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学科的性质、范围及应用语言学理论的提出和意义 8
第一节 学科的性质 8
第二节 提出应用语言学理论的依据和意义 10
第三节 学科的范围 14
第四节 学科的名称 16
第三章 中国应用语言学简史 20
第一节 应用语言学的事实源远流长 20
第二节 西方语言学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22
第三节 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前的语言应用研究 28
第四节 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到现在的情况 33
第四章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语言热点问题大讨论 40
第一节 缘起和焦点 40
第二节 大讨论 46
第三节 大讨论的背景、性质和应有的态度 59
第五章 语言交际理论 65
第一节 提出和发展 65
第二节 主要根据 71
第三节 基本内容 72
第四节 唤醒语言 79
第五节 语感和论感相互促进 81
第六章 语言层次理论 84
第一节 主要根据 84
第二节 语言内核外层互补说 87
第三节 语言是个开放的梯形结构 90
第四节 跟语言学方法层次性的关系 95
第七章 语言动态理论 98
第一节 主要根据 98
第二节 语言的自我调节 99
第三节 语言运动的方式是脉动 101
第四节 语言的时空分布也反映了语言的运动 104
第五节 语言运动的惯性 109
第六节 及时发现和介绍新的好的语言现象 111
第七节 研究当代汉语 116
第八章 语言中介理论 120
第一节 主要理论根据 120
第二节 若干意义 121
第三节 对“纯洁语言”的口号的反思 125
第四节 注重语言延伸段、交叉段的研究 133
第九章 语言潜显理论 136
第一节 主要根据 136
第二节 语言潜显的条件 139
第三节 语言的预测 141
第十章 语言人文性理论 153
第一节 涵义和主要根据 153
第二节 语言人文性的主要体现 154
第三节 成语 156
第四节 格言 158
第五节 广告用语的哲理化倾向 162
第十一章 语言全息发展理论 167
第一节 主要根据 167
第二节 基本内容 169
第三节 关于联想 176
第四节 几个基本理论的关系 190
第十二章 应用语言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 195
第一节 现状和问题 195
第二节 调整语言观 198
第三节 一百多年来的经验教训 203
第四节 充分吸取营养 207
第五节 队伍建设 215
第十三章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224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的地位和作用 224
第二节 应用语言学方法的性质 228
第三节 应用语言学的主要方法和运用原则 232
参考文献 246
后记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