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修订第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710900175X
  • 页数:20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3

第一节 细菌 4

一、细菌的形状和大小 4

二、细菌的构造 5

(一)细菌细胞的原生质体 5

(二)细菌的细胞壁和革兰染色反应 6

(三)细菌的运动 8

(五)细菌的芽孢 9

(四)细菌的须 9

(六)细菌的荚膜和粘液 10

(七)细菌细胞中内含物 10

三、细菌的繁殖和菌落形成 11

四、常见细菌类群的代表 12

(一)球菌 12

(二)G-的无芽孢杆菌 13

(三)刚螺菌 14

(七)粘细菌 15

(六)衣细菌 15

(五)芽孢杆菌 15

(四)G+的无芽孢杆菌 15

(八)厌气性的光合细菌 16

(九)枝原体类 16

第二节 放线菌 17

(一)链霉菌属的形态和繁殖 17

(二)诺卡菌属的形态和繁殖 17

(三)小单孢菌属的形态和繁殖 19

(四)游动放线菌属的形态和繁殖 19

第三节 蓝细菌(蓝藻) 19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真菌 22

第一节 真菌的一般形态 22

(一)菌丝和菌丝体 22

(二)酵母状细胞 24

(三)无性繁殖和无性孢子 24

(四)有性繁殖和有性孢子 24

第二节 卵菌及其代表——绵霉属 24

第三节 接合菌及其代表 25

一、毛霉属 26

二、根霉属 27

第四节 子囊菌及其代表 28

一、链孢霉属 28

二、赤霉属 29

第五节 担子菌 30

一、一般形态 30

(一)菌丝体 30

(二)核配及担孢子的形成过程 31

二、担子菌的代表 31

第六节 半知菌及其代表 33

第七节 酵母状真菌 37

第三章 非细胞生物——病毒 40

第一节 病毒的一般属性和类群 40

一、一般属性 40

二、病毒的类群 42

一、毒性噬菌体 43

第二节 噬菌体 43

二、温和噬菌体 45

第三节 植物病毒 46

第四节 昆虫病毒 47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生活环境和纯培养 49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 49

