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热辐射和普朗克的假说 1
1—1 引言 1
1—2 热辐射 2
1—3 经典的空腔辐射理论 6
1—4 普朗克的空腔辐射理论 12
1—5 普朗克辐射定律在计温术中的应用 18
1—6 普朗克假设及其含意 19
1—7 量子论的历史概述 20
第二章 光子——辐射的粒子性 24
2—1 引言 24
2—2 光电效应 25
2—3 爱因斯坦关于光电效应的量子理论 27
2—4 康普顿效应 31
2—5 电磁辐射的二象性 36
2—6 光子和X射线的产生 37
2—7 电子对的产生和湮没 39
2—8 光子的吸收截面和散射截面 44
第三章 德布罗意假说——粒子的波动性 50
3—1 物质波 50
3—2 波粒二象性 56
3—3 测不准原理 58
3—4 物质波的性质 62
3—5 测不准原理的一些推论 70
3—6 量子理论的哲学问题 71
第四章 玻尔的原子模型 77
4—1 汤姆孙模型 78
4—2 卢瑟福模型 81
4—3 有核原子的稳定性 86
4—4 原子光谱 87
4—5 玻尔假设 90
4—6 玻尔模型 91
4—7 对原子核有限质量的改正 96
4—8 原子的能态 98
4—9 量子化定则的诠释 100
4—10 索末菲模型 104
4—11 对应原理 106
4—12 对旧量子论的批判 108
第五章 薛定谔的量子力学理论 113
5—1 引言 113
5—2 导致薛定谔方程的似乎合理的论证 116
5—3 玻恩对波函数的诠释 122
5—4 期待值 129
5—5 不含时薛定谔方程 138
5—6 本征函数应具有的性质 142
5—7 薛定谔理论中能量的量子化 144
5—8 小结 151
第六章 不含时薛定谔方程的解 161
6—2 零势能 162
6—1 引言 162
6—3 阶跃势(能量小于势阶高度的情况) 167
6—4 阶跃势(能量大于势阶高度的情况) 175
6—5 势垒 181
6—6 粒子穿透势垒的几个例子 187
6—7 方阱势 190
6—8 无限深方阱势 194
6—9 简谐振子势 200
6—10 小结 204
7—1 引言 211
第七章 单电子原子 211
7—2 薛定谔方程的推导 213
7—3 不含时方程的分离 214
7—4 不含时方程的解 216
7—5 本征值、量子数和简并性 217
7—6 本征函数 220
7—7 几率密度 223
7—8 轨道角动量 233
7—9 本征值方程 237
第八章 磁偶极矩、自旋和跃迁速率 244
8—1 引言 244
8—2 轨道磁偶极矩 245
8—3 斯特恩-革拉赫实验和电子的自旋 248
8—4 自旋-轨道相互作用 254
8—5 总角动量 257
8—6 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能量和氢原子的能级 260
8—7 跃迁速率和选择定则 264
8—8 现代量子理论和旧量子论的比较 270
第九章 多电子原子——基态和X射线激发 274
9—1 引言 275
9—2 全同粒子 275
9—3 不相容原理 281
9—4 交换力与氦原子 284
9—5 哈特里理论 291
9—6 哈特里理论的一些结果 294
9—7 多电子原子的基态和周期表 300
9—8 X射线的线光谱 307
第十章 多电子原子——光激发 316
10—1 引言 316
10—2 碱金属原子 317
10—3 有数个光激电子的原子 321
10—4 LS耦合 324
10—5 碳原子的能级 330
10—6 塞曼效应 332
10—7 小结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