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陈平原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儒学南传的社会历史条件 9
第一节 传说时期中原与岭南的联系 9
第二节 先秦时期华夏文化南渐之大势 21
一 禹死葬会稽和桀奔死南巢的传说 21
二 “纣之地,前交趾”——岭南地区的商文化影响 24
三 成周之会与越裳来献——西周时期中原与岭南的联系和交往 27
四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南渐状况 31
第三章 先秦儒学在中原广泛传播与向南浸润 46
第一节 儒学成为显学 46
第二节 儒学在中原的传播 51
第三节 儒学向南浸润 57
第四章 儒学在岭南的初传 61
第一节 秦统—岭南:儒学南传的序幕 61
第二节 赵佗“稍以诗礼化其民” 69
第三节 马援南征交趾:“中原冠冕至今来” 83
第四节 “岭南华风,始于二守” 88
第五节 以“三陈”这代表的岭南越族儒士 99
第六节 “南交学祖”士燮 106
一 杰出的政治家和经学家 106
二 交州:南方学术文化中心 114
第五章 儒学在岭南影响的扩大 131
第一节 私学官学的发展和科举制度的推行 131
第二节 冼夫人以忠孝礼义怀集百越忠贞奉国 142
第三节 儒风复振 仁化大行 149
第四节 开元贤相张九龄 158
第五节 唐代名相姜公辅 167
第六节 韩愈正乡音兴州学 179
一 提出道统说 179
二 办学校 传德礼 184
第七节 柳宗元“建学宫崇圣教” 197
一 唐代儒学复兴的功臣 197
二 居陋行道 重教兴学 200
第六章 宋明理学广被岭南 217
第一节 理学:儒学发展的新阶段 217
第二节 “建学立师以服行孔子之教” 222
第三节 “衣冠礼度并同中州” 238
第四节 “周程四贤一堂会晤” 255
第五节 苏轼谪儋 讲学明道 260
一 从惠州到儋州 260
二 收徒讲学敷扬文教 267
三 著书立说 阐释儒典 275
第六节 “黄庭坚之德誉动乎宜” 279
第七节 “张栻吕祖谦之道化被于桂” 283
第八节 江门学派的兴起 293
一 明代理学转变的标志 293
二 江门学术源流 299
第九节 王守仁宣扬致良知学说 309
第十节 海南:“习礼义之教,有华夏之风” 319
第七章 越南独立后儒学之兴替 334
第一节 李朝:三教并用佛教为主 334
第二节 陈朝:儒学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338
第三节 黎朝:儒学鼎盛时期 343
第四节 阮朝:儒学由盛而衰 358
第八章 清代岭南儒学 381
第一节 《传扬诗》:壮族伦理教科书 381
第二节 “粤西第一名流”刘定逌 388
第三节 康有为托古改制变法维新 404
主要参考文献 422
后记 425
单位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426
著作出版推荐意见书 427
《儒学南传史》推荐意见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