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农业合作化运动概述 朱鸿昌 1
桓台县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孟凡玉 6
以愉快的尽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苗海南 12
桓台县供销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 耿佃孝供稿 王润整理 16
田庄供销社的建立 孟凡玉整理 29
马桥供销合作社的创立与发展 郑同岗 33
郝家园供销合作社 王立忠 38
中国人民银行桓台县支行的建立 吴效儒 41
桓台县第一个农村信用社 王曰瑾 44
西孙村的互相合作运动 郑同岗 46
庆华茶庄的故事 郑同岗 49
合作化时期的带头人--好干部田秀仁 田家儒 51
粮油统购统销政策在桓台 伊九州 54
我村粮食统购统销概况 宗永春 57
桓台县粮食“三定”工作在睦合村的试点经过 巩向营 59
桓台镇反概况 祝兆贤 61
桓台县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韩志成 65
桓台县的肃反运动 祝兆贤 68
我所参加的一段肃反外调工作 徐文杰笔述 宗永春整理 73
我对肃反运动的点滴回忆 王立忠笔述 刘士喜整理 77
打击和取缔反动会道门 巩子肖供稿 牟际权整理 80
中国人民解放军索镇供应站及其“三反”运动 朱鸿昌 109
桓台县人民银行的“三反”运动 吴效儒 112
投机倒把粮油商--王复斌 孙讷修 115
建国初期桓台县的党政建设 崔常远 117
桓台县城驻址的搬迁经过 朱鸫昌 126
忆县委书记张哲民 朱鸿昌 128
忆县委书记刘林祥在张桥乡蹲点 朱鸿昌 133
毕庆堂将军传略 赵炜生 孟凡玉 136
建设社会主义的带头人--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公祥 陈公建 146
反侵略的怒潮--记桓台人民“抗美援朝”运动 刘铭三 150
战斗在朝鲜战场上的汽车兵 李中涛 155
我在志愿军钢铁运输线 汤承海口述 汤正录整理 167
金华山阻击战 吕生义供稿 张智整理 170
激战天台山 刘禹田口述 刘杰 际权整理 172
两枚朝鲜勋章 郑同岗 175
抗美援朝战士李曰殿 李曰殿口述 耿玉文整理 177
我参加的抗美援朝片断 黄学本口述 徐登华整理 180
记清河干校 王曰瑾 183
忆我的母校--淄博联立师范学校 李福勤供稿 王润整理 186
记山东省部队转业干部速成中学 王振忠口述 于惠明整理 189
桓台一中的初建时期 牟际权 191
学子良师 教工益友--忆原桓台一中校长张行三 牟际权 197
桓台县农业技术训练学校 王曰瑾 201
桓台县第一所民办中学 田新承 204
桓台县第一次复式观摩教学 李继功 207
群众性的扫盲运动 陈洁 罗钢 210
黄郭庄扫盲纪实 郑同岗 213
夏庄速成识字班 田承春 216
农村先生陈林祥 李玉珍 218
冬学模范王善英 王立文 221
建国初期的教师待遇 陈洁 223
我在部队的教学生活 李中涛 225
《桓台大众》报的创办 王润 229
桓台县广播站的建立 韩克聪供稿 王润整理 231
桓台县印刷厂的建立和变迁 牟际权整理 234
桓台县吕剧团的组建与发展 邱少华 237
桓台县鱼龙子弟戏班的发展及演变 李冠军 241
五十年代的陈庄业余剧团 文玉佩 249
姬桥业余剧团 王佩行 252
南郭村的“周姑子戏” 何兴忠 何临生 256
刘茅京剧子弟班 王曰瑾 260
吕剧--“打神婆” 苏继贤口述 张智 牟际权整理 264
少儿文艺宣传队 田承春 266
五十年代的马踏湖 田新承 268
当年乌河美 王曰瑾 280
看乌河元宵焰火 牟际权 285
马桥饮食客店史话 伊九州 287
建国初的民间婚、丧习俗 田宜洛 289
民间艺人董敬德 徐登华 294
建国初期税务工作的回忆片断 张连年 296
北岭大集的土布交易 罗昶光 303
南郭村的造纸业 何临生 305
丰收话水车 傅朝同 308
建国初期的桓台妇女工作 陈翠萍 310
记红星社组织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王润整理 314
我与雅和粮站护粮组 牟秀珍供稿 牟际权整理 317
一个婚姻自主的故事 吴致廷 320
建国初期的双拥工作 汤正录 323
解放军康复医院在耿桥的日子 耿玉会 牟维龙口述 牟际权整理 326
云涛“七·三”事件 田新承 伊丕聪 330
桓台县移民侧记 牛家贞 李治顺 牛堃 333
参加垦荒队 建设北大荒 崔国良口述 刘杰整理 336
我所参加的莱阳国防工程建设 孙元吉口述 单士晋 于丙天整理 339
建国初期的老字号药店 王子平 341
桓台县第一个合作医疗村 李杰 345
田氏正骨史 田新承整理 349
五代孙氏妇科--天德堂诊所 李杰 单士晋 356
开名士绅 乡间名医--贾炳辰 李崇江 360
建国初期的桓台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张聿祯 牛宗儒 364
爱国爱教的典范--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宗怀德 徐登华整理 366
后记 张承连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