一、微生物的营养型 49

(一)化能无机营养 49

二、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50

(二)光能无机营养 50

第二节 养料进入细胞 51

第三节 生活环境 53

一、温度 53

二、湿度 54

三、氢离子浓度(pH) 55

四、通气条件和氧化还原电位 56

(一)好气性和厌气性 56

(二)氧化还原电位 56

五、光和射线 57

(三)厌气培养 57

六、化学药物 58

第四节 纯培养技术 60

一、平板法纯培养 60

二、富集培养 60

三、二元培养 60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 62

第一节 ATP的产生 62

一、发酵作用 62

二、呼吸作用 63

三、光合磷酸化 63

四、其它具有高能键的化合物 63

第二节 化能异养代谢中糖的降解 64

一、己糖降解,形成丙酮酸的途径 64

(一)EMP途径 65

(二)HMP途径 65

(三)EDP途径 66

三、NAD和NADP在代谢中的作用 67

二、丙酮酸代谢和三羧酸(TCA)循环 67

四、电子传递链和终局氧化 69

第三节 细胞物质成分的合成 69

一、氨基酸和其它含氮有机物的合成 69

(一)氨的同化和氨基酸的合成 69

(二)硝酸和二氮(N2)的同化 70

(三)核苷酸的合成 70

(三)聚-β-羟基丁酸的合成 71

(二)磷脂的合成 71

(一)脂肪酸的合成 71

二、细胞类脂成分的合成 71

三、核酸的合成 72

(一)核酸的单体 72

(二)核酸的合成 73

(三)DNA转录合成RNA 74

四、多肽、蛋白质的合成 74

(一)mRNA和“三连体”遗传密码 74

(二)t-RNA的作用 74

(一)多糖的合成 76

(三)r-RNA的作用 76

五、多糖和细胞壁成分 76

(二)肽聚糖 78

(三)脂多糖 78

(四)磷壁酸 78

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长 78

一、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78

(一)测定单细胞微生物的数量 78

(二)测定细胞物量 79

二、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 80

(一)滞留适应期 80

(二)对数生长期和世代时间 80

(三)最高生长量期 81

(四)衰亡期 82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育种 83

第一节 遗传与变异 83

一、DNA贮存遗传信息 84

第二节 脱氧核糖核酸(DNA)和基因 84

二、DNA和基因在细胞中的存在 86

三、等位基因及其表达 87

四、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 88

(一)操纵子和操纵基因 88

(二)调节基因 89

第三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89

一、基因突变 89

(一)物理诱变 90

二、诱变育种 90

(二)化学诱变 92

第四节 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92

一、转化 92

二、交配 92

三、转导 93

四、霉菌的杂交育种 94

五、基因工程 95

一、抗体的结构 97

二、抗体的产生 97

第七章 血清学:抗原、抗体的体外反应 97

第一节 抗体的结构和产生 97

三、抗体的专一性 98

第二节 抗原物及其血清学鉴定 99

第三节 抗原与体液抗体的专性结合反应 100

一、沉淀反应 100

二、凝集反应 101

三、补体固定作用 102

一、细菌的种内和种间差异 103

第八章 细菌的分类和鉴定 103

第一节 细菌的种 103

二、分类的性状根据 104

三、命名法和典型菌株 105

第二节 细菌分类的现况 105

一、分类学的指导思想和实践 105

二、聚类分类法的应用 106

三、DNA碱基组成在分类学中的应用 107

第一节 不含氮有机物质的分解 109

第九章 有机物质的分解 109

一、淀粉和糖的分解 110

(一)淀粉的分解 110

(二)糖的好气性分解和醋酸、柠檬酸发酵 111

(三)糖的厌气性分解——酒精发酵、乳酸发酵和丁酸发酵 113

二、纤维素的分解 116

(一)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116

(二)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的生活条件 117

(三)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生物化学机制 117

(一)果胶物质的分解 118

三、果胶物质和半纤维素的分解 118

(二)半纤维素的分解 120

四、其它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120

(一)脂肪的分解 120

(二)木质素和其它芳香族化合物的分解 120

(三)烃类物质和氢的氧化 121

第二节 含氮有机物质的分解 122

一、氨基酸和含氮基的氨化作用 122

(一)尿素和尿酸的氨化作用 123

二、尿素和几丁质的氨化作用 123

三、含硫、含磷有机物质的分解 124

(一)含硫有机物质的分解 124

(二)几丁质的氨化作用 124

(二)核酸、磷脂和植素的分解 125

第三节 产甲烷细菌和沼气发酵 126

一、硝化作用 128

(一)硝化作用的过程 128

第一节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128

第十章 无机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 128

(二)硝化细菌 129

二、反硝化作用 130

第二节 无机硫化物的微生物转化 131

一、无机硫化物的氧化 131

(一)硫化细菌 131

(二)丝状硫细菌 132

(三)绿硫细菌和紫硫细菌 132

一、无机磷化物的转化 133

第三节 无机磷化物和其它矿质元素的微生物转化 133

二、硫酸盐的还原 133

二、铁的氧化还原和铁细菌 135

三、锰的氧化还原 135

第十一章 生物固氮作用 137

第一节 生物固氮作用的机理 138

一、固氮酶及其作用的基本条件 138

二、氧气对固氮作用的影响 139

三、固氮作用中的氨效应 139

一、固氮菌科 140

第二节 自生固氮微生物 140

二、其它有机化能营养型固氮细菌 142

三、无机化能营养的固氮细菌 142

四、固氮光合细菌 142

五、固氮蓝细菌(蓝藻) 142

第三节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 143

一、根瘤菌 143

(一)根瘤菌的形态特征 143

(三)根瘤菌的结瘤性、专一性和固氮性 144

(二)根瘤菌的一般生理特性 144

(四)根瘤菌的分类地位和分类 145

二、根瘤的形成及根瘤的结构和功能 146

(一)根瘤的形成与结构 146

(二)根瘤的功能 148

(三)根瘤的固氮效率 149

三、结瘤和固氮作用的遗传学关系 151

四、影响共生固氮作用的环境因素 152

(一)我国应用根瘤菌接种剂的情况 154

五、根瘤菌的人工接种 154

(二)根瘤菌剂的生产、剂型和接种方法 155

第四节 内生放线菌和非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 155

一、内生放线菌与宿主植物的共生固氮体系 155

二、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 157

第五节 蓝细菌和植物的共栖固氮体系 157

第六节 根际的联合固氮 159

第十二章 菌根和菌根菌 160

第一节 泡囊丛枝菌根 160

一、V-A菌根的菌根菌 161

二、菌根对宿主的有益功能 162

三、V-A菌根菌的人工接种 162

第二节 外生菌根 162

第三节 兰科植物的菌根 164

第十三章 微生物与土壤的生物活性 166

第一节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 167

一、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 167

二、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169

三、根际微生物 171

四、附生微生物 173

第二节 土壤中生物残体的腐烂分解 173

一、植物残体成分及其分解 174

二、有机物质中氮、磷成分的矿化 177

三、土壤有机质分解中的起爆效应 178

第三节 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 179

第四节 土壤酶与酶促作用 181

第五节 有机肥料积制的微生物学过程 183

(一)堆肥法 184

一、堆、厩肥 184

(二)堆肥的微生物学过程 185

二、沤肥和沼气肥 186

第六节 污水的净化和再利用 187

一、曝气池和活性污泥 187

二、生物膜 188

三、化粪池 188

四、污水净化指标 188

一、合成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189

第七节 非天然有机物的分解 189

二、偶氮化合物 190

三、氰和腈 190

四、自然分解的临界值 190

第十四章 杀虫微生物 191

第一节 苏云金杆菌及其它杀虫细菌 191

一、苏云金杆菌 192

(一)苏云金杆菌的形态、培养特征和分类 192

(二)苏云金杆菌的毒素和毒力 192

二、金龟子芽孢杆菌 194

(三)苏云金杆菌制剂的生产、应用和安全性 194

三、球形芽孢杆菌 195

第二节 杀虫真菌和白僵菌的应用 195

第三节 昆虫病毒 197

一、核多角体病毒(NPV) 198

二、颗粒体病毒(GV) 198

三、质多角体病毒(CPV) 198

四、无包含体昆虫病毒 198

六、虫媒病毒 199

五、昆虫病毒的应用 199

第十五章 抗生菌和抗生素 200

第一节 拮抗现象和抗生素的产生 200

第二节 抗生素药物、抗菌谱和抗药性 202

一、抗生素药物需要具备的条件 202

二、抗菌谱 202

三、抗药性菌株的产生 202

第三节 应用抗生素防治植物病害 203

第四节 抗生菌的直接应用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