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见鲸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112035740
  • 页数:606 页
图书介绍:

1.1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

第1章 绪论 1

1.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 2

1.2.1 混凝土发展的几个阶段 2

1.2.2 房建工程 2

1.2.3 桥梁工程 3

1.2.4 特殊结构与高耸结构 3

1.3 混凝土结构发展展望 4

1.3.1 材料方面 4

1.2.5 水利及其它工程 4

1.3.2 结构方面 5

1.3.3 计算理论 6

1.3.4 施工技术 8

1.3.5 耐久性 9

1.3.6 测试技术 10

参考文献 11

第2章 材料性能 12

2.1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12

2.1.1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 12

2.1.2 钢筋的徐变和松弛 14

2.1.3 钢筋的疲劳强度 15

2.2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16

2.2.1 混凝土单轴受力的强度和变形 17

2.2.2 简单受力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 22

2.2.3 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 28

2.2.4 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 33

2.2.5 混凝土的疲劳强度 38

2.3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39

2.3.1 概述 39

2.3.2 粘结强度与影响因素 40

2.3.3 局部粘结应力与相对滑移的关系 43

2.2.4 变形钢筋在交变荷载作用下的粘结退化 44

2.4 高强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46

2.4.1 强度标准、单轴受力的强度和变形 46

2.4.2 单轴受拉的强度和变形 48

2.4.3 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 48

2.4.4 粘结锚固性能 52

2.4.5 徐变性能 52

参考文献 53

3.1 建筑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 55

3.1.1 容许应力设计法 55

第3章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55

3.1.2 破损阶段设计法 56

3.1.3 多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法 57

3.1.4 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57

3.2 结构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 58

3.2.1 结构的功能要求 58

3.2.2 结构的极限状态 59

3.3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59

3.3.1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 59

3.3.2 结构可靠指标计算--中心点法 61

3.3.3 结构可靠指标计算--验算点法 67

3.4 近似概率法在设计规范中的应用 75

3.4.1 目标可靠度的确定 75

3.4.2 分项系数 77

3.4.3 荷载作用的统计分析 78

3.4.4 构件抗力的统计分析 84

3.4.5 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表达式 88

3.4.6 国外规范的分项系数 92

3.5 结构体系的可靠度 92

3.5.1 几个基本术语的含义 92

3.5.2 体系可靠度的界限估计法 96

3.5.3 PENT法(概率网络法) 99

3.5.4 蒙特卡洛模拟法 101

参考文献 104

第4章 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05

4.1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105

4.1.1 试验研究 105

4.1.2 基本假定 106

4.1.3 受弯构件全过程分析的基本公式 107

4.2 受弯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 108

4.2.1 受压区应力图的特征系数 109

4.2.2 我国规范的基本计算公式 111

4.2.3 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 115

4.2.4 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 122

4.2.5 沿截面周边布置纵筋的受弯构件 127

4.2.6 双向受弯构件 129

4.3 中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33

4.3.1 概述 133

4.3.2 中心受压短柱的试验研究 133

4.3.3 长细比对承载力的影响 136

4.3.4 普通钢箍柱承载力计算 136

4.3.5 螺旋钢箍柱承载力计算 138

4.4.1 试验研究 140

4.4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40

4.4.2 基本计算理论 142

4.4.3 偏压构件数值分析方法 146

4.4.4 计算极限承载力的基本公式 150

4.4.5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156

4.4.6 T形及工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164

4.4.7 圆形及环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 167

4.4.8 腹部均匀配筋的偏心受压构件 172

4.4.9 双向偏压构件 177

参考文献 183

第5章 剪切与扭转 185

5.1 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 185

