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1
第一节 基带传输码型 2
一、二元码 2
二、三元码 4
三、多元码 6
第二节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7
第三节 基带信号的波形形成 10
一、形成网络的一般形式 10
二、理想低通传输函数 11
三、余弦滚降传输函数 12
四、网孔均衡器 13
第四节 最佳基带系统的误码性能和眼图 14
一、误码性能 15
二、基带传输的频谱利用率 18
三、眼图 18
第五节 时钟恢复和相位误差 20
一、时钟恢复 20
二、相位抖动和漂移 22
第六节 时域均衡 26
一、时域均衡原理 26
二、均衡效果衡量准则与均衡算法 27
三、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ADFE) 29
第七节 扰码与伪随机序列 30
一、m序列的产生和性质 30
二、扰码与解扰码 33
一、数据错误的类型 35
二、差错控制方式 35
第一节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35
第二章 差错控制编码和网格编码调制 35
三、差错控制编码分类 36
第二节 分组码 36
一、分组码的基本参数 36
二、校验矩阵与生成矩阵 36
三、校正子 37
四、汉明码 37
第三节 循环码 38
一、循环码的特点 38
二、循环码编译码原理 39
三、编译码电路 39
第四节 BCH码 41
第五节 交织码 43
第六节 卷积码 43
一、卷积编码器和网格图 44
二、维特比译码 45
三、自由距离(df) 47
四、删除型卷积码 47
第七节 纠错编码的性能 48
一、分组码的编码功率增益G? 48
二、卷积码的功率增益 49
三、频谱利用率保持不变时的功率增益 50
第八节 8PAM网格编码调制 50
一、8电干符号集的集分割 51
二、8电平信号编码和TCM网格图 52
三、编码增益 53
第九节 检错编码 53
一、奇偶校验检错编码 54
二、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55
第二节 复接原理 57
第三章 同步数字系列(SDH) 57
第一节 准同步数字系列 57
一、同步 58
二、码速调整 58
第三节 PDH数字传输系统的局限性 61
一、准同步方式 61
二、复接方式 61
三、速率标准 62
四、智能化管理 62
第四节 SDH的速率等级 62
第五节 SDH复用原理 63
一、STM-1的复用原理 63
二、STM-1的帧结构及开销字节的定义 65
四、指针 71
三、N阶同步传输模块(STM-N)的帧结构和段开销 71
五、常用PDH群路信号到STM-1的复用方法 75
第六节 SDH传输网的分层 78
一、SDH传输系统的组成 78
二、SDH传输网分层模型 79
第七节 SDH设备功能参考模型 79
一、功能块简述 80
二、终端复用设备(TM) 87
三、上/下路复用设备(ADM) 89
四、SDH交叉连接设备(SDXC) 89
五、再生器 93
第四章 微波传输常用数字调制技术 95
第一节 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 95
一、MQAM信号和星座图选择 95
二、星座图选择 97
三、MOAM调制方法 98
四、MQAM调制的性能 99
第二节 相干载波恢复 103
一、QPSK载波恢复环路 103
二、MQAM载波恢复环路 105
三、载波恢复环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106
第三节 差分编码 108
一、差分编码原理 108
二、4PSK信号的差分编译码 109
三、部分四进制差分编码 110
第四节 MQAM电路组成 111
一、星座点的编码 111
二、调制解调器框图 112
一、纠错和差分编码的相对位置 113
第五节 纠错编码的相位透明性及其选用 113
二、纠错码的相位透明性 114
三、180°相位透明的卷积码 114
第六节 网格编码在PSK和QAM信号中的应用 115
一、8PSK和16QAM信号的网格编码 115
二、多维TCM和删除型TCM 117
三、网格编码QAM标准 120
第七节 多级编码调制(MLCM) 121
一、640AMMLCM的工作原理 122
二、多级编码调制的实现 122
三、系统性能分析 125
四、MLCM的归类 125
第八节 64QAM信号的LEE氏纠错编码 126
一、LEE氏码的参数和编译码 126
二、LEE氏码的相位透明性 128
四、640AM八进制(84,81)LEE氏码 129
三、0AM中的应用 129
第五章 微波传输信道 132
第一节 微波传播 132
