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艺术文库·史述编 中国文化史述》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蕙孙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3905514
  • 页数:620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绪论 1

第一章 我国原始社会的文化 7

第一节 我国文化的萌芽 7

第二节 原始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10

第三节 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状况 13

第四节 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 16

第五节 原始社会的艺术萌芽 18

第六节 我国原始婚姻情况和社会结构 19

第七节 我国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与文字的萌芽 20

第二章 我国奴隶社会的文化 27

第一节 夏文化的确认与金石并用时期文化的痕迹 27

夏文化的确认 27

青铜器的萌现 30

我国城堡的出现 31

第二节 商周青铜器、青铜农具和钱币 32

青铜器的铸造及其发展 32

青铜农具 35

货币的出现 36

第三节 商周的骨角器、玉器与陶器 37

商周的骨角器 37

商周的玉器 39

陶器 41

第四节 奴隶社会的石刻文化 42

第五节 商周两代的社会生活 43

饮食 43

衣服 47

居住 48

舟车行旅 51

第六节 夏时与商周历法 53

传说中的原始历法 53

夏时 56

殷历 56

周历 59

甲骨文 60

第七节 甲骨文和金文,卜辞和彝铭 60

卜辞和彝铭 62

金文 62

第八节 制礼作乐与三代政治制度的损益 65

原始神权时期 65

制礼作乐 66

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损益 68

周官与王制 72

一、铁器及铁的鼓铸 79

铁器的出现及其使用 79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科学与技术 79

第三章 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之交的文化--春秋、战国到秦的统一 79

铁的冶炼和钢的出现 80

二、铁出现后青铜工艺的发展 81

刻镂花纹的彝器 81

青铜兵器等的发展 82

符鉥 83

牛耕的使用 85

三、农业技术及水利的发展 85

尽地力之教 85

施肥 86

灌溉与水利 86

四、漆器及其工艺 87

五、科学技术的发展 88

天文与历法 88

医学 91

公输般(班)与墨翟的故事 95

司南 95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生活习惯上的特点 96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变化 96

西周政制的赓续 96

管仲的改革措施 98

郑子产铸刑书制封邑 100

衣 101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衣食住行的特点 101

食 102

住 103

行 103

第三节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104

一、前古学术思想及文化典籍的整理、继承与发展 104

《易》与《周易》 104

《洪范》 108

老子其人其书 109

孔子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115

二、从“学在王官”到“百家争鸣” 124

百家学术思想的渊源 124

墨子与墨家 125

儒家的孟轲与敬卿 129

道家与庄周 135

法家与韩非 139

兵家 142

阴阳家、名家与杂家 144

一、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三百篇》 148

《国风》 148

第四节 文学、史学与艺术 148

《雅》 149

《颂》 150

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与楚辞 150

楚辞 150

屈原及其《离骚》 151

《论语》 153

三、诸子散文 153

《孟子》 154

《庄子》 154

《荀子》与《韩非子》 155

四、我国史学的先河 155

《春秋左氏传》 155

《国语》 156

《战国策》 158

《竹书纪年》 158

五、音乐与绘画艺术 159

音乐 159

绘画 160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文化 162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科学与技术 162