5.1.1 斜裂缝的形成 185

5.1.2 斜裂缝形成后的受力分析 186

5.1.3 破坏形态 188

5.2 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 189

5.2.1 腹筋的作用 189

5.2.2 有腹筋梁的破坏形态 189

5.2.3 变角度桁架模型 189

5.3 抗剪承载力计算 190

5.3.1 影响抗剪承载力的因素 191

5.3.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193

5.3.3 有轴力用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96

5.4 一些国外规范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198

5.4.1 美国ACI-318规范 198

5.4.2 美国BS8110规范 199

5.4.4 前苏联СНиП-84规范 201

5.4.5 日本建筑学会公式 202

5.5 纯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203

5.5.1 两类扭转 203

5.4.6 不同国家规范计算公式比较 203

5.5.2 矩形截面构件的开裂扭矩 204

5.5.3 受扭构件的受力分析 206

5.5.4 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209

5.6 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214

5.6.1 弯剪扭构件的破坏类型 214

5.6.2 弯剪扭构件的计算模型 215

5.6.3 斜弯破坏的极限平衡理论 218

5.6.4 弯剪扭构件配筋的规范算法 218

5.4.3 欧洲CEB-FIP混凝土规范 220

5.7 一些国外规范的计算公式 226

5.7.1 美国ACI规范 226

5.7.2 欧洲CEB-FIP模式规范 229

5.7.3 美国BS8110规范 230

参考文献 231

第6章 裂缝与耐久性 232

6.1 混凝土的裂缝与控制标准 232

6.1.1 产生裂缝的原因 232

6.1.2 裂缝的控制标准 233

6.1.3 国外一些规范的裂缝控制标准 236

6.2 裂缝宽度的计算 237

6.2.1 裂缝宽度的计算理论 237

6.2.2 裂缝宽度计算 248

6.2.3 一些国外规范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250

6.3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综述 255

6.3.1 耐久性问题的重要性 255

6.3.2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256

6.4 混凝土的碳化 257

6.4.1 碳化机理 258

6.4.2 影响碳化的主要因素 258

6.4.3 减小混凝土碳化的措施 260

6.4.4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计算 260

6.5 钢筋的锈蚀 264

6.5.1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 264

6.5.2 影响锈蚀的主要因素 265

6.5.3 防止钢筋锈蚀的措施 268

6.5.4 钢筋锈蚀的预测模型 269

6.6 耐久性设计 271

6.6.1 概述 271

6.6.2 结构工作环境分类 271

6.6.3 结构耐久性等级 273

6.6.4 耐久性极限状态计算 274

6.6.5 保证耐久性的构造措施 275

参考文献 279

7.1.1 弹性薄板弯曲的基本方程 281

7.1 双向板的弹性分析 281

第7章 双向板的设计与分析 281

7.1.2 简支矩形板的纳维(Navier)解 282

7.1.3 按弹性分析计算表格 284

7.1.4 轴对称圆板的计算 287

7.1.5 弯矩系数法 289

7.2 柱支承的双向板分析 295

7.2.1 概述 295

7.2.2 直接设计法 296

7.2.3 等代框架法 303

7.3.1 塑性铰线法的基本原理 312

7.3 塑性铰线分析法 312

7.3.2 机动法 313

7.3.3 静力法 317

7.4 板条法 320

7.4.1 板条法的基本原理 320

7.4.2 荷载的分区分配方法 321

7.4.3 四边支承矩形板 323

7.4.4 有自由边的矩形板 328

7.4.5 有孔洞的板 332

7.4.6 柱支承的双向板 338

7.5.1 抗冲切计算的基本公式 341

7.5 柱支承板的抗冲切计算 341

7.5.2 计算例题 342

参考文献 344

第8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346

8.1 概述 346

8.1.1 预应力的概念 346

8.1.2 施加预应力的作用 347

8.1.3 预应力混凝土的定义及分类 348

8.1.4 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性状的分析和计算 349

8.1.5 偏心距和曲线筋 355

8.1.6 预应力混凝土的各个受力阶段 358

8.2 预应力混凝土用的材料 359

8.2.1 预应力钢材 359

8.2.2 预应力钢材的性能 362

8.2.3 预应力构件用的混凝土 365

8.3 预应力工艺 365

8.3.1 各种预加应力方法 365

8.3.2 先张法 366

8.3.3 后张法 366

8.3.4 预应力体系 368

8.3.5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370

8.4 预应力损失 371

8.4.1 概述 371

8.4.2 最大张拉应力和预应力总损失值估计 373

8.4.3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损失 374

8.4.4 锚固损失 376

8.4.5 摩擦损失 377

8.4.6 热养护损失 380

8.4.7 混凝土徐变损失 380

8.4.9 钢材的松弛损失 381

8.4.8 混凝土收缩损失 381

8.4.10 分项计算的总损失值 382

8.5 受弯截面分析 385

8.5.1 概述 385

8.5.2 预加力引起的混凝土应力 386

8.5.3 荷载引起的混凝土应力 389

8.5.4 预应力筋应力的变化 391

8.5.5 开裂弯矩 394

8.5.6 抗弯承载力 396

8.5.7 简化分析法 403

8.6 部分预应力及非预应力配筋 407

8.6.1 部分预应力及全预应力 407

8.6.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 408

