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基础 1
一、社会主义的共性和特殊性 1
社会主义的共性及其内涵 1
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及其内涵 4
把握社会主义共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 8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哲学基础 1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特征 12
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5
三、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特征和实质 17
“新思维”的理论特点 17
“新思维”与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 19
“新思维”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22
“新思维”的实践结果 26
第二章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 30
一、社会主义制度与发展生产力 30
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产力关系的实质 30
“现代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 34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坚持改革开放统一的实践基础 38
二、社会主义制度与公有制 40
公有制: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1
公有制与生产力的辩证统一 42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 46
“人的本性”与公有制和私有制 49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经济体制 5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经济体制”概念的区别 51
区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方法论意义 56
四、当代民主社会主义性质辨析 6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模式” 61
如何理解“发展马克思主义” 64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与本国“特色”的关系 67
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缺点 69
第三章 关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命运的反思 73
一、对苏联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评价及其方法论原则 73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误会” 73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辉煌的成就还是“战略性的失败” 77
需要改革的对象:政治经济体制还是基本制度 80
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方法论原则 84
二、苏联演变和社会主义问题 89
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89
正确评价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及其重要性 93
三、戈尔巴乔夫的市场经济纲领与俄罗斯的经济改革 98
理论基础: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 98
社会方向:资本主义性质 100
社会后果:经济状况每况愈下 103
评俄罗斯的“休克疗法” 107
四、苏联东欧演变的原因及其教训 115
苏联东欧演变的外部条件 117
苏联东欧演变的主要的、决定性原因 120
苏联东欧演变的其他因素 124
经济困难与苏联演变 126
知识分子在苏联演变中的作用 132
苏联演变的若干教训 136
第四章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142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几个原则问题 142
改革的对象:经济体制 142
正确理解“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145
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 150
“两手抓”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153
批判错误思潮:理论宣传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159
二、市场经济社会性质的理论辨析 163
市场经济: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 1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的结合 165
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169
三、公有制为主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 171
非公有制的存在与以公有制为主体 172
公有制本身与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175
公有制为主体与社会主义的命运 177
四、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和借鉴有用的东西 178
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179
具体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东西 181
全面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