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控制论——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整个社会进步的要素 1
1.1 控制论在人类社会总进步中的作用 2
1.2 经济控制论——使经济得以最优、平衡、按比例增长的管理工具 5
1.3 系统方法——经济控制论的基本方法 6
第二章 经济控制论系统的概念 8
2.1 联系和反馈联系 12
2.2 经济控制论系统的功能、行为和结构 18
3.1 系统的拓扑结构 25
第三章 国民经济总控制论系统 25
3.2 主要联系和流量图 29
第四章 经济空间和经济时间 34
4.1 经济空间和经济时间的概念 34
4.2 表示国民经济空间的基本要素 38
4.3 经济控制论系统最优发展过程在时-空坐标中的经济数学模型 41
第五章 经济逻辑 45
第六章 定量经济学 53
6.1 国民经济空间中的动态平衡 55
6.2 经济空间中的熵和引力的性质 64
第七章 经济控制论建立模型的方法 67
7.1 建立模型的方法——科学地认识国民经济系统各部分增长机制的工具 67
7.2 经济过程的数量化和模型化的起源 72
7.3 经济控制论模型的分类 77
第八章 综合系统 81
8.1 管理、指挥、控制和调节系统与管理的逻辑方程 81
8.1.1 经济控制论管理模型 87
8.1.2 管理的逻辑方程 87
8.2 经济数据处理系统 92
8.2.1 控制论的同构性 96
8.2.2 反馈联系 98
8.3 劳动生产率系统 103
8.3.1 劳动生产率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联系 103
8.3.2 教育的作用 107
8.4 效率-盈利系统 113
8.4.1 效率-盈利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联系 114
8.4.2 投入-产出模型 120
8.5 金融和价格系统 122
第九章 经济执行系统 131
9.1 人口和劳动力系统 131
9.1.1 人口和劳动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联系 131
9.1.2 人口增长的经济控制论模型 136
9.2 研究和开发系统 138
9.2.1 研究和开发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联系 138
9.2.2 研究和开发系统的经济控制论模型 142
9.3.1 商品生产和劳务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联系 143
9.3 商品生产和劳务系统 143
9.3.2 工业子系统 146
9.3.3 农业子系统 150
9.3.4 建筑业子系统 151
9.3.5 运输业子系统 151
9.3.6 商品流通子系统 152
9.3.7 商品生产和劳务系统增长的经济控制论模型 155
9.4 国际经济关系系统 156
9.4.1 国际经济关系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联系 156
9.4.2 国际经济关系系统的经济数学模型 159
第十章 最终积累系统 161
10.1 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系统 161
10.1.1 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联系 162
10.1.2 创造国民收入子系统 165
10.1.3 国民收入分配子系统 165
10.1.4 国民收入最终使用子系统 166
10.1.5 筹集和分配经济-社会发展国民基金的子系统 168
10.2.1 国民财富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联系 170
10.2 国民财富系统 170
10.2.2 人力资源子系统 172
10.2.3 自然资源子系统 173
10.2.4 积累财货子系统 176
10.2.5 国民创造潜力子系统 180
10.3 国民福利系统 182
10.3.1 国民福利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联系 183
10.3.2 国民福利系统的经济控制论模型 187
第十一章 最优经济增长控制论总体模型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