8.6.3 部分预应力与全预应力的比较 410

8.6.4 部分预应力的分类 411

8.6.5 非预应力筋的用途 412

8.6.6 开裂截面的弹性分析 413

8.6.7 开裂截面的消压分析法 417

8.6.8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418

8.7 受弯截面设计 421

8.7.1 截面初步设计(弹性) 422

8.7.2 弹性设计一般概念 424

8.7.3 弹性设计,混凝土无拉应力 425

8.7.4 弹性设计,混凝土允许有拉应力 430

8.7.5 极限设计 432

8.7.6 截面形状与高跨比 434

8.7.7 容许应力及分项系数取值讨论 436

8.8 剪切和端部设计 438

8.8.1 剪切裂缝 438

8.8.3 斜裂缝剪力计算公式 439

8.8.2 预应力的抗剪作用 439

8.8.4 抗剪强度设计 441

8.8.5 后张法端部承压计算 444

8.8.6 先张法预应力传递长度 447

8.9 挠度、反拱、裂缝 449

8.9.1 概述 449

8.9.2 梁的荷载-挠度曲线 450

8.9.3 预应力梁的挠度计算 451

8.9.4 裂缝控制 453

参考文献 455

9.1.1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基本原理 457

9.1.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优缺点 457

第9章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457

9.1 钢-混凝土组合梁 457

9.1.3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形式 458

9.1.4 混凝土翼缘板的有效宽度 459

9.1.5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一般要求 460

9.2 钢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 460

9.2.1 叠合梁和组合梁 460

9.2.2 掀起作用 462

9.2.3 剪力连接件 463

9.2.4 完全组合作用与部分组合作用 463

9.3.1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 464

9.3 组合梁的承载力计算 464

9.3.2 计算方法及计算假定 465

9.3.3 受弯承载力计算 467

9.3.4 受剪承载力计算 467

9.4 剪力连接件设计 467

9.4.1 剪力连接件的构造要求 467

9.4.2 剪力连接件试验 469

9.4.3 剪力连接件的受力性能 470

9.4.4 剪力连接件的承载力计算 472

9.4.6 横向钢筋 475

9.4.5 剪力连接件的数量及布置 475

9.5 施工阶段的计算 477

9.6 组合梁的变形计算 479

9.6.1 换算截面 479

9.6.2 使用阶段的变形计算 479

9.7 部分剪力连接组合梁 480

9.8 连接组合梁 482

9.8.1 概述 482

9.8.2 连接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性能及计算 482

9.8.3 连续组合梁的内力 485

9.8.4 连续组合梁的剪力连接计算 488

9.8.5 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计算 489

9.9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489

9.9.1 概述 489

9.9.2 组合板的设计 490

9.9.3 组合板的构造要求 495

参考文献 498

第10章 钢骨混凝土结构 500

10.1 概述 500

10.1.1 钢骨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 500

10.1.2 钢骨混凝土梁的形式与构造 502

10.1.3 钢骨混凝土柱的形式与构造 504

10.2 钢骨混凝土梁 505

10.2.1 梁的受弯性能 505

10.2.2 受弯承载力计算 506

10.2.3 梁的受剪性能 514

10.2.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18

10.2.5 变形和裂缝计算 522

10.2.6 二阶段受力梁 527

10.3 钢骨混凝土柱 529

10.3.1 轴心受压柱承载力 529

10.3.2 轴力和弯矩作用下柱的承载力 532

10.3.3 轴力和双向弯矩作用下柱的承载力 545

10.3.4 框架柱的受剪承载力 547

10.3.5 柱脚设计 553

10.4 构件连接 559

10.4.1 梁柱节点 559

10.4.2 柱与柱的连接 571

10.4.3 钢骨拼接 574

10.5 钢骨混凝土剪力墙 578

10.5.1 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一般要求 578

10.5.2 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力性能 579

10.5.3 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的计算 581

参考文献 586

第11章 钢管混凝土柱 588

11.1 概述 588

11.1.1 钢管混凝土柱的优点 588

11.1.2 钢管混凝土柱的应用 588

11.2 钢管混凝土柱的基本性能 589

11.2.1 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试验分析 589

11.2.2 钢管混凝土柱强度增强机理 590

11.2.3 钢管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591

11.2.4 轴心受压短柱的极限分析 591

11.3.1 承载力影响因素 593

11.3 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 593

11.3.2 《规程》推荐的计算公式 598

11.3.3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变形计算 600

11.3.4 设计和施工的一般原则 600

11.4 国内外一些强度计算公式 601

11.4.1 日本建筑协会公式*601 601

11.4.2 英国Bondale-Dark公式 601

11.4.3 美国Garden-Jacobson公式 602

11.4.4 前苏联公式 602

11.4.5 哈尔滨建筑大学公式 602

参考文献 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