一、《九章算术》与度量衡 163

《九章算术》 163

度量衡法 163

二、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168

三、秦汉两代在天文学上的成就与伟大的科学家张衡 170

天文历法的继续发展 170

浑天仪与侯风地动仪 170

四、张仲景、华佗的医学与体育理论的出现 173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173

华佗 174

体育理论的出现 175

代田法与区种法 177

五、赵过“代田之法”,耧车与《四民月令》 177

耧车和耦犁 178

《四民月令》 178

六、长城、阿房宫与骊山 178

万里长城 178

阿房宫 179

骊山 180

兵马俑坑 180

第二节 秦汉两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 181

一、秦汉行政机构和职官制度的变化 181

郡县制 181

汉官仪 183

二、秦汉两代的法律及其源流 190

《秦律》 190

《汉律》 192

舆 193

三、舆服符玺制度及一般衣食住行 193

服 195

符玺 196

一般的衣食住行 197

第三节 秦汉的学术思想 200

一、秦初对古文化的摧残与汉人对古籍的整理 200

秦焚诗书 200

从除挟书之令到刘向校书秘阁 201

从书同文到《说文解字》 202

二、从黄老的清静无为到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2

百家思想的复兴 202

董仲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4

三、经今文与经古文之争及阴阳五行谶纬学说的弥漫 207

经今古文之争 207

谶纬之学 212

四、具有朴素自然观的杰出思想家王充 212

董、王以外的思想家 218

五、汉代的其他思想家与东汉的气节风尚 218

东汉气节风尚的渊源 221

第四节 秦汉的文学、史学与艺术 222

一、辞赋与汉文章 223

辞赋 223

汉文章 224

二、乐府诗与五言诗 225

乐府诗 225

三、我国史学基础的奠定 226

五言诗 226

司马迁与《史记》 227

《汉书》 229

《东观汉纪》 230

《汉纪》 230

四、秦汉的石刻艺术 230

石鼓与秦封禅刻石 231

石经 231

汉画像 232

碑刻 232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技术 234

一、马钧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与诸葛亮的有关发明 234

马钧 234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 234

诸葛亮的发明 235

二、大科学家祖冲之父子 236

三、甄鸾及其《周髀算经》 237

四、青瓷的出现与发展 238

五、三国以来古都城市建筑水平 239

邺城 240

洛阳古城 240

六、总结农业经验的贾思勰《齐民要术》与郦道元的《水经注》 241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241