一、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132
二、视距传播距离与天线高度 133
三、大气折射和等效地球半径系数 133
四、反射波对收信电子的影响 135
五、反射损耗的频率选择性和二径模型 136
六、路径余隙和菲涅尔区 137
七、大气折射对反射点余隙的影响 139
第二节 传播衰落和系统瞬断率 141
一、传播衰落的分类 141
三、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 142
二、平衰落引入的系统瞬断率 142
第三节 射频波道的频率配置 144
一、射频波道频率配置方式 144
二、频率配置方式的性能比较 146
三、SDH常用频段的射频波道配置 147
四、微波中继系统的频率配置 148
第四节 天馈线和收发信分并路系统 149
一、微波天线 149
二、馈线系统 151
三、收、发信波道的分并路 152
第六章 数字微波传输特性补偿技术 154
第一节 频域和寸域均衡器 154
第二节 自适应频域均衡器(AFE) 154
二、补偿网络 155
一、AFE的电路框图 155
第三节 二维时域自适应均衡 157
第四节 均衡器的均衡效果 158
第五节 波道备份和无误码倒换 159
一、倒换误码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 160
二、倒换电路的结构 160
三、N:1波道备份系统 162
四、N:1倒换系统的倒换程序 163
五、倒换系统技术指标 163
第六节 空间分集接收 164
一、空间分集信号的合成方式 165
二、最大功率合成和最大信噪比合成 165
三、分集接收天线的间距 168
四、空间分集接收的应用 168
第七节 非线性失真及其补偿技术 169
一、高功放非线性的表示方法 170
二、非线性指标的几种定义 171
三、微波功率放大器线性改善措施 173
四、自适应发信功率控制(ATPC)和自动电平控制(ALC) 175
第七章 SDH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 178
第一节 STM-4微波通信设备 178
一、终端站设备组成 178
二、中频调制解调器(IFModem) 179
第二节 NEC2000SSDH微波通信设备 182
一、机架配置与端站设备 182
二、TRP-G150MB-900型微波收、发信机 183
三、MDP-150MB-900型中频调制解调设备 187
四、OAMP单元 201
一、系统组成 203
第三节 SDH微波中继通信系统 203
二、微波站业务和设备配置 204
第八章 SDH微波通信系统工程设计 206
第一节 SDH传输误码性能指标及其分配 206
一、SDH误码性能参数 206
二、误码性能指标及其分配 207
三、PDH和SDH性能指标的比较 209
四、可能性指标 210
五、SDH系统运行的性能指标 212
第二节 基带信号接口标准 212
一、抖动和漂移指标 212
二、基带信号接口标准 214
第三节 中频数字调制、解凋器相关参数 217
第四节 微波收发信设备主要参数 218
六、相干解调器载波捕捉范围 218
五、解调比特差错性能 218
一、发信功率 218
二、中频频率 218
四、中频接口阻抗 218
三、中频接口电平 218
一、中频调制方式 218
二、收信门限电平 219
三、微波收发信本振频率稳准度 219
四、收信噪声系数Nf 219
五、微波收发信机中频—中频三阶交凋失真IM3 219
六、收发信机中频—中频幅频特性 219
七、中频群时延特性峰峰值 220
第五节 SDH微波通信系统性能估算 220
一、收信门限电平 220
三、衰落储备 221
二、收信电平 221
四、频率分集改善系数Ifd 222
五、系统瞬断率 223
第九章 光传输通道 224
第一节 光传输设备的组成 224
一、光发送部分 225
二、光传输部分 228
三、光接收部分 229
第二节 光接口参数及其规范 230
一、光接口分类 230
二、标准光接口参数 231
第十章 SDH微波通信网络管理 239
第一节 电信管理网 239
一、TMN的物理组成 240
二、TIVIN管理功能的多层模型 241
第二节 SDH传输管理网(SMN) 242
一、SMN的分层和对应的网管设备 242
二、网元层管理功能 243
三、网元管理层的功能 246
四、网络管理层的功能 248
第三节 SDH管理网的数据传输 249
一、OSI模型 249
二、SDH管理网中的数据通信网和接口 251
三、以太网(Ethemet) 254
第四节 SDH微波通信系统的网络管理 255
一、微波设备管理子网(RMS)的结构 256
二、射频网元管理实体RP 257
三、网元管理层实体SP 259
四、运行控制器(OPC)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