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考试复习指南 申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连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3539206
  • 页数:3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人事部每年颁发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大纲》,参照每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相关教材,约请省人事厅、省直机关和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专家编写,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解析、语言理解和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历年试卷解析、部分全真模拟试卷。本教材在本省、市、县通用。

第一章 申论考试概述第一节 申论考试解读 1

一、申论的涵义与历史渊源解读 1

二、申论考试的内涵与性质解读 1

三、申论考试的重要性解读 2

四、申论考试的目的与测评要素解读 2

五、申论考试的特点解读 3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试卷结构和主要环节 5

一、申论考试的试卷结构 5

二、申论考试的主要环节 5

第三节 追溯历史 总结规律 7

一、考试资料分析——由事件到问题 7

二、题目设置分析 7

三、写作量分析 7

四、申论考试题型分类 7

第四节 申论考试的命题趋势 10

一、命题题材更加贴进基层社会民生 10

二、材料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10

第二章 申论复习策略阶段一、基础复习阶段 11

二、提高阶段 12

三、全面冲刺阶段 12

第三章 读写能力第一节 阅读理解能力 14

一、申论考试命题要求 14

二、申论阅读读什么 15

三、阅读材料的三大基本要求与四大基本原则 16

四、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和禁忌问题 18

五、略读 21

六、精读 22

七、如何阅读考试要求 24

八、实战演练、例题精讲中掌握方法与技巧 25

第二节 总结概括能力 28

一、申论考试命题要求 28

二、总结概括的评分要求 28

三、总结概括过程中的注意和禁忌问题 29

四、概述的三大方法 31

五、概括的四大方法 34

六、名词解释类题型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35

七、实战演练、例题精讲中掌握方法与技巧 37

第三节 方案策划能力 41

一、申论考试命题要求 41

二、方案策划的评分要求 41

三、提出对策题目的具体解题步骤 42

四、策划过程“三步走”策略 43

五、策划过程中思维与方法的运用 46

六、选择性分析题目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47

第四节 论述问题能力 50

一、申论考试命题要求 50

二、论述问题的评分要求 50

三、论述型题目的解答步骤及技巧 51

第五节 语言表达能力 59

一、申论考试命题要求 59

二、语言表达的评分要求 59

三、申论文章常见语言表达问题 60

四、培养申论写作语感 62

第四章 常考文体第一节 议论文 63

一、议论文的三大特点 63

二、议论文的三大要素 63

三、议论文的结构 65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 69

五、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 77

六、议论文的语言要求 79

七、例文写作及点评 80

第二节 应用文 84

一、应用文的概念和写作特点 84

二、应用文写作构思及撰写技巧 85

三、演讲稿写作演练 89

四、调查报告写作演练 93

五、述评和综述写作演练 97

六、其他应用文体写作演练 100

第三节 说明文 104

一、说明文的类型 104

二、说明文的特点 104

三、说明的方法 105

四、说明文的写作要求 107

第五章 申论的命题、阅卷方式第一节 选调生考试申论命题、阅卷方法全透视 110

一、命题相关情况 110

二、阅卷情况 110

第二节 阅卷老师的评分期望心理 111

一、内容求实 111

二、文章新颖 111

三、表达简洁 111

四、层次分明 112

第三节 申论考试的评分标准及采分点 113

一、概括类题型 113

二、提出对策类题型 113

三、论证表述类题型 114

第四节 申论考试的扣分因素 115

一、态度偏激 115

二、主题偏离 115

三、层次散乱 115

四、内容虚空 116

第六章 模拟试题选调生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一)及金榜点评 117

选调生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及金榜点评 130

选调生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及金榜点评 148

第七章 常考热点分析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6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162

二、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162

第二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64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 164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 168

第三节 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173

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173

二、医疗卫生 174

三、执法保障问题 177

四、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179

五、新农村建设 182

六、知识产权保护 188

第四节 公共治理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192

一、公共治理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 192

二、建立社会管理新格局 192

三、就业问题 195

四、公众表达与公众参与 200

五、社会保障体系 201

六、加强地方政府与群众利益联系 202

七、文化遗产的保护 204

八、区域及产业协调发展模式 207

第五节 公民道德素质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10

一、公民道德素质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 210

二、和谐文化 210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12

第六节 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15

一、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 215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215

三、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219

四、网络文明 223

五、教育公平 228

第八章 分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第一节 概括类题型 235

一、概括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一 235

二、概括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二 238

三、概括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三 239

四、概括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一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240

五、概括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二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241

六、概括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三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242

第二节 拓展类新题型 243

一、拓展类新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一 243

二、拓展类新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二 246

三、拓展类新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三 249

四、拓展类新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一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251

五、拓展类新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二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252

六、拓展类新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三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253

第三节 论证表述类题型 254

一、论证表述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一 254

二、论证表述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二 257

三、论证表述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三 259

四、论证表述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一参考例文及评分标准 261

五、论证表述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二参考例文及评分标准 263

六、论证表述类题型专项突破练习三参考例文及评分标准 264

第九章 每日一读、一练第一节 为什么要读、读什么 266

一、1份报纸 266

二、2本杂志 266

三、3个论坛 266

四、4个网站 267

五、5个文献 267

六、读出来的效果 267

附:金榜精选备考必读三十篇 268

精选必读一:政府在诚信社会建构中的责任(政府诚信) 268

精选必读二:买“贵”的背后(政府采购) 269

精选必读三:政务公开不要“犹抱琵琶”(政府信息公开) 269

精选必读四:狠刹办公楼建设的奢靡之风(政府作风) 270

精选必读五:当有科学改革观(改革与发展) 271

精选必读六:一把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门的“金钥匙”(改革与发展) 273

精选必读七: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和执政能力建设) 275

精选必读八:要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科学发展观) 278

精选必读九:转变观念是节能减排的第一步(建设生态文明) 280

精选必读十:节能减排必须多管齐下(建设生态文明) 280

精选必读十一:善待母亲河之举(建设生态文明) 283

精选必读十二: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五个“不”(新农村建设) 283

精选必读十三:惠农政策何时不再“打折扣”(新农村建设) 284

精选必读十四: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化) 286

精选必读十五:食品安全当从源头抓起(食品安全) 287

精选必读十六:完善食品安全防范机制(食品安全) 288

精选必读十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 289

精选必读十八:“文化中国”喷薄欲出(文化) 291

精选必读十九: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 292

精选必读二十:让“软实力”硬起来(文化遗产保护) 293

精选必读二十一:莫让悲剧一再重演(教育公平) 294

精选必读二十二:人民教育岂能崇权崇富(教育公平) 295

精选必读二十三:“不对口”不应成为借口(就业) 296

精选必读二十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自主创新) 296

精选必读二十五:预警机制要真预警(应急管理) 297

精选必读二十六: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安全生产) 300

精选必读二十七:以制度公正促社会和谐(制度建设) 301

精选必读二十八:利用外资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招商引资) 302

精选必读二十九:医疗乱收费缘何屡禁不止(医疗) 303

精选必读三十: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土壤(诚信) 304

第二节 为什么要练、练什么、怎么练 306

一、练模拟题 306

二、练真题 306

三、练出来的收获 306

第十章 如愿以偿金榜题名一、考前的心理调整 307

二、考场情绪自我调整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