丽道元的《水经济》 242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风尚 243

九品中正制度 244

一、分裂的三国、短期统一的西晋与南北朝政治制度的因革 244

三省制的逐渐形成 245

北魏的汉化和北周的复古 245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生活风尚 246

东汉气节风尚的崩溃 246

奢糜成风,腐朽残暴 247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学术思想 248

一、清谈与玄学 249

竹林七贤 249

何晏与王衍 251

王弼与郭象 252

二、从五斗米教的发展到道教的成熟 254

五斗米教的源流 254

葛洪与服食 257

山中宰相陶弘景 258

三、佛教的大师传入 259

佛教的本源 259

天师寇谦之 259

佛教传入中国 260

中土移译的佛教经典 261

竺法护与支道林 262

释道安与竺佛图澄 262

慧远和法显 264

鸠摩罗什等人的大量译经 266

佛教建筑与佛教文献 266

四、其它对我国文化有影响的学术 268

弥勒教 268

五、范镇的《神灭论》 269

第四节 文学、史学与艺术 271

一、五言诗的成熟、发展,齐梁宫体诗 271

五言诗的成熟 271

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 272

齐梁宫体 274

吴声歌和西曲 275

二、南北朝的乐府歌辞与故事诗 275

鼓角横吹 276

叙事诗 276

三、文与笔,诗文评和小说 277

文和《文选》 277

笔 278

诗文坪的出现 279

小说 280

四、史学的发展 281

《后汉书》 281

《三国志》 282

《宋书》 282

《南齐书》 282

《魏书》 283

其它史书 283

五、书法、绘画与雕刻 283

王羲之父子总结并发展了传统的书法艺术 283

绘画 287

石窟寺艺术与造像 288

第五节 我国各兄弟民族文化及海外文化的相互影响 290

一、从考古发现看中土文化与高句丽、鲜卑相互影响的痕迹 290

二、魏晋南北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291

第六章 隋唐文化 294

第一节 隋唐时代的科学技术 294

一、天文、数学的成就 294

耿询和刘焯 294

李淳风 294

僧一行 295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296

三、隋唐医学的发展 298

巢元方 298

孙思邈 298

王焘 299

王冰 299

四、唐代的农业技术与农业加工 300

五、隋唐的水利建设、建筑技术及其它手工艺 301

大运河的开凿和利用 301

赵州桥 303

城市与宫殿建筑 303

塔寺 306

陵墓 308

唐三彩 309

第二节 门阀地主与皇帝分权的政治制度的演进及民族文化交融的唐代风俗习惯 310

其它手工艺 310

一、唐代的官制 311

中央官制 311

地方官制 312

二、隋唐的兵制与禁军 313

府兵制 313

募兵及藩镇 314

禁军 314

唐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发展 315

三、隋唐的科举制度 315

隋的科举 315

四、唐代的风谷习惯与社会生活 316

唐皇室的胡化 317

衣、食、住、行 317

唐风的东渐 322

第三节 隋唐时代的学术思想 322

一、经中亚传来的域外宗教的流布及其影响 322

袄敦 322

摩尼教 324

景教 324

伊斯兰教 326

二、佛教在唐代的进一步发展 327

玄奘 327

义净 329

律宗 330

祥宗 330

净土宗 331

三论宗 331

天台宗 332

华严宗 332

法相宗 332

真言宗 332

佛法的东渐 333

三、隋唐时代的道教 334

唐朝道教人物的传奇 338

司马承祯 338

六甲灵飞 339

谭峭 340

四、韩愈、李翱的反佛道斗争和朴素的唯物论者吕才、刘禹锡、柳宗元 340

韩、李反佛道的斗争及其影响 341

唯物论者吕才、刘禹锡、柳宗元 341

五、经学与音韵学 344

经学的整理 344

音韵学 346

第四节 隋唐的文学、史学与艺术 348

一、光辉灿烂的唐诗 348

初唐的高诗格 348

王维 349

伟大的诗人李白 350

诗圣杜甫 352

中唐诗人 355

人民诗人白居易 356

晚唐诗人 358

唐诗的体裁与格律 359

二、古文运动 364

三、俗文学和传奇 366

变文 366

传奇 367

四、唐代的史学与地理学 367

官修史书之制的奠定及其成果 368

刘知几及其《史通》 369

通史式政书的修撰 371

地理学 372

五、书法艺术的继承与改革 373

智永和隋墓志 374

唐初四大书家 375

孙过庭、张旭和怀素 377

颜真卿对书法的改革 378

柳公权 378

人物画 379

六、绘画与雕塑 379

山水画 380

动物画 381

雕塑 381

敦煌莫高窟艺术 382

七、隋唐的音乐和舞蹈 384

活字印刷术 390

火药与火器 390

一、三大发明--火药火器、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及由指南针所导致的航海发展 390

