
第一节 改人、改制、改艺 155
第二节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160
第三节 相声的讽刺与歌颂 168
第四节 建立团队 培养新人 172
第五节 挖掘传统、抢救遗产和政治风暴的迫近 175
第六节 百花凋零 耆宿凋谢 177
第七节 出人、出书、走正路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