第一节 科学与技术 390

第七章 五代、宋、辽、夏、金、元文化 390

指南针及其在航海事业上所起的作用 391

二、天文学与数学 393

宋代的天文学 393

宋、金、元数学 394

郭守敬及其《授时历》 395

宋医学的发达 396

三、宋、金、元的医学 396

金、元四大医家及其医学流派 398

四、大科学家沈括及其《梦溪笔谈》 399

五、宋、辽、金、元的建筑 400

宋代的建筑 401

辽、金、元的建筑遗存 405

宋、辽、金、元建筑技术和结构上的变化 406

六、宋瓷 406

钧窑 407

汝窑 407

定窑 407

耀州窑 408

磁州窑 408

龙泉窑 408

建窑与吉州窑 409

景德镇窑 410

七、宋、元版本 410

八、中古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王祯《农书》 413

宋代“虚外实内”思想指导下的政治制度 414

第二节 宋、辽、金、元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 414

一、宋、辽、金、元的政治制度 414

北宋的中央政权机构 415

宋代的地方官制 416

辽、金、元的官制 416

宋、辽、金、元的兵制 418

宋科举制的发展与“三舍法” 419

宋代的章服和民间衣着 420

二、宋、辽、金、元的社会生活 420

辽、金、元的章服 421

两宋的饮食生活 422

岁时节令 424

第三节 学术思想 426

一、宋、元理学及其它思想 427

周敦颐及其《太极图说》 427

张载的“阴阳二气”理论 429

程颢、程颐的“洛学” 430

朱熹理学的发展与陆九渊“心学”的萌现 432

邵雍 435

“永嘉学派”与“永康学派” 437

理学与书院的兴盛 439

元代的理学 440

二、宋、金、元的道教 441

宋代的道教 441

金代的道教 444

元代的道教与龙门、正一两派 446

三、宋、元佛教 448

两宋的佛教流传 448

元代的佛教 450

四、文字学、音韵学的研究与兄弟民族的古文字 450

南唐的《说文》之学 451

宋人对于金石文字的研究 451

宋、金、元三代的音韵之学 451

辽、夏、女真和八思巴文字 452

第四节 五代、宋、辽、金、元的文学、史学与艺术 455

一、五代、两宋的词 455

唐、五代的词 455

北宋词的发展 456

南宋时期的词 458

二、宋、金、元诗 461

宋诗 461

三、宋代的古文运动和古文家 464

金、元的诗和诗人 464

宋、金、元戏曲 466

四、宋、金、元的戏曲 466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 468

五、宋、元的平话小说 470

六、五代、宋、元史学 471

官修历史书的继续 471

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 472

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73

郑樵的《通志》与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474

别史、杂史与野史 476

舆地与金石之学 476

七、五代、宋、元的艺术 477

绘画 477

书法 478

第一节 明清两代总结前古文化的几部综合性著作 482

一、空前的大丛书--《四库全书》 482

第八章 明清文化 482

二、编篡类书的高峰 484

类书的源流 484

《永乐大典》 484

《古今图书集成》 485

《三才图会》 486

三、大型字、辞典等工具书 486

《康熙字典》 486

《佩文韵府》 487

《经籍篆诂》 488

四、总集性质的大著作 489

《金唐诗》 489

《全唐文》 490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490

明清两代经世文总集 490

五、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综录--《天工开物》 491

第二节 明清两代的科学技术 492

明代历法紊乱与西法的传来 493

一、天文与数学 493

清初天文历算的发展 495

珠算的普遍应用 497

乾隆以后算学复古之风 497

清代篆修总结性的历算巨著与晚清翻译西算书籍 498

二、农业及水利河务 500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500

《授时通考》与清末的《农报》 501

明清的水利与河务 502

三、前古医学、药物学的总结与发展 506

明《普济方》和清《医宗金鉴》 506

李明珍与《本草纲目》 507

温病学说与“温病四大家” 508

陈修园及其医书 510

西医的传入 511

四、其它科技成就和文化手工业品等 512

徐霞客及其《遊记》 512

建筑 513

造船 516

丝绸 516

陶瓷 517

文化手工业品 517

第三节 明清的政治制度 519

一、明清的官制 519

中央官制 519

地方官制 521

二、明清两代的兵制 521

明代兵制 521

清代兵制 522

三、明清的科举与学校 523

明清的科举制度 523

明清的学校 525

清末的学校与科举改革 526

明代的衣冠制度 527

第四节 明清的社会生活与习俗 527

一、华夏衣冠从量变到质变 527

清代的废止汉装 528

二、明清食、住、行的某些特点 529

食 529

住 530

行 530

三、明清的其他习俗 531

婚丧概况 531

岁时行事 532

祠堂与械斗 534

会馆与封建官僚蛛网 535

第五节 明清的学术思想 535

一、阳明学与王学左派 536

阳明学 536

王学左派的代表王艮 537

明清之交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 539

二、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和清代的思想家 539

颜元、李塨、戴震的思想 544

其他几位思想家 545

三、明清的异端思想与民间思想暗流 550

李贽 550

桃兆恩及其“三一教” 552

太谷学流 553

四、清代的考据之学 554

清初及乾、嘉训诂之学 555

文字、音韵之学 567

五、史学在明、清两代的发展 571

明清两代公私史籍 571

浙东学派与史学 575

考史派 578

地理学与方志学 580

政书与实录 582

石刻著录与研究 583

六、金石学从复兴至极盛 583

青铜器铭文考释与金文研究 585

古器物图录及古器物收藏 585

七、我国的目录、校勘、版本、辨伪、辑佚之学 586

我国目录学之源流 586

明清以来来目录学的高度发展 588

校勘与版本之学 590

辩伪与辑佚 592

第六节 明清的文学与艺术 593

一、反封建的传奇 593

汤显祖的《牡丹亭》 593

洪昇的《长生殿》 595

孔尚任的《桃花扇》 596

昆剧及其衰落 597

二、明清的长篇小说 598

《三圆演义》 598

《水浒传》 599

《西游记》 601

《儒林外史》 602

《红楼梦》 603

三、明清的短篇小说、弹词小说、翻译小说与谴责小说 606

“三言”、“二拍”与《聊斋志异》 606

弹词小说 608

翻译小说 609

谴责小说 610

明代散文与诗 611

四、明清的散文与诗词 611

清代的桐城派与阳湖派古文 612

清代的诗与词 612

五、明清的艺术 615

明清的书法 615

明清的绘画 616

明清的篆刻 617